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17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我國各個行業的經濟都是有一定聯系的,隨著電子商務和交通運輸的發展,我國的物流行業也在飛速發展中。物流業也是河北省的第二大產業,本文主要針對河北省低碳物流業發展建議進行了一些論述,文章是一篇 論文發表期刊投稿 的論文范文。 [提要] 通過對河北省
我國各個行業的經濟都是有一定聯系的,隨著電子商務和交通運輸的發展,我國的物流行業也在飛速發展中。物流業也是河北省的第二大產業,本文主要針對河北省低碳物流業發展建議進行了一些論述,文章是一篇論文發表期刊投稿的論文范文。
[提要] 通過對河北省物流業能耗的碳排放驅動因素做分析,通過問卷調查方式,從16個驅動因素進行評價分析,最后從三大方面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河北省,物流業,驅動因素
物流業是我國十大振興產業之一,也是河北省第二大產業,但河北省物流業發展較為粗放。據河北物流協會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全省社會物流總額達到4萬億元,物流業增加值將達到1,200億元。2015年第一季度,物流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0.39%,物流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8%,上半年社會物流總費用約為2,800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例仍然高達18.6%,比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高一倍左右,同國內其他地區比也處于偏高水平。
《河北省現代物流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著眼發展低碳經濟,以降低物流業資源消耗為重點,構建節能高效、綠色環保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2012年《河北經濟年鑒》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電業的能耗為1,075.15萬噸標準煤,物流業相關行業能耗巨大。所以,著力降低物流總成本,以期降低碳排放量,更好地為低碳經濟服務,是當前物流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低碳物流驅動因素評價
(一)問卷調查。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答題者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低碳物流驅動因素的重要程度。
低碳物流的驅動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低碳物流成本的降低;領導者的環保意識;員工的環保意識;低碳物流技術和設備的應用;低碳物流人才的培養;運輸工具的使用;企業的發展階段;國際環保法令條例的頒布;政府采取相應的鼓勵性措施;政府采取相應的強制性措施;監督管理和舉報力度;宣傳力度;顧客低碳消費意識的提高;碳關稅的征收。對于每個驅動因素我們仍將其重要程度分為五個等級:非常重要、重要、一般重要、不太重要和不重要。共發放了500份問卷,調研對象是從事物流活動的相關人員,既包括物流企業的中高層領導,也包括一般的業務人員。本次調研從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問卷回收450份,回收率為90%。
(二)基于問卷調查結果的驅動因素評價。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對低碳物流的16個驅動因素進行評價。分析結果顯示,四個主因子中,政策法規驅動力驅動性最強,也是發展低碳物流的保證。其中,河北省政府采取相應的鼓勵性措施和強制性措施最重要。因此,政府應制定相應的強制性措施保證實施,并且減排目標的執行受法律和輿論的監督;而對節能減排做得好的企業予以獎勵和政策優惠,即政府相應的鼓勵政策,以刺激物流企業的低碳化轉型;碳關稅的征收直接影響企業的效益,這對于低碳物流的發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1、低碳技術驅動力是發展低碳物流的關鍵。首先,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低碳技術是低碳物流發展的瓶頸,因此要大力開發低碳技術;其次,交通運輸工具的正確選擇對減少碳排放也非常重要,故運輸工具應使用清潔環保燃料;最后,不論是物流低碳化的理論研究還是具體實踐,都離不�韻嚶Φ淖ㄒ等瞬擰5�調查結果顯示,這方面的人才極少。
2、低碳意識驅動力是發展低碳物流的前提。其中,企業領導的意識尤其重要。目前,低碳觀念還停留在意識層面,只有將其轉換成實際行動才能真正實現低碳物流,物流企業領導者對低碳的重視是發展低碳物流的助力劑,是實現低碳物流的重要前提。
