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8-06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幼師則是幼兒成長中除家長外重要的引導人,其專業能力、綜合素質、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學前教育質量的好壞。學前教育質量難題的解決,需要政府聯合幼兒園,創新思路,積極探索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幼師整體水平,充分發揮幼師在學前教育的中堅力量。
摘要:幼師則是幼兒成長中除家長外重要的引導人,其專業能力、綜合素質、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學前教育質量的好壞。學前教育質量難題的解決,需要政府聯合幼兒園,創新思路,積極探索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幼師整體水平,充分發揮幼師在學前教育的中堅力量。
《學前教育研究》由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和湖南省長沙師范學校聯合主辦的《學前教育研究》雜志創辦于1987年,是全國學前教育理論核心刊物、全國教育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該刊以即使反映我國幼教研究成果為特色,以有效指導幼教實踐為宗旨,是我國唯一一本幼教學術刊物。該刊的讀者和作者主要是幼教理論研究工作者、幼教管理工作者、各高等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師生、幼兒園園長以及廣大的幼兒教師。
關鍵詞:學前教育質量,教育現狀,多元化,學前教育研究
一、 學前教育的質量概念
質量的概念原義為物體的一種性質,通常指該物體所含物質的量,是度量物體在同一地點重力勢能和動能大小的物理量;又或為產品或工作的優劣程度,提高質量(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而當質量的概念滲入學前教育中時,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樹立科學的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注重教育內涵發展。”的綱要精神,學前教育的質量衡量標準可歸納為:以幼兒發展為根本,激發幼兒積極主動學習的潛能,使幼兒在安全、健康、關愛、尊重及自由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快樂成長,具體表現在幼兒在道德、情緒、智力、社會交往、體能等五大方面。
二、學前教育現狀及原因分析
21世紀,國家與國家之間最重要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發展學前教育有利于培養創新人才,增強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提高國民整體素質,促進經濟穩步增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近年來,我省學前教育辦學規模逐步擴大,辦學結構得到優化,普及程度和保教質量穩步提高,整體實力明顯增強。與此同時,我省學前教育發展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學前教育需求急劇增長而發展相對緩慢;學前教育投入不足,學前教育資源尤其是公共學前教育資源緊缺;辦園體制和管理機制須進一步改革完善;對學前教育認識和研究不足;幼兒幼師工資和福利待遇偏低等。而幼師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偏低是導致學前教育質量無法滿足社會需求的主要原因。幼兒園每一位幼師的素質,無疑影響和決定著學前教育質量與發展水平,影響著幼兒本身的發展。因此,全面提升幼師整體水平,對于提高學前教育質量具有深遠的意義。
三、創新思路,多元化提升幼師綜合水平
《學前教育研究》主要欄目:事業發展與管理、兒童發展與教育、游戲與玩具、課程與教學、教師發展與教師教育、家庭與社區教育、歷史與比較教育。
根據《國務院關于當前學前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必須堅持科學育兒,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保障適齡兒童接受基本的、有質量的學前教育”等有關內容的指導精神,在新的形勢下,可從行政推動與制度支持、規范師資隊伍監督與管理、加強幼師職業道德教育與再教育、鼓勵參加教研科研工作等方面著手,全面提升幼師整體水平,才能為我省學前教育高質量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活力,保證我省學前教育質量不斷提高。
