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工程師論文范文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監測與環境保護

發布時間:2016-08-03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

摘 要: 在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中,水利水電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國也培養了很多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技術人員。本文是一篇 工程師論文范文 ,主要論述了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監測與環境保護對策。 摘要:水利工程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除了具有防洪、發電以及用

  在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中,水利水電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國也培養了很多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技術人員。本文是一篇工程師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監測與環境保護對策。

工程師論文范文

  摘要:水利工程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除了具有防洪、發電以及用水灌溉等作用外,水利水電工程的發展,對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的實現具有積極意義。隨著可持續發展觀的確立,對流域范圍大規模的開發建設進行環境評價,建立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已經成為促進流域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環節。文章分析了水利工程對環境的影響,闡述了環境監測的重要性,環境監測的對象和內容,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造成的環境影響提出環境保護對策。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監測,影響,重要性,保護對策

  引言

  水利水電工程通常是區域性多目標水資源開發項目,不僅在防洪、發電、灌溉、航運等方面對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巨大,而且在促進資源合理利用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水利水電工程的特殊性,對區域生態與環境影響涉及的范圍、時間,影響因素都不同且復雜。因而,加強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監測顯得尤為重要。要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加強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期和運行期的環境監測,落實環境保護措施,實現工程建設、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水利水電工程對環境的影響

  因為水利水電工程具體施工環境都不一樣,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范圍和強度也不一樣,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文章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探討。

  1.1水利水電工程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水利水電工程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包括多方面,主要的自然環境影響有生物多樣性、氣候、水文泥沙、水溫水質、水生及陸生生物、水土流失等影響因子,這里重點講以下幾個方面。1.1.1對土地的影響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龐大,對于區域的占地較廣,占用大量的土地。當水庫中的水蓄滿時,由于一些自然環境的作用使得水位的升降不斷變化,這樣就有可能造成一些滑坡、崩塌等危害,會給人們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1.1.2對水土流失與植被的影響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會造成水土流失,其中建設過程中會對周圍環境進行砍伐和處理工作,迫使原有的天然植被和灌樹林消失,造成地表裸露的狀態,就會造成水土流失,尤其是當雨季時,水土流失的狀況特別嚴重。另外,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的一些廢棄物的堆放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現象。

  1.2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的影響

  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也存在影響,一些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造成河流形態的均一化和不連續化,影響河流形態多樣性,進而影響生物群落和周邊的生態鏈。另外,在河流上建設大壩阻斷了天然河道,導致河流形態發生變化,進而會帶來一系列的生態問題,包括河流上下游的生態平衡。

  2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監測的重要性

  水利水電工程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有短期和長期的,在這些影響中,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則可以通過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減免。另外,水利水電工程涉及的地域較廣,且影響的人較多,有些環境遭到破壞很難恢復,因此,加強水利水電工程的環境監測具有重要的意義,可為實現工程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

  3環境監測

  3.1環境監測的作用

  環境監測能夠及時、準確、全面地反映環境現狀及發展趨勢,為環境保護和環境科學研究提供準確數據。環境監測,能提高環境質量,發揮監督職能。通過對環境監測資料的比較分析,研究環境要素的時空變化規律,制定合理的對策規劃。通過長期監測資料積累,為研究環境容量和總量控制提供基礎數據。

  3.2環境監測的對象

  和內容環境監測的對象是水利水電工程對環境質量變化起影響的各種因素,對環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種成分,主要包括小氣候、水文環境、水質變化、河道淤積、生態演變等方面。環境監測的內容是和監測對象相對應的,可分為3個方面:污染源監測,環境質量監測,環境影響監測。

  3.3環境監測的方法與程序

  環境監測的方法有很多,要根據環境監測的對象和內容來確定,如:對水質監測通常采用定期采樣方法。目前,隨著科技的進步,很多監測點運用了自動監測系統,可以使一些特殊條件下難以監測的對象變得更為方便。環境監測程序分為:確定目的;現場調查;制定監測方案實施方案;結果評價;編制報告。

