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1-07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隨著互聯網+以及自媒體的飛速發展,大學生戀愛婚姻問題已經不再是社會上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近年來雖然在校大學生婚育現象罕見,但是不文明戀愛等現象明顯增多,因戀愛問題帶來的自殘、自殺現象偶有發生,既影響大學生的學業和身心健康,也影響高校建
摘要:隨著“互聯網+”以及自媒體的飛速發展,大學生戀愛婚姻問題已經不再是社會上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近年來雖然在校大學生婚育現象罕見,但是不文明戀愛等現象明顯增多,因戀愛問題帶來的自殘、自殺現象偶有發生,既影響大學生的學業和身心健康,也影響高校建設的安全與穩定。本文主要研究當代大學生的戀愛婚姻教育,對高校教育工作者教育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婚姻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婚戀教育,問題,對策
引言:
社會文明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法制社會的健全。目前,高校對于大學生戀愛婚姻問題一直保持“中立”態度,這樣一種較為寬松的政策,使得大學生戀愛婚姻行為較為普遍。全國大學生約有七層以上的人談過戀愛,也有小部分學生在大學結婚領證。學生關于戀愛問題有這樣一句話:“大學如果沒有戀愛過,那就不叫讀過大學。”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應該重視大學生的戀愛婚姻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大學生戀愛婚姻教育的概述
(一)大學生婚戀教育的內涵
婚戀觀是價值觀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閼儆^不僅體現了人們對戀愛、婚姻等問題的態度,也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幸福生活和社會安定。大學生的婚戀觀,就是以大學生為主體,體現出大學生對于戀愛、相處和性生活的一些基本看法,直接影響到他們對結婚對象的選擇和婚姻生活的認識。
大學生婚戀教育是大學生在大學校園里必修的一門重要的課程。大學生婚戀教育,就是一種對大學生進行關于戀愛與婚姻、兩性關系、戀愛情感與戀愛認識、戀愛能力與戀愛責任、兩性心理與兩性道德約束的綜合性教育。大學生的婚戀教育主要依據大學生的婚戀現實狀況,以青年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婚戀問題上的具體體現為教育內容,采用多種靈活的教育方式,對大學生的兩I生情感進行系統而全面地的教育。大學生婚戀教育會直接影響到受教育者對人生伴侶的選擇,還會影響受教育者對未來家庭生活、婚姻生活的責任和義務的承擔。
(二)大學生婚戀教育的價值
大學生婚戀教育有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大學生處于生理與心理趨于成熟的年齡階段,他們身體機能旺盛,樂觀向上、積極進取、朝氣蓬勃,多數學生身心狀況良好。但是近些年研究表明,也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身體問題。激發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80%左右與戀愛、情感、生理有關,因此,加強在校大學生婚戀教育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婚戀教育有助于構建和諧校園。高校教育是大學生人格發展的重要環節,能夠幫助大學生形成適度的親密感與歸屬感,使學生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欲望,樹立對自己人格負責的觀念。大學生婚戀教育是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婚戀教育,幫助他們正確對待婚戀中的挫折,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大學生婚戀教育增強了大學生戀愛的安全感,也促進了校園文化的和諧。
大學生婚戀教育有助于構建和諧家庭與和諧社會。健康的婚戀觀既關乎個人的生存與發展,也事關社會的長久穩定與持續前進。大學生是未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組建和諧家庭的主力軍,加強大學生的婚戀教育夠幫助大學生掌握和運用科學的婚戀觀指導自己的婚戀行為,從而實現大學生自身的和諧,進而促進和諧家庭的維護與和諧社會的建設。
二、大學生婚戀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婚戀教育觀念和內容滯后
我國的傳統教育認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應該是讓學生努力學習專業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強調熱愛祖國和服務社會,忽視了對大學生的情感教育和輔導。根據社會調查顯示,有不少的家長和老師覺得不適合過早和孩子交流戀愛、結婚等問題。目前仍然有一些教育工作者認為性問題與婚姻問題是私密的事情,不應該與學生公開討論這問題。因此,大學生婚戀教育觀念的滯后導致學生難以獲得有效的指導。
大學生婚戀教育是大學公共必修課,當下多數教材偏向于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大學生婚戀教育內容的調查顯示,近半數的學生認為教育內容太少且過于強調傳統,無法滿足90后大學的真實需要,極少數的學生認為內容很豐富,F有的婚戀教育內容無法與大學生的全面發展與人生幸福相一致,缺乏了人文關懷與情感關懷。
(二)大學生婚戀教育方式單一
當前學校進行婚戀觀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公共課堂教學,依靠思想政治老師將婚戀知識傳授給學生,教育方法較為單一。學校輔導員和學校心理咨詢部門往往由于學生的“不好意思”而出現助力不理想的效果。教育方式與現實學生生活相脫離,無法引起學生的內心共鳴,同時教育方式也忽視了對大學生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的培養。公共課堂教學,學生來自不同的專業,老師很難顧及不同專業學生的思維,老師難以做到專業和思政的無縫對接。最終降低了婚戀教育的實效性。
