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0-23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對于現在水工大壩管理的新措施技巧有哪些呢?應該怎樣來加強對施工管理的新應用措施呢?目前主要針對水工大壩施工中遇到的孔壁塌陷和對水工大壩建筑中的鉆頭脫落問題以及對水工大壩建筑中的斜孔問題等方面做了相應的介紹。 摘要:大壩擋水建筑物的代表形式就叫
對于現在水工大壩管理的新措施技巧有哪些呢?應該怎樣來加強對施工管理的新應用措施呢?目前主要針對水工大壩施工中遇到的孔壁塌陷和對水工大壩建筑中的鉆頭脫落問題以及對水工大壩建筑中的斜孔問題等方面做了相應的介紹。
摘要:大壩擋水建筑物的代表形式就叫壩.可分為,土壩,重力壩,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拱壩等.堤壩式水電站中的主要壅水建筑物。又稱攔河壩。其作用是抬高河流水位,形成上游調節水庫。壩的高度取決于樞紐地形、地質條件,淹沒范圍,人口遷移,上、下游梯級水電站的關系以及動能指標等。截至1989年,中國大陸水電站最高的大壩的高度為178米,世界上最高的大壩的高度為 325米(土石壩)。大壩的安全極其重要,所以應加強對大壩安全的監測。建壩過程中及建壩后,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也應充分考慮。
關鍵詞:水工大壩,施工管理,工程論文
1 水工大壩施工中遇到的孔壁塌陷
1.1 出現塌陷的原因
1.1.1 壩體的土料是確保施工質量的基礎和前提,土料在施工中必須要經歷填筑、壓實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其自身作用,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往往會由于填筑壓實工序不合格,而導致壩體土質疏松,甚至出現壩體結構不平衡和塌陷事故。
論文網推薦:《海河水利》,《海河水利》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1.1.2 在施工過程中材料的質量,也將成為影響壩體質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建筑過程中使用的泥漿不符合施工標準,就使得壩體建筑沒有保證,再加上不了解建筑現場的地理水文條件,使施工過程中,難以開展孔壁保護工作,最終導致其發生塌陷。
1.1.3 在大壩建設過程中,泥漿滲漏的現象無法完全避免,如果泥漿滲透到其他地層,就會導致泥漿的流失,甚至是泥漿材料的不足,特別是以礫石為主的地層,如果在實際工作中沒有及時補充流失的泥漿就會使水工壩體的質量得不到保障,所以在進行鉆孔時,就會發生塌孔,簡單來說,這就是由于壩體內部壓力不均衡導致的。如果在實際工作中,建筑由于多種原因需要停工,那么在這段時間內,要對施工泥漿進行質量檢測,確保材料符合建筑的相關標準,如果發現在停工階段,泥漿出現流失,也應該對其進行及時的補充,否則會出現難以料想的后果。
除此之外,在必要的時候,需要對泥漿進行定期的攪動,如果沒有進行此項操作,那么也很有可能出現塌陷現象,并且這種塌陷的面積要相對較大。
1.1.4 鉆孔的力度過大也有可能會造成塌陷,造孔工作對鉆孔的力度有嚴格的要求,力度不符合相關標準也是出現塌陷的重要因素,鉆具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施工要求,合理調整力度,一旦出現破壞,就要進行及時修補,避免出現更大的塌陷。同時,外泥漿面導向槽的深度也是造成塌陷的重要因素。
1.2 解決的措施
在必要的時候移除鉆孔設備,并及時對塌孔部位進行有效處理,這是解決問題最直接的方法,這樣一來,能夠有效規避塌孔事件,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對事故原因進行科學分析,充分了解塌陷的原因和位置、大小、深度,根據實際原因作出最精確的判斷、得出最有效的解決方案,在實際工作中,也可以根據以下步驟來完成。
