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社會工作實驗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發布時間:2019-03-28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翻轉課堂因教學模式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及將知識接收和內化順序顛倒的特性,近幾年被教育系統廣泛關注。事實證明,在社會工作實驗課程教學中,采用這種模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可以將其在社會工作實驗課程中加以推廣。 關鍵詞:翻轉課堂,社

  摘要:“翻轉課堂”因教學模式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及將知識接收和內化順序顛倒的特性,近幾年被教育系統廣泛關注。事實證明,在社會工作實驗課程教學中,采用這種模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可以將其在社會工作實驗課程中加以推廣。

  關鍵詞:“翻轉課堂”,社會工作實驗課程,應用

中國電化教育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方式及其作用

  在高校課堂中,學校和教師一般著眼于知識的講解,因此在教學環節中會比較重視教師講課的效果、教材的選用乃至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然而這種“講課—聽課”方式是單向的知識接收過程,對于學生而言,即便有課堂互動,也是被動的互動,學生的課堂學習仍以被動接受知識為主。“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對原有課堂講授模式的根本改變:它將課上時間與課下時間做了翻轉,在課堂上,教師變主角為配角,其工作內容也相應的變為答疑解惑和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在課堂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多元的方式完成教學大綱內容的學習[1]。

  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入高校教學體系中,對傳統大學教學而言將是一次很大的挑戰。對高校而言,原有教學體系的設置和教學質量的評估等都要因新的教學模式的插入而做相應的調整。對高校教師而言,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意味著將原有的傳統教學方法徹底打破。教師需要作出滿足課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設計,包括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組織講座或者制作自主學習課件等,在課上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也需要教師更為全面地掌握所教授的知識,了解該門課程的前沿,同時對教師的溝通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求高校教師具備綜合的素養與能力。對學生而言,要改變原有的學習方式,并適應新教學模式,這存在一個適應與接受的過程。因此,“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具體方式仍需要時間去實踐與探索。從意義上來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高校教學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從目前來看多數在實行的過程中與互聯網信息技術進行了有效的融合,其形式的新穎性及與時俱進性為高校原本以傳統教學方法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注入了生機;其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督促教師對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作出修改,并使教學過程與學生的學習、生活過程有機結合,這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及理論水平都將起到提升的作用;最后,學生在課下對課程內容自行學習,在課上與教師和同學通過溝通、討論或其他方式完成知識的固化與內化,這對知識的掌握與鞏固,乃至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都將有重要的作用。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社會工作實驗課程中的應用——以團體社會工作課程為例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方式與教學層次和教學性質直接相關。在高校中,文科教學“翻轉課堂”的實踐并不多,但社會工作專業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它要培養具有社會工作價值理念、理論知識和技巧,能夠從事社會服務、社會管理和社會政策研究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實驗教學在社會工作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使學生獲取社會工作的技巧,掌握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因此社會工作實驗課特別適合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以下將以團體社會工作的實驗課程為例,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社會工作實驗課程中的具體操作加以描述。

  “團體社會工作”實驗課程旨在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團體社會工作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之上,能熟練地將團體社會工作方法應用到社會工作的實踐中去。團體社會工作實驗課時在黑龍江大學社會工作教學計劃中設置為8課時,從第二教學周到第九教學周共進行8次。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每次課程分兩個模塊三個層次進行授課,第一個層次為課下網絡學習,第二個層次為課下擴展學習,第三個層次為課堂教學。具體設計及實施過程如下。

  第一節實驗課的教學內容為“初步認識團體社會工作方法”。網絡學習內容為學生在微信中觀看視頻并自學課件“團體社會工作方法初探”;在課下閱讀《拯救乳房》,課上的教學設計為教師講授、學生實驗和師生討論相結合。第二節實驗課的教學內容為“學會招募與篩選成員”。要求學生在網絡上自學課件,自行設計“招募海報”;課堂上,教師會對團體招募及相關知識進行梳理,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實驗招募團體成員的方法,并總結團體成員招募的意義與流程。第三節實驗課的教學內容為“實踐團體領導的技巧”。

  教師提前將課件上傳到微信中,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課堂上學生實驗四個方面的內容,分別為“民主式領導方式、專權式領導方式與放任式領導方式、示范的技巧和角色扮演的技巧”,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討論“團體中適合采用哪種領導方式”。第四節實驗課的教學內容為“團體溝通的方法”。課下學生會自學并在線上討論“團體溝通的方法及影響因素”;課上,教師講授“溝通的網絡”并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和討論。

