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幼兒園戶外混齡體育活動的實施策略

發布時間:2020-03-27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幼兒園的體育活動,一直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健康領域教育建議中指出:利用多種活動發展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開展豐富多樣、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各種身體活動。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建立有序的活動常規,以靈活

  幼兒園的體育活動,一直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健康領域教育建議中指出:“利用多種活動發展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開展豐富多樣、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各種身體活動”。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建立有序的活動常規,以靈活多樣的策略支持、指導幼兒開展戶外混齡體育活動,讓幼兒在自由、寬松的環境中,體驗與同伴互動的樂趣,發展基本動作、提高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幼兒園戶外混齡體育活動的實施策略

  一、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開展有序的戶外混齡體育活動

  戶外混齡體育活動打破年齡班的限制,是幼兒自主、自由、自選的活動。幼兒之間,幼兒與活動區指導教師之間都不熟悉,太多的不固定性給教師的觀察與指導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是極其重要的。活動前制訂的活動常規以及注意事項(如活動前把衣服掛在戶外專用的衣架上,活動后要擦汗、喝水、適時休息;騎自行車時要走專用的車道,上下車時要排隊等待;等等),只是根據一些常見的情況預設的,而實際幼兒活動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問題,超出了常規限定的范圍,容易導致活動的中止。因此教師有必要引導幼兒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有序的規則意識,讓幼兒在自由、寬松、有序的環境中活動。

  相關期刊推薦:《學前教育研究》由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和湖南省長沙師范學校聯合主辦的《學前教育研究》雜志創辦于1987年,是全國學前教育理論核心刊物、全國教育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該刊以即使反映我國幼教研究成果為特色,以有效指導幼教實踐為宗旨,是我國唯一一本幼教學術刊物。該刊的讀者和作者主要是幼教理論研究工作者、幼教管理工作者、各高等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師生、幼兒園園長以及廣大的幼兒教師。

  我們從定時定班的嘗試開始,每天選出三個班級“以大帶小”“以強帶弱”,以“自由牽手”的形式開展混齡活動,并保證活動的時間與質量。由于參加活動的幼兒人數多,我們根據幼兒人數進行分組,引導幼兒通過常規的遵守,在短時間內保持區域的相對穩定性,以此分組管理,分片管理。如“激流勇進”項目中,讓幼兒懂得當投放的滑板取完了,說明這個項目的人員已經滿額,只能另選項目了;活動“快樂騎行”中,幼兒每次只能繞前操場騎行兩圈,兩圈后要自覺下車,把車交給下一個幼兒。

  在實際活動過程中,有時情況無法用活動常規來規范幼兒,就需要幼兒自己有規則意識,自主制訂規則并遵守。

  [案例一]戶外混齡體育活動開始了。中班幼兒有的推輪胎、有的擺輪胎,大班幼兒有的擺球門、有的放柵欄,忙得不亦樂乎。足球場地布置好了,大班幼兒紛紛跑進場內,伊伊說:“要先選兩位隊長,一個是黃隊的隊長,一個是紅隊的隊長。”大家舉手表示要當隊長。杰杰說:“我們還是用‘石頭、剪刀、布’來決定誰當隊長。”經過一番競爭,杰杰當選為紅隊隊長,俊俊當選為黃隊隊長。兩位隊長穿上各自球隊顏色的衣服,問其他幼兒:“誰到我這隊來?”伊伊說:“自己喜歡哪種顏色的衣服就歸哪隊。”經過一番自由選擇,結果是紅隊有七人,黃隊只有三人。黃隊隊長俊俊一看結果就說:“不行不行,人數不一樣,要調整。”說著就直接拉了兩名紅隊隊員過來,說:“你們兩個到我這隊,好嗎?我們加油,一定贏!”說著還伸出手做了“勝利”的動作。在他的感染下,兩名紅隊隊員點頭同意換隊,重新穿上黃隊隊服。兩隊人數總算分好了。兩個隊長還分別跟隊友商量誰來當守門員。最后紅隊由伊伊當守門員,黃隊由櫟櫟當守門員。這時,大家發現還缺一個裁判員,杰杰看看周圍沒有大班朋友了,就對著站在一旁觀看的中班豪豪說:“你來當裁判吹哨子。”豪豪也很高興地說:“好。”伊伊對著黃隊說:“我來做守門員,你們休想踢進去,哈哈!”黃隊隊長俊俊聽了,叫了起來,說:“我才不怕你呢,我可是進球高手,看我的厲害!”還沒說完,就走到球門前用力地踢了起來,后面的幼兒也一個跟著一個用力地踢球。球滾進了紅隊的球門,豪豪著急地說:“我還沒吹哨子,怎么踢起來了,不算。”紅隊隊長杰杰和其他紅隊隊員一起說:“不算不算,還沒開始。”黃隊幼兒互相看看,也同意了紅隊的意見。比賽重新開始,豪豪用力吹了一下哨子,球場上瞬間你追我趕,熱鬧了起來,只見球在黃隊智智的腳邊,眼看著要落下了,智智用手拿了一次球。紅隊隊長杰杰說:“你賴皮,不是這樣玩的,不能用手,足球是用腳踢的,你不能再玩了。”其他幼兒附和道:“就是,犯規了就不能再玩了。”智智被大家的抗議激怒了,他皺著眉頭大聲地為自己辯護:“不行!誰這樣規定了?”活動只好停了下來。大約一分鐘以后,還是智智打破了僵局:“要不,咱們制訂規則吧?”黃隊隊長俊俊說:“那咱們就規定:只能用腳踢,不能用手。原諒智智一次,用黃牌警告,第二次就要紅牌罰下場。”大家都點頭同意。豪豪馬上理直氣壯地對智智說:“你要注意了。”智智低下頭慢吞吞地往場地走。隨著一聲哨響,比賽又開始了。

