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護士職稱論文護理專業學生對公共衛生服務的調查分析

發布時間:2016-11-17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

摘 要: 護理專業屬于醫學中的一個分支,我國各個醫學院在培養人才的時候也都非常重視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本文是一篇 護士職稱論文 范文,主要論述了護理專業學生對公共衛生服務的調查分析。 【摘要】目的:對高專護理專業學生對公共衛生服務相關兩門課程的認知、評

  護理專業屬于醫學中的一個分支,我國各個醫學院在培養人才的時候也都非常重視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本文是一篇護士職稱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護理專業學生對公共衛生服務的調查分析。

護士職稱論文

  【摘要】目的:對高專護理專業學生對公共衛生服務相關兩門課程的認知、評價、學習效果做調查分析,為相關課程的改革提供依據;方法:采用自制課程問卷進行調查研究,使用SPSS17.0軟件對調查問題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高專護理專業學生對兩門課程正面答案選擇率較高,大部分問題正面和負面答案選擇率有差異(均P<0.05);結論:高專護理專業學生對公共衛生服務相關課程的認知不足、評價較高、學習效果較差,提示護理專業教育中應加強對公共衛生相關課程的重視。

  【關鍵詞】護理,公共衛生服務,課程

  人才培養是護理教育的根本任務,如何從基層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基本點實際出發,培養適合我國衛生服務需求的護理人員成為護理教育者研究的重點。為基層護理服務提供實用型、技能型護理人才,必須加大當今護理教育的改革,完善護理教育的培養目標、改革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通過對護理專業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課程體系進行改革,以培養具有較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的基層護理人才。目前高專護理專業公共衛生課程設置在第四學期,課程為《社區護理》和《營養與膳食》。公共衛生課程顯得薄弱,比重小、內容局限、教學資源少及教學方法單一等,沒有形成適合護理專業的公共衛生課程體系,使護理人才在臨床實踐中缺少公共衛生服務、預防為主、大衛生、群體的理念,缺少對醫學統計和流行病學基本方法的了解,導致護理專業的課程體系不能完全適應現代醫學模式以及國家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需求。項目研究對2014級高專護理專業公共衛生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在第二學期增設《預防與保健》、《醫學統計學》;第四學期增設《流行病學》;加強實踐教學和社區實踐基地建設。主要目標是使學生在校期間系統掌握公共衛生服務基本知識和技能,在實踐性教學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以某高職高專院校2014級高專護理專業學生178人為調查對象。在第二學期增設《預防與保健》、《醫學統計學》兩門公共衛生服務類課程(以下簡稱“兩門課程”),兩門課程均使用人民軍醫出版社于2012年1月出版的高職高專“十二五規劃”教材,課程結束后采用自制《高專護理專業<預防與保健>、<醫學統計方法>課程問卷》進行調查研究,由經過培訓的調查人員在同一時間進行,10分鐘內完成,統一發放、回收,共發出問卷84份,回收84份,有效回收率100%。數據經整理錄入核對后,使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

  2.結果

  2.1高專護理專業學生對兩門課程的認知和態度的、為考試而學習兩門課的、將來不想從事預防保健類工作的占多數(均>59.5%)。在正面負面答案的選擇率差異性比較中,學生選擇有必要開設兩門課程的多于選擇沒有必要的(P<0.01);將來不想從事預防保健類工作的多于想從事的(P<0.01)。2.2高專護理專業學生對兩門課程教學情況的評價表2高專護理專業學生對兩門課程教學評價的答案選擇差異性分析表2顯示:學生認為兩門課程教材難度合適的、采用的教學方法對學習理論知識有幫助的占多數(均>66.7%)。在正面負面答案的選擇率差異性比較中,認為兩課程教材難度合適的多于認為難度不合適的(P<0.01),案例分析教學法、一課一實踐的方法對學習理論知識有幫助的多于沒有幫助的(P<0.01)。2.3高專護理專業學生對公共衛生類課程教學認同和實際學習效果表3高專護理專業學生對公共衛生類課程教學認同和實際學習效表3顯示:學生認為學院對公共衛生課程重視的、公共衛生課程理論與實踐聯系不緊密的、學習公共衛生課程后希望參加實踐活動的、學習《醫學統計方法》后能獨立完成統計分析的占多數(均>52.4%)。在正面負面答案的選擇率差異性比較中,認為學院對公共衛生課程重視的多于認為不重視的(P<0.05);學習公共衛生課程后希望能參加實踐的多于不希望的(P<0.01)。

  3.結論

  3.1高專護理專業學生對兩門課程的認知態度分析顯示為考試而學、將來不想從事預防保健工作的學生占多數(1)學生對國家方針政策不了解,需要帶領學生學習相關文件。2012年國務院下發的《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指出全面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項,進一步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的同時要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2)學生對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性不清楚,對公共衛生服務人才的需求量不知道,需要解釋、說明。目前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投入不足、人員匱乏,為滿足社區、農村地區對醫學人才的需要,加強醫學教育與衛生需要結合,促進“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重大戰略目標的實現,培養綜合素質高,適應能力強的應用型護理專業人才[1]迫在眉睫。

  3.2高專護理專業學生對兩門課程教學評價分析顯示教材選擇適宜,學生對理論課學習與實驗實訓課結合比較認同(1)加強公共衛生類課程建設,分析學生的知識水平,避免追求“高”、“廣”、“深”但不切實際的選材理念,為公共衛生類課程選擇適合且適用的教材,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2)學生對案例教學法、一課一實踐的教學方法比較認可。因為實訓課通過案例講解、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實踐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幫助學生消化理論知識,體驗公共衛生課程理論與實踐密切相關的特點。能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創造性、創新思維能力及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3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對公共衛生課程教學認同和學習效果分析顯示學院能重視公共衛生課程的安排,希望學習公共衛生課程后參加實踐活動(1)領導重視、支持公共衛生課程的改革,從人力、物力、精力上增加投入。引進專家講課、開設講座,拓展公共衛生服務學習內容。制定相應的課程評價體系,形成一整套教學改革方案,并給予實施,能幫助學生在學習階段就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意識和水平。(2)滿足學生學習公共衛生課程后參加實踐的要求,要研討教學手段,增加實踐課教學內容。除在校期間增加實訓課教學外,需創立多點見習、實習的途徑,利用學生課余、周末、假日時間,安排他們去學院附近的社區醫院、鄉鎮衛生院進行公共衛生服務活動,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讓他們體會到學習公共衛生類課程的實用性、成就感,激發學習熱情和興趣。

  【參考文獻】

  [1]趙麗榮.中職衛校為社區、農村培養應用型護理人才模式的探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3,13(3):370-371.
  護士職稱論文發表期刊推薦:《當代護士(下旬刊)》創刊于2008年,由湖南省護理學會主辦。本刊以廣大護士為讀者對象,主要是報道護理學科研成果、護理臨床經驗和護理教育研究,以及對護理臨床有指導意義的護理基礎理論研究進展,探討護理改革與發展的重大問題。在新的一年歡迎全國各級各類醫院的護理工作者和醫學院校護理專業的師生踴躍投稿。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