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7-22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下面是兩篇電力技術方面的論文,論文介紹了電力系統信息化管理自動化設計,通過加強電力系統的自動化管理,進而提高電力系統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水平,最大限度的滿足當前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中對電力的需求,論文給同行業工作人員提供了一定過的參考價值。
下面是兩篇電力技術方面的論文,論文介紹了電力系統信息化管理自動化設計,通過加強電力系統的自動化管理,進而提高電力系統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水平,最大限度的滿足當前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中對電力的需求,論文給同行業工作人員提供了一定過的參考價值。
《電力系統信息化管理自動化設計》
關鍵詞:電力系統;信息化;管理;自動化設計;分析
1導言
當今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電力資源的穩定性以及可靠性方面的要求而言是在全面的提升,所以現實的電力系統信息化管理自動化對于我國的電力行業發展也是存在著較為重要的意義。目前一部分的電力企業為了能夠更好的去滿足電力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實現自身的經濟效益能夠達到最大化,對于電力系統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也是開展了相應自動化設計工作。
2電力系統的信息化管理自動化設計分析
2.1數據庫的選擇以及設計是管理自動化的前提
所謂的數據庫主要是對電力系統各種較為繁瑣的信息進行相應的存儲以及壓縮空間,也是對電力系統信息化管理能夠實現自動化的一個重要的前提。然而針對于數據庫的選擇工作而言,除了需要能夠結合電力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同時也是需要能夠保證電力系統可以安全穩定的運行,也是需要具有著系統的兼容性。在此之外,數據庫的容量大小也是需要能夠充分的去結合實際生產運行過程中的主要線路,同時在能夠滿足運行的條件下也是需要考慮到為后續的工作預先留相應的存儲空間。
2.2線路的查詢功能設計是管理自動化的基本
針對于電力系統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而言,線路的查詢功能可以借助于不同階層的功能結構,將其電力線路的系統構造能夠充分的展現在信息的管理上。然而所謂的線路信息查詢而言,主要是在顯示界面上行所設定需要查詢的條件,可以形成查詢的語句,將查詢語句能夠直接的傳送到資源信息庫之中,通過分析搜索方面的功能將其最終的結構可以直接的反饋到使用人員。在此之外線路的查詢功能不僅僅能夠充分的實現臺賬科學的統計工作,同時也是可以對其電力線路的安全以及運行等進行合理的管理。在此之外,也是需要充分的結合線路的接線圖,使其可以在數據子段上能夠直接的信息資源進行存儲。
3電力系統的自動化管理提高對策分析
一是政府部門需要能夠提高重視程度,并且需要提高資金的扶持力度,這已經是成為了電力系統自動化管理的基礎。目前隨著我國電力企業的高速發展,電力系統的規模以及設計和系統的結構等都在進行提高,為了全面的保證電力系統的信息管理效率進行提高,政府部門必須要完善資金的投入以及政策方面的扶持,使其可以建立起一套科學完整的管理系統。在此之外政府部門也是需要能夠重視和電力企業之間可以攜手合作,一同的研究出一套更加先進和使用的管理系統,全面的去推動著電力企業能夠得到科學以及穩定的發展,促進企業經濟效益得到提高。二是電力企業也是需要能夠重視電力系統的信息安全性,在一方面需要構建出一個相互對應的安全管理措施,使電力企業的管理可以更加的規范化,全面的提高自身抵抗風險的能力。在另外的一個方面,也是需要構建出信息安全的組織對策,使其不斷的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意識以及提高工作人員自身的安全生產態度,實現安全責任人人制,更好的去保證信息安全防范的工作可以深入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之中。
在此之外因為電力企業系統所涉及到的面十分廣泛,裝備的自動化設備也是存在著比較大的一個差異。所以為了能夠全面的提高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的穩定以及安全,也是需要能夠針對于不同的情況作出特定的維護,因此對于這個方面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三是需要能夠提高全民的思想意識,不斷的去強化實踐技術能力方面的教育工作。當今伴隨著信息自動化技術的高速發展,針對于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以及技術能力也是提出了更高方面的要求。因此必須要能夠定期的去組織電力系統的技術人員可以積極的參與到教育培訓之中,全面的提高實踐技術的能力,這也是保證信息管理自動化系統的一個重要措施。通過實踐可以證明,未來的電力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和系統的應用,是需要更多的技術人員提供保證,在這個基礎上促進其電力企業得到更加全面以及持續的發展,為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會經濟建設發展提供出基礎的保障。
4結論
通過上述內容分析后能夠得出,在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于電力系統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也是提出了全新的挑戰以及基于,與此同時在電力系統之中,通過開展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也是需要能夠虛心的去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的對我國的電力系統信息管理自動體系進行完善,使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能夠為我國社會注意經濟建設可以提供出穩定以及安全的動力。
參考文獻:
[1]王揚.電力系統信息管理自動化設計與分析[J].電子制作,2013,12(24):120-124.
[2]曹勖.淺談電力系統信息化管理的設計方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2(24):124-126.