1.2.1 適當調整泥漿的調和比例,泥漿的調和比例改變了,其自身的性能、抗壓能力和粘稠度也會發生變化,施工過程中完全可以通過調節泥漿的粘稠度來提高壩體的質量,或者根據具體的施工要求,在泥漿中添加一定的聚合物,以提高泥漿自身的黏度。如果在施工中出現了塌孔,為了有效控制塌孔大小,也可以在填筑泥漿時準備一些纖維材料,以備不時之需。
1.3 有效預防塌陷的措施
1.3.1 在施工之前,對施工現場的水文條件和地質情況進行精確的勘測,對周圍的地形、環境進行充分了解,將多年的施工經驗和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制定出個性化的施工方案,選擇最合適的泥漿,并根據施工標準調整粘稠度。
1.3.2 在施工之前,要準備好所有的施工材料,如泥漿、粘土塊以及纖維材料等等。
1.3.3 施工中,要對泥漿的流失情況進行嚴格監控,盡可能將其降到最低,一旦出現停工現象,需要對泥漿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攪動,如果出現了滲漏,及時進行補充。
1.3.4 造孔之后,不能對泥漿進行稀釋處理。
2 水工大壩建筑中的鉆頭脫落問題
2.1 鉆頭脫落的原因
2.1.1 有可能鉆頭使用的年限較長,施工中沒有定期對受磨損的鋼絲繩進行更換,導致其性能下降,無法滿足施工要求。
2.1.2 使用鋼絲繩進行連接,沒有及時的檢查鋼絲繩和夾子之間是否發生抽脫。
2.1.3 施工過程中沒有按照具體要求安裝保護繩,或者孔底不干凈,而造成埋鉆。
2.2 解決的措施
2.2.1 要在第一時間查找事故原因,并及時對鉆頭脫落進行處理,如果事故發生的原因是主繩的斷裂,要及時更換保護繩,如果事故發生時,沒有保護繩,則需要更換泥漿。還要把事故附近的鉆渣進行及時清理,輕震取出鉆頭。
2.2.2 預防鉆頭脫落的措施
對建筑中的鋼絲繩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檢查,一旦發生破損,要求及時更換,對鋼絲繩的卡子進行定期緊固,在鉆頭上安裝保護繩,保持鉆內清潔、方便鉆渣清理。
3 水工大壩建筑中的斜孔問題
3.1 出現斜孔的原因
斜孔的出現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孔內鉆頭出現損壞、孔內有一定的鉆渣,不合適的松繩等,這些都是有可能導致斜孔的原因。
3.2 解決的措施
一旦出現斜孔現象,需要對孔斜點進行精確定位,進行回扭,如果是比較嚴重的孔斜,需要及時進行回填,重新造孔。另外在實際建筑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多種補救措施,如利用液壓抓斗進行自動的糾偏。
3.3 預防斜孔的有效措施
3.3.1 第一,將孔內的泥漿粘稠度控制在最恰當的程度,始終保持孔內清潔。
第二,及時糾正鉆頭補焊的過程和操作方法。
第三,在松繩過程中要適當,確保鉆頭在孔內工作的穩定的,避免出現大空錘。另外為了充分確保施工單位能夠確保水工大壩的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要求在實際工作中,定期檢查。第四,在完成傾斜地層的任務時,要對施工現場的水文條件和地質情況進行精確的分析研究,使工作擁有精密的計劃和方案,最大程度上確保建筑順利、高效完成。
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個別水工大敗建筑位置十分偏僻,導致施工設備和施工工藝無法按時到位,施工條件的限制使施工質量難以滿足施工要求和施工標準,這就要求在實際工作中,要求施工單位定期進行工作檢查,培養出一批專業性強的工作隊伍,這對于整個水工大壩的建設來說,都無疑是一大優勢,也是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提高建設效率的關鍵。
造孔技術作為水工大壩見建設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在此進行了詳細而全面的說明,但是任何理論都不是絕對的,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一切可能,確保大壩建設的整體質量。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