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7-31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筆者在中職給排水專業實踐教學中,針對工業建筑給排水工程提高節能節水效果專題進行了積極思考,提出通過運用節能節水新技術、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等措施,能夠使學生在實踐教學中更好地鞏固專業理論知識,掌握未來職業崗位所需的新技能,為城市工業
【摘要】筆者在中職給排水專業實踐教學中,針對工業建筑給排水工程提高節能節水效果專題進行了積極思考,提出通過運用節能節水新技術、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等措施,能夠使學生在實踐教學中更好地鞏固專業理論知識,掌握未來職業崗位所需的新技能,為城市工業建設的節能減排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中職教育,給排水專業,節能節水,實踐教學
一、中職給排水專業實踐教學的含義
中職教育是為職業崗位培養技術型勞動者的,其教學目的是使在校學生掌握在將來就業的崗位工作中應具備的實用知識和操作技能。其教學過程是集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三位一體”。中職教育注重學生的實用技能訓練。實踐教學是在校學生在專業教師指導下,以實踐操作為主、獲得感性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綜合素質的一系列教學活動的組合。它是中職學生在校期間獲得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主要手段,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現已成為中職教育的教學主體。
中職學校給排水專業的實踐教學是中職學生體會和深化專業理論知識、培養和鍛煉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也是提高中職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要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專業理論知識、熟練掌握操作規程的能力。由于給排水專業有較強的工程性與技術性。專業的實踐教學顯得十分重要。
二、提高節能節水專題實踐教學效果的做法
現以“工業建筑給排水工程提高節能節水效果專題”的實踐教學為例,分享一下提高實踐教學效果的有效做法。
(一)及時更新實踐教學內容教師要緊緊跟進給排水專業發展的前沿,利用各種媒介、渠道廣泛搜集給排水專業相關資料,及時地更新和補充教學內容,把與學生將來就業的相關行業的前瞻性知識、學生將來就職的工作崗位的新型工藝技術引入到實踐教學中,以豐富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新的專業科技成果拓展學生視野,用實用技術手段訓練學生的操作技能,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和信心。具體包括如下六個方面。
1.給水系統
針對工業廠區不同的用水需求,設置合適的供水壓力,以有效減少水量浪費,從而達到節能節水的目的。工業建筑的高度一般不超過24米,因而可充分利用當地市政管網壓力直接供水。對于廠區,可依據地勢高低做好分區供水設計,合理確定各個分區的供水壓力,以防止漏水造成的浪費。對于室外管網壓力大大超過室內所需壓力的情況,要采取減壓措施,F在大多采用在入戶管處安裝減壓孔板、減壓閥等方法,避免供水點的壓力超過設備所需壓力過多,以減少不必要的水頭浪費。
使用節能管材。提高給排水管材的衛生性能、光滑性能以及耐腐蝕性能,進而減少水頭損失,達到水質要求,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減少浪費。閥門是最常用的配件,應使用節水能力強的截止閥。屋頂水箱浮球閥選擇使用導閥控制型浮球閥,能有效降低溢流,節水效果較好。
使用節能節水型衛生器具。使用推廣的節水管路設備、用具等,保證水流基本處于可控的狀態,能減少水資源浪費。給水水嘴選用陶瓷芯等節水型水嘴,采用感應式節水型龍頭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選擇延時自閉閥門和紅外線感應閥門調節水量,能提升節能效果。在廠房公用衛生間選用腳踏式大便器、感應式小便器等。
2.排水系統
工業建筑排水由于工藝流程的不同導致水質差異較大,對于含有熒光劑、酸堿雜質或致癌致畸等有害物質的廢水,如果只經籠統處理后就排入水體,勢必會造成對自然界水資源的破壞。因此,應采取分質排水的方法.對于不同工藝流程的廢水分別收集,采用合理的處理工藝處理后,再將其排放或者再次利用,盡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對自然水源的污染。
3.熱水系統
大型工業廠房一般采用集中式熱水供應系統,系統通常含有十幾個、幾十個淋雨噴頭。選擇合理的熱源供熱可節約能源,一是利用新能源太陽能進行熱水供應。太陽能具有清潔、環保、安全等特點,隨著太陽能熱水器生產技術的日益成熟,其保溫性能和集熱性能也日益凸顯。并且安裝比較方便、操作趨向簡單。二是充分利用工廠高溫水的熱能供熱,可采用板式換熱器將工業高溫水的熱量傳遞到自來水中,用以提供淋浴等生活用水。
