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互聯網 +”視域下高職數學教學改革探討

發布時間:2020-09-18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伴隨著國家互聯網 +戰略的提出,互聯網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領域,如何更好地發揮互聯網 +的優勢,讓互聯網更快速、更便捷、更高效地為教育服務呢?就高職教育而言,互聯網 + 教育打破了傳統的、在學校進行集中課堂授課的學習行為,學生除了

  伴隨著國家“互聯網 +”戰略的提出,互聯網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領域,如何更好地發揮“互聯網 +”的優勢,讓互聯網更快速、更便捷、更高效地為教育服務呢?就高職教育而言,“互聯網 + 教育”打破了傳統的、在學校進行集中課堂授課的學習行為,學生除了通過傳統的課堂教學學習知識,還可以從互聯網上獲取更多的知識。因此,“互聯網 +”視域下高職數學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開發線上線下的高職數學課程,打造線上線下的高職數學教學模式,構建線上線下的高職數學學習方式,從而滿足學生的更多需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互聯網 +”視域下高職數學教學改革探討

  一、高職數學教學現狀

  (一)授課時數減少

  高職數學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課時的調整是改革的一部分。以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教學改革前應用數學課程有 80 學時,分兩學期開,改革后只有 48 學時,就開一學期,壓縮課時近 ½。數學教師用有限的課時來確保合理的授課內容,能讓學生在有限的課時中理解、消化、吸收所學的知識點是改革的重點。

  (二)課程內容與專業聯系不夠

  高職數學課程學科特點明顯,課程內容基于數學學科偏多,系統性、邏輯性較強。但和職業院校的學生特點和專業特點適切度不夠,職業性不強,導致學生學習高職數學的目的性不明、重視度不夠、興趣度不高,嚴重影響了高職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三)教學方法單一

  現在的高職院校課堂大多沿用較傳統的教學方法,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大多停留在淺層次。運用最多的也就是 PPT 課件,課堂教學大多停留在以教師講授為主,再結合隨堂練習、課后復習等手段,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較低,導致教學效率低下。

  二、“互聯網 +”視域下高職數學教學改革策略

  (一)實施與專業相結合的課程改革,重構高職數學課程內容

  高職院校主要培養的是復合型、應用型技能人才。為更好地實現培養目標,我們必須為高職學生提供更合適的高職數學課程和教學方法,在“互聯網 +”視域下,實施與專業相結合的課程改革,針對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構。

  1. 不同專業講授內容的重構

  受授課時數的限制,教師應針對不同專業選取不同的內 容,教學內容設計中注重知識的廣度和延展性。對于機電類、電子類專業的學生,刪除經濟學應用方面的知識,添加積分變換、二重積分、級數等內容;對于商貿類各專業的學生,刪除物理方面的部分內容,增加概率統計、邊際、彈性等內容。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通過泛雅網絡教學平臺學習課堂上沒有學到的知識,以滿足更多的學習需求。

  2. 同一知識針對不同專業案例的重構

  在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以與專業有關的真實案例進行引入,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以“無窮小與無窮大”概念的引入為例,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可選擇不同的案例。針對電子類專業學生講“電容器放電”時,其電壓隨時間的增加反而逐漸減少并趨向于零。針對化工類專業學生講“洗滌效果”在用洗衣機清洗衣服時,清洗次數越多,衣服上殘留的污漬就越少。當洗滌次數無限增大時,衣服上的污漬就趨向于零。即當洗滌次數無限增大時,衣服上的污漬是一個無窮小量。針對商貿類專業學生講“本利核算”時,假如小王有本金 A 元,銀行存款的年利率為 r ,不考慮個人所得稅,按復利計算,小王第一年末的本利和為 A(1+ r),第二年末的本利和為 2 A(1+ r) ,……,第 n 年末的本利和為 n A(1+ r) ,存款時間越長,本利和越多。當存款時間無限長時,本利和也無限增大。其他的知識點也可最大限度地與專業相結合開展教學。

  (二)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改革,提高高職數學教學效果

  行動導向學習是起源于德國“改革教育學派”的學習理論,強調以人為本,學習是一個學習者的自我控制過程。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方法,教師可通過設計開發合適的教學項目(學習任務)、通過多種輔助手段幫助學生獨立獲得必需的知識并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例如在進行“函數最值”的教學時,教師事先將任務書通過泛雅網絡教學平臺下發給學生,要求他們按小組進行自主分析、討論,得出結論,在課堂上進行分組展示,教師再根據情況進行分析、總結。

  相關知識推薦:信息技術教育相關論文發表方法

  在教學平臺的使用中,選擇與各專業密切相關的知識點,以微課、小視頻等形式放到泛雅網絡教學平臺供學生在課前、課后觀看學習,同時課堂上實施任務驅動、先學后教、小組討論等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和積極性,從而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實施多元考核評價體系,確保高職數學教學目標達成

  高職數學課程評價,應堅持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原有的課程教學評價由平時成績(占 50%)與期末考試成績(占 50%)兩個部分組成,平時成績主要來源于出勤、作業、單元測驗和上課的表現。原有的考核評價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實際,所以要在考核過程中充分考慮信息技術的運用,運用互聯網技術開展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評價以及教師評價等多角度、多方位的多元考核評價體系,為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提供依據,保證學生均衡、可持續發展。修改后的考核方式為課前考核占 20%,課中評價占 30%,理論考試占 30%,平時成績占 20%。例如,課前通過泛雅網絡教學平臺上傳學生工作頁,要求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完成學生工作頁任務,運用互聯網技術展示學習成果并請學生、教師、家長對此做出評價,教師針對答題與評價情況更好地把握知識的難點、學生的掌握情況等。通過構建課堂多元評價體系,可以更科學、客觀、真實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更好地實現高職數學的教學目標。

  三、結語

  “互聯網 +”為教學改革提供了無限的平臺,使教學突破了“時空”的界限,為適應學生千變萬化的教學需求提供了可能。在“互聯網 +”視域下,高職數學要從課程改革、教學改革、評價體系改革等方面大膽探索,一切從學生發展出發,改變高職公共基礎課被邊緣化的現狀,提高高職數學課堂教學效果。——論文作者:王詠芳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