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2-23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在巖土工程勘察設計以及施工過程中,水文地質問題是極為重要的,由于水文問題導致的各種巖土工程危害時有發生。本文基于現實的角度對巖土工程勘探和施工過程中的水文地質評價內容、評價標準以及地下水對工程建設帶來的危害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
摘要:在巖土工程勘察設計以及施工過程中,水文地質問題是極為重要的,由于水文問題導致的各種巖土工程危害時有發生。本文基于現實的角度對巖土工程勘探和施工過程中的水文地質評價內容、評價標準以及地下水對工程建設帶來的危害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巖土工程,勘探設計,水文地質問題
引言
現階段的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水文地質的處理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大多數研究只是對普通情況的水文地質資料進行研究,很難滿足現階段的工程勘察設計以及施工管理的需求。因此,需要增加對工程勘察設計以及工程項目的水文地質問題的研究力度,以確保建筑工程的順利進行。
1了解水文地質勘察
巖土工程勘察設計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了解地下水的情況,包括很多內容,例如地下水的水位、類型,地下水的來源和排出方式,以及由于地下水的分布形成的地質環境,包括含水層的位置和分布情況,隔水層的滲透情況,地下水與地表水有無關系等。充分了解水文地質情況,才能預先了解工程施工情況對地質環境產生的影響,是否會發生地面沉降,是否會產生新的塌陷和陡坡等,在充分了解這些情況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才能盡力避免因施工造成的災害和危險。
2巖土工程中勘察水文地質問題的要求
在對巖土工程水文狀況的勘察工作中對其也有一定的要求,水文地質問題的評價內容和水文地質的條件都需要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這對于巖土工程水文狀況的勘察工作來說,是最基礎的兩個要求。復雜性是水文地質條件自身具備的基礎特征,降水量、蒸發量以及地下水位變化的頻率等就是其需要勘測的主要內容,另外,地下含水層的厚度和深度也要要求進行充分考慮,以及地下水的流動類型、規律、方向和水位變化等。這些因素都會使巖土工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只有充分地考慮到這些因素,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才能避免相關的問題發生。
與此,水文地質問題的評價內容也必須要了解、掌握和熟悉,目前,水文地質問題的評價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水文地質問題對建筑物的影響評價、對不同的環境提出不同的評價內容、對巖土工程造成的影響提出解決措施、提供有效的水文資料給建筑物。在巖土工程勘察設計與施工中,這些主要的評價內容都能促使相關人員清楚的認識到在整個過程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情況,同時,這也是對采取的相關措施進行有效檢驗的一個手段。
3水文地質條件對建筑物帶來的實際影響分析
3.1水位上升帶來的影響
由于實際地質環境復雜多變,地下水的含水量、水位以及分布區域受多方面的影響,且在很多情況下,諸如降水量增多、人工灌溉等會導致地下水位出現不同程度的上升,由此極容易導致土壤局域沼澤化,影響土質結構的穩定性,從而導致水土流失、土壤塌方的情況時有發生,并給土層上方的建筑物的勘探和施工帶來嚴重的影響。
在巖土工程的勘探和施工過程中一旦出現地下水位上升的情況,一方面對地下的建筑結構如鋼筋、混凝土、筑基巖等造成嚴重的腐蝕,另一方面還會由于土質結構的固性弱化而造成建筑物地基的穩定性下降,最終造成建筑物的局部塌方現象。另外,地下水位的上升還有可能破壞建筑物中的一些特殊的巖體結構導致巖土體的結構穩定性降低,從而引發流沙、管涌等一系列的問題,給施工單位和相關機構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造成嚴重影響。
3.2水位下降帶來的影響
地下水水位的下降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其中人為因素占決定性因素。目前隨著人類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生產和建設活動對地下水的含水量和分布帶來絕對性影響,如過度開采地下水、在地下水的上游修建水壩等活動都會造成區域內的地下水水位嚴重下降,進而使得塌方等事故的發生率明顯上升,如河北滄州地區的地下漏斗的形成就與地下水的過度開采有關,且該地區地面下降的問題也驗證了這一結論。
巖土工程勘探過程中如果沒有重視地下水位下降的問題,建筑物在建設和使用過程中很有可能在建筑物本身巨大的重量作用下而出現土地龜裂、地面下沉等事故的發生,甚至可能嚴重破壞建筑物的地基穩定性和整體結構,給人身安全帶來巨大隱患。
3.3地下水的侵蝕作用
由于地下水的侵蝕和地下水中化合物的化學作用,會影響建筑材料的質量,從而縮短建筑的使用壽命,如混凝土、管道、金屬材料以及一些可溶性石材都會遭到嚴重的腐蝕,嚴重時,會使地基嚴重變形,對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濕設施也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在砂粒土層中施工,則有可能出現流砂現象,在施工中造成大量土體流動,導致地表塌陷,建筑物地基破壞。
4巖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分析
1施工前,需要對工程所在地區域的地下水進行全面、準確的調查,除此之外,還要調查人為因素對地下水的影響,并針對地下水對巖土體的結構性質以及建筑物的影響做出評價,預先對可能出現的有關巖土結構和建筑物的質量問題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2水文地質勘察應結合建筑的地基設計和基礎工程分析,以便全面地掌握情況,正確選擇方案。
3對巖土工程地質條件進行評價,包括對地下水和水土腐蝕性的評價,所選場地的穩定性和抗震性等的評價,地下水運動對地基的的影響以及對巖土承載力的分析,這對避免以軟質巖石、風化巖、膨脹土的巖土體為基礎持力層的地層發生巖土體軟化、脹縮問題起著重要的作用。
5實施要點
首先,在施工之前要收集相關的數據和資料,依據已有的資料對目的地的水文地質情況做出比較清晰的了解和評估,分析該條件下的水文地質情況可能產生的災害,以及預防災害應該采取的措施。然后,在了解數據記錄情況的前提下,根據要建設的工程的具體情況,對工程建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和可能需要的部分進行實地考察測量,通過實驗的方法進行分析和計算,根據結果對該地區的水文地質情況進行準確的評價。據此來確定該地區的地下水變動趨勢,地質的變化情況和特性,并且將結果詳細記錄下來。
最后,根據前面一系列準備工作得出的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措施。比如地質條件不太穩定的情況下要加強地基的承受能力,水位過高或者過低可以通過排水或者補充地下水的方式來改善。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文地質問題在巖土工程的勘探設計和建設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勘探和評價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巖土工程的開發和建設質量,因此在實際建設工作中需要充分重視水文地質勘探問題,對地下水的水位、分布、含水量以及變化趨勢等基本性質進行重點勘查,針對具體問題出具詳細的應對策略,并評估建筑物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從經濟性和安全性的角度出發合理指導巖土工程建設,從而保證巖土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聶書斌,張立偉,紀迎超,李文韜.巖土工程勘察設計與施工中水文地質問題探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02):44-45.
[2]羅雅麗.巖土工程勘察設計及施工過程中的水文地質問題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02):186-187.
[3]胡晉培.工程勘察設計和施工過程中的水文地質問題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2016,35(01):45-46+83.
相關期刊推薦:《工程建設與設計雜志》創刊于1953年,由國家機械工業局工程建設中心、中國機械勘察設計協會、中國中元國際工程公司聯合主辦。本刊為月刊,主編:呂悅。國內統一刊號:CN11-3914/TU,國際刊號:ISSN1007-9467。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