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1-09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近年來,全國上下掀起了學習職業教育改革的熱潮,各項政策的陸續出臺,為職業教育改革制定了合理的頂層設計,為各項措施的落地繪制了清晰的施工圖和路線圖。本文主要介紹服務與管理育人、教學與實踐育人、資助與心靈育人的功能,為職教高地建設的育人
摘要:近年來,全國上下掀起了學習職業教育改革的熱潮,各項政策的陸續出臺,為職業教育改革制定了合理的頂層設計,為各項措施的落地繪制了清晰的施工圖和路線圖。本文主要介紹服務與管理育人、教學與實踐育人、資助與心靈育人的功能,為職教高地建設的育人功能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創新內容。
關鍵詞:職業教育;輔導員;管理
2018年9月,召開了全國教育大會,此次大會為職業教育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1月,國務院下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七個方面二十項政策舉措為新時代職教改革明確了施工藍圖。2020年1月,教育部、山東省政府聯合出臺了《關于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此次重磅改革是貫徹落實職業教育改革走出的堅實一步。職教改革下的育人功能的創新成為當下急需探索的任務,也是高校學生管理隊伍面臨的巨大挑戰。新時期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必須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牢固樹立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創新育人新思路,提升學生管理新高度,積極探索服務與管理育人、教學與實踐育人、資助與心靈育人的功能,從而實現聯合育人的目的。
1服務與管理的聯合育人
(1)從了解學生到懂得學生。學生服務與管理育人功能的基礎就是對學生基本情況做到了如指掌,高校的學生管理教師年輕有活力,與學生沒有年代感差距,以朋友之心完成從了解到認同的過程。跟學生做朋友要走進學生心中,建立信任感和共同感。工作之余,走進學生宿舍、學生課堂、學生食堂,一次簡單的宿舍交流勝過一次宿舍衛生檢查,一次簡單的課堂學習勝過一次課堂紀律檢查,一次簡單的食堂共餐勝過一次辦公室約談。做朋友就要將心比心,做到相互懂得,從而樹立威信,推進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2)從管理學生到服務學生。提到管理,就會想到制度、政策、要求,不可否認,對于學生管理事務來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是,規矩是用來幫學生的,不是用來卡學生的,幫助學生形成規矩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用服務的方式達到管理的目的。學生服務的原則在于“以人為本”,在日常管理過程中要以自身經驗和閱歷為基礎,以體驗和感受為手段,以結果和問題為導向,以真實案例幫助學生成長。做到了服務有溫度即能實現了管理有高度。
2教學與實踐的聯合育人
隨著科技革命和產業升級變革,加快職業教育發展已是大勢所趨,深入探索新穎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教學與實踐的聯合育人功能在人才培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1)創新校企合作機制,搭建實踐教學新體系。國務院“職教20條”、山東省“職教10條”指出了產教深度融合的校企模式,有利于完善學生實習工作的“出口”和企業新型工匠人才的“入口”。以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為例:鼎利學院是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與珠海世紀鼎利合作共建的二級學院,該院推行的“UBL教學模式”深受師生歡迎,實現了教學體系的創新,使用“實訓+實習”的教學形態和“做中學”的教學方式,把產業真實項目轉換為教學案例,把學習過程分為技能儲備、仿真實訓、崗位實訓、實習就業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并設有不同的考核標準,在校企合作方面走出了成熟的路子。(2)加強第二課堂建設,重視實踐育人環節。學生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延伸,第一課堂是第二課堂的保障。實現兩大課堂的有機結合,實踐育人環節可通過專業實踐、社會實踐、創業實踐的途徑實現育人功能。①專業實踐。構建“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新體系,實踐教學環節要跟蹤到位,實現學生主動學、教師主動教、企業主動要的場景。②社會實踐。通過校內各類實踐活動和假期不同形式的社會實踐,引導學生樹立為社會服務的宗旨,豐富社會閱歷,促進全面發展。③創業實踐。鼓勵學生做創業的實踐者,把所學的創業知識在實踐中加以應用[1],加強師生協同,設立專業工作室,塑造學生創業意識和競爭意識,實現個人價值。
相關知識推薦:高職教師的論文可以發表在哪里
3資助與心靈育人
(1)公開透明做好各類獎項資助。隨著國家獎助學金評審工作通知的下發,作為學管工作者,首先應積極轉達學校關于獎助學金評選的相關通知精神,并將獎助學金評審工作的評審流程、評審紀律、評審原則、評審標準告知全體同學,并設立學生解答咨詢途徑。同時,要嚴肅工作紀律,學生遞交申請材料、班級小組評議、院內評審小組評議、獎項信息整理公示等各個環節做到公平、公開、公正,隨時接受監督和檢查。(2)將心靈育人貫穿資助工作全過程。目前,各高校的資助工作更多以物質資助為主,卻忽視了評審、資助過程中的心靈育人工作。資助育人工作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高校資助工作應努力發掘學生的內在意識,幫助他們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引導貧困學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掌握過硬本領。學校的資助是“授人以漁”,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他們解決家庭困境;而不是“授人以魚”[2],僅僅只解決當下困境,對未來發展無任何激勵作用。高校應將資助與心靈育人緊密結合起來,幫助更多品學兼優的學子實現精彩人生。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為進一步辦好新時期職業教育,高校學生管理隊伍是“主攻手”,要圍繞服務與管理育人、教學與實踐育人、資助與心靈育人開展創新實踐,從而實現聯合育人的目的。——論文作者:趙爭 汲翔 張陽霞 趙沖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