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05-02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隨著城市道路交通的不斷發展,對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路基作為路面的基礎及道路的主體,其施工質量決定著整個道路工程的完成質量。路基施工中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及新方法也隨著道路施工要求的提高應運而生。
摘要:隨著城市道路交通的不斷發展,對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路基作為路面的基礎及道路的主體,其施工質量決定著整個道路工程的完成質量。路基施工中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及新方法也隨著道路施工要求的提高應運而生。
關鍵詞:市政道路 ; 施工要求 ; 施工質量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urban road traffic, municipal road projects the quality of higher standard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roadbed as the basis of the road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road, its construction quality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the entire road project completion. Subgrade construction of new techniques, new technologies, new materials and new methods came into being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road construction.
Key words: municipal roads;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construction quality
中圖分類號:C91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今天,便利的交通顯得尤為重要,這就對市政道路施工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道路施工主體的路基施工更是不容忽視。另外路基工程具有工程數量大,涉及面廣等特點,因而及時正確地掌握路基施工要求及施工過程中的新工藝及新方法,對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加快工程進度,保障工程正常使用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要求
。1)結構穩定性
路基結構在整個市政道路工程中是荷載的主要承擔著,這里所說的荷載主要包括行人及大小型車輛等,為防止自然條件下路基結構在此類荷載作用下發生變形,損壞甚至是整體失穩坍塌等現象,要求路基整體結構具有較好的穩定性。
。2)強度
為保證路基在行人車輛等荷載作用下不至產生超過容許范圍的變形及損壞,必須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加強對混凝土的振搗,保證市政道路路基密實性,加強碾壓來保障路基結構的強度。
。3)水溫穩定性
所謂路基的水溫穩定性是指路基在溫度及濕度變化的作用下,其強度和剛度發生變化的性質。一般情況下,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共同作用下,其強度會大幅降低,特別是對于季節性冰凍地區,由于水溫的變化,路基發生周期性凍融作用,形成凍脹與翻漿,路基強度和剛度急劇下降。因此,為確保路基在不利的水溫狀況下強度和剛度不致下降太多,就要求路基具有足夠的水溫穩定性。
2、市政道路路基優化施工策略
2.1路基的填土和壓實
毋庸置疑,市政道路其路基的使用性能好壞是由其強度和穩定性來決定的,而路基強度以及穩定性往往是由其路基填料的性質及其壓實的情況而定。從我國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來看,保障路基質量最好的方法是對填土進行有力改進,創造最優壓實條件。具體措施如下:
。1)路基填料
嚴格遵循施工規范,規范上對于路基填料的選擇,必須牢牢把握;诼反驳亩x,合理確定路基填料的最小強度以及最大粒徑。路堤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澤土、凍土、有機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樹根和含有腐朽物質的土。有鹽漬土、黃土、膨脹土填筑路堤時,應遵照有關的規定。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數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過規定的土,不得直接作為路堤填料。需要應用時,必須采取滿足設計要求的技術措施,經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鋼渣、粉煤灰等材料,可用作路堤填料,其他工業廢渣在使用前應進行有害物的含量試驗,避免有害物質超標,污染環境。
