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中小學教師反思能力提高策略研究

發布時間:2020-02-10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以吉林省與黑龍江省五所中學的56名教師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調查教師反思存在的問題,提出反思策略:加強反思意識的培養,重視反思理論的指導,創設有利的反思環境,提高自主的反思能力. 關鍵詞:反思;調查;策略 教師進行自主發展提高自身素質的主要途

  摘要:以吉林省與黑龍江省五所中學的56名教師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調查教師反思存在的問題,提出反思策略:加強反思意識的培養,重視反思理論的指導,創設有利的反思環境,提高自主的反思能力.

  關鍵詞:反思;調查;策略

中小學教師反思能力提高策略研究
中小學教師反思能力提高策略研究
中小學教師反思能力提高策略研究

  教師進行自主發展提高自身素質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反思.反思是指自我用評判與反省的目光去審視自己的行為、思想以及觀念,并在理性的基礎上,做出判斷與選擇,從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思想行為與觀點.新課程改革如果沒有引發教師的觀念和行為的變化,就很難說它是深刻的;如果沒有促進教師自身的主動適應與自主發展,也很難說它是有實際成效的.筆者對中小學教師反思的意識、反思的深度與廣度、反思的外部幫助和自身努力等方面進行調查和訪談,[1-6]期望能夠從中得到啟示.

  1教師“反思”情況調查

  1.1問卷調查

  調查對象為吉林省與黑龍江省五所中學的56名教師.發放問卷56份,回收有效問卷56份,有效率100%.調查結果見表1-表3.

  問題:“在學科教學或管理上你有進行反思的習慣嗎?”調查結果見表1.96.4%的教師能夠進行教學活動的反思,僅有3.6%的教師不會進行自我反思.說明絕大部分教師能夠把反思教學活動作為促進教學和自我發展的一種關鍵手段.

  問題:“您是如何進行反思的?”調查結果見表2.教師選擇最多的反思方式是“閱讀參考資料”,這一方式與當今發達的網絡環境有關;使用“寫反思日記”的教師約占30.4%,說明教師越來越重視有關反思結果的累積;“向同事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占到了21.4%,說明交流也成為教師常用的反思方式.

  問題:“您不進行反思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調查結果見表3.教師不進行反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14.3%教師認為不需要進行教學反思,20.5%的教師不習慣進行教學反思,無法堅持下去的教師最多,約為28.4%.以上數據表明,當前中學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意識不強,對如何有效進行反思的方法了解不多.

  1.2訪談結果

  (1)教師認為應該‘反思’但不知如反思.部分教師認為,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諷刺那些只知死學不知思考的人,將他們稱為書呆子,并且提出了邊學習邊思考的著名主張.如果我們的教師不能學會反思,會不會也變為書呆子呢?教師應該反思的內容很多,可是真正靜下來想‘反思’點什么,反到是不知如何進行了.

  (2)反思成了教師的一頂“帽子”,不但沒在反思中得到多少收益,反而成了一種負擔.部分教師認為,學校倡導給教師留作業,但是教師上交的反思作業沒有多少含金量.大多數教師的反思報告從教學設計、教學效果、教學過程等環節進行針對性的總結,這樣的反思報告沒有多大意義.

  (3)反思很重要但缺乏相應的交流.教師每天要應付繁雜的考核,批閱學生小山似的作業,反思時間少.反思需要交流來激發靈感,可是教師缺乏這方面的交流.

  1.3結果與分析

  反思存在以下問題:教師雖然已經有反思的意識,但是其反思意識不強;大部分教師還處于反思的表層階段,反思深度和廣度還有待加強;反思外部引導的力量不足.一個良好的環境以及理論指導能夠對教師的反思起到推動作用.

  2中小學教師反思能力提高策略

  2.1加強反思意識的培養

  反思意識就是指進行反思的最終目標和意圖,這也是進行反思活動最基本的出發點和動力來源,教師的反思活動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后天的學習以及認知逐漸形成的.教師如果只有認識而缺乏自我反省、自我分析以及自我回顧,那么,在自我成長過程中,就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也就無從談起彌補自我的不足,無法有效提升教學能力和教學業務水平.教師只有主觀上認識到自我反思的重要性,才能從客觀上自覺進行反思,應用反思.只有這樣,反思才能夠成為教師自我完善的有效方式,教師才會主動、自愿地進行反思.

  推薦閱讀:教師評副高發表論文的最低要求

  2.2重視理論指導

  反思活動始終應堅持理論指導實踐.反思活動需要一定的理論基礎,沒有理論指導的反思是盲目的.教師對反思問題困惑的實質,是對其理論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只有將反思問題上升到理論層面,才能探尋事物的本質.如果教師單純地針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某一問題進行反思,那么,這樣的反思是表面的,膚淺的;如果純粹著眼于教師的某些理論觀念的改造、更新,而不重視對其反思實踐的指導,這樣的反思又是蒼白的、空洞的.只有用反思理論指導反思實踐,再從反思實踐上到理論高度,反思才能逐漸走向成熟.

  2.3創設有利的反思環境

  良好的反思環境有助于交流性反思的進行.單純的自我反省通常比較簡單,很難觸及事物的本質.人們在同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可以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這有利于教師反思質量的提高和反思視角的擴展.反思活動不僅是個體行為,它還需要群體的支持,如果缺乏這種支持與理解,那么教師的反思活動很難進行.教師反思需要外部力量的引導,如學?梢耘撛O校本培訓,充分利用典型案例的教育性和榜樣力量,營造良好的反思氛圍,培養反思意識;學校也可以通過培訓,強化提高教師技術性、實踐性反思,使教師學習到一定的反思方法,并養成主動反思的習慣.

  2.4提高自主反思能力

  教師反思的自主性表現在自主合理地確定反思方式與內容.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過程中,接觸的是較為深廣的社會性實踐活動,這就意味著教師反思內容的廣泛性.如果教師的反思范圍過于狹小,那么將無法達到提升自我的目的;如果反思的范圍過大,則會分散教師的精力,可能主次不分,達不到反思的目的.教師要合理確定反思內容,把反思的重點放在與實際教學緊密相關的內容上.教師反思活動長久進行下去,就不必限制于某一種反思形式,應該多種反思形式交替綜合使用,否則會使教師覺得乏味.常用的反思方式有:寫反思日記、課堂反饋分析、案例分析、教學總結、行動研究,等等

  .寫反思日記教師通過日記的形式,將每天觀察到的事物以及感受寫下來,對教學活動進行書面總結.反思日記的內容為教學活動所取得的成績和不足.通過寫反思日記的方法,能夠將教師帶入一個自我認識、自我反思、自我評價的良性循環過程中,有助于教師個人成長.

  課堂反饋分析課堂教學存在著各種不確定因素,教師預想的教學效果與實際存在一定的偏差,這就為教師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反思環境.這一反思涉及到教學的各個細節,是最有效的反思方式.

  案例分析教學案例是記錄自己或他人的教學過程,通過分析自己的教案可以知道教學利弊,從而提升自己的能力;通過分析他人教案,可以學習其優秀成果.

  總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勤于反思,要從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角度分析事件的發展規律;要重視反思經驗的積累,注重反思總結,促進教師在成長中反思,反思中成長.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