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9-23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也日益豐富色彩,教育技術設備的不斷更新使教學設施環境得到改善,F代教育技術已成為教育教學普遍使用的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相比它具有信息量大、信息傳遞迅速、展示教學內容直接易于理解等優點。 1主要內容和
摘要: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也日益豐富色彩,教育技術設備的不斷更新使教學設施環境得到改善,F代教育技術已成為教育教學普遍使用的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相比它具有信息量大、信息傳遞迅速、展示教學內容直接易于理解等優點。
1主要內容和研究方法
教育技術中心人員能力、素質的培養優化教學環境。教育技術中心的人員能力、素質是實時保證教學正常進行的關鍵,面臨日益發展不斷更新的先進教學設備,需要有技術、懂業務、會管理的專業技術人員來保障,同時還要求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知識不斷的更新。由于技術的不斷進步,要求教學設備維護管理者必須具有電學、機械、計算機、物理學、管理學等綜合知識和豐富的實際經驗、動手能力。教育技術中心技術人員除具備要求的能力、素質外,同時還要有針對性的具備某項設備的維護專長,要深入了解設備的原理、特點和易產生故障的部位,在實際工作中要了解掌握教學設備的運行狀況,及時、迅速、準確的判斷、處理設備的各種狀況。利用每個人各自對設備維護的專長做到優勢互補,達到人與教學設備有機融合,從而優化教學環境保障教學。教育技術中心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適合教學實際需要的《教育技術中心技術人員人才培養方案》、《教育技術中心崗位責任制》和《教育技術中心工作條例》,認真執行落實各項規定,逐漸積累沉淀技術過硬、作風優秀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隊伍。
2研究方法
根據教學實際的要求,從如下方面入手:
(1)教育技術人員結構和素質對教學環境的影響。
針對現在省內部分高校教育技術工作人員和設備狀況進行調研,以問卷調查的方式摸清楚以上人員和設備各項數據,根據統計數據分析歸納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的狀況、特點,研究合理的工作人員結構、設備配置狀況和現階段采用教育技術設備進行教育教學所需的教育技術中心技術人員應具備的業務素質。對省內不同類型的典型高校教育技術狀況進行了認真抽樣調查。具體有:長春大學(綜合類)、長春理工大學(工類)、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高職高專類)、吉林經濟干部管理學院(高職高專類)。前兩個是省屬普通高等學校,后兩個是高職高專院校。抽樣數據見附表。根據抽樣數據繪制高校教育技術從業人員結構圖:從圖1可以看出:四所學校綜合后年齡結構呈現正態分布趨勢,這種結構分布較為合理,保證整個教育技術人員隊伍具有連續性、可持續性,這一點很重要,是教學設備管理、維護和教育技術成果研發、應用的基礎。從圖中也可以看出個別學校存在教育技術人員老化問題(長春大學),結構不合理,年齡結構呈現偏大趨勢,從長遠看,會出現斷層,不可持續性,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注意逐步補充年輕技術人員,使年齡結構達到合理。從圖2可以看出:四所院校綜合后學歷結構分三部分,依次:研究生、本科生、專科及高中,呈正態分布,這一狀況是合理的。①一般來講研究生都是近些年加入教育技術隊伍年輕人,這些人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廣頭腦靈活,是教學設備維護、管理中是主力軍,他們同時還具備教研科研能力,觀念更新快,創建新強,對促進教育技術成果開發與應用方面的研究、推動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②本科生多數人已到中年,這批人在教育技術崗位工作多年,他們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廣、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工作認真踏實,是教育技術教學工作的基石;③專科及高中這批人工齡長、年齡較大,多是電教早些時候看管設備、教室的從業人員,這批人主人翁意識強,是做好服務教育教學基礎工作的主力,調動和利用他們的工作熱情,發揮他們的長處和優勢來為教學服務。從長遠的觀點看,教育技術隊伍向著年輕化、知識化發展,高層次人才將不斷加入到高校教育技術隊伍中來,隨著技術進步教學設備更新加快,也推動教學手段、方法不斷的更新。建設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是教育現代化健康發展的關鍵。