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3-15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計算機網絡論文發表了互聯網時代本科教學模式探索,每個從事本科教學的工作者都在思考如何利用互聯網服務于本科教學,互聯網與本科教學的結合可以推動本科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這篇計算機網絡論文發表了互聯網時代本科教學模式探索,每個從事本科教學的工作者都在思考如何利用互聯網服務于本科教學,互聯網與本科教學的結合可以推動本科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論文,互聯網,本科教學,交互學習
1背景介紹
在多媒體教學模式之前,本科教學主要處于板書模式,課堂教學手段呈現的方式非常有限。在課程教學當中,需要特別制作一些教具作為輔助。例如機械設計基礎這門課程中,涉及到的機械種類繁多,結構復雜。由于教具的制作成本很高,且在課堂教學中需將這些教具帶到教室,讓學生親自體會,給教學工作者也帶來一定的負擔。多媒體教學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本科課堂教學,大量內容可以通過圖片以及視頻的方式展示出來,概念的描述更加具體化、形象化,教師備課得到很大程度簡化,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高,逐漸成為目前課堂教學的主導模式[1-4]。但不足之處也日漸顯現,比如因多媒體放映速度比板書速度要快很多,學生停留在一個概念上的時間不足,出現了容易暫時理解但也很容易忘記的現象。學生課下卻又只能回歸課本,對于那些興趣不是很足的學生而言,基本沒有繼續學習探索的動力。在互聯網時代,學生學習的空間進一步放大,學習模式呈現多樣化發展。隨著網絡課程、遠程學習等相繼出現,學習者可以很便捷地獲取全國各個高校的精品課程,甚至是海外一些知名院校的課程。這同時也給教學工作者一個新的契機,可以參考借鑒諸多知名院校的教學方法,從而改進自身的教學模式。另外,隨著智能手機和無線網絡的發展,掌上互聯網逐漸成為主導網絡模式,學生能隨時隨地連接互聯網。手機上APP(手機應用軟件)種類繁多,開始占據每個人的時間,尤其是網絡游戲等娛樂型手機APP,已經占據了學生的手機屏幕。相比之下,教學類APP卻很少,開發具有創新型的教學手機應用也是當下教學工作者及相關教學管理人員應該注意到的問題。文章主要介紹了互聯網對于促進本科教學方面所具有的幾種主要功能,以及如何利用互聯網更好地服務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2互聯網學習模式探索
目前,學生學習模式可以分為3種。第一,如圖1中①所示,學生獨自通過互聯網手段完成一門課程的學習,這對于參加補考或者重修的本科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如超星圖書館的網絡課程視頻。對這種學習方式的掌握有助于鍛煉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甚至進行更廣范圍的學習,如網易公開課中的國際名校學習課程等。第二,如圖1中②所示,學生只經過課堂教學,在老師的授課下完成學習任務和目標,這是目前最為廣泛應用的一種學習模式,通過閱讀教師準備的多媒體課件來獲取知識,在課堂上結合課本內容進行理解,課后回歸書本進行復習、消化吸收,在這種模式下,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更多資源,在課堂教學之中,展示出要點內容。第三,如圖1中③所示,學生和教師都參與到互聯網和課堂教學的聯系當中,二者都可以互聯網為平臺進行各種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傳遞,課堂成為交流和討論的重要場所,更加類似一種會議性質。這種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互聯網的巨大優勢。文章主要對第三種教學模式進行一定的探索和思考。
3互聯網具備的主要功能
在第二種學習模式中,教師已經運用到互聯網提供的各種資源,去豐富課堂教學,如為多媒體課件準備各種圖片和視頻,網上學習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來結合實際運用到自身教學當中,這便是互聯網的第一個功能——搜索功能(如圖2所示);ヂ摼W可以為課堂教學提供豐富且便捷的素材,例如可使用學術搜索引擎去獲取科研文獻來深化教學內容,以及高校中各種文獻資料數據庫的便捷接入,這些都為課堂教學內容提供了巨大的信息來源。另外,各種實體書電子化的過程,也使得參考資料的來源極大地豐富起來;ヂ摼W的第二個功能是對課堂教學執行功能,可以理解為課堂知識的應用。例如學生可以通過課堂的學習,在網上完成一定的任務,這是目前教學中較為短缺的一塊,在各類學科教學中,存在部分教師在網絡布置一定的學習任務,然后學生線上學習并提交答案。這種方式可以大力發揚,但目前網絡的利用程度遠遠不夠。近年來,智能手機的迅速發展使得手機網絡成為日趨流行的形勢。因此開發各類教學APP勢在必行,例如一些常見的教學仿真軟件COMSOL,已經做到在手機上可以隨時隨地操作APP,設計案例,然后通過網絡模式傳遞到計算主機上進行運算。學生在利用互聯網的執行功能中,有了更多的切身體驗,興趣會大大增加,知識也得到了應用;ヂ摼W的第三個功能是與課堂教學的交互功能,簡單來說就是互聯網和課堂這兩種手段可以相互補充、相互支撐。例如學生可以在網絡上學習,然后一個班集體可以聚集到課堂和教師交換對某個問題的看法,然后集中討論。
