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6-21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隨著如今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在學生教育中也多是提倡素質教育,而德育教育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為此下面文章先是闡述了數學教育與德育教育相互結合的重要意義,也提出了數學教育融入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只有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學科教育中,才能真正加強
隨著如今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在學生教育中也多是提倡素質教育,而德育教育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為此下面文章先是闡述了數學教育與德育教育相互結合的重要意義,也提出了數學教育融入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只有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學科教育中,才能真正加強高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關鍵詞:素質教育,教育觀念,審美意識,教學評價
傳統的教育理念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灌輸,現代教育理念更加側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數學教學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邏輯能力和抽象與具象思維之間的轉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有助于學生世界觀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數學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效結合的意義
1.培養學生以數學觀點對待問題
當前教育形勢下高中數學教學內容不但要有理論知識作為支撐,而且要有充實的文化內涵來豐富教學內容,所教知識能夠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得以應用。新形勢下高中數學教育工作更注重于依靠現實來對學生展開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其在看待問題的過程中能夠以數學觀念對待各項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2.培養學生的創新觀念
現階段的用人單位不再單一地看重學歷,需要對應聘者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觀念進行綜合評價。在數學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能夠有效對學生展開思想教育,潛移默化中為學生樹立創新觀念,培養創新能力。當前社會發展速度較快,學生也需要在創新中不斷地進步,我國大部分高中都在逐漸地改變數學教育方式,拓寬素質教育渠道,為枯燥的數學課堂增加活躍氣氛,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培養學生的獨立品質
高中學生處于思想成熟初期,對于事物的發展具有自己獨特的觀點,更多時候觀點的產生受主觀意識的影響,情緒容易產生波動,有時無法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判斷。數學知識相對抽象但真正理解后能夠通過各項數字的變化給學生一個具象感受,將算式和量變等內容和實際進行聯系分析,能夠樹立正確的三觀,具備相對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品質。
4.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在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前,學生會進行一些主觀判斷,認為數學知識較為枯燥和抽象,知識不容易被消化。但實際上各個學科都存在美學因素,數學也不例外,許多名勝建筑的構造都離不開數學知識的支持,在數學教育中增加一些延展性知識和德育教育能夠提升學生對數學的認知程度和能力,激發學習興趣。高中數學知識中的幾何對稱圖形、函數的空間形式如果給予具象展示,將會發現是十分具有美感的圖案,在不斷的深入學習中學生會得到更多美好的事物,欣賞數量的增加和教師給予的思想指導有效結合,能夠使學生充分地培養審美意識。
5.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當前的高中數學教科書內容中不僅包括理論知識和各類方程式,還涵蓋了一些數學發展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數學發展歷史和相關數學家生平的講解,能夠加強對學生數學文化和高尚情操的培養。
二、數學教育融入德育教育的有效實現途徑
1.轉變教育觀念
現代教育觀念更側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教師應當充分理解現代教育的內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在進行數學教育時采取有效方法融入德育教育,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進行延展性德育教育,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教師要對德育工作充分重視起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明白國家良好發展形勢,激發強烈的自豪感,更要使學生能夠進行客觀分析,增強邏輯思維能力。
2.創新教學方法
目前高中數學教材雖然有一定的拓展知識,但理論知識仍占有極大比重,學生對數學知識缺乏正確的認知,認為學習過程比較困難。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下,學生的學習過程除了筆記以外就是大量習題,很難進行主動學習。教師應當對教學方法進行科學合理的創新,使學生建立正確的解題思維,利用教具進行一定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夠有效地將抽象思維轉變為具象,加深學生的印象。
3.完善教學評價方法
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對學生進行評定時,只是針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做出評價,缺乏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項表現和綜合素質的合理分析,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極大地阻礙了學生德育教育的開展。高中學生的叛逆心理較重,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心理變化的影響很大,在進行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多發掘學生除學習成績以外的更多優點,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表揚,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4.提升教師自身素質修養
高中學生身心發育尚未成熟,心理養成受環境影響較大,教師應當提升自身素質修養,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給學生施加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長期處于校園環境中,教師的言行舉止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教師應當在鉆研教學知識的過程中進行相應的創新,優化個人形象,給予學生正確的方向指導,形成亦師亦友的和諧關系,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結語
在現代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對高中學生實施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必然需求,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充分利用數學學科的特點,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使學生在未來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參 考 文 獻 :
[1]馮曉麗.論素質教育下的高中歷史教育發展方向[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7(2):124-124.
[2]賴順溪.素質教育視角下高中體育教學改革的構思與設想[J].體育時空,2017(13).
相關范文閱讀:德育教學改革新發展戰略方案
新課改以后對學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愛生活,愛學習,愛勞動,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遵守學校紀律和社會公德,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一代新人。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