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05-06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主要介紹了預應力錨索抗滑樁技術,對其抗滑機理、受力特點、設計原則、設計流程及施工工藝進行分析,并與普通抗滑樁進行技術經濟比較,通過在京新高速公路韓集段K50滑坡整治中的應用,證明預應力錨索抗滑樁較普通抗滑樁具有受力機理明確、結構合理、工程造價
摘 要:主要介紹了預應力錨索抗滑樁技術,對其抗滑機理、受力特點、設計原則、設計流程及施工工藝進行分析,并與普通抗滑樁進行技術經濟比較,通過在京新高速公路韓集段K50滑坡整治中的應用,證明預應力錨索抗滑樁較普通抗滑樁具有受力機理明確、結構合理、工程造價低、便于施工等優點,是抗滑結構的重大突破,在滑坡和高邊坡病害中的應用將日益廣泛。
關鍵詞:滑坡;預應力錨索;抗滑樁
Abstract: The prestressed anchor anti-slide pile technology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from its anti-slide mechanism, stress characteristics, design principles, design processes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Compared with ordinary anti-slide pile in technique and economy with its application in K50 landslide processing in Hanji section of Beijing- Urumchi expressway, it proves that the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anti-slide pile is of clear stress mechanism, reasonable structure, low engineering cost and simple construction, and as a major breakthrough of anti-slide structure,it will be widely applied in the damage prevention of landslides and high slope.
Key words: landslide; prestressed anchor; anti-slide pile
中圖分類號:U213.1+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一、前言
我國地質構造復雜、地形地貌起伏變化大,山地丘陵占國土面積的65%,具有極易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物質條件,是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而滑坡高邊坡災害又是地質災害中最為常見、危害最為嚴重的一種。而,滑坡治理是一項投資巨大、技術復雜、施工危險而艱巨的抗災工程。我國是一個滑坡災害相當嚴重的國家,多年來,為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保障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國家在滑坡防治工作上,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上世紀50年代,我國多用擋土墻治理滑坡,這種支擋結構無論從理論和施工方法上,都是既不合理也不經濟,只能治理很小規模的滑坡。60年代后期,開始使用抗滑樁治理滑坡,由于抗滑樁具有比擋土墻開挖面小、圬工體積小、施工速度快等優點,很快在全國推廣應用,至今仍在大規模使用。但隨著需要治理的滑坡規模的增大,抗滑樁截面積和長度也越來越大,材料消耗量變的非常龐大,人們便逐漸認識到其結構的缺陷:抗滑樁是大懸臂受力,主要靠滑動面以下的樁身所受的地基反力來平衡滑坡推力,受力機制不合理,需要的樁長和截面大,材料消耗多,工程造價昂貴。為了改善抗滑樁的這種受力狀況,經過不斷摸索和實踐,預應力錨索抗滑樁便逐漸在滑坡治理中得到應用。同時隨著煉鋼工藝的不斷發展,高強度鋼材特別是高強度鋼絞線的廣泛應用,為預應力錨索抗滑樁的推廣應用提供了技術和物質保證。
二、預應力錨索抗滑樁的抗滑機理
預應力錨索抗滑樁具有“主動支護、柔性支護、概念明確、經濟合理”的特點,其結構主要由抗滑樁、預應力錨索、錨具等組成。位于滑面以下穩定基巖內的錨索稱為錨固段,其余為張拉段。對錨索施加預應力后,通過錨具將其與抗滑樁相連接,它的另一端穿過滑坡體后錨固于滑床內,從而使抗滑樁和預應力錨索組成一個聯合受力體系。用錨索拉力和樁體共同平衡滑坡推力,徹底改變了一般抗滑樁大懸臂受力的狀況,改變了抗滑樁單一靠嵌固段地基抗力平衡滑坡推力的機理,見圖1。這樣作用的結果,使得樁內彎矩大大減小,樁徑變細,樁的埋置深度變淺,達到了結構受力合理、節省投資、節約材料、縮短工期的目的。從樁的受力機制看,普通懸臂抗滑樁是“被動型”的受力狀態,施工后在滑坡推力的繼續作用下發生位移,樁才能逐漸具備抗滑能力,這對保護滑體上的已有建筑物非常不利。而預應力錨索抗滑樁是“主動型”,施加預應力后,滑體受到反推力,這樣就可以立即起到止滑的作用,滑體上已有建筑物不再繼續變形,個別情況下原有變形裂縫還會逐漸彌合。
三、施工方法