4互聯網服務于本科教學的模式探索
MOOC公開課是當下在線教育非常成功的應用案例,但忽略了課堂這個傳統而又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對于本科教學來說始終處于輔助作用,并沒有將互聯網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文獻[5]對當下互聯網的用戶思維做了詳盡的概述,其中提到了幾種常用的互聯網工具如微信和QQ群等在促進教學方面可能起到的作用。文章列舉了幾種比較常用的互聯網工具并探討了它們可能發揮的作用(如圖3所示)。學術論壇:如果學生需要了解某一知識領域的概況以及探討具體的專業問題,那么他可以選擇自行登錄專業的網絡論壇,例如機械CAD論壇,同行之間可以在網上交流一些問題。論壇模式的弊端是參與者水平良莠不齊,學習者要自己掌握知識的準確性。對于本科教學來說,可以借鑒的是論壇中的大部分資料,這些資料包括各類專業書籍以及應用軟件等,可以作為學生完成專業課程設計的重要參考資料來源。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的經營者會為一個主題內容做適當的知識拓展,既增強了學習興趣,又較為系統地描述某一個知識領域的發展概況。經營者的水平越高,獲得的關注度也越高。目前,微信公眾號出現的文章水平都很高,學習者可利用間隙時間去理解某一個方向的研究進展和知識總結。對于本科教學而言,學習了某一專業概念后,可以去專業公眾號找到相應的文章,這里面有最新的科技進展和全方位的知識概括,例如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中學習了滾動軸承的概念,在公眾號里就可以發現滾動軸承的種類和最新發展的各類軸承的視頻資料。QQ群:在學生和教師之間形成跨越空間的無障礙交流平臺,這種模式下學生很容易利用手機網絡與教師隨時隨地交流,但缺點是內容很難總結和保留。目前,這種互聯網工具已經被教師廣泛使用,用于傳遞和發布信息,以及傳遞學習資料。對于本科教學而言,教師可以在群里發布作業,學生可以在群內提交電子檔,也便于教師存檔。手機APP:手機應用的種類很多,但目前教學類的還很少,這方面在未來幾年內肯定會出現大量的學習類手機應用。對于本科教學來說,與手機QQ群所不同的是,未來專門針對學習類的應用應該會出現,界面更加專業化、便捷化,還要容易接入互聯網,瀏覽大量網絡數據?傮w來說,未來本科教學模式中,課堂仍然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和教師面對面無障礙交流的實體環境,盡管有視頻會議等模式可以替代一些實體的空間,但在本科教學中針對學生這一特殊的群體,固定的學習空間不可少。重要的是,各種網絡資源在線課堂也將能達到隨時隨地接入課堂的環境當中,學生理解知識的方式更加多樣化,對于專業課程也將會出現定制模式。另外,在課堂之外,學生需要完成的作業和練習等,還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能夠在空隙時間完成,甚至是答疑和一些交流活動完全可以在手機應用上完成。
5結語
文章主要講述了互聯網時代,如何有效利用互聯網資源去促進課堂教學。通過功能模塊分析,提煉出可能增強學習效果的方法,可供相關教學人員參考。
參考文獻
[1]耿建民.基于課堂教學的多媒體課件設計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1(6):85-88.
[2]方明建.大學課堂多媒體教學的困境與突破[J].中國大學教學,2013(2):65-66,82.
[3]張春玲.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整體教學效率與效果的研究[D].南昌大學,2007.
[4]林眾,馮瑞琴.多媒體教學中的認知機制[J].教育研究,2006(7):62-66.
[5]王飛.互聯網思維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學改革初探[J].廣州化工,2015(24):239-241.
作者:伍根生 涂橋安 馬晨波 何斌輝 張玉言 單位:南京林業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
推薦閱讀:《河北理科教學研究》是反映大學理科基礎課及中學理科教學研究成果的綜合性雜志,主要刊登以理科教學為基礎的、有實用價值、有指導意義的教學研究論文。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