  第五節實驗課的教學內容為“團體沖突的解決方法”。課下設計為網絡上觀看視頻“破壞性行為”,通過課件“團體沖突”自學并線上討論“團體沖突的功能”;課上,教師人為地制造沖突并要求學生解決,同時引導學生分享“團體沖突的來源、解決技巧以及團體沖突的正功能”。第六節實驗課的教學內容為“團體控制”。要求學生根據教師上傳到網絡中的課件“團體方案的設計”進行討論,并在課前設計一份“團體規劃”;課堂上,學生分組介紹各自的活動方案、進行團體活動“心有千千結”,并分享“控制團體活動時間的方法”。

  第七節實驗課的教學內容為“如何促進團體初期成員之間的信任”。學生線上自學課件“團體階段之團體初期”并進行討論,課堂上學生實驗“促進團體成員之間的熟識與信任的方法”,并在實驗的基礎上分享“團體領導應該在促進成員之間的信任上做哪些工作”。第八節實驗課的教學內容為“團體結束期成員情緒的處理”。學生線上學習并討論“團體后期的工作內容以及成員可能出現的情緒問題”;課上學生開展團體活動“人生坐標”,并分享用活動控制情緒的方法和有效性。

  總結而言,“團體社會工作”實驗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分兩個模塊,即課下自主學習模塊和課上教學兩個部分,課下自主學習的主要方式為網絡學習,輔以閱讀書籍、方案設計和線上討論,在實驗課的課堂上,主要教學內容為指導學生將所學方法在實驗中加以訓練,并通過討論與分享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所實驗的方法的理解與掌握[2]。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社會工作實驗課程中的效果評估及應用前景分析

  在“互聯網+”時代,高校教學不斷地嘗試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并試圖發展出融合信息化技術,又能豐富高校教育教學的新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就是一個有效的嘗試。在信息化技術的輔助下,“翻轉課堂”顛覆了教師為主角、學生為配角的集知識學習與內化于一體的傳統的教學模式,發展出了以學生為本并將知識的學習與內化“翻轉”的新的教學方式。

  在“團體社會工作”實驗課程中,筆者充分利用了網絡的優勢和學生課下的時間,力求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讓學生了解實驗課要學習的內容,為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建立微信群,每周在固定的兩個時間段發送學習內容并引導學生在線討論。通過考試的結果及對學生問卷的調查來看,學生的實驗課成績有了提高,操作能力增強,較使用傳統教學法的學生而言,對所學的團體社會工作方法能夠更為熟練地掌握。

  雖然從普遍性的意義上來講,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推廣到整個高校甚至是某一學科中,都會存在特定的問題,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在社會工作實驗課程中的應用效果是明顯的。在教學大綱沒有改變的情況下,這種教學方法的使用占用了學生的課余時間,但學生的負向反應幾乎沒有,而且覺得這種方式使他們在實驗課的課堂上得到了“真正的”“更好的”訓練。因此“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社會工作實驗課程中的應用前景是良好的,除了這種方法的普遍性價值,它在社會工作專業的實驗課程中獨特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它給實驗課課堂預留了更多的時間。

  以往的實驗課,筆者會利用課堂上的一部分時間講授與實驗相關的知識,剩余時間讓學生實驗,這樣的后果是學生往往要么實驗時間特別緊張,要么分享與討論的時間不夠,這樣對實驗的效果會產生直接不利的影響。另一方面,在實驗課堂上,教師將主動權完全交給了學生,學生實驗的過程變成自覺的過程,不再有“教師在其中”的壓力。因此,在適當調整教學大綱與教學計劃之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應用于包括團體社會工作在內的社會工作實驗課程中,即這種教學模式在社會工作專業的實驗課程中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李涵.基于微信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以學校社會工作課程為例[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5).

  [2]黃琰,蔣玲,黃磊.翻轉課堂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4).

  相關期刊推薦:《中國電化教育》已創辦25年,2012年主要刊登學習科學的最新研究進展、教育技術學科建設研究、基于云計算的教育教學網絡建設與應用研究、媒介素養教育、虛擬學習社區相關研究、遠程教育的評價與質量保證問題研究、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實踐與研究、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教育公平的策略研究、國際優質數字化教育資源的相關研究、自主教育軟件(資源)的開發與應用研究等方面的內容。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