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1-28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目前,高校學生大部分是90后大學生。他們獨立自信,強調自我,凡事以我為中心,對于思想教育這種傳統的事物,往往不屑一顧,或是難以產生興趣。重復單一的活動往往得不到學生的認可,也達不到預期想達到的育人效果。為了使更多團員青年喜歡參與到團日
摘要:目前,高校學生大部分是“90后”大學生。他們獨立自信,強調自我,凡事以我為中心,對于“思想教育”這種傳統的事物,往往不屑一顧,或是難以產生興趣。重復單一的活動往往得不到學生的認可,也達不到預期想達到的育人效果。為了使更多團員青年喜歡參與到團日活動中,許多高;鶎訄F組織中往往用些看似熱鬧的文體活動代替主題鮮明的團日活動,看似場面紅火,實則內容單一、枯燥乏味,“思想陣地”形如虛設。
關鍵詞:教學管理,思想發展,經濟管理
基層團組織的活動容易形成一些固定模式,連活動形式也基本相同。這些活動通過多次的實踐,在短時間內確實能收到較好的效果,但不斷的重復勢必會引起同學們的膩煩心理。很多活動只注重形式,忽視了團員青年的身心發展特點,也忽視了社會和校園中的熱點話題。這樣會讓活動與學生間產生距離,學生在活動中不能全身心投入,慢慢地活動不能吸引學生的廣泛參與,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也會慢慢渙散。
在主題的制定上,活動主題可以定義為“天下事”:國家實事、社會熱點;“學校事”:結合學校中心任務,開展理論學習、樹立典型事跡,各種主題活動;“自己事”:從自身需求出發,如學風、班風、宿舍建設。根據每個年級學生的特點,也可確定不同的教育活動主題。例如,大一新生開展“適應性”教育;二年級“鞏固性”教育;三年級“提高性”教育;四年級“發展性”教育。團日活動分年級不同層次的教育主題選擇,能夠積極引導青年大學生以各種形式加強自我教育,努力成人成才。
學者楊柳認為團日活動是基層團支部按照青年特點開展的,旨在團結教育青年一代、培養“四有”新人的主題新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系列集體行動。所以,團日活動的定義即以團支部為單位,圍繞一定的主題進行的有益于德智發展的活動,簡稱“團日活動”。高校團委組織帶領廣大青年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團日活動,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一些具有公益主題的高校班級團日活動能激勵青年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為服務人民做貢獻。積極開展班級團日活動有利于增強基層團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強廣大團員青年的先鋒模范意識 ,提高團員 青年的綜合素質,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
當前高校在基層團建中會把各項指標進行分解、量化,對團日活動的開展也是喜歡遵循固定評比模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層團組織的活力。為了完成任務,高低年級學生都表現出不同的懈怠情緒。例如,大一、大二學生對開展團日活動沒什么經驗,加上在理論等方面的欠缺,往往對活動草草應付了事。而大三、大四的學生,由于學業任務繁重,加上找工作的壓力,他們對參加集體活動都表現出不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很低,對活動的效果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學生干部們出于各種考慮,也迫于各種主客觀原因,容易抱著“能省則省,做份材料交差”的觀念應付了事,看似完成了任務,但其含金量嚴重不足,團日活動有名無實。
大學生是最有活力的青年知識群體,靈活,多樣的活動內容和形式,才能更適應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的要求。團日活動的管理模式也可以是靈活多樣。同時,團支部要多策劃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貼近,大家共同關心的活動,比如可以發揮公寓生活社區優勢,在宿舍社區開展活動,營造健康向上、溫馨和諧的宿舍文化。上級團委在對各基層團支部進行考核評比,應采取動態評比方式,不僅包括基層團組織的申報材料、總結,也包括過程監控。在寬松的環境下,團日活動才能做到個性飛揚,百花齊放。
團日活動決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夸夸其談、長篇大論。要增強團課效果,還必須在形式上進行創新。例如:制作多媒體課件,可以增強團日活動常講、常新、常鮮的吸引力。還應根據對象的不同,適當增加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運用多種形式,可以進行辯論賽、演講、各小組情景劇展示,也可以提前一周布置任務,發揮同學們實踐動手能力,做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社會實踐活動,爭取讓團日活動有特色、有活力。經常在各班團干部中開展團日活動競賽、討論和經驗交流活動,有利于團支書之間的交流,也有利于及時而準確地了解各個班級團日活動的開展情況,從而能夠更好地促進各班的團日活動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同時,各班團支書也可以根據本班團日活動開展的情況及時地詢問和請求幫助。
引入競爭機制。這是提升活動品質、創建精品團日活動的有效途徑。有競爭才有壓力,進而轉化動力,比如團委的“月考評制度”,可以促進各團支部相互競爭,形成“比、學、趕、超”良好局面。同時,在日常活動開展中,團委要對團日活動進行抽查和監督,以確保團日活動的質量。
示范機制。精品活動的示范功能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發揮示范功能的精品活動,即定期挑選能夠開展創意好、籌備周密的團日活動的基層團組織,公開承辦團日活動;同時,團委老師要悉心指導,可以要求其他團組織、團干部參加,這樣做的目的是要真正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促進共同進步。二是及時表彰獎勵開展活動較好的團支部,時間跨度不能過長,應該變成日常工作的組成部分。三是活動展示。要利用網絡技術,通過QQ群、微博等載體,促進網絡信息化,深化團日活動的影響,打造“在線”團日。在各基層團支部建立“團日活動群”或紅色網站平臺,在網絡上打造陣地。同時,要充分發揮“在線”團日的優勢和特點,不能單純地在網絡上進行討論學習,而是要吸引更多的資源進入活動當中。
完善評比機制。在以往,基本上是用書面材料對團日活動進行評比,從實踐效果來看,有它的局限性。因此,團委應調整評級制度,可以采取現場打分、現場投票、活動追蹤等形式,讓廣大團員青年全面了解團日活動的內容及要求。
明確責任機制。開展團日活動時,團支部就是橋梁,要架起基層團員與上級團組織的溝通,團支書的作用也很重要。團支部可以成立一個指揮統一,分工明確的工作小組,將工作落實到個人 ,即“分組責任承包制”。為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工作小組要負責做好活動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以及活動中的組織、服務工作 。
制定總結機制。一般有兩種形式,即總結評估、分析反饋。在活動結束后,我們通過認真總結,對照問題進行深刻反思、詳細總結,為今后的活動提出很多寶貴經驗,才能有良性健康的發展,才能不斷推陳出新,才能達成“出精品、出成果”的目標,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真正提高。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