。2)路基壓實
先輕后重,先穩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輪跡重疊。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夯壓機壓實,防止漏夯,要求夯擊面積重疊1/3~1/4。壓實的分層厚度、壓實機具類型、碾壓(夯擊)啟遍數,均應視土的類型、濕度、設備及場地條件而定,以達到規定的密實度為準。當土中<0.075 mm顆粒<20%,允許采用干密度比法控制路基壓實度,標準為:路床、構造物背填≥0.95(4.5kg錘);路堤、構造物前回填≥0.90(2.5kg錘)。當土中<0.075 mm顆粒>20%時,要求用空隙率控制土基壓實,標準為:<0.075mm、 20%-50% 、V≤15%,以及<0.075mm、≥50%、V≤10%。
。3)施工策略
施工時必須合理劃分施工作業段,分清材料區、平整區、壓實區以及檢驗區。嚴格分層填筑、分層壓實。壓實順序的原則是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先兩側后中間,每一點均勻反復碾壓。道路邊緣、檢查井、雨水井周圍以及溝槽回填等不能使用壓路機碾壓的部位,應采用夯機夯實或人工夯實,層厚為15cm~20cm,夯擊面積應重疊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路基與雞爪形地段路基施工,可利用重型夯實設備進行強夯處理或將土工隔柵(土布)水平分層布置在填石路堤內,防止或減緩細料在填料空隙中的流動。對填土層的碾壓,應在試驗段的施工中研究解決影響壓實的各種因素,制訂相應的技術保證措施。必須分層填筑,分層碾壓。
2.2路基路面的排水
市政道路路基的使用性能往往和路基的排水施工由著十分必要的聯系。市政道路路基排水施工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含義:① 如何減少地下水、地表匯水、農田排灌水等對路基穩定性及強度的影響,即路基排水施工;② 如何迅速排出路表水,減少雨水對路基、路面質量的影響,減少因路表水排水不暢或路表水下滲對路基、路面結構和使用性能產生的損害,即路面排水施工。
(1)路基排水施工
邊溝、截水溝、跌水、急流槽以及地表的排水管均是路基排水有效的施工方法。路基排水通過防、排、疏相結合的方式將路基范圍內的土基濕度降低到一定限度以內,保持路基常年處于干燥狀態,確保路基及路面具有足夠的強度與穩定性。
。2)路面排水施工
路面排水施工可按兩種方式進行,一是表明排水施工,一是內部排水施工。
所謂表明排水, 即迅速排除降落在路面和路肩表面的降水,以免造成路面積水而影響行車安全?稍诼芳缤鈧冗吘壴O置攔水帶,將路面表面水匯集在攔水帶同路肩鋪面組成的淺三角形過水斷面內,然后隔一定間距設置泄水口、急流槽或集水井,將水集中排放到挖方邊溝或填方路堤坡腳外。每隔20m-50m間距設一泄水口與路堤邊坡急流槽銜接雨水排到坡腳排水溝中。
所謂內部排水, 即排除通過路面接縫、裂縫、空隙,或者由路基、路肩滲入并滯留在路面內的自由水。內部排水系統由沿路面邊緣設置的透水性填料集水溝、縱向排水溝、橫向出水管和過濾織物組成的邊緣排水系統組成。由路面結構層間空隙或某一透水層次橫向流人縱向集水溝和排水管,再由橫向出水管排引出路基。
2.3路基防護工程施工工藝
路基的防護主要有沖刷防護和支擋防護。防護沿河路基邊坡免受沖刷仍多采用直接防護。傳統的砌石、拋石、鐵絲石籠、擋土墻等有所改進,用高強土工格柵代替鐵絲做石籠,用聚脂或聚胺脂類土工織物混凝土護坡模袋做成的護面板防護受水沖浪擊的邊坡,很能適應土體不均勻沉降。擋土墻用于支擋防護目前仍占主要。石砌的重力式擋土墻多用于石料豐富、墻高較低、地基較好的場合;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懸臂式擋土墻、扶壁式擋土墻和板柱擋土墻其受力比較合理,墻身圬工體積小,也已廣泛應用于公路路基的防護。
有效的路基防護是提市政道路高路基強度及穩定性的必要聯系,通常采用漿砌片石擋土墻、漿砌片石護坡、綠化種植護坡等方式。砌筑材料采用結構密實,質地均勻、不易風化且無裂縫的硬質石料,其抗壓強度不小于30MPa,并盡量選用較大的石料砌筑。漿砌片石擋土墻砌筑按“先砌角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的順序進行砌筑。角石選取比較方正、大小適宜的石塊并稍加清鑿,角石砌好后將線移掛到角石上,再砌面石,面石留一運送填腹石料的缺口,砌完腹石后再封砌缺口。
4、結語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質量的好壞,關系到整個道路工程施工質量,加強和優化路基施工技術,有利于提升工程施工水平。在實際工程中,必須充分把握其施工質量要求,嚴格按規范進行合理施工,相信我國道路路基施工水平必定會更上一層樓。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