[3]鄔剛.關于電力系統配電自動化與管理的分析[J].企業導報,2011,12(24):106-109.
作者:張亞鵬 亓亮 單位:國網寧夏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 國網寧夏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多層分布式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設計》
摘要:針對我國的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功能落后,對物流業務尤其是物流防偽業務的處理能力弱,設計多層分布式防偽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系統基于.net語言構建用戶層、網絡層和數據層,網絡層連接用戶層顯示物流信息,連接數據層存儲物流信息、調用三方需求。客戶在用戶層下達物流訂單,網絡層接收物流訂單并制定物流方案,在貨物出入庫時借助數碼技術制定貨物身份識別信息進行防偽識別,提高物流服務質量。使用黑盒測試、集成測試等方法驗證出系統擁有物流防偽能力強、集成性能好的優點。
關鍵詞:多層分布式;防偽;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
引言
不少發達國家已經開始使用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進行專業、高效的物流服務,據統計,由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帶來的效益已占據物流企業總效益的81%。我國僅有36%的物流企業安裝了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但大部分企業的管理系統功能落后,系統模塊之間的交流過于保守,無法與企業經營特點保持平衡,人工管理業務依然繁重。物流防偽業務支撐起了整個貨物物流階段,其業務流程多、要求高,是人工管理業務中最重要的一塊。多層分布式具備更新快、響應快、出錯率低等性能,能夠解決物流業務的復雜之處,并可完美兼容物流防偽技術,脫離人工管理的弊端。
1物流防偽解決方案
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的物流防偽要求每個貨物都有物流防偽標識[1],標識中記錄的信息具有惟一性,相當于貨物的“身份證”。身份識別信息是物流防偽標識中必須存在的,最簡單、清楚的身份識別信息是數字,因而采用數碼技術進行編輯。為了防止不法分子制作或復制出難以識別的假冒物流防偽標識,身份識別信息的表現形式不能使用過于簡單的遞增、遞減數字序列,最好使用隨機序列,無任何數學規律可為不法分子作參考,且不能夠以特定的解碼規律被識別出來[2]。將身份識別信息分成兩段:第一段記錄貨物的屬性和物流信息并進行加密處理;第二段用來對第一段加密信息進行識別。如此一來,如果第一段加密信息被不法分子猜中,也會因無法截取第二段信息的詳細內容,造成物流防偽標識偽造失敗。這種物流防偽解決方案不但避免了不法分子的入侵行為,還可以對物流防偽標識進行跟蹤,提取貨物所在區域和物流狀態,一旦出現貨物丟失或分揀遺忘等情況,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能夠在第一時間向管理人員進行報備,不失為一種提高物流服務質量的解決方案?沼形锪鞣纻谓鉀Q方案是不夠的,如何實現方案才是重點。物流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網絡,網絡框架支持下的衛星定位技術和射頻技術可以改善系統處理方式[3],因此,基于網絡框架實現物流防偽解決方案,圖1介紹了網絡框架下物流防偽解決方案的實現過程。如圖1所示,系統的網絡層由計算機承載,利用單片機控制物流防偽標識生成流程,身份識別信息最好使用具有發明專利權的編碼算法。將身份識別信息噴印到貨物上,貨物出入庫時進行掃描,掃描信息存儲在物流數據庫,利用身份識別信息的第二段信息解密第一段信息,識別出假冒貨物。系統擁有一個防偽查錯過程,由收貨方和發貨方共同進行,對未通過識別的非虛假貨物進行二次防偽噴印。
2多層分布式防偽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設計
2.1結構設計
多層分布式防偽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基于.net語言[4]構建,其結構如圖2所示,.net語言具有分布式、面向對象、多線程和可移植性,簡單實用,抗壓能力強。在.net語言中,JSP(.net服務器頁面)是一種Servlet(ServerApplet,一個服務器端程序,無中文譯名)簡化語言,它用簡單的編碼形式向超文本標記語言中融合.net程序,構建用戶層動態顯示頁面。多層分布式防偽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分為用戶層、網絡層和數據層。用戶層位于瀏覽器,它向網絡層傳輸數據時采用超文本傳輸協議,回傳數據時使用加密超文本傳輸協議[5]。.net語言提供的系統程序位于網絡層,為系統配置提供便利,可縮減系統升級成本。用戶層的作用是采集和展示物流信息,檢驗物流信息和系統內部文件是否合法,它采用超文本標記語言和可擴展標記語言定義數據類型。當JSP首次接收到瀏覽器的用戶請求時,網絡層將JSP改編成一個Servlet對系統數據邏輯進行管理,處理超文本傳輸協議請求[6]。Servlet能夠通過挖掘系統的實時狀態數據對用戶請求進行校正,再通過.net可重用組件對業務邏輯進行管理,調取物流數據庫。最后,Servlet將.net可重用組件的管理結果和JSP的管理結果回傳到用戶層進行顯示[7]。如果物流業務繁重,JSP可幫助.net重用組件管理業務邏輯。數據層通過標準的RDBMS(RelationalDatabaseManagementSystem,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進行物流數據管理,它與.net可重用組件的接口采用.net數據庫接口,.net可重用組件可在物流數據庫中訪問數據并存儲業務邏輯。
2.2用戶層與網絡層業務流程介紹
