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電子論文范文淺談當前體育電子產業管理的制度措施

發布時間:2014-10-20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電子競技體育產業產生的背景分析。在國外,電子競技作為體育概念的延伸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電子競技體育產業在韓國已經成為國家的支柱產業,并被列為韓國三項最大體育競技之一(足球、圍棋、電子競技),年產值相當于40億元人民幣。據北美最大的娛樂軟件

  摘要:電子競技體育產業產生的背景分析。在國外,電子競技作為體育概念的延伸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電子競技體育產業在韓國已經成為國家的支柱產業,并被列為韓國三項最大體育競技之一(足球、圍棋、電子競技),年產值相當于40億元人民幣。據北美最大的娛樂軟件商會組織IDSA統計:2001-2004年全球電子競技產業年均成長率持續高達15%,2003年北美電子競技產值為100億美元,到2004年歐美的總產值達到490億美元。我們認為不是所有的體育競技都可以成為一項產業,作為一項產業,必須在市場化條件下擁有巨大的供給和需求。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電子競技體育產業產生的背景進行分析:

  本文選自:《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職業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主辦: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周期: 雙月,出版地:重慶市,語種: 中文;,開本: 大16開,國際刊號:ISSN1674-5787,國內刊號:CN50-1196/Z,復合影響因子: 0.193,綜合影響因子: 0.107,創刊時間:2002,期刊榮譽:Caj-cd規范獲獎期刊

  中國上網用戶劇增。根據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下同)的調查,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國的上網用戶總人數為8700萬人,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調查結果62萬上網用戶人數相比,增加了140.3倍。我國網民總數的快速增長已為世界所矚目。但8700萬網民在我國將近13億的總人口中還僅占6.7%,這說明盡管我國的互聯網用戶總數很大,增長速度較快,發展空間仍非常大。巨大的網民數量意味著巨大的消費群體和消費需求,需求就意味著商機和市場,這也正是電子競技體育產業誕生的先決條件。

  經濟的發展使電子競技成為一種需要。我國居民恩格爾系數1990年為54.2%, 2002年為37.7%(資料來源:1990、2002《中國統計年鑒》)。這意味著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閑暇時間的增加和工作壓力的增大,人們愿意在休閑娛樂上花銷更多。計算機網絡由于其互動性、趣味性和便捷性受到人們的青睞。CNNIC2004年7月的調查報告顯示,有34.5%的用戶把休閑娛樂作為其上網最主要的目的。

  電子競技體育伴隨新技術而產生。電子競技借助于網絡、計算機、鼠標、鍵盤與統一的規則等實現不同組織和系統間信息的廉價傳遞,進行人與人的對抗。電子競技集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之大成,這與足球運動員借助草地、球門和足球進行對抗,籃球運動員借助籃球場、籃球和球框進行比賽幾乎一樣,最大的區別就是電子競技只有在信息技術足夠成熟的情況下才產生。20年前信息技術沒有這么發達時,沒有人能預料到這個項目的產生。

  電子競技體育產業是產業融合的產物。 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經過研究發現,工業文明的秘密在于“分工”,分工是財富的根本來源。分工是工業經濟與農業經濟最初也是最大的區別點。亞當·斯密據此而作的《國富論》成為西方經濟學的奠基石和理論依據。但信息技術的發展卻預示融合是當代財富的根本來源。融合是信息經濟與工業經濟最大的區別點。有學者認為,就生產者與消費者、買方與賣方關系而言,農業財富來自他們之間的合一;工業財富來自他們之間的分工;信息財富來自他們之間的融合。

  信息產業的知識信息特征使其具有向其他社會產品的附著性、粘貼性和滲透性,從而與其他三類產業相比具有較高的關聯度。信息產業的產品一旦被人們需求,就會以極快的速度擴散它的影響,并和其他產業相互交叉、滲透,產生新的產業,稱為產業融合。電子競技體育產業正是信息產業和體育產業融合的產物。