第一,政府應進一步加強制度創新,加強科學指導。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學前教育作為提高教育整體發展水平的德政工程及為民謀福祉的民心工程,離不開政府強而有力的主導作用。政府應結合實際,著眼學前教育發展現實,對我省學前教育予以科學、全面考察,立足高度規劃,進一步完善我省學前教育科學發展的相關政策,提高學前教育的地位,加大科研、設備資金投入,高度重視培養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為學前教育提供強而有力的科學指導和政策支持,以提高學前教育質量。
第二,規范幼兒園師資隊伍管理,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政府要完善學前教育管理機構的辦園管理,科學配備相應的學前教育專職管理人員和教研員;嚴格幼師門檻準入制度,嚴格審查幼師入園的資格條件;加強幼師對學前教育科學理念導向,推進保教工作科學化、有質量,注重保教結合、寓教于樂,并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促進幼兒健康成長,防止和糾正學前教育具有“小學化”傾向;逐步建立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監管體系,健全學前教育教研指導網絡。
第三,進一步提高幼師整體的工資待遇水平,切實吸引專業人才就業。學前教育行業是整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師則是幼兒成長中除家長外重要的引導人,F實中部分幼師因生存壓力大、工作量多、素質偏低等原因,導致在社會上出現了體罰甚至虐童的現象,實在令人堪憂。就目前來說,幼師行業普遍存在工資待遇不高、工作壓力大心理緊張、工作量大時間長、社會地位不高、發展空間狹小等問題。政府和學校只有進一步結合實際,合理提高幼師整體的工資待遇水平(特別是民辦幼師的工資待遇),提高幼師在全社會的地位,關注幼師工作與心理壓力,建立更完善的監督管理與績效考評制度,為幼師提供更寬廣的晉升及發展空間,才能充分發揮幼師的力量,給予幼兒高質量的指導及教學。
第四,加強幼師的職業道德教育,重視繼續教育。幼師職業修養、職業道德問題是幼兒園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熱愛幼師事業,對教育充滿熱情與興趣,對幼兒充滿愛心,是幼師首先必備的職業行為準則。幼兒園管理應重視設立辦園宗旨,使幼師以園訓為準則,嚴于律己,安身立命,堅持崇高的信念,才能理解幼兒并傾注感情于幼兒,進而引導幼兒健康成長。同時,重視教幼師的繼續教育,為幼師創造條件繼續進修、深造,實現再學習、再教育,進一步提高幼師的文化水平和學歷水平。
第五,加強幼師國內外信息交流,提高綜合素質。幼師是教育活動的主導方面,而教育活動的組織是實現幼兒園整體目標的主要手段。幼師個人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專業素質的優劣,不僅直接影響到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還影響到幼兒園的整體教育管理水平。幼兒園要加強重視幼師與國內外同行的交流與學習,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提供有利于幼師開闊思路與眼界的機會,豐富幼師的教學理論。同時,在教學實踐中強化幼師教學訓練,通過教育活動促進幼兒發展,探索適應幼兒教育目標、任務需要的多樣化、高水平的技能技巧,定期開展教學試驗課程、有趣的活動,以增強幼師重視技能技巧的意識,激勵其自覺提高技能技巧的行為。
第六,激發幼師求知欲望,鼓勵參加教研工作。要實現幼兒健康、自由的發展目標,還存在許多未知的探索領域。幼兒園一方面要鼓勵幼師大膽探索,定期開展教研活動。定期組織幼師對日常保教工作,認真鉆研、分析,提出合理建議,提高幼兒園教育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采取全園大教研組、平行班小教研組的形式制定教研計劃、教育目標,舉行教學觀摩,交流觀察記錄,促進幼師教育技能技巧的提高。
第七,探索家園同步交流機制,發展家園同步新模式。當前,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已成為幼兒園與家庭的共同目標與責任,而家園同步是實現幼兒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幼師在盡自己最大可能引導、教育幼兒的同時,還要學會充分借助家長的力量,幫助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實現科學育兒的目標。幼兒園一方面要加強對幼師的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等的培訓和指引,做好家園同步模式的規劃和細化工作,利用開辦家長學校、建立家園聯系手冊與家園觀察記錄等途徑,加強幼師與家長的交流與合作,密切關注幼兒成長的傾向;另一方面應定期組織幼師對家園同步工作中存在的難題或現象進行集中的探討,使幼師在家園同步的模式中深入理解幼兒的心理和行為表現,借助家長的力量,為幼兒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和教育方法。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