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0-08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中國地震雜志是一本核心級的科技期刊,主要以發表研究論文為主,也報道相關學科的研究綜述與述評、研究進展與動態、研究短訊、新技術與新方法等。我國很多研究生和科研專家們都會在該刊物上發表一些學術論文,不僅可以作為自己畢業升學或者是評職稱的材料,
中國地震雜志是一本核心級的科技期刊,主要以發表研究論文為主,也報道相關學科的研究綜述與述評、研究進展與動態、研究短訊、新技術與新方法等。我國很多研究生和科研專家們都會在該刊物上發表一些學術論文,不僅可以作為自己畢業升學或者是評職稱的材料,而且也可以作為行業之間交流的一種途徑。下面是中國地震雜志的一些優質期刊目錄以供參考:
前震序列的圖像特征研究 陳颙,劉杰,楊文,Chen Yong,Liu Jie,Yang Wen
前震或廣義前震識別的頻譜偏移法及其應用研究 楊立明,梅秀蘋,姜佳佳,Yang Liming,Mei Xiuping,Jiang Jiajia
2013年前郭震群5次Ms≥5.0地震遠場地震波輻射能特征研究 孟令媛,史海霞,高金哲,Meng Lingyuan,Shi Haixia,Gao Jinzhe
云南地區前震時空分布及其統計特征研究 趙小艷,孫楠,蘇有錦,Zhao Xiaoyan,Sun Nan,Su Youjin
中國東北2次中強地震譜振幅相關系數研究 崔子健,李志雄,陳章立,邵志剛,Cui Zijian,Li Zhixiong,Chen Zhangli,Shao Zhigang 被引次數:1
2013左貢-芒康Ms6.1地震序列震源機制變化過程研究 何暢,朱航,He Chang,Zhu Hang
地震序列中重復地震的累積滑動量對后續中強地震的前兆意義——以遼寧海城-岫巖地區4個顯著地震序列為例 李宇彤,張博,王亮,李彤霞,Li Yutong,Zhang Bo,Wang Liang,Li Tongxia
2014年5月30日盈江6.1級地震序列剪切波分裂研究 李金,高原,徐甫坤,向陽,向元,劉庚,Li Jin,Gao Yuan,Xu Fukun,Xiang Yang,Xiang Yuan,Liu Geng
2014年于田Ms7.3地震序列的頻譜特征分析及其前震識別 鄭建常,王鵬,許崇濤,徐芳芳,Zheng Jianchang,Wang Peng,Xu Chongtao,Xu Fangfang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7.3級地震的震源參數 王鵬,鄭建常,Wang Peng,Zheng Jianchang
2013年通遼Ms5.3地震及其前震序列判定 韓曉明,劉芳,張帆,倪銘,Han Xiaoming,Liu Fang,Zhang Fan,Ni Ming
地震噪聲異常實時監測 林彬華,金星,廖詩榮,李軍,黃玲珠,朱耿青,Lin Binhua,Jin Xing,Liao Shirong,Li Jun,Huang Lingzhu,Zhu Gengqing
用CAP方法研究重慶榮昌2014年2月23日ML3.8地震震源機制 王小龍,雷興林,勾憲斌,郭欣,余國政,Wang Xiaolong,Lei Xinglin,Gou Xianbin,Guo Xin,Yu Guozheng
不規則載荷影響地表近場垂向位移和傾斜觀測的定量計算 閆偉,牛安福,陳國琴,Yan Wei,Niu Anfu,Chen Guoqin
以上是中國地震雜志的一些期刊目錄,如果您需要查看更過期目錄的話可以聯系本站編輯給您提供相關資料,《中國地震》(季刊)創刊于1985年,由中國地震局主管、主辦!吨袊卣稹匪婕暗厍蚩茖W的諸多領域,如地球物理學、地震地質學、地震工程學、地震預測與預防、歷史地震研究、災害學、地震社會學,甚至涉及環境與資源等內容。
相關論文范文:抗震設計方法研究新制度
摘要:地震造成的損失巨大,給社會的經濟和人們的心理都帶來了很大的負面效應,超出了人們所能接受的能力。“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設防目標,雖保障了人的生命安全,但隨著人口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今天,已不再是一種完美的設計理念。
關鍵詞:抗震設計,地震環境,工程力學論文
基于對上述問題的深刻反思,美國學者Bertero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理論的新概念。這個理念的提出,得到了各國學者的廣泛關注和興趣。并展開了多方面的研究。目前,美國、新西蘭、日本和歐洲等國家都把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理論作為改進抗震設計方法、完善抗震設計規范的重要研究課題。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