  4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對環境的影響及環境保護對策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或多或少都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如土石方開挖、廢渣、生活占地、施工粉塵、污水等工程活動,如果措施采取不當都會對環境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要從工程設計到施工采取有效環境保護措施才能減輕對環境的影響。

  4.1防止空氣污染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爆破、機械燃油、尾氣排出的污染物、施工粉塵和揚塵等施工活動都會對環境的空氣質量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要采取適當的措施,防止空氣污染。爆破粉塵一般采用濕法作業、爆破前后灑水減少降塵。加大施工機械管理,對機械和車輛定期進行檢修,施工時使用排氣量50符合標準和具有高效除塵消煙設備的機器,不用報廢陳舊的施工設備,運行車輛安裝尾氣凈化器,以確保尾氣排放符合環保要求。開挖產生的粉塵和揚塵采用濕法作業減少降塵。另外,粉體物料在運輸過程中要采取防泄漏措施,盡量采用管道輸送。

  4.2防止水質污染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期會產生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如果直接排入附近的河道,會對河道的理化性質和河道中生物的生存環境產生各種不利影響。施工污水主要包括砂石加工廢水、基坑排水、混凝土攪拌沖洗廢水、含油污水等。對于施工污水都要采取沉淀處理,達標后方可排出,如:對于施工中出現的混凝土拌合廢水,要在廢水排放點設置沉淀凈化池,通過處理后水質監測達標才能排放。對于含油廢水要建集水溝進行集中收集,經沉淀和除油處理后,排入附近荒地,不得排入溝河水體及農田。對于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產生的食物殘渣、洗用污水和含洗滌劑的生活污水,要在施工工地建設生活污水收集池,污水經過化糞池發酵殺菌后,由地下管網排出。

  4.3防止水土流失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期的土石方開挖、廢渣堆放、生活占地、移民安置等工程活動,都會改變該地區的原有地貌和地表植被,會降低土體抗蝕能力,有可能導致水土流失,因此,應從工程設計、施工過程乃至工程竣工后都給予充分的重視。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時,施工設計方案要盡可能減少對地貌及植被的破壞。施工過程中要采取防止水土流失的預防措施,如土料場先修建擋排水工程,減少臨時占地等。對于施工中出現的水土流失,要采取的防治措施是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結合進行,以便更快捷有效地減少水土流失。工程竣工后應搞好護坡造林和種草。

  4.4加強生態保護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會對生態環境產生很大影響,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來保護生態。水利工程要尊重河流原有的自然斷面形態,盡可能保護和恢復河流生態環境的多樣性。對于陸生動植物,可實行植樹造林、建植物保護區、及時還林還草等措施進行人工保護。對水生生態來說,可以采取人工增殖放流站、人工孵化魚苗等方式的保護措施。另外,還要開展生態監測和管理,對工程建設中形成的次生裸地要及時復土、還林,保護生態環境。

  5結語

  水利水電工程的興建和運用,對周圍區域生態與環境產生各種有利或不利的影響,因此,要正確面對和處理水利水電工程的環境問題,加強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監測,從設計、施工中到后期工程運行都要采取有效的對策,減少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使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配置與生態環境相互協調,促進水利水電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衛鵬琳.淺談水利工程生態環境的監測與保護措施[J].企業技術開發(下半月),2014,33(3).

  [2]孫緒濤,薛文博.基于水利水電工程運行期的環境監測與評價[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40(12).

  [3]安紓瑤.淺析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10).

  [4]王利.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31).
  工程師論文發表期刊推薦《中國農村水利水電》為水利電力專業技術刊物。宣傳國家有關農村水利水電工作的方針政策,總結推廣我國農村水利水電建設及管理經驗,交流科研成果,溝通信息,為農業現代化服務。主要內容和欄目:水資源利用、灌水技術、輸水技術、農藝節水、灌溉制度、技術經濟、灌溉設備、灌溉自動化、節水與生態、工作經驗、工程管理等。讀者對象為從事節水灌溉行業的水利、農業、林業、機械及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