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04-01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新形勢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思想觀念的獨立性、差異性不斷增強,統一思想難度空前增大,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必須適應新形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新形勢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思想觀念的獨立性、差異性不斷增強,統一思想難度空前增大,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必須適應新形勢,不斷探索創新教育宣傳途徑,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推進大眾化、實踐化。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 實踐化
Abstrac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s the soul of a country, is the advanced culture of the socialism essence, is the whole Party and the people struggle for the unity of the common ideological and moral foundation. The new situation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eople idea idea of independence, difference increases ceaselessly, unite a thought unprecedented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solid advanc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ic core value system, we must adapt to new situation, constantly explore innovative education propaganda way,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validity,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practice.
Key words: socialism; core value system; popularization; practice
中圖分類號:D0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新形勢下加強黨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工作,切實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對于有效應對國際國內多重挑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就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這一新的論斷深刻揭示了核心價值體系在文化發展中的靈魂作用,充分表明了我們黨對推進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一、明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出的重要原因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首次提出,全會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黨的十七大進一步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進一步明確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作為文化改革發展的根本任務。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任務的提出,與我們所面臨的國際國內的特殊形勢有密切聯系。
從國際上看,當前,和平、發展、合作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的潮流,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深入發展,各國之間的相互依存日趨加深。同時,國際環境仍然復雜多變,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多。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其經濟科技方面的優勢加緊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對人們的思想價值觀念造成了巨大沖擊。這就迫切要求我們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有效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滲透,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提高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力。
從國內看,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世界政治舞臺上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文化建設卻略顯遜色,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取得與我們的經濟、政治成就相稱的文化成就,成為一項十分緊迫的歷史性任務。同時,隨著經濟體制的變革、社會結構的變動、利益格局的調整,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呈現出多元、多樣、多變的特征。同時,社會思想領域正確的與錯誤的、先進的與落后的思想觀念相互交織。這些對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用一元化指導思想引領多樣化社會思潮提出了巨大挑戰。因此,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形成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深刻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神實質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這四個方面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一個結構完整、邏輯嚴密的科學體系。
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堅定維護和發展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動社會進步、創造美好生活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是被實踐證明了其正確性的、揭示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歷史必然性的科學理論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指導思想。它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南。
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集中體現了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現階段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當代中國的主要內容和表現形式。
堅持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鼓舞斗志。歷史經驗證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思想傳統,最能感召中華兒女團結奮斗,改革創新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時代特征,最能感召中華兒女銳意進取。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求真務實、奮勇爭先的時代精神,已熔鑄于我們的民族意識、民族品格和民族氣質之中,成為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奮斗的價值取向。
堅持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風尚。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旗幟鮮明地指出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應當堅持和提倡什么、反對和抵制什么,為全體社會成員判斷行為得失、作出道德選擇、確定價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它既有先進性導向,又有廣泛性要求,是引領社會風尚的旗幟和規范,有利于形成維系社會和諧的人際關系、道德風尚和先進文化。
三、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實踐化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有效推進這一系統工程,必須進一步創新方法手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斷走向大眾、深入實踐。
首先突出重點群體,實施分層教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應當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當前,應著力抓好黨員領導干部、教師、青年學生、公眾人物等社會群體。抓住這些重點群體,就抓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關鍵。同時應當注意,不同群體的特點不同、需求各異,教育引導的方式也應有所區別,努力體現層次性:有的要注重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學習教育;有的應大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有的應重點進行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等等。
其次不斷拓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走向大眾的有效途徑。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思想觀念的獨立性、差異性不斷增強,統一思想難度空前增大,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必須適應新形勢,不斷探索創新教育宣傳途徑,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一要充分利用國民教育這個主渠道,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傳播融入國民教育各個子系統,突出其“育人”功能,通過國民教育各個層次,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轉化為青年一代公民的內在精神信仰和工作生活實踐。二要不斷強化媒體引導這個主陣地,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成員的需要,推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在要求的新聞、文藝、影視和生活信息,使人們在獲得精神享受、身心愉悅和藝術感染的氛圍中得到啟示和教育。
再次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導作用。任何先進的觀念都需要典型的示范將其具體化、形象化,使抽象的要求轉化為看得見、感受得到的身邊人、身邊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產生有著長期的社會基礎,許多典型人物身上十分鮮明地體現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價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典型模范人物像鮮活的教科書,具體生動地詮釋和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本質要求。應充分發揮典型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積極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和社會影響,把他們在普通工作生活中展現的偉大、高尚、卓越的一面鮮活地表現出來,引導廣大社會成員更好地理解和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從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斷走向大眾、深入實踐。
參考文獻:
[1]《馬克思主義價值的當代詮釋》徐海波等著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2]《江澤民文選》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幾個深層次問題探析》韓振峰《科學社會主義》2010年5期.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