  政府缺位和錯位管理。在2003年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把電子競技確定為國家體育總局正式開展的第99個體育項目之前,我國政府一些有關部門對于電子競技的本質特征認識不清,對該產業的迅猛發展和對其他產業的帶動作用估計不足,對電子競技存在缺位管理和錯位管理。一些管理部門往往在沒有出現問題時不聞不問,放任自流;另一些管理部門見有利可圖時紛紛插手;但出了問題時各管理部門相互推諉,或矯枉過正,干脆“一禁了之”。自從媒體報道了一些青少年沉溺于網絡游戲而影響正常生活的事情后,很多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就視電子競技為洪水猛獸,對其“嚴防死守”。我國體育總局計劃于2004年舉辦的首屆CEG(China E-sport Game,全國電子競技運動會)因故延期就與此有關。

  社會對電子競技的偏見。當代,電子競技之所以能成為一個體育競技項目、一個新興產業,是和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以及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的需要息息相關的。雖然有無數的人在這一高科技的智力運動項目里樂此不疲,但在現實中,社會輿論有意無意地給人們灌輸電子競技有害論。一些媒體大量報道某些學生沉溺于游戲之中不能自拔,荒廢青春和學業的事件,使電子競技成為“人人喊打”的“電子海洛因”。社會輿論的巨大壓力使得電子競技面臨嚴峻的生存壓力,企業難以名正言順地進入這個市場;運動員還只能叫“玩家”,其待遇和一般的運動員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廣大愛好者只能偷偷摸摸地從事電子競技;政府面對巨大的輿論壓力也難以理直氣壯地進行引導和監管,有時不得不以禁代管。電子競技比賽的電視轉播禁令可謂當前社會歧視中國電子競技產業的典型反映?梢哉f,社會的偏見是影響電子競技體育產業正常發展的巨大阻力。

  電子競技項目國產化程度低下。目前在中國國內受到歡迎的電子競技項目很多,如球類項目有FIFA足球、NBA籃球,射擊類項目有三角洲特種部隊、反恐精英,綜合對抗類項目有星際爭霸等。但這些為中國人耳熟能詳的項目卻無一例外是國外開發商研發的。據統計,大陸以外地區開發的電子競技項目占了我國電子競技80%的市場份額(數據來源:根據www.blogchina.com相關數據整理)。國產化程度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電子競技軟件開發人員。從機器智能、圖像、音效、色彩、創意、劇情、思想性等各方面看,好的電子競技作品完全可以和電影等藝術作品相提并論。一個好的電子競技軟件人才不僅要會軟件程序設計課程和軟件美術設計課程、3D動畫設計,還要時刻把握國外軟件開發先進的設計理念、技術和市場行情。信息產業部的一項調查顯示:全國包括美編在內的電子競技軟件開發技術人員只有不到3000人,而市場需求量是60萬人。國內某著名軟件研發公司經理稱,現在月薪8000元都很難聘請到合適的電子競技軟件開發人員。電子競技軟件人才的匱乏使我國電子競技軟件國產化程度低下,已有的國產軟件技術含量也不高,缺乏國際競爭力。國外的產品畢竟不是我們自己的產品。為了拿到代理權,國內代理商競相出價,費用不菲,尤其是代理一款已經成名的作品更甚。由于沒有自主版權,除了國內的運營公司要支付版權費用、代理費用以外,正式投放市場以后還需要與研發公司進行分成。目前,國內代理商在產品銷售期間必須支付高達25-35%的利潤分成。這樣自然就加大了運營的成本與壓力?梢,軟件代理雖然門檻低、上手快,但很難形成核心競爭力。我國優勢體育項目的發展歷程說明,沒有一項競技體育是光靠“拿來主義”就可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從產業經濟的發展過程看,我國具有世界競爭力的產業也往往是國產化程度高的產業(如家電、紡織業等)。國產化程度低下使我國電子競技體育產業的發展先天不足。

