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建筑學的產業困境與教育變革

發布時間:2020-08-19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學專業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主要涉及建筑設計的思路與過程、建筑物的構成與細部構造以及它們與其他專業,尤其是結構專業之間的關聯關系。該課程的內容涉及面甚廣,知識點較為零散,常常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 關鍵詞:建筑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學專業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主要涉及建筑設計的思路與過程、建筑物的構成與細部構造以及它們與其他專業,尤其是結構專業之間的關聯關系。該課程的內容涉及面甚廣,知識點較為零散,常常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

建筑學的產業困境與教育變革

  關鍵詞:建筑學;產業困境;教育變革

  引言

  建筑法規教學存在著課程內容龐雜、核心內容不清晰、教學方法不當、學生學習困難等諸多問題。通過建筑學教育發展現狀和建筑法規課程教學實踐的反思,抓住“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兩個核心問題,通過界定“以設計為核心脈絡的建筑法規課程內容”和改革“適應課程內容及科學學習規律的教學方法”,來探討建筑法規課程教學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方向。

  1結合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

  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傳統的課堂講述法主要用于對課程中的重點、難點知識進行詳細講解,同時綜合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來輔助教學,達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梢圆捎脝l式教學法,在引入一個新的概念或知識點的時候,以提問的方式啟發學生進行相關思考,發揮學生的潛質。例如,在講解建筑構造時,以提問的方式引入一些新理念、新材料、新技術等前沿知識,啟發學生思考?梢圆捎糜懻撌浇虒W法,對于開放式的知識點進行討論,激發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思考。例如,在講解建筑平面設計時,將一些不同布置方案的建筑圖擺出來供學生進行優缺點討論,如此能夠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提升教學質量。

  2建筑法規課程再認知

  現代建筑先驅N.L.迪朗認為“建筑的唯一目標是最適用和最經濟的布置”。D.S.卡彭將現代建筑哲學命題歸納為“形式、功能、意義、結構、文脈、意志”六個基本范疇;其中功能、經濟等命題在設計中均指向設計標準及規范。因此,建筑標準不應同空間為核心的設計教育割裂開來,而應是設計教育核心內容之一。從建筑標準的產生過程來看,它本身就是建筑“迭代性”發展的經驗總結,所以建筑標準就是設計本身。此外,建筑法規是設計的強制性約束,“物勒工名”的建筑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是每個建筑師所應擔負的。不同于國內教育,歐美等國的建筑學教育中,將“法規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英國建筑學院在學院教育的三個發展階段中,逐漸加大法律的實踐學習與比重”。重新認知建筑法規課程的作用,有助于推動課程建設、增加學生學習認知。

  3教育特色挖掘

  地方院校建筑學教育如何找到自己的特色與學科優勢,這與各校的優勢特長、師資力量密切相關。比如農業大學,其主要學科是農科,其建筑專業就可以向農業建筑方面發展;理工科院?梢詡戎貐祷O計、建筑節能、新型材料等方向,因為他們有強大的技術力量和師資力量作為后盾。地方建筑學院校應結合學校所處地域特點及學科背景,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對建筑學人才培養目標范疇進行有益補充。第二課堂和實踐教學是地方建筑院校開展特色教學的主要途徑,如利用古建測繪課程測繪相關主題建筑,并利用測繪結果指導理論教學和設計課教學,從而加強地方院校建筑學特色教學。

  4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

  著名學者王竹立曾經將知識分為顯性和隱性兩類,他認為“所謂顯性知識,是指那些能夠用語言、文字或符號表達的知識,可以通過教師的講授而傳遞的;而隱性知識,是指那些難以用語言、文字或符號表達的知識,這一類知識一般與個人的實踐經驗密切相關,只存在于有經驗的人的頭腦中,也只有借助于實踐經驗才能真正領會。這一類知識是不能通過教師的講授而傳遞的”。建筑中總存在著這樣的隱性知識,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只能被同等或更高水平者讀懂,學生必須自己去悟,一旦悟到,才能真正相互溝通,從而實現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蛻變。比如關于比例、尺度、韻律等概念,隨著審美素養的提升,會改變其隱性的狀態。隱性知識比顯性知識更難掌握,也更具有價值,那些通過不斷積累形成的設計潛意識,是學生設計能力的真正體現,而那些涉及建筑規范的、能夠被定量的知識,則更容易通過短時期的突擊記憶獲取,甚至不需要占用上課的時間,完全可以自學完成。以往建筑學教師常常使用“入門”“不入門”這一含混的詞語評價學生的專業能力,實際上就是對隱性能力的概括。初學建筑的學生很難理解這個“門”內外之間的差別是什么,實際上,入門就是對于事物的性質和規律有了基礎的認識,是在一定的知識積累基礎上,能夠較系統的運用建筑的一般規律性理解來指導日常的設計,主要是隱性知識的積累達到了一定程度,形成靈活的不是僵化的,系統的不是片面的,是可以重復出現的,而不是偶然的設計思維和處理事情的理論與方法,需要很多具體設計或理論研究的沉淀,是對建筑學規律性的把握。因此,在建筑學教學過程中,更要把握對這種隱性知識學習的重視,培育學生形成良好的建筑認知圖式。

  5設計作業規范調查組織設計

  設計作業規范調查是本課程實踐學習環節。設計往往是學生最感興趣的部分,尤其是對自己的設計評價。二、三年級設計課程的中的評價多是基于功能合理、空間豐富、建筑生成邏輯清晰,以及表達效果。而作業規范調查是對其設計作業的合乎規范的評價。作業規范調查并非要求遵循所有規范條文,而是按照圖2的技術控制模塊進行調查,以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和防火設計為重點進行規范調查,要求圖文并茂,相互印證。調查中可以修改的部分需要按照設計規范修改,如出現難以或者不能修改的部分,說明與規范相沖突。通過作業,學生對建筑規范體系有了清晰了解,對控制設計的規范條文有了準確認知。

  6利用建筑模型和參觀工地現場,給學生建立更加直觀的認識

  工程概念還很薄弱。實際建筑工程是三維的,而建筑圖紙的表達方式是二維。由于學生缺乏必要的看圖識圖能力,若僅對照圖紙進行講述,教學效果將較為有限,學生理解程度較低,學習積極性也會受到打擊。因此,本課程讓學生參觀一些典型的建筑模型,并組織學生到建筑工地進行現場參觀,在參觀的過程中講述相關知識點,使學生在直觀的三維建筑空間中進行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習興趣,提升了教學效果。

  結語

  時代變遷已對建筑學教育提出新的命題,培養具有專業素質的復合型建筑學人才是地方院校建筑學專業教育教學的首要目標。地方院校建筑學專業應當依據堪培拉協議、《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教育評估工作指導文件》,梳理總體培養目標,明確階段性目標,設置合理的課程體系,進行橫向滲透式和縱向拓展式教學,引導學生建立專業知識框架,培養學生綜合解決問題能力。此外,在教育教學改革中還應重視國家綠色建筑方針的人才培養需求,同時還應挖掘自身特色,對建筑學人才培養目標范疇進行有益補充。——論文作者:周杰

  相關期刊推薦:《時代建筑》(雙月刊)創刊于1984年,由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中英文雙語、時代建筑以繁榮建筑創作、增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為辦刊宗旨,以“時代性、前瞻性、批判性”為辦刊特征,以“中國命題、世界眼光”為其編輯定位。超大即時的信息容量是其一大特征。時代建筑關注國際思維中的地域特征,即用世界的眼光來探索中國的命題。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