  雖然教師沒有明確規定足球活動的常規,而且幼兒對足球比賽的規則也不是很了解,但是他們在實際的活動中嘗試制訂集體規則,處理團隊關系,遇到問題與矛盾沖突時已經能夠協商并找到解決的方法。

  二、采用靈活多樣的策略,指導戶外混齡體育活動

  (一)直接指導與間接指導相結合

  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活動情況,采取直接指導或間接指導的方式。有時教師直接指導得太多,直接干擾了幼兒的自主活動,幼兒一直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中。這時教師應減少直接指導,讓幼兒有更多的自主性。

  [案例二]幾名大班幼兒在場地上玩塑料布卷成的“無軌電車”,嘴里喊著:“一二一、一二一。”“無軌電車”非常順暢地往前開著。這時一位教師走過來說:“玩無軌電車人數不要太多,太擠了。”說完從“電車”上拉了兩名“乘客”下車,又指著站在“車頭”的瑞瑞說:“你這車頭沒當好,開歪了。”瑞瑞正想轉彎,被教師伸手拉直了,他只好又跌跌撞撞地開回來。就這樣,當他想轉彎的時候又被教師拉直了。后來,瑞瑞對教師說:“我要上衛生間。”說完,不等教師同意,就飛一般地跑走了,直接進入騎自行車排隊等候區了。

  教師指導、干預太多,直接告訴幼兒應該怎么玩,缺乏引導他們探索和發現的信心和耐心,使得幼兒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中,不能充分體驗自主活動的快樂,于是幼兒就主動放棄了活動。

  [案例三]又到了戶外活動時間,瑞瑞和幾個大班幼兒還是選擇玩“無軌電車”,喊著:“一二一、一二一。”兩名中班幼兒被整齊的口號聲吸引了,浩浩問:“哥哥,你們這個真有意思,我們也想玩。”站在車頭的瑞瑞說:“行吧!那你們站到我的前面來。”于是兩名中班幼兒也加入了游戲,充當車頭的角色。“一二一、一一二一”口號漸漸亂了起來,步伐也隨之亂了。大班幼兒著急了:“中班的你們快走啊!怎么不動呢?怎么沒有跟著口號走呀?”中班的兩名幼兒看著哥哥姐姐們的催促,急得說不出話來,腳步更是慌亂,“無軌電車”就這樣停滯不前了。“我可以加入你們的電車嗎?我這么高,在前面當車頭吧。”教師上前說道。幼兒欣然答應了。“車頭”有意放慢了節奏,“車頭”說:“大家一二一、一二一,開始。”剛開始的幾步,“無軌電車”還比較慌亂不穩,走出一段路后,逐漸井然有序地向前行進了。教師悄悄退出了活動。這時,瑞瑞想了想,說:“剛才老師比較高,當車頭,車頭就開得比較穩,中班的弟弟太矮了。”洋洋也說:“中班弟弟腳步不整齊,電車開了會偏掉。”于是瑞瑞對中班的兩個弟弟說:“要不然你們倆站到中間來吧!我們在前面和后面保護你們。我慢一些,你們跟著我們的腳步,就不會亂了。”于是他對后面的琪琪說:“我到前面當車頭,你到后面當車尾。”大家的步伐又開始整齊起來了,兩個小弟弟也充滿了信心,開心地和哥哥們一起玩起來。

