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9-28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時代優秀人才培養目標與方向的基礎性保障,在互聯網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互聯網信息技術深入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思想政治課程的新模式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面臨的重要課題。文章探討了互聯網+背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時代優秀人才培養目標與方向的基礎性保障,在互聯網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互聯網信息技術深入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思想政治課程”的新模式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面臨的重要課題。文章探討了“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創新途徑。
關鍵詞:高校;互聯網+思想政治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一、“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
(一)進一步優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內容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信息技術使得萬物互聯成為可能,“互聯網+”在我們生產生活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網絡信息技術具有快速,高效,覆蓋面廣等優勢,人們在信息獲取方面更加便捷。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來講,在“互聯網+”背景下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學內容較為老化,沒有融入新時代快速發展的元素,創新性不足,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積極性。教材一般采用統一編創,無法做到因材施教。隨著“互聯網+思想政治課程”的新模式的普及,以上問題都可以得到有效解決。“互聯網+思想政治課程” 憑借網絡平臺的優勢可以在短時間內就獲取海量的教學資源,實現思想政治知識的高效傳遞,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及時的對于教育內容進行調整,真正做到與當今社會發展同步。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得到較大提升
時代精神的有效傳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需要強調的內容,高校對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隨著社會的發展進行創新改變,對于中央下達的政治學習任務等都應該及時的加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對于中國新思想的引入都是極其有必要的,必須時刻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隨著“互聯網+思想政治課程”的新模式普及,極大的解放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不再受制于教室等空間,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同時,得益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有效信息獲取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得到較大提升。
二、“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一)學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擾
對于高校學生而言,網絡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資源,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但與此同時,也給學生帶來了很多消極的影響。網絡信息魚龍混雜,如何使得學生獲得積極健康的信息是高校應該關注的重點問題。除此之外,互聯網技術在發布信息以及瀏覽信息方面的要求很低,只要用一臺電腦或者手機就可以隨意的發布信息。因此,在一些網絡直播間里經常會出現低俗,不適合大學生瀏覽以及消極的信息資源,這就給網絡授課形式帶來了很大的沖擊。生活在信息時代的大學生一定要具有明辨是非和優劣的能力,否則很容易被互聯網世界中不健康的信息所干擾,甚至會影響其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
(二)教學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變
在互聯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情況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地位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追上時代的腳步,具有創新性和實時性。但是,受多種因素影響,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舊采用傳統落后的課堂教學方式,忽視了網絡信息帶來的優勢和便利,師生之間缺乏互動,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已經無法滿足現如今的發展要求。
三、“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途徑
(一)構建網絡教育平臺
在網絡教育平臺的建設上,高校可以開設一個專門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網站,基本內容主要體現于思想政治教學的主要魅力以及當地傳統文化的主要體現,形成一個完整的教育教學資源系統。也可以與優秀的慕課網站展開合作,進而將思想政治課程面對全國甚至國際的大學生開放,這不僅很好地引導了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還很好宣傳了我國的傳統文化。此外,還可以在網站中加入一些獨立自主學習的模塊,方便學生進行獨立自主學習。隨著移動終端技術的成熟與普及,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等傳播一些優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給學生布置作業,同時,還開啟語音留言的功能,使得學生可以表達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以及真實想法,進而達到師生共同探討的目的。高校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發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專題手機軟件,主要針對一些校園的事務,每日推送校園新聞等時事政治,從而方便了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與此同時,也為思想政治課程的網絡教育教學提供了優質的平臺。
(二)拓展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內容
在“互聯網+思想政治課程”的方式下,要求高校教師要按照當今時代育人要求和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來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及其核心體系。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學生的主要目標就是培養當今時代的新青年。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國教育目前的主要任務就是樹德育人,各大高校培養人才的核心任務是對專業人士的培養,在這種情況下,要求高校教師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從多方面多角度深人研究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了解學生的日常網絡用語,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消化和吸收所學的知識,將傳統的文字內容以信息化的形式體現出來,這就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趣味性,從而達到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還需要展現出人性化的特點,也為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知識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渠道,與此同時,還增強了學生的愛國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相關期刊推薦:《高教探索雜志》創刊于1985年,本刊為雙月刊。設有:博士論壇、高校管理、教育經濟、管理研究、教育創新、比較教育、人文教育、高等教育理論研究、發展戰略研究、科學研究與科技開發、課程與教學改革、研究生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職研究、各類教育、教師與學生、人文與德育、高等教育學術動態等欄目。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背景下,把網絡信息運用到思想政治日常教育教學中,可以提高教育質量、豐富教育內容。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依靠“互聯網+思想政治課程”這樣新型的教學方式,營造了優質的網絡教育教學環境、不斷地拓寬教育方面的資源,更好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適應時代發展的腳步,為社會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更多的高素質人才。——論文作者:吳桂林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