3、企業能力是發展低碳物流的重要推動力。低碳物流成本的降低更為重要(其回歸系數在0.6以上)。利潤是企業首要考慮的問題,而成本的大小直接影響利潤,適當的降低低碳物流在企業中的成本可以有效驅動企業發展低碳物流。而企業發展階段對于發展低碳物流的重要程度相對較弱(其回歸系數在0.4以下)。
二、河北省低碳物流發展建議
(一)大力發展低碳物流技術。推行低碳發展之路,技術創新是核心,應采取綜合措施,為發展低碳物流創造市場環境。鼓勵高能效、低排放技術的研發和推廣,積極開發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為低碳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河北省物流業能源量最大的是柴油,柴油的折碳系數最高,是碳排放量大戶。而折碳系數最少的天然氣消耗量卻很低,所以要大力推進天然氣車的應用。如河北省邯鄲市大力打造“低碳交通”,推廣使用電能、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替代成品油,積極推薦雙燃料車型,鼓勵使用天然氣,使節能減排與經濟效益實現“雙贏”。截至2010年12月,邯鄲市主城區出租汽車已基本完成“油改氣”;再如RFID技術應用于綠色智能交通系統的建設,利用物聯網對交通綜合信息進行采集和分析,建立智能交通系統,根據道路擁堵狀況進行交通調控,使路網上的交通流運行處于最佳狀態,從而改善交通擁堵,降低機動車污染,可減少機動車污染物排放15%~20%,實現治堵和治污雙贏的目的。
(二)物流業各類企業應踐行低碳技術及方法。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和物流業相關的各類企業要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制定低碳物流發展戰略。在低碳運輸方面,通過交通工具的合理搭配有效利用各種運輸方式,如由公路運輸轉向鐵路運輸或海上運輸,大力推廣多式聯運;在低碳配送方面,合理規劃配送中心位置,優化配送路線,設計碳排放量最小的配送網絡圖,提倡共同配送,減少空駛,提高往返載貨率等;在低碳包裝方面,采用可降解的包裝材料,設計簡易包裝,減少一次性包裝,提高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加強綠色包裝宣傳等;開展綠色流通加工,由分散加工轉向專業集中加工,以規模作業方式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集中處理流通加工中產生的邊角廢料,減少廢棄物污染。
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歐洲許多企業在一部分產品包裝上標識其碳排放量,在制造環節和物流環節體現了產品的整個碳足跡。作為供應鏈上提供物流服務的供應商,碳足跡為客戶提供了增值服務。在低碳經濟大背景下,物流業的新業務由此而生。
(三)政府出臺鼓勵性節能減排政策。降低碳排放需要政府制定相應的法律和政策。國外發達國家主要實行碳稅這一政策手段,通過成本轉嫁來抑制消費需求,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但碳稅的實行會損害企業的經濟利益,所以要調動企業減排的積極性就需考慮其利益目標,因此政府還應該出臺更多鼓勵性政策以滿足企業的經濟需求,在土地、稅收、投融資等政策方面給予優惠和扶持。企業考慮更多的是成本,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有效益。如果低碳能讓成本降低,就不需要國家倡導了,企業自身就會有動力去推動。但問題是如果實現低碳物流需要企業提高成本,而低碳物流又確實上升成為整個社會的問題,這時就需要有一些國家政策來引導企業,讓企業了解成本的上升換來的低碳到底能取得一個怎樣的效果,這些指標都需要進行量化。因此,更需要從整個社會層面去營造一個低碳的環境。這就需要政府實施低碳政策,加強制定和完善低碳物流的法律法規,形成物流業低碳發展的長效機制。
如,碳排放交易方面,在自愿交易市場上,美國的碳價格約為4$/t,歐盟市場上的碳價格則為其十倍左右。一旦將碳當作商品,減排的碳則可換成現金,這將極大程度地鼓勵企業實施碳減排。碳排放交易必須伴隨著碳排放限制計劃,以實現低碳計劃。目前,美國政府已經制定了強制減排限額的年度計劃,規定了企業每年的減排比例,違者要購買等額的二氧化碳排放指標或者接受罰款。河北省可以漸進式提高碳排放收費標準,改變排放收費標準低于環保設施運行成本的現狀,最終形成碳排放收費高于環保設施的購置費和運行費的局面,促使物流企業以自身利益的實現作為出發點進行低碳運行。
綜上所述,企業若要真正踐行低碳物流,政府首先要完善法律法規,將倡議轉變成強制性措施,加強低碳物流技術開發,加大低碳物流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民眾尤其是企業領導層的低碳意識才能夠降低低碳物流成本,提高環境效益。
物流論文發表期刊推薦《物流技術與應用》(月刊)創刊于1996年,由北京科技大學主辦。本刊是物流行業知名的精品名刊;廣泛報道物流熱點、實用技術、經典案例、最新信息;與日本《MaterialFlow》、德國慕尼黑《今日物流》、韓國《物流技術》、中國臺灣《物流技術與戰略》等知名媒體結成了緊密全作伙伴。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