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4-18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誰都希望自己通過學習和努力能取得好成績,得到好評價,尤其是學生,聽完一節課,做好一道題,交上作業或試卷,總是迫不及待地想馬上知道結果,期待老師的肯定和評價。因為,教師的恰到好處的評價,能使他們受到啟發和鼓舞,精神上能得到滿足,從而調
摘要:誰都希望自己通過學習和努力能取得好成績,得到好評價,尤其是學生,聽完一節課,做好一道題,交上作業或試卷,總是迫不及待地想馬上知道結果,期待老師的肯定和評價。因為,教師的恰到好處的評價,能使他們受到啟發和鼓舞,精神上能得到滿足,從而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進取心。這無論是從心理學的情感認識過程和情感需要來分析,還是從教育學的教育目的和審美教育來檢驗,其評價來得及時將是最直接的對學生起到催化教育的效果。
教學以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形式進行人類經驗的傳授,使教學活動有著良好的秩序和節奏,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各種教學規章制度的形成更規范了師生的教學行為,使教學活動免除了隨意性和零散性,從而變成一種專業性很強的特殊活動。教學將傳授的內容,經科學的選擇,依據知識構成的邏輯順序和學生獲得知識的認知規律編成教材,作為學生認識世界的媒體。這比起學生自己選擇,自發學習社會上散在的經驗,無論其目標、內容、時間、效果都要優越得多。
教學又是在教師的引導和精心安排的過程中進行的。它可以避免自學上的困難和反復的嘗試錯誤過程。而且,教師又總是試圖選擇最優的方法去完成教育的任務,這就保證了學習者學習上的每一步都能夠順利地進行。教學所要實現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它要完成的任務始終是全方面的,既有知識的獲得、智力的發展、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又有思想品德的完善、基本技能的形成、個性特長的發展等等,這種全面發展的實現只有教學才能做到。
確實,經過這些年的教學,特別是現在任教的這個班級,我的這個感受也是更加的深刻。家長的支持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是多么的重要。我們這個班級應該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班級。能人也不少,根據以往的考試情況來看,應該說也是很好的。但是,我們班有一個最大的缺憾,那就是有人作業經常的不完成,而且也不是一個,二個?梢哉f,這些人影響了整個班級的成績,也讓老師,課代表,小組長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經過一個學期的接觸,特別是和有的家長交流接觸后。我深深地感受到,這和家長的態度,家長是否支持關系實在是太密切了。這些作業經常不完成的家長的態度足以說明家長的關心和支持對語文教學的改革是多么的重要。
這些作業經常不完成的學生的家長和他們交流時,他們無一例外的說同一句話:“我問她了,她說做好了。”更有一個家長說:“家校聯系本我昨天問她了,她說簽字了,讓她爺爺簽字的。”我把家校聯系本給她看,她還在說著什么。不過她又說,:“以前她也經常不做。”從這幾句話中我們是否可以看出一些什么。
還有一個家長跟我說:“晚上他不做,他總是早上起來做的。”說實話,我對這句話真的非常懷疑。早上起來做?那么晚上在家里干什么?冬天早上起來做作業,來得及?后來有一次,家長的話才道出了他的真實的想法。他說:“你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好了。”看來,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關心對我們的語文教學,對學生的學習觀影響是非常的大。
當然也有的家長經常和教師保持聯系,經常在家校聯系本上寫一些能夠反映學生在家作業的真實情況。這樣對我們教師的工作幫助是非常大的,我們教師的工作是在真實的情況下進行的。那么我們教師的工作肯定是有效的。
我們的語文教學是離不開家長的全力關心和支持的。
時代在變,教材在變,人的觀念也在變。語文新課標的頒布實施,對語文教研者而言,既是一種機遇,更是一種挑戰,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不僅是課程改革的熱點,更是課程改革的難點。新一輪的語文教學改革,正悄然而起。我們語文教師努力學習新課標,同時又進行了有力的探索。
面對新課標,面對新教材,面對新的教學目標和評價體系,我們就有必要重新學習,甘當一名小學生。要認真領悟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區別新課程標準與以往教學大綱的不同,吃透新教材的特點,重構新的教學體系。而不能自以為是,要不然在教學實踐中只會“新瓶裝舊酒”,或是“換湯不換藥”而已。作為語文教師,不但要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要載體,還有必要在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中充當教研的先鋒。邊教學,邊研究,成為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同時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還要注意充當不同的角色。既要當學生的教練員,又要當學生的陪練員,有時還是學生學習中的伙伴。應當說,在新課程標準下,對語文教師的要求是越來越高了。若是把握不好課改中的位置,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只會失去方向,無所適從。
對于新課標,新理念,我們也要理性的對待。語文教學需要改革,這是必然的,于此我們就不能拘泥于傳統,而裹足不前;但是,我們又不能急于冒進,要結合舊教材,結合傳統教學法,構建“在實踐中嘗試,在反思中研究”的教學新模式。在每一天的具體教學實踐中,不斷的總結,不斷的反思,從而得到不斷的進步。教材資源的整合主要表現為語文教材內在知識結構的縱橫交錯,以及與其它學科、社會生活的聯系。多年來,我們語文老師教學上習慣于“滿堂灌”,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強的文學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錮學生的審美評價想象;將一篇篇文質兼美的文章,將一個個互為聯系的知識點,肢解得零離破碎,學習新課標以后,在教科書的使用上,就要具備一種開放的理念。打破原來的照本宣科,提倡“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書”,這是教學中的基本任務。再說語文課,也不一定就是局限于語文教材,應結合其它學習內容,拓寬學習資源。并且要結合生活,用于生活,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習資源的整合是一個極為廣泛的概念,它包括學習的方式、內容等方面。就學習的方式而言,有整體學習,合作學習,個人學習三種。傳統的語文課堂是教師一言堂,是教師的獨白,是一對多的單一交流,而忽視了其他幾種學習方式。語文新課標就是提倡研究性、探討性、自主性的一種學習方式,主張師生、生生、人機等多種互動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僅有的學習資源中獲取最大限度的教學效益。教學資源的整合問題,是一篇大文章。在此,限于篇幅,就不多言了。
對于新課標,新教材,應當說大部分教師都尚處于學習階段,并無多少實際的經驗可言。也許正因此而增加了它的誘惑力。自然,我們為之研究的空間也是極為廣闊的。當然,課程改革是漫長和艱巨的。“路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學習新課標,不能形而上學,不能斷章取義,更不能歪曲曲解。對于傳統的一套,我們要懷疑,要創新,但又不能完全摒棄。畢竟教有法,而又無定法。不然,我們又會陷入某種教學模式的泥沼,再一次模式化了。我想這當不是新課程改革的初衷。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