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論碳纖維材料在橋梁加固工程中的應用探討

發布時間:2013-04-09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碳纖維材料的基本特性,探討了碳纖維材料在橋梁加固中的工藝流程及施工要求,提出了施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

  摘  要:本文分析了碳纖維材料的基本特性,探討了碳纖維材料在橋梁加固中的工藝流程及施工要求,提出了施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

  關鍵詞:碳纖維材料;橋梁;加固工程;應用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bon fiber material, explores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carbon fiber material in the bridge reinforce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arbon fiber; bridge; reinforcement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1 碳纖維材料的基本特性

  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補強加固所采用的基本材料是高強度或高彈性模量的連續碳纖維,單向排列成束,用環氧樹脂浸漬固化的碳纖維板或未經樹脂浸漬固化的碳纖維布,統稱碳纖維片材。將片材用專門配制的粘貼樹脂或浸漬樹脂粘貼在橋梁混凝土構件需補強加固部位表面,樹脂固化后與原構件形成新的受力復合體,共同工作。

  1.1 碳纖維片材

  片材碳纖維材料的拉伸強度在(2400~3400)MPa之間,與普通碳素鋼板拉伸強度為240MPa相比,片材的拉伸強度很高。

  片材碳纖維材料的彈性模量依片材力學性能不同,碳纖維片材依力學性能分成高模量、高強度和中等模量三類。高模量碳纖維片材的彈性模量較高,但其伸長率較低。

  相比之下,碳纖維片材的單位重比鋼材低許多,說明碳纖維片材較輕。碳纖維的化學結構穩定,本身不會受酸堿鹽及各類化學介質的腐蝕,有良好的耐寒和耐熱性。

  1.2配套樹脂類粘結材料

  混凝土結構加固修補配套樹脂系統包括底層涂料,用于滲透過混凝土表面,促進粘結并形成長期持久界面的基礎;就公路混凝土橋梁用碳纖維片材加固技術而言,環氧樹脂在不同施工環境溫度下固化性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這涉及到粘貼工作質量與如何盡量減少橋上正常交通中斷時間緊密相關。采用專配的環氧樹脂材料,在混凝土施工表面溫度(10~40)攝氏度時,粘貼環氧樹脂固化時間約15小時以上,但粘貼后就可以使用的時間為45分鐘以上,專配的環氧樹脂材料的這一性能是完全適合混凝土橋梁的加固工作。

  2 碳纖維材料在橋梁加固中的工藝流程及施工要點

  根據碳纖維的設計及加固原則,為了使碳纖維粘貼效果達到預期目標,碳纖維在進行粘貼時,一般按以下工藝流程進行施工:卸荷→基面處理→涂刷底膠(FP膠)→修補粘貼面→粘貼碳纖維(CFRP)→表面處理與防護。

  2.1 卸荷

  在進行對梁體加固前,必須卸去梁體上的全部或主要荷載,卸除荷載后的梁體需靜置到穩定狀態后方可進行加固工作。

  2.2 基面處理

  2.2.1 將所需加固的構件表面層除去并研磨至粗骨出現為止,然后,除去凈粉塵,并使其干燥;

  2.2.2 將構件銳角處磨成1.2cm以上圓角,以免因補強后造成應力集中降低補強效果;而對構件凹坑部位則需使用與梁體混凝土強度相同等級的環氧樹脂砂槳進行補平,使凹坑面形成平順段,以利于粘貼;

  2.2.3 對梁體裂縫進行一般封閉處理。

  一般采用TK型注縫膠和TZ型封縫膠相結合進行梁體封閉處理。

  2.3 涂刷底膠

  2.3.1 按2:1比例將底膠(FP)的主劑和固化劑先后放人容器內,用低速攪拌的方法使其充分均勻,攪拌時間為10~15min為宜,一次攪拌量根據現場情況而定,但必須在1h內涂刷完,主要原因是固化劑受膠體自身膠化時間和膠體的延展性,以及溫度、濕度和環境因素影響較大,另一方面,不同溫度、濕度下所涂刷的膠體其厚度不均勻。