(三)大學生婚戀教育供需比例失調
如今我國綜合實力上升,社會全面發展,隨之也要求大學生需要全面發展。大學強烈需求的不僅僅是專業課知識,也更加需要情感知識。大學的婚戀教育并沒有滿足大學生的真實需求,專業的婚前戀愛知識是學生們渴求得到的。戀愛、婚姻是人們重要的人生經歷,婚戀情感是一種復雜的情感體驗;閼偈且婚T藝術,更是一門學問,在學生們摸著石頭過河的路上需要有教育者的引導和幫助,高;閼俳逃Y源的供給與其需求比例的失調,不利于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大學生婚戀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互聯網+”不良信息的影響
自媒體是互聯網技術發展的產物,也是現代社會發展進步的標志之一。對于網絡犯罪和網絡不良信息的傳播監管技術還有待提升,因此,一些不加過濾的網絡信息往往給學生們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這給學校的婚戀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網絡交流的方便,給需要尋求幫助的學生帶來了咨詢途徑,匿名交流是常用的一種方式。
但是網絡信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學生在網絡平臺上獲取的婚戀知識未必是正確的知識。在錯誤婚戀知識的引導下,學生會形成比較偏激的婚戀觀,這會加大學校婚戀教育的難度,使得學校的課堂教育和課下引導變得單調無效。
(二)高校應對不力的影響
功利性教育導致目前高校重視智育忽視德育,進而出現了婚戀教育課程流于形式的現象。因此,無論在高校里,還是進人社會后,多數大學生都受到了婚戀問題的干擾。高校教師迫于科研壓力和職稱壓力,片面地認為大學生是成年人,能夠處理好兩性關系,不需要對大學生進行過多的婚戀引導和教育。
高校強調學生專業課學習,對于專業的建設和師資的投人都下了大功夫。對于大學生的婚戀教育只是在公選課與思想政治教育課中提及,而且婚戀教育師資力量與課程建設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也必然會影響到婚戀教育的效果。關于婚戀教育的圖書資源短缺,教育內容缺乏合理性和實效性,同樣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傮w上,可以將高校問題歸納為高校不夠重視學生的婚戀教育,高校婚戀教育觀念滯后,高校婚戀教育方式不能迎合新時代學生的要求,高校對于學生戀愛、婚姻的規章制度有待完善。
(三)大學生個體差異的影響
當下社會給大學生的標簽有“獨生子女”“我行我素”“嬌生暾養”“自我為中心”,大學生在性問題上也比較開放,對于可能產生的后果不加思考,這樣缺乏自律的行為可能會給大學生帶來致命的傷害。不少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比較差,抗壓能力和面對挫折的能力也較差,當婚戀情感出問題時會出現過激行為和消極情緒,不能理性地處理好兩性關系。大學生應該提高自身修養,自尊自愛,應該明白自由是相對的,做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四、改善大學生婚戀教育的對策
(一)強化互聯網法制觀念,凈化網絡環境
規范互聯網的傳播秩序,加強對網絡媒體的法律監管。通過對媒體公司的引導與管理,促使公司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努力營造健康良好的網絡環境。媒體在宣傳與大學生婚戀有關的社會新聞時,應考慮到社會中的“包二奶”“養小三”“婚外情”等不良現象所產生的負面信息對大學生的婚戀教育可能造成的消極影響。因此在信息傳播的源頭上,媒體公司應更多考慮到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傳播更多的正能量信息,重點培養大學生的責任意識,為大學生學習、生活創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二)發揮高校的主導作用
高校教育應該轉變傳統的婚戀教育觀念,重視新時代婚戀教育。高校工作應加大對師資力量和圖書資源的投入,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優化大學生培養方案和培養目標、優化婚戀教育方法,豐富婚戀教育的內容,對大學生進行戀愛教育、擇偶教育、科學性教育、婚姻教育。同時,高校也應當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構建文明和諧的校園,完善高校關于學生戀愛、婚姻的規章制度。
(三)發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
大學生是高;閼俳逃闹饕獏⑴c者,為了提高大學生婚戀教育的實效性,大學生需要學會正確認知自我,加強自我教育能力。大學生要對自己嚴格要求,要學會有效控制自我,提高自律性。同時,大學生要提高自身的抗壓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學會正確的宣泄自己情感,要努力做到“陽光做人,用心做事”。在面臨性問題時,要提高自身的婚戀道德水平,理性面對。
五、結論
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承載著太多的使命。大學生婚戀教育應該是高校工作重要內容之一,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念,不僅需要高校付出更多的努力、社會參與,還需要大學生提高自身的修養和自我教育。
【參考文獻】
[1]梅思佳.女大學生婚戀觀的現狀分析與引導對策[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02):l53-154.
[2]李海偉.”90后”大學生婚戀觀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15):74—75+90.
[3]孫繼紅.大學生婚戀觀教育對策[J].集寧師范學院學報,2017,39(04):52-55.
教育類期刊推薦:《科教文匯》(旬刊),雜志是集學術性、綜合性、前瞻性、權威 性為一體的理論期刊 《科教文匯》雜志是安徽省一級科學教育類學術期刊。 《科教文匯》遵循”嚴謹、唯實、公開、優質”的方針,力求體現”現代”、”實用”、”綜合”三大特色。其主要任務是宣傳黨和國家有關科技、教育、文化事業發展的態勢、全面提高科教文工作者的素質,從而推動我國科教文化事業的發展。刊物宗旨:嚴謹、唯實、公開、優質 刊物特色:現代、實用、綜合。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