4.中水、雨水的利用
建筑中水來源于建筑排水,包括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中水工程是給水技術、排水技術和水處理技術的結合.是將建筑排水進行分類排放、分別處理,進一步循環利用。在實踐中通常是通過將廠區內各個建筑的排水排放至污水處理站處理,達到中水水質標準后,再通過廠區中水管網輸送至各個所需位置,用于清潔、綠化、灌溉和沖廁使用,達到水資源循環使用的目的。中水的利用是實現污水資源化,節約水資源,促進水循環利用的有效措施,是廠區建筑節約用水的發展方向.具有很好的開發前景。
將雨水科學收集、運用,把經過處理的雨水傳輸到中水道系統。實現水資源的無害化、資源化和系統化利用。工業建筑屋面面積大,能達到十幾萬平米,廠區的占地面積更為龐大,所以,把廠區雨水通過直接回用方式、滲透處理方式和綜合處理利用方式進行再利用能夠節約水資源。大型鋼架結構廠房屋頂面的雨水。
采取泄流方式直接收集,雨水經過處理后可用于綠化澆灌、地面沖洗等用途;廠區的硬化路面等場地的雨水,通過分期的雨水棄流、沉淀格柵井處理后,可用于景觀水塘取水使用;廠區樹叢草地等綠化地段的雨水,通過滲透的方式可補充給地下水源。
5.冷卻水的利用
冷卻水的循環利用,是通過水的重復使用來達到節水目的。充分利用自然條件,采用地表水或地下水用作循環冷卻水的水源。一是在選擇冷卻塔方面,可采用閉式系統減少水的蒸發和污染,從而減少循環水池的設置。還可通過調整進水、出水溫差,減少用水量和水泵耗能。二是在布置冷卻塔方面,應參考當地良好的氣流條件,以保證冷卻塔的散熱效果為原則進行布置定位。三是在保證水質方面,可采用過濾器和電化學處理裝置。用化學和物理的方法處理循環水。
6.自動控制和計量安裝
自動化的監控設備能夠自動設定和控制車間溫度、自動報警和監控水池水箱、用鋼網末端壓力表控制變頻泵供水、采用分階段計量方式控制用水量等。廠區內各個建筑單體內的不同用水部門分別設置用水計量表和用熱計量表等。
(二)注重引入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中職給排水專業的實踐教學有著較強的技術性和實踐性,專業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應不斷地優化和更新.應與時俱進并處于先進的狀態,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適應未來就業崗位對從業者專業技能的要求。目前一般采用的教學方法有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常用的教學模式主要包括模擬公司模式、交互探索模式、頂崗實習模式等。
(三)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現在,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已成為衡量中等職業技能型人才能力高低的重要依據。因此,給排水專業教師要重視通過實踐教學環節,加強對中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動手能力的訓練。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應深入了解學生,努力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由淺入深、因勢利導,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幫助中職學生熟悉未來的工作環境,了解最新的專業技術.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四)鼓勵學生參加專業技能比賽
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級、省級、全國的專業技能大賽,以賽促教。中職學校每年都應在校內開展專業技能競賽,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競賽活動。專業教師通過對學生們在競賽中展露的閃光點給予表揚、對取得的成績進行表彰等形式,提高學生們的競爭意識和自信心.培養學生們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實踐教學的效果。
總之,在中職學校不斷提高實踐教學硬件水平的前提下,給排水專業教師通過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引進先進的教學方法。采用貼近生產實際的教學模式,就能更好地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更好地培養滿足生產企業需求的給排水專業創新性技能型人才,為持續推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期刊推薦:《西南給排水》(雙月刊)創刊于1979年,由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院、西南地區給水排水技術情報網主辦。本刊西南地區唯一的給排水科技期刊,主要刊登市政、工業與建筑給排水及水污染治理方面的的科研設計、生產管理、施工安裝的經驗和成果,介紹國內外在本技術領域的新技術、新設備與技術信息等。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