  社會應正確認識電子競技體育。電子競技是借助于網絡而進行的一種的新形式的體育項目,足不出戶人們就可以便捷地和遠在天邊的對手進行合作或對抗,在短時間內體驗“心到、意到、力到”的逼真感受。電子競技通過對器械(鼠標、鍵盤等)的控制,體現了參賽人的技能水平,通過比賽瞬間的判斷和總體競技戰略的實施,體現了參賽人的智能水平,是一項優秀的體育競技。一些家長害怕孩子們因為電子競技而荒廢學業的想法過于片面。孩子喜歡電子競技和喜歡足球、籃球等其他體育項目一樣。不是也有一些孩子因過分迷戀足球、籃球而耽誤了功課,為什么沒有人提出要禁止足球、籃球項目呢?雖然有些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因沉湎于電子競技而無法自拔,但這不能說明電子競技本身是錯誤的。在面對學業和電子競技的問題上,家長和社會不應只是一味地打壓,要禁止電子競技也是不現實的,應給予正確的引導和規范,“因噎廢食”大可不必。央視十套《人物》欄目采訪我國的職業電子競技選手XiaoT似乎預示著一個好轉的開端。

  職業選手匱乏。制約我國電子競技體育產業的另一個瓶頸是缺乏職業的電子競技選手。我們現在認可電子競技為正式的體育競技項目,但國內并沒有職業的或專業的運動員,競技水平自然不高。由于電子競技的特殊性,電子競技選手的職業生涯十分短暫,根據韓國電子競技協會的統計,最適合打電子競技的年齡在16-25歲,所以,盡管電子競技在中國的發展時間并不長,卻已經有不少選手面臨著退役,他們需要在其他領域開始新的生活。長期以來,我們把游戲視為雕蟲小技,稱那些高水平的業余選手為“玩家”,家長、學校、社會、政府有關部門對這些“玩家”口誅筆伐。由于缺乏適宜這些業余選手轉變為高水平專業選手的土壤,這些“玩家”幾乎無法將電子競技體育作為其終身的事業,一些優秀的選手迫于生活壓力在短暫的輝煌后就銷聲匿跡了。缺乏職業的電子競技選手就像運動隊沒有高水平運動員一樣,限制了我國電子競技體育水平的提高,也制約了電子競技體育產業的發展。

  .政府的積極干預和正確引導。市場機制是配置資源的有效途徑,但市場機制本身也會失靈,尤其是我國正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期,市場機制尚不完善,這種情況尤其明顯。在此情況下,政府的有效干預將彌補市場的失靈。著名經濟學家羅伯特斯·奧贊基說過:“產業政策的基本前提是私人市場不能單獨實現國家福利與利益的最大化”。我國電子競技體育產業市場潛力巨大,而又面臨政府管理手段滯后、社會認識不足和民族企業弱小的情況,政府采取積極的產業政策進行扶持就成為必須。歐美、日韓的歷史告訴我們,電子競技完全可能成為21世紀的支柱產業。電子競技體育產業涉及了體育、軟件業、娛樂業、電信業、網吧、硬件設備制造業,已形成一條粘合力極強的產業鏈,政府無疑將是產業鏈的龍頭。韓國的電子競技體育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現已成為超過汽車業的支柱產業,和其政府的積極推動是分不開的,如2003年韓國總統甚至還出席了電子競技賽事的開幕式。我國政府有必要在稅收優惠、銀行貸款、投資環境、基礎技術研發和產業預警等方面進行適當政策傾斜,推動我國電子競技體育產業發展。

  企業應加快開發國產化軟件。我國電子競技軟件的國產化程度偏低,造成雖然整個市場紅紅火火,但多數利潤都進了國外開發商的腰包。從長遠來看,自主開發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在產業鏈中,只有自主開發才能占據主動位置。加快電子競技軟件的國產化進程已刻不容緩。如果政府對電子競技的發展持認可態度,并有一系列傾斜政策的話,則企業在巨大商機面前自然將大舉進入電子競技體育產業。對于一些電子競技所通用的基礎性技術,可以由企業和國家出資,委托高校和科研單位進行研發。在政府產業政策支持下,企業、行業協會和高校等進行合作建立電子競技軟件開發人才培養體系,實施人才開發工程。中國相對低廉的人工成本和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為電子競技軟件的國產化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政府有關管理部門應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讓全社會都認識到電子競技體育產業的發展是市場經濟的要求和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明需要。同時,變堵為疏,組織正式的電子競技體育賽事,將該項新興事物納入政府正常管理范圍之中,加強日常監管,防患于未然,促進電子競技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