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2-10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的不斷發展,以多功能綜合、全方位服務以及一體化空間為基本特征的城市軌道交通綜合體在中國的大型城市中得以廣泛應用。其不僅能夠提供各種交通形式的綜合換乘,還能夠提供購物、餐飲、娛樂等商業服務,優化城市土地和空間資源,完善城市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的不斷發展,以多功能綜合、全方位服務以及一體化空間為基本特征的城市軌道交通綜合體在中國的大型城市中得以廣泛應用。其不僅能夠提供各種交通形式的綜合換乘,還能夠提供購物、餐飲、娛樂等商業服務,優化城市土地和空間資源,完善城市功能。但隨著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的功能和使用人群逐漸增加,使得其產生了一系列復雜的設計問題,本文就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的建筑設計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多功能,空間特征,復雜性
我國大型城市的公共交通正逐步向圍繞快速軌道交通為主體的多樣化、全向型綜合客運體系發展。城市軌道交通正在由傳統、單一的交通模式向綜合性、多元化模式進行轉變,充分發揮城市軌道交通的帶動和輻射作用。目前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以解決城市交通壓力,促進城市發展的的設計理念為核心,依托多樣的功能布局、立體的空間疊層、便捷的交通換乘、形象的地域特色、高效的運營管理、健全的后期評估,共同構筑起其特有的建筑模式。
1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概述
1.1以鐵路客運站為核心的交通樞紐綜合體
在城市交通樞紐中,鐵路交通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隨著高鐵的快速發展,更多的人在出遠門時都會選擇乘坐火車,通常人們在乘坐火車之前會進行幾次交通換乘,所以鐵路客運站需要跟城市中各種交通工具相互配合。鐵路作為城市中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目前國內很多鐵路客運站在購買商品,旅游住宿上發展的還不是很完善,從而導致了鐵路交通樞紐在自身的綜合性上還存在著一定的欠缺。但是在國外和國內一些城市,鐵路交通樞紐在這一方面規劃和設計的非常好,使乘客可以在交通樞紐中享受到各種服務。
1.2以軌道交通換乘為核心的交通樞紐綜合體
城市軌道交通換乘站的位置一般都位于城市中心。由于城市中心用地比較緊缺,城市中心的建筑通常具有很高的密度。對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可實現土地利用的最大化,從而產生了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的概念。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可以在地下空間中融合軌道交通、地下商業、停車場等不同建筑功能,人們可以在此乘車、換乘、餐飲、娛樂、購物等活動,這種設計是非常巧妙的,充分滿足了乘客的各種需求。
2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特征分析
2.1時間和空間特征
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不只是簡單的為人們提供了出行的方式,同時還可以滿足人們的娛樂,就餐,購物,觀影等各種需求。從時間角度分析,人流量會隨著時間來變化,一般工作日的白天,綜合體內的商業人流量要相對較少,但是到了夜晚和節假日期間,通過軌道交通的帶動作用,商業人流量便會隨之加大,人流量的增加會帶來較大的商業發展機遇;從空間角度分析,功能不同的各類區域之間互通有無,也使得在綜合體中當某一種功能區域突出的時候,其他功能區域不至于被閑置冷落,這樣多功能化的建筑,不僅為大家的生活提供了便利,還不同程度上促進了城市的經濟發展,為城市帶來了更多的商機。
2.2功能多樣化
軌道交通綜合體最常見的是將娛樂、餐飲、購物、辦公等功能與軌道交通功能有機結合,這樣就很自然的把各種功能緊密聯系在一起,讓人們的生活與交通出行變得更加便利。與傳統單一功能的交通建筑相比,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功能多樣化,可以充分發揮區域價值,對土地進行充分利用,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在城市建設中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同時,這幾年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的加快,城市的功能變得更加繁雜,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可與城市功能空間很好的融合,使其更加復合與完善。
3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設計中的重難點
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是一個很龐大的系統性工程,設計過程中需要接觸到不同的專業和系統。所以在設計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時,對設計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設計人員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設計人員既要對這個城市的交通狀況有充分的了解,也要掌握交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設計能力。但在設計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問題,以下對設計重難點進行分析:
3.1流線組織
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需要與城市周邊區域有順暢的人行與車行銜接,保證乘客可以方便、快速的進出。對公共汽車、出租車、私家車、自行車等車行流線與乘客、顧客購物、休閑人群等人行流線要合理安排,避免交叉。對于需要換乘的客流,要設置短捷的換乘路線,使乘客能夠在合理的時間內到達換乘站點。
