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社區管理論文論當下社區服務建設的管理制度

發布時間:2014-06-07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

摘 要: 論文摘要:中心以政府實事項目為引領,拓展多項服務,如建立了百人講師團、推廣群眾性的易筋經保健操、建立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組、開展晚期腫瘤居家寧養關愛服務、社區醫生進校園、進家庭,開展家庭醫生制服務,社區衛生服務能級明顯提升。 本文選自 《當代

  論文摘要:中心以政府實事項目為引領,拓展多項服務,如建立了百人講師團、推廣群眾性的易筋經保健操、建立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組、開展晚期腫瘤居家寧養關愛服務、社區醫生進校園、進家庭,開展家庭醫生制服務,社區衛生服務能級明顯提升。

  本文選自《當代社科視野》(月刊)是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浙江行政學院主辦的集學術性和資料性于一體的綜合性社會科學期刊,是浙江省黨校系統唯一的社科信息刊物。主要刊登有關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研究成果和闡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現代化建設、改革開放實踐方面具有參考價值的文章。

  引言

  上海市楊浦區殷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位于上海市東北角,主要承擔殷行、新江灣城兩個街道16平方公里、17萬常住居民及3萬外來流動人員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中心下設社區衛生服務站11個,成立全科服務團隊9個,2011年門診人次72.5萬,開放家庭病床1 033張。中心連續五屆被評為上海市文明單位,是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狀獲得者,全國首批示范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1 強化政府職能,拓展服務項目

  中心與街道辦事處共同組建殷行社區衛生管理委員會,明確分工、健全責任,共同推進殷行社區衛生改革、建設和發展。中心聘請居民、人大代表為監督員,定期召開座談會,及時了解社情民意,構建社區和諧醫患關系。

  中心以政府實事項目為引領,拓展多項服務,如建立了百人講師團、推廣群眾性的易筋經保健操、建立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組、開展晚期腫瘤居家寧養關愛服務、社區醫生進校園、進家庭,開展家庭醫生制服務,社區衛生服務能級明顯提升。

  中心主動融入社區,與居委會結對共建和諧社區。黨員志愿者與社區24位孤老建立了幫扶關系,定期為社區敬老院“送溫暖、送健康”,“重陽節”與病房住院老人一起聯歡,助學社區4位貧困學生,愛心陽光灑遍千家萬戶。

  中心努力承擔社會責任,先后參與四川省都江堰胥家鎮地震災后的對口援建;為云南和新疆等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培訓管理者及醫務人員;組建醫療服務隊赴西藏為邊防戰士和藏民服務,并捐贈一臺B超儀給當地醫院。

  2 重視人員培養,提高隊伍素質

  中心現有在崗職工25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01人;執業醫師100人,其中全科執業醫師54人;高級職稱9人,中級職稱77人。根據《上海市社區全科醫師培養三年行動計劃》的要求,中心每年選派醫務人員參加全科醫生崗位培訓,鼓勵全科醫生參加國家全科中級職稱考試。并通過競爭、激勵、引進、培養、使用等多項機制,壯大社區醫務人員的隊伍。

  中心每年安排全科醫師參加國際學術交流、參加全國和省市舉辦的相關學術會議,拓展理念,提升專業能力。2009-2010年中心兩次成功承辦了上海市全科沙龍活動,先后遴選9名中青年業務骨干參與區衛生局“名醫培養工程”,學習臨床醫療、中醫藥、康復、公共衛生、護理等方面的知識技能,結合自身專科特點開展應用性課題研究。中心先后承擔了《社區康復對腦卒中后遺癥的療效觀察》、《全科團隊模式中任務管理系統的設計應用》等市衛生局課題4項,區級課題6項,每年有3篇以上的論文發表于醫學核心期刊。《全科團隊模式中任務管理系統》獲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等級證書,“基于六位一體的社區居民健康檔案信息管理系統”獲得了2010年“上海市信息技術優秀應用成果獎”。

  通過學科隊伍建設,中心先后成為“上海市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社區實習基地”、“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科社區實習教學基地”、“第二軍醫大學任職教育教學基地”。近年來共帶教全科學員51名、康復師39名。

  3 轉變服務模式,完善服務內涵

  3.1 以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為基礎,提供六位一體全面服務

  幾年來中心通過入戶調查、健康體檢、疾病篩查、門診隨訪等進行健康檔案信息采集,保證居民健康檔案建立沒有死角,不留空白。目前中心共建立社區常住居民健康檔案184 419份,建檔率達97.5%,并通過醫生工作站等對健康檔案進行實時動態更新,健康檔案動態管理率達66.5%。

  3.2 以社區公共衛生信息管理為支撐,提高服務效能

  中心研發了1+NX信息管理系統,將各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有機整合在一起,將個人健康檔案整合為完整的家庭健康檔案,并按國家標準對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登記管理和免費體檢。在信息化建設的保障下,中心、站點、家庭三站式社區衛生服務運行機制日趨完善,提高了服務效能。

  3.3 兒童預防保健環環相扣,注重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中心設置獨立的兒保樓,兒童保健與預防接種門診實施一體化、信息化管理。采用電子掃描和語音提示,明確接種疫苗的名稱;信息系統對庫存疫苗按有效日期自動刷新排列;接種門診與團隊信息互聯,社區醫生通過電腦終端發放接種通知,確保疫苗的接種率和及時率。兒童保健系統根據嬰幼兒每次的體檢記錄自動進行營養評價與分析,提供干預措施。

  3.4 優化慢病管理流程,提高慢病管理效果

  通過開展35歲及以上居民首診測血壓、居民診療過程測血壓、健康體檢測血壓、健康檔案建立過程中詢問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并對確診的患者進行登記管理,提供面對面隨訪,對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導。

  實行門診、團隊慢性病信息一體化管理。以高血壓、糖尿病為重點,研發了慢性病管理軟件,通過門診醫生工作站開展疾病篩查并納入管理隊列,對于不能按時來門診隨訪的慢性病患者,由團隊醫生通過任務管理系統進行任務分配后上門隨訪,保證了規范管理率達標。

  4 加強績效考核,提高服務效率

  中心制訂了績效考核制度和方案,加強對受聘人員履行崗位職責情況的考核,提高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根據考核結果發放績效工資,并將人員崗位的考核結果作為續聘、解聘或者調整崗位的依據。

  2011年中心試點開展家庭醫生制服務,通過家庭醫生崗位競聘,選拔了4名全科醫師優先上崗,績效考核包含上門服務、門診服務、轉診、慢性病管理控制以及群眾滿意度,全方位的考核有效的推進了中心的工作,保證了服務效率的提高。

  通過幾年的努力,楊浦區殷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內涵建設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健康管理服務流程更加優化、精細化、人性化,社區衛生服務水平明顯提高。中心將以此作為進一步發展的新契機,夯實基礎,開拓創新,為社區衛生的改革發展再作新貢獻。

  封面人物:李蓉,女,主任醫師,上海市楊浦區殷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中國社區衛生協會理事、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青年委員、上海市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青年委員、上海市預防醫學會基層預防保健專委會會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全科醫學專委會會員、上海市衛生工作者協會社區康復專業協作組成員、上海市醫院協會基層醫療機構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科醫學周刊》編委、第二軍醫大學榮譽教員、楊浦區第七批拔尖人才、楊浦區醫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