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擴展經驗提高聽障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

發布時間:2020-06-06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讓聽障兒童通過實踐經驗學習,構建以游戲為基礎的、從聽障兒童興趣和需要出發的語言康復訓練主題課堂,從而有效的提高聽障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取得最大程度的康復效果,今早融入主流社會。 關鍵詞:聽障兒童 語言康復 擴展經驗 游戲 自2005年9月到汨

  摘要:讓聽障兒童通過實踐經驗學習,構建以游戲為基礎的、從聽障兒童興趣和需要出發的語言康復訓練主題課堂,從而有效的提高聽障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取得最大程度的康復效果,今早融入主流社會。

  關鍵詞:聽障兒童 語言康復 擴展經驗 游戲

擴展經驗提高聽障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

  自2005年9月到汨羅特殊教育學校以來,我一直從事聽障兒童的語言康復訓練工作。一路摸爬打滾向前,回看往日,想想那些經過幾年語訓回歸正常小學的學生,覺得自己做得最好的一點是:在聽障兒童的語言康復訓練中注重擴展聽障兒童的經驗,注重提高聽障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聽障兒童教育應以教師的教為主導,學生的學為主體,但在實施過程中,聽障兒童的主體地位往往被教師所掩蓋或替代。教師總是以不自覺的方式主宰著聽障兒童的世界,按照既定的康復計劃實施教育教學,讓孩子獲得既定的知識和能力,卻忽視了聽障兒童自身的需要與特點,甚至于對教育過程中反射出的一些特殊信號不以為然或忽略不計。這種做法導致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諸如孩子對老師所教內容不甚理解,對語言的學習興趣不大。造成了有些孩子性格孤僻不愿參加集體活動;有些孩子養成不良習慣,難以糾正等等。面對這些問題,我認為只有根據聽障兒童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中,注重擴展聽障兒童的經驗,研究孩子們所熟悉感興趣的課題,制訂出適合孩子身心發展的教育教學計劃,才能調動起聽障兒童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積極性,以增強聽障兒童語言表達能力。聽障兒童的語言學習需要相應的經驗支持,應通過多種活動擴展聽障兒童的經驗,豐富語言的內容,提高聽障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下面我就淺談一下如何擴展聽障兒童的經驗,提高聽障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多感官體驗,以促進聽障兒童形成完整的語言概念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在外部合力的推動下,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提高綜合素質水平。學生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因為科學是求真,是關于認識客觀世界及其規律性的問題,是揭示“是什么”、“為什么”的問題。”

  在實際的教學中我根據聽障兒童形象思維優于抽象思維的特點,重視豐富學生的感知覺材料,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各種訓練方式,創設語言實踐機會,增強他們對各種客觀事物的認識能力.

  如:一次,我教他們認識甜、酸、苦、辣、咸這幾個詞,按說這幾個詞對健全孩子來說不講自通,而對聽障兒童來說,可不是容易的事。我反復舉例的給他們講甜、酸、苦、辣、咸的概念,可他們卻在頭腦中沒有形成對這些概念的完整認識。講完了,學生還在問我:“任老師什么是酸?”學生的疑問使我深深地認識到不能單純靠文字去教學生認識事物,應該充分開發他們的各種感官能力,以促進他們形成牢固的語言概念。因此,在第二節課教學前,我進行了充分的教具準備,有糖、醋、山楂、棗、黃蓮片、辣椒、蔥、鹽、咸菜等的實物和卡片。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逐樣品嘗,在嘗的過程中讓他們舉例說出還有什么東西的味道是甜的、酸的,苦的,辣的,咸的等。這樣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參與和刺激下,腦子也在積極思索,很快的說出了“西瓜是甜,棗是甜的,蒜是辣的,蔥是辣的,杏是酸的,山楂是酸的”等等。這一節課在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下,聽障兒童的學習來自實踐體驗而非他人告訴,正確的語言概念順利的形成了,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游戲體驗促進聽障兒童語言的發展

  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說:“對孩子來說,游戲是學習,游戲是勞動,游戲是重要的教育形式”,高爾基也曾說過:“游戲是小兒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途徑”。游戲是兒童最自然的活動,許多研究結果都證明游戲活動能促使兒童的認知、思維、社會情感、語言交流和運動能力的發展。聽障兒童要掌握語言首先要理解語言。在游戲中,聽障兒童理解事物的能力增強,我們可以利用各種游戲,教聽障兒童認識理解事物并逐步教導聽障兒童去分類,從對事物的最基本認識,到掌握事物的本質功用。例如:認識顏色、形狀、大小、長短和種類、功能等等,再通過各種游戲練習熟練到內化。在游戲中聽障兒童產生了交流的需要,這促使聽障兒童組織內部語言,并力求準確表達;同時,交流過程中,游戲提供了重復的機會,使聽障兒童能夠愉快練習交談技能。如:娃娃家游戲、醫院、菜場、超市的社會角色游戲。這些游戲不僅提供聽障兒童練習語言的機會,在游戲中還能使他們產生大量的自發性語言。在語言游戲中,聽障兒童還掌握了閱讀的某些技能,如:注意力集中和堅持的能力,區分不同形狀的能力,對詞義的理解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作出決定的能力。這些技能的掌握不僅擴大了聽障兒童游戲的范圍并豐富了聽障兒童游戲的內容,而且由于語言成分的增加,強化了游戲的認知結構,使游戲在更高水平上智力化,同時智力化的游戲活動能更有力地推動聽障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而使理解能力、推理、概括能力等在抽象思維水平上發展成為可能。從而達到掌握語言、運用語言的目的。

  推薦閱讀:知網可以檢索普通教育期刊

  三、從聽障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出發,多元整合,組織主題教學

  所謂主題教育,即從聽障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實際出發,在一個階段中圍繞一個主題,讓聽障兒童通過充分觀察、思考,動手操作和實踐活動,來獲得最佳的整體性的語言訓練效果。

  我通過圍繞聽障兒童生活的核心經驗選擇主題、設計活動,使各領域及領域間得以有機整合,“既考慮兒童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兒童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兒童的生活來選擇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兒童的經驗的積累和視野的拓展。”主題活動強調學生對世界的認識是自然的、以事件為核心的整體認識,因此教育活動應圍繞一個中心內容來開展,是學生獲得整體的、全面的、生活化的知識經驗。

  選擇主題內容可以自己根據本班的情況確定和組織,也可以借鑒健聽兒童學前教育已經開發使用的主題。一般來說,兒童主題要圍繞兒童自身和兒童所處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選擇。圍繞兒童自身的主題內容包括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生理方面可以是身體特征、發展變化、健康、安全等。如“小小營養師”、“我長大了”、“我的五官真能干”。心理方面如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情緒等,如“心情小屋”、“我的本領”。圍繞兒童所處社會環境的主題一般為兒童的各種人際關系,社會各種服務機構、不同地域、文化的內容以及有關衣食住行方面的所有內容。

  盡可能多的讓聽障兒童通過實踐經驗學習,構建以游戲為基礎的、從聽障兒童興趣和需要出發的語言康復訓練主題課堂,從而有效的提高聽障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作為一名特校老師我希望能為更多的孩子解除殘疾之痛,把健康送給他們,把快樂送給他們,把美好的未來送給他們。——論文作者:任晶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