預應力錨索抗滑樁的樁身,可以采用大直徑的鉆孔樁,亦可以采用挖孔樁,還可以采用鉆孔樁組成的排架樁。由于滑體部分巖石可能比較破碎,鉆孔要采用泥漿或套管護壁,挖孔樁要采用鋼筋混凝土護壁,按豎井法施工。錨索孔應按設計要求鉆斜孔,選用的鉆孔機具要具有這方面的性能。施工時先進行抗滑樁施工,在樁身預留錨索孔,樁身完工后,鉆錨孔,并用高壓風反復吹洗錨孔,使孔壁清潔。插入鋼絞線至設計位置,錨固端用M30水泥砂漿充填,砂漿配合比為水泥:砂:水=1∶0.45∶0.45,采用P?O 42.5普通硅酸鹽水泥,待抗滑樁及錨固端內漿體達到齡期后實施張拉,張拉分為5級進行:分別為設計張拉力的25%、50%、75%、100%及110%。其觀測時間前5級均為5min,最后一級為15 min。為彌補土體壓縮造成的預應力損失,錨索張拉后10~15d對全部錨索進行一次補張拉,然后進行自由端注漿,對自由端注漿空間要進行補漿處理,最后,將錨索外露部分切除,用混凝土將錨頭封死,以防止頂端銹蝕。
錨索與樁身工程施工先后順序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但應注意相互的配合與銜接。
四、工程實例
4.1 工程概況
G7高速公路韓家營至集寧段K50+860~K51+000段左側路基邊坡在開挖過程中出現了多次滑塌,成為制約該路段的施工進度的主要因素之一。該段邊坡在八月底(開挖約半月后)出現第一次滑坡,幾日后又出現第二次滑坡,目前處于自然較穩定狀態;麦w沿路線方向長約120米,線路里程為K50+860~K50+980段,經跟蹤監測,該滑坡有向線路大里程方向持續滑移的跡象;w后緣至前舌距離約69米,左緣側壁(小里程側)高約20米,右緣側壁(大里程側)高約16米,見圖3。
4.2 工程地質條件
G7京新高速韓家營至集寧段K50+860~K51+000段左側邊坡位于低山山腰處,西側坡頂有山間溝谷,地貌單元以低山、丘陵為主,相對高差不大。
滑坡所在場區白堊系泥巖、泥質砂巖地層,呈圈椅狀,可能為古時溝谷位置,后上部充填第三系粘土、第四系粉土。
地下水自由水位較深,在自然坡面30米以下,且附近未發現有地表水徑流。
4.3 滑坡變形現狀
由于路線挖方施工,造成上部第四系、第三系土體失穩,結合鉆探、探坑資料和現場調查,推斷滑坡沿第三系粘土層與白堊系砂泥巖地層交界面牽引式滑動。根據路基開挖單位的施工記錄,該滑坡共發生2次較為明顯的滑動,第一次在8月底(開挖約半月后),幾天后又出現了第二次滑坡,經踏勘調查,滑坡后緣發現有多條裂縫,其中4條較為明顯;坡腳處發現1條剪出口裂縫,見圖4、5。
4.4 主要工程治理措施
根據滑坡體變形的具體情況,在滑坡坡體內設置一排預應力錨索抗滑樁。樁設置在二級邊坡的頂部平臺,共17根,樁身截面為1.8m×2.4m,樁頂均高出平臺1.5m,樁間距6.0m,樁長22.0m,樁頭部設2孔預應力錨索,錨索傾角為25°,樁體采用C25混凝土澆筑。每孔錨索由7根Φs15.2鋼絞線組成,孔徑Φ130mm,錨索全長26m,錨固段長12m,傾角為25°,深入穩定地層中,內注強度不低于M30的水泥砂漿,設計張拉荷載為700kN。樁井護壁厚0.2m,抗滑樁長軸方向為滑坡主滑方向,樁底錨固段置于穩定地層中,以起到抗滑的作用。
在該滑坡整治設計時,對普通抗滑樁和預應力錨索抗滑樁兩種方案進行計算分析,以滑坡體主軸斷面為例,其滑面受力及樁頂位移計算結果見表1。
表1 預應力錨索抗滑樁與普通抗滑樁滑面受力及樁頂位移計算結果
項目剪力
(Q0/Kn)彎矩
(M0/Kn*m)樁頂位移
。⊿/cm)
普通抗滑樁6360.5756206.918.81
預應力錨索抗滑樁3238.0915498.122.76
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樁頂施加預應力后,抗滑樁的受力狀態有了很大的改善,樁身滑面處剪力、彎矩和樁頂變形明顯減小,樁的截面、埋深也相應的減小。
普通抗滑樁要滿足設計要求,截面須2 m×3 m,樁長30 m;而采用預應力錨索抗滑樁截面只須1.8 m×2.4m,樁長22 m。其單樁經濟效益比較見表2。
表2 預應力錨索抗滑樁與普通抗滑樁的單樁經濟效益比較
項目樁身鋼筋混凝土
。╩3)護壁
。╩3)土方
。╩3)錨索
。╩)工程造價
萬元
普通抗滑樁2×3×3064.8244.8/39.17
預應力錨索抗滑樁1.8×2.4×2240.48135.525223.76
節約84.9624.32109.28-5215.41
由此可見,預應力錨索抗滑樁可大幅度節約材料,降低造價,就本工程而言,每根樁節約造價39.34%左右,整治京新高速公路韓集段K50滑坡所需17根樁可節約投資約261.97萬元,其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五、結論
從預應力錨索抗滑樁的設計計算和工程實踐,可以得出以下幾點認識:
、 預應力錨索抗滑樁作為一種新型支擋結構物,技術上具有明顯優越性。通過調整錨索作用點位置,可使得抗滑樁內力分布更趨合理,從而達到節省工程造價的目的,創造了極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 預應力錨索抗滑樁較普通抗滑樁而言,由于在抗滑樁的頂端增加了具有強大拉力的錨索,使抗滑樁的受力狀態有了很大的改善,樁身內力和變形明顯減小、樁的截面、埋深也相應的減小,抗滑能力增強。因此,預應力錨索抗滑樁在滑坡和高邊坡病害中應用日益廣泛,是抗滑結構的重大突破。
、 預應力錨索抗滑樁因預應力錨索的約束,使得抗滑樁的變位受到有效控制,從而使樁前土體強度得到充分發揮。
、 預應力錨索抗滑樁作為一種抗滑支擋結構物,其計算理論尚不夠成熟,存在諸多不足,如:由于錨索設置于樁頭部分,易在樁頭產生應力集中,易形成群錨效應,造成拉脫失效;對一些大型復雜滑坡(滑坡推力大)、滑動面埋深深的滑坡、有多層滑動面的滑坡而言,其使用效果會更差,缺陷愈加明顯等。因此,對預應力錨索抗滑樁還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