從圖3可以看出:四所院校: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初級四部分呈正態分布趨勢。由于教育技術崗位在高校中屬于教輔,很多單位不設正高級崗位,所以正高級技術人員少,四所院校只有一位正高級技術人員;副高級、中級、初級三部分中副高級占得比例小,中級占得比例較大,次之是初級。整體上職稱結構呈金字塔分布,反映了各學校教育技術人員學術和技術水平、工作能力提高,也反映了近些年教育技術專業技術人員隊伍職稱結構合理發展趨勢,這是現代化教學健康發展的關鍵。從圖4可以看:男性人數略高于女性,從教育技術崗位來講,男性工作人員比較適合,因為在設備的管理維護中為了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隨時要進行維修維護,到各個教室去檢查,有時需要高空作業,無論強度還是危險度,年輕男士比較適合,男性比例略高是合理的。根據如上調查情況分析:現在就四所省內高校教育技術崗位技術人員狀況宏觀看是合理的,無論是年齡結構、文化結構、職稱結構、男女比例都具有連續性、可持續性,使今后高校教育技術事業能夠健康發展。但是有些高校人員結構不盡合理,應引起足夠的重視,等到出現狀況臨時抽調工作人員肯定要對教學有影響,未雨綢繆是教育技術部門負責人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2)教育技術中心人員能力、素質的培養。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的工作特點就是服務教學。技術人員的能力、素質是保證教學的關鍵。面臨日益發展新技術在教學中應用,要求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知識不斷的更新,服務的方式也發生轉變。我們通過調研走訪和實際工作體會,現階段教育技術中心人員能力、素質的培養具體如下:第一,建立健全教育技術中心各項規章制度。用制度來推動教育技術中心各項工作,這是一項需要持久、長期堅持的制度建設工作,按照制度、條例辦事要求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崗位應擔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養成良好的工作作風和工作素養,這是服務教學的根本。根據教育技術中心工作要求,我們建立如下規范性文件:《教育技術中心崗位責任制》、《教育技術中心工作條例》、《教育技術中心人才培養方案》。幾年來我們利用制度和條例開展工作,使我校教育技術中心服務教學工作穩步進行。第二,根據規律年輕人頭腦靈活,接受新事物比較快,在設備檢修維護過程中體質好,是設備管理、維護中一線力量;老同志知識豐富,經驗較多,在設備管理、維護中是主力。教學設備的應用不斷的更新,教育技術中心技術人員要適應新技術的發展,通過網絡和各種技術培訓來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廣泛開展業務交流,汲取新技術和好的管理方法彌補自身的不足。認真落實《教育技術中心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各類人員的繼續教育的學習,從業務能力的提高來保障服務教學。第三,教育技術中心人員與教學設備合理融合優化教學環境。根據問卷調查分析:我們認為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配置要結合實際情況,根據教學內容要求展示的效果和對設備的監控管理來優化組合不同種類的教學設備,達到即滿足教學要求又達到設備管控的需要。根據教學實際需求和教學環境不同,對設備的組成配置有不同的要求。從高校教室使用排課規律情況來看,相同相近專業的學生班級上課地點場所相對集中固定,所以在多媒體教室設備配置過程中要充分的考慮這個特點,針對文科類、理工科類、藝術類等專業對教學設備不同的要求,有針對性的組合設備配置。作為教育技術技術人員系統探究歸納具體最優化的設備配置方案,科學、合理的配置多媒體教學設備是優化多媒體教學環境的基本要求。
3結論和意義
教育技術中心的主要任務就是為教學服務,這種服務通過兩個方面來實現:①通過制度建設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②通過設備的優化組合實現技術人員、教師與教學設備的有機融合!陡咝=逃夹g人員能力、素質與多媒體教學教學環境研究》主要就是通過對教育技術人員和教學設備的優化改善多媒體教學環境,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目的。現如今教學設備是輔助教學的重要手段,并且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新技術設備滲透到各種教學當中,促進教學方法和模式的進步。教育技術中心的服務任務也在不斷的適應新的發展形勢,能使教育技術中心在不斷發展的新形勢下,完成教學服務保障任務,這也是《高校教育技術人員能力、素質與多媒體教學教學環境研究》的意義和目的。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