用戶層與網絡層業務流程如圖3所示,物流客戶在多層分布式防偽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的用戶層中注冊個人賬戶,登錄賬戶后可查看物流公司業務信息,挑選所需業務后填寫合同書并提交物流服務請求。網絡層接收物流服務請求,物流工作人員查看并確認合同有效后向客戶賬號發送信息回執,向物流代理商下發物流業務。在物流業務實施階段,物流代理商的工作人員登錄到多層分布式防偽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的網絡層,查看合同書和物流業務,制定物流方案。物流方案依照物流業務中的貨物類型和始發地點制定,參考客戶要求安排物流車輛以及貨物出入庫方案,在貨物出入庫之前進行貨物防偽識別。一項物流業務完成后,生成物流報表保存在物流數據庫。
2.3數據層需求介紹
多層分布式防偽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需要承接發送方客戶、接收方客戶和物流代理商三方的需求,數據層的作用是容納三方需求,對三方需求進行管理,圖4是三方需求用例。由圖4可知,收、發方客戶的需求相同,主要是保護消費者利益。物流代理商的需求遍及物流訂單處理的每一個細節,與客戶需求存在一部分重疊之處,這樣設計保證了物流企業與客戶的有效溝通,可提高服務質量。物流數據庫中存儲的三方需求可隨時被網絡層調取。
3實驗驗證
3.1評價項目
重點驗證本文系統的物流防偽能力,然而物流防偽能力的依托是系統集成性,因此,兼并驗證系統集成性能。集成性能是指系統各模塊之間的連接能力和功能實現能力,對集成測試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將系統各模塊組裝起來一同進行測試,觀察各模塊接口之間是否正確連接并能夠正常工作,如果發現接口文件丟失、模塊功能無法達成或者數據誤差大,系統集成性能差。另一種方法是獨立進行系統各模塊的接口和功能測試[8]。由于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的數據交接任務重,因此使用第一種方法驗證系統集成性能。物流防偽能力的評價項目表述如下:(1)惟一性。每個物流防偽標識都要具有惟一不變的識別特征,便于物流商品管理,防止偽造防偽標識進入物流運輸業務;(2)一次性。物流防偽標識不可循環使用,識別之后應留下特殊痕跡,確保其無法進行二次識別;(3)不可復制性。為了令消費者能夠非常便捷地識別出真品與仿品,物流防偽標識在設計上復雜度低,容易被復制,因而物流防偽的不可復制性雖然技術難度大,卻是十分必要的評價項目;(4)可拓展性。物流防偽應可更新、可不斷加入其他功能點,可拓展性能夠避免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不被市場淘汰。
3.2物流防偽能力驗證
以往設計出的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有很多種類,技術手段各有特色,對本文設計的多層分布式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以及基于工作流、二維碼技術和云計算的四種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共同進行一次實驗,對比出哪種系統的物流防偽能力最強。驗證物流防偽惟一性和一次性時,使用黑盒測試方法。黑盒測試是對系統外在特點進行測試的方法,測試過程中不必商酌系統內在特點[9]。通過VisualC++6.0編制測試程序,將測試程序視為盒子進行封存,在盒子接口端隨機輸入400個物流防偽信息,觀察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能否輸出正確的識別結果。測試不可復制性和可拓展性時,在計算機瀏覽器中輸入物流防偽信息,設置防偽標識的留白面積、容錯率、分辨率等參數,自動生成多種類型的物流防偽標識并進行加密處理,觀察物流防偽標識是否能夠被解碼和復制。隨后,在標識中加入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不具備的防偽功能,觀察新功能是否能夠正常實現。4個系統的物流防偽能力對比情況如表1,圖5所示,多層分布式防偽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對四項防偽評價項目都能實現,并且平均防偽識別時間最短,其他三個系統的物流防偽能力欠佳。
3.3系統集成性能驗證
在集成性能測試中,給予4個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200個線程的高并發訪問壓力,利用5萬個物流信息發送應答請求,測試用例為150萬個。如果測試中某一模塊出現不正常工作情況,系統的處理器使用率將超載,高于70%。4個系統的集成性能對比情況如表2所示,多層分布式防偽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的平均響應時間為31ms,出錯率很低,處理器使用率無超載情況,集成性能高于其他三個系統。
4結論
為提高我國物流企業的服務質量和處理效率、增強防偽識別能力,本文基于Java語言設計多層分布式防偽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提出物流防偽解決方案,探討了系統業務流程以及收、發方客戶和物流代理商的需求,以優質的系統物流防偽能力和集成性能更好地服務客戶。
作者:常青 單位:新鄉學院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推薦閱讀:《電工電能新技術》創刊于1982年,由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主辦。是電工類綜合性科技刊物,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國務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重要期刊。由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