  2.3.2 涂刷方式應根據施工條件合理選擇,一般采用滾筒刷自上而下的方法進行。

  2.3.3 涂刷底膠前必須做好構件的除濕保溫工作,涂刷底膠后,應對梁體進行防塵保護.底膠固化的時間一般約為3~24h,涂刷遍數一般按2遍進行控制。

  2.3.4 底膠硬化后若表面出現流痕皺折等凸起部位,需用磨光機打磨至平整.同時還要進行除塵處理。

  2.4 修補粘貼面

  本道工序為碳纖維粘貼前的再修補工作,底漆干燥后,將缺陷填補材料填涂在缺陷處.填涂后的施工面使用適當工具加以修整.使整個施工面平整光滑。其要求同基面處理。

  2.5 粘貼碳纖維

  2.5.1 粘貼方向的確定

  2.5.1.1 凡梁、板構件其受拉面進行抗彎加固時,碳纖維粘貼方向(經線方向)與構件縱軸線一致。以達到抗彎目的。

  2.5.1.2 凡梁、柱式構件需進行封閉式或側面粘貼加固時,其碳纖維的纖維(經線)方向需與構件的縱向軸線垂直以達到抗剪效果。

  2.5.1.3 由于梁體缺陷不可能規則化,如梁體裂紋以及裂紋的發展方向等因素,因此在進行粘貼碳纖維加固梁體時,其粘貼纖維(經線)的方向還必須注意與供貨商磋商,以得到供貨商的技術指導。

  2.5.2 下料:碳纖維的下料長度,應根據梁體所需加固長度而定,若需搭接其順向搭接長度應不少于15cm為宜,若需固定應采用橫向碳纖維粘貼固定,其固定寬度不少于10cm,進行梁體抗剪加固時,梁底轉角部位的倒角處理范圍以倒角半徑不少于lcm為宜。

  2.5.3 粘貼

  2.5.3.1 FR膠主劑及硬化劑依2:1定配比稱重后充分攪拌均勻,一次攪拌量不得大于1h時間內完成的施工量。超過可使用時間的材料不可再使用(調配和使用方法與底膠相同)。

  2.5.3.2 施工面以滾筒毛刷含浸膠體均勻涂刷。

  2.5.3.3 將碳纖維貼片粘合在含浸膠體的涂布上,并用刮刀沿著纖維方向用力刮平以除去氣泡。

  2.5.3.4 利用脫泡滾輪沿著纖維方向來回滾壓以充分粘貼和除去氣泡。

  2.5.3.5 在已貼妥之纖維貼片上,再將膠體均勻涂刷后重復步驟.纖維貼片粘貼30min后才能進行上層膠體涂刷,期間要注意貼片是否有浮起或錯位現象,若有則以滾輪或刮刀壓平修整。

  2.5.3.6 2層以上貼層,重復步驟②~⑤,根據施工情況可確定1日1層或2日1層進行施工

  2.5.3.7 粘貼時應注意對混凝土轉角處要適當多涂刷膠體。

  2.5.3.8 在最后一層碳纖維的表面均勻涂刷一層FR膠體。

  2.5.3.9 粘貼施工完成后應注意做好已貼碳纖維梁體的保溫、防濕養護工作,其溫度以15℃~2O℃為宜,養護時間為7d,實踐表明,養護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膠體和碳纖維的最終組合強度以及加固效果,不可忽視。

  2.6 表面防護

  梁體被碳纖維加固后,為保證膠體的耐久性和防腐、防火性能,其表面應噴涂防火涂料進行保護。

  3 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對施工質量缺陷的預防

  3.1 樁頂夾泥松散的預防:灌注混凝土時可比原設計多灌注80~100cm的混凝土(該部位不設鋼筋),待混凝土達到3d強度后,用人工鑿除多余部位,這樣就保證了樁頂混凝土的強度。

  3.2 斷樁的預防措施:

  3.2.1 導管使用前,要對導管進行檢漏和抗拉試驗,以防導管滲漏。每節導管組裝編號,導管安裝完畢后要建立復核和檢驗制度。導管的直徑應根據樁徑和石料的最大粒徑確定,盡量采用大直徑導管。

  3.2.2 下導管時,其底口距孔底的距離不大于40~50 cm,同時要保證首批混凝土灌注后能埋住導管至少1.0m。

  3.2.3 鋼筋籠制作時,一般采用對焊,以保證焊口平順。當采用搭接焊時,要保證焊縫不要在鋼筋籠內形成錯臺,以防鋼筋籠卡住導管。

  3.2.4 在提拔導管時要認真測量混凝土的灌注深度以及已拆下導管的長度,認真計算提拔導管的長度,嚴禁不經測量和計算盲目提拔導管,一般情況下一次只能拆卸一節導管。

  3.2.5 關鍵設備(混凝土的攪拌設備、發電機、運輸車輛)要有備用。

  3.2.6 如混凝土堵塞導管時,可拔插抖動導管(注意不可將導管口拔出混凝土面),當所堵塞的導管長度較短時,也可以用鋼筋插入導管來疏通導管,也可以在導管上固定附著式振搗器進行振動來疏通導管內的混凝土。

  3.2.7 如鋼筋籠卡住導管后,可設法轉動導管使之脫離鋼筋籠。

  參考文獻:

  [1] 蔣新亭.粘貼碳纖維布法加固橋梁[J].山西建筑,2007,33(16):311-312.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