  瑞瑞再次選擇“無軌電車”,說明他對這個游戲確實有興趣。他在活動過程中遇到困難時,無法找出問題所在。大班幼兒認為是中班弟弟們的加入阻礙了活動的開展,而沒有意識到“無軌電車”中“車頭”的重要性、位置的排列是否正確、行進的步伐是否一致等問題。為此,教師選擇了間接指導的方式,以“車頭”的身份及時介入,利用自身的行動來幫助幼兒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中班幼兒無論是四肢協調能力還是方向的掌控能力,都比大班幼兒弱,不能勝任“車頭”這個位置,應該讓能力強的大班幼兒來掌控方向。在戶外混齡體育活動中,要考慮到不同年齡段幼兒能力水平的差別,合理地分配任務,“以大帶小”,互補互助,才能將混齡體育活動的效果發揮最大化。

  (二)平行介入與交叉介入相結合

  有的游戲材料投放后,幼兒并沒有興趣,也沒有發現其中的樂趣,教師可以采用平行介入的方法與幼兒一起游戲,吸引更多的幼兒參與游戲。

  [案例四]今天有四個幼兒選擇了跳竹竿的活動。敲竹竿的婷婷和明明剛開始的時候敲得還很大聲,慢慢地,開始東張西望,手里的動作不再整齊;刍酆完栮栐谂赃吿,只見他們還沒跳一會兒,也停在那里了。婷婷和明明直接把手里的竹竿往地上一扔,準備離開了。這時,教師走過來說:“你們剛才跳得很有節奏感,我也來學一學。”見教師做出準備跳的姿勢了,婷婷和明明馬上抓住竿子又開始敲擊了。婷婷說:“老師,我們說‘開始’的時候你就可以踩進去,合的時候腳要收回來,不然會被夾住的。”教師微笑著說:“好。”婷婷和明明邊敲邊喊:“開—合—開開—合……”教師說:“哎呀,我怎么過不去了呀?你們敲得太快了,老師有點跟不上了呀,可不可以慢一點點呢?”婷婷和明明一起說:“老師,那我們慢一點。”教師指著慧慧和陽陽笑著說:“你們兩個也來教教我吧。”慧慧和陽陽高興地和教師一起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又來了幾個幼兒,開始在后面排起隊來了。這時,教師發現快輪到中班的華華時,他就會悄悄地跑到隊尾躲起來。“你也過來試一試吧。”教師拉著他來到了隊伍前面。大班幼兒馬上說:“老師,他是中班的小朋友,還不會跳。”教師說:“沒關系,你們可以教他敲竹竿啊!”華華小聲地說:“可是我也不會呀。”明明把竿子遞給他說:“很簡單,有口訣的,握著這兩根竿,開—合—開開—合,開的時候他們就跳進來了,合的時候就要跳出去了。”教師點點頭說:“哥哥說得很對。開—合—開開—合,一下一下地敲,要有停頓,而且要喊出來讓其他小朋友聽到。”明明說:“我和你一起來試試。”當竹竿按節奏敲響時,其他排隊的幼兒露出了怯生生的眼色。教師說:“沒事的,老師相信他們會敲得很好,你們是最棒的。”幼兒聽完紛紛鼓起了掌,跟著節奏,跳了起來。雖然有幾次華華還是敲錯了,讓跳的幼兒夾到了腳,但是他們還是興奮地“哇啦哇啦”大叫。

  幼兒剛開始對“跳竹竿”這個活動的興趣并不高,教師觀察到此現象,及時地介入指導,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共同游戲,想辦法吸引幼兒參與其中。有了教師的參與和適時的引導,幼兒有了活動興趣。同時,教師仔細觀察幼兒,根據幼兒的能力水平適時引導幼兒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建議中班幼兒華華嘗試敲竹竿。華華由于年齡小、能力弱,尚未掌握體育活動的技巧,教師就鼓勵大班幼兒主動幫助他,使他一步步地從生疏走向熟練。