對于不需要換乘的乘客,也可提供多種服務以供選擇,乘客既可以直接疏散到周邊區域,也可以選擇在綜合體建筑里購物、吃飯等。這就決定了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中流線非常復雜,在設計過程中要處理好人流、車流、物流之間存在的矛盾,還要保證乘客在換乘和使用功能上的便捷性。同時,還要處理好與市政交通流線的關系,有助于解決城市區域交通的問題。
3.2空間布局
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的區域內通常設有軌道交通換乘的站點、娛樂中心、大型的購物商場等功能區域,所以在其功能的劃分和布局上是非常復雜的。在進行空間設計時,對每個區域都要建立明確的易于乘客辨識的空間特征,保證各類不同功能的區域能夠明確區分,使得乘客在需要時可以很快的找到,不會因為區域混雜而出現分辨不清的狀況。
另外,在兩個不同功能區域的連接處或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換乘大廳的設計過程中,要對空間的立體性進行充分的利用,可以引入下沉式廣場、開闊中庭、采光天窗等設計手法,增加人們的視覺效果,增強各空間之間的聯系,同時設計方案也要保證各區域之間能夠平穩過渡,并采取溫度、濕度、光線、高度等漸進方式,打造建筑的“灰空間”效果,消除空間隔閡,給人一種自然有機的整體感覺。
3.3消防設計
消防問題也一定要引起重視,在防災設計過程中應貫徹“預防為主,消防結合”的方針,徹底消除安全隱患,必要時進行消防專項設計,采取相應措施,滿足消防部門要求。根據綜合體中不同建筑功能進行界面劃分,筆者認為不同功能建筑空間消防設計執行不同類型的設計規范。軌道交通站點區域消防設計應嚴格執行現行地鐵類的設計規范,例如《地鐵設計規范》、《城市軌道交通技術規范》等;民用建筑區域嚴格執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商店建筑設計規范》等相關規范。另外,當消防疏散設計遇到困難時,可考慮采用避難走道、下沉廣場等設計手法解決疏散距離和安全出口數量的問題。
3.4標識系統
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具有功能復雜,空間層次多的特性,在設計時要考慮建筑各功能分區的特色,提高功能分區的辨識度。同時,在綜合體的明顯位置要擺放空間分布圖,讓乘客可以很清晰地定位目前他所處的位置,并且可以很快的找到自己目的地所處的方向和通行路線。除此之外,還需要提供用于室內外空間辨識的識別系統,來幫助乘客在地上和地下空間建筑物內能夠很好地確定方位和辨識方向。標識系統要保證清晰、簡單、醒目、易懂;同時可以利用獨特的圖案和顏色標志,突出其強烈的視覺效果,以達到快速、有效地吸引乘客的注意力的目的。
3.5公共設施
在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中公共設施的設計非常重要,由于在綜合體中出入的人流量非常大,并且具有客流聚集的特性,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提供足夠的公共設施,例如廁所、照明、飲水、座椅等公共設施,來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與此同時,這些設施應減少對流線的干擾,避開主要人行流線,還要易于被人群發現和使用。
在設計過程中,公共設施的數量、間距和密度,要根據客流特征和客流數量,通過計算進行確定。并且在色彩、材質、尺度等方面應盡量使其融入綜合體整體設計風格,與綜合體能夠很好的融合和協調。同時為積極推進“和諧宜居”建設,進一步提高無障礙設計水平,在滿足基本無障礙設施的前提下,建議考慮設置母嬰室、低位服務設施、無障礙車廂、無障礙標識系統等無障礙設施。公共設施的方便性、協調性、舒適性、人性化設計直接影響乘客的感知程度,是衡量建筑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
4結束語
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通常都處于城市中心區域,屬于城市人流量密集的區域,在城市建設發展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城市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的設計過程涉及到的領域非常廣泛,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對設計師有著很高的要求。希望通過不斷的工程探索和研究,對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在以后的設計過程中確保設計方案能夠更加合理和完善。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不僅要逐步解決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陸續出現的交通供需矛盾,而且也要將交通功能和其他功能更好的結合,從而給人們的生活和出行帶來更多的便利。同時,通過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的建設,還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城市品味,加快城市發展,促進城市更新,為城市帶來更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管悅.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建筑設計初論[J].建筑創作,2011(09):171~175.
[2]王兵,陳釘均,徐長安,吳開騰,周鳳杰.城市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協調方法研究進展[J].綜合運輸,2017.
[3]甘勇華.城市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開發功能配置及建設模式[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1.
推薦期刊:《城市軌道交通》(月刊)創刊于2013年,由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中國汽車報》社有限公司主辦。為采用軌道結構進行承重和導向的車輛運輸系統,依據城市交通總體規劃的要求,設置全封閉或部分封閉的專用軌道線路,以列車或單車形式,運送相當規?土髁康墓步煌ǚ绞。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