  當活動中需要教師參與時,教師可以適時地交叉介入指導,提出相關的問題,促使幼兒去思考并鼓勵幼兒。

  [案例五]戶外爬竹梯的地方出現了吵鬧的聲音,教師循聲望去,看到很多幼兒擠著排隊。排在后面的幼兒著急地喊:“哎呀,真慢,怎么不爬呀!”只見妍妍站在梯子的前端,一動不動。教師走過去詢問:“怎么一直站在這里呢?”妍妍帶著一點顫抖的聲音說:“老師,我害怕,我走不過去,可是我很想玩這個。”原來是小班幼兒也來爬竹梯了。教師走過去先對后面排隊的幼兒說:“前面有個小班妹妹,她爬梯子的動作還不太熟練。大哥哥大姐姐別著急,稍微等她一下。如果愿意,你們可以先看看別的人少的活動區,玩完一遍再回來也可以。”有幾個中班和大班的幼兒選擇了去別的活動區。教師轉身對妍妍說:“你剛才有沒有看見哥哥姐姐是怎么過竹梯的呀?”她說:“我看見他們腳踩在梯子兩邊就過去了,我害怕,不敢走。”后面中班的玥玥爬上竹梯說:“像我這樣兩只手張開像飛機一樣,慢慢走。”教師轉身對妍妍說:“你想試試姐姐的辦法嗎?”妍妍點點頭,小心翼翼地爬上竹梯,然后站起來,腳步并沒有向前移動。“我不行,沒有辦法走過去呀。”妍妍對著教師說。教師對其他幼兒說:“妍妍現在很勇敢了,已經站上去了,可是她不敢走過去,你們有什么辦法讓她過竹梯?”走在前面的玥玥大聲說:“可以爬過去。”只見妍妍試著蹲下,雙腿跪在竹梯上,雙手緊緊扶著竹梯,兩只手在前面撐著慢慢向前移動,膝蓋也慢慢向前挪動。雖然速度比較慢,但是妍妍采用匍匐前行的方式,一膝蓋接著一膝蓋地挪,終于順利地爬過了竹梯。教師和其他幼兒都為她歡呼起來。

  由于不同年齡幼兒的動作發展水平不同,身體平衡能力也有差別,年紀小的幼兒在活動中可以降低動作難度,用自己的方式完成。爬竹梯活動中,妍妍嘗試了對她來說有難度的任務,雖然沒有成功走過去,但是最后通過教師以交叉介入的方式,給予適時的幫助、支持與引導,她成功地爬過了竹梯,獲得了成就感。在這一過程中,她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都得到了鍛煉。

  (三)指導、幫助與表揚、鼓勵相結合

  對于新奇的事物,幼兒有著無限的創造性。當提供新的器械時,教師要先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再給予適當的指導與幫助,鼓勵他們積極探索一物多玩。如剛投放“跳舞毯”時,大班幼兒踩著數字在毯子上跳舞,教師提出問題:“我們能不能把毯子拿起來?想想,還可以怎么玩?”在教師的指導下,中班幼兒將毯子拉直,當作隧道玩鉆隧道游戲;小班幼兒裹上毯子,練習左右翻滾;等等。教師表揚了創新的幼兒:“你們的想法可真多,聰明的孩子總是能想到更多不一樣的玩法。”幼兒在教師的鼓勵下,后來想出了更多的玩法:大班幼兒把毯子墊在身上,讓小班幼兒從毯子上爬、滾過去;在毯子上挖幾個洞,玩“打地鼠”游戲;等等。幼兒不僅拓展了活動的內容,而且大大提高了合作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

  對于幼兒的新玩法,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如走S形平衡橋時,有的幼兒頭頂裝有乒乓球的盤子過平衡橋,有的幼兒雙手提著兩只水桶過平衡橋,有的幼兒用報紙捧著籃球過平衡橋,等等。幼兒發明了很多的玩法,教師及時給予了表揚與鼓勵,促使不同年齡段幼兒之間互相觀察、學習,拓展出更多的玩法。我們欣喜地發現幼兒在思考、合作、創造中,走、跑、跳、平衡等技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戶外混齡體育活動激發了幼兒的運動興趣,培養了幼兒大膽自信、堅強勇敢的品質。教師要善于觀察、分析,正確地判斷和解讀幼兒的行為,有效地運用教育策略,滿足幼兒自主選擇、自主探究、主動合作的需要,讓幼兒享受運動的快樂和精彩。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