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14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在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下,教師要注重以生為本的理念,在設計數學作業時也要考慮到通過這樣類型的作業練習來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本文是一篇 小學班主任論文發表 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初中數學作業個性化設計。 摘 要:作業是反饋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下,教師要注重“以生為本”的理念,在設計數學作業時也要考慮到通過這樣類型的作業練習來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本文是一篇小學班主任論文發表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初中數學作業個性化設計。
摘 要:作業是反饋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它既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又能夠發展學生的能力。但是長期以來,教師往往把數學作業的功能定位在對數學知識點的鞏固與數學技能的強化上,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能力。數學作業的題型呆板、形式單調、內容封閉,嚴重禁錮了學生潛能的發展。因此,對初中數學作業進行個性化設計就成了初中數學教師現在關注的焦點,針對這個問題,談談理解。
關鍵詞:個性化設計,初中數學,作業
我一直認為數學作業不應該是單一枯燥的寫寫算算,而應是充滿趣味的學習與探究。設計個性化的數學作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適應每個學生的發展,又能夠真正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作業設計的分層化
設計數學作業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練習,能夠提升自己的能力,促進自身的發展。由于不同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程度不一樣,教師就不能設計單一的數學作業,而要因材施教,進行作業的分層化設計,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得到不同的發展。作業設計的分層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作業目標的分層、作業量的分層、作業難度的分層。下面我以“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題”為例來說明一下數學作業分層化的設計。
例1:買4本練習本與3支鉛筆一共用了1.24元,已知鉛筆每支0.12元。練習本每本多少元?
例2:把一些圖書分給某班學生閱讀,如果每人分3本,則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則還缺25本。這個班有多少學生?
例3:一列長200米的火車,速度是20m/s,完全通過一座長400米的大橋需要幾秒?
這三道例題的難度層層遞進,其中例1屬于基礎鞏固題型,例2屬于合作探究題型,例3屬于拓展提高題型。
在給學生布置作業時,例1我要求全體同學都要完成,在此基礎上,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自主選擇例2或例3來完成,從而實現作業量的分層設計。這樣的作業設計既減少了學困生的負擔,使其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又能使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得到創造性的發展。并且,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程度的作業,可以使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完成基礎目標,并努力實現發展目標;基礎較好的學生完成發展目標,并努力實現創造目標,實現了作業目標與作業難度的分層。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自主選擇合適的作業,使得他們的學習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與提高。
由于分層作業的任務量、難度適宜,選擇自主,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作業不再有困難,激發了學生完成作業的熱情,使其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輕松愉快,不僅掌握了扎實的基礎知識技能,還享受到了學習與成功的快樂,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二、作業設計的自主化
學生彼此之間有不同的學習優勢,也有不盡相同的興趣愛好。因此,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為學生設計多樣化的作業類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比如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設置三類題目:一是基礎題,該類題目所涉及的知識點主要是當天課程學習的內容,比如在學過“平行線的判定”后,教師就為學生布置幾道關于平行線判定定理的練習題;二是鞏固題,即題目中所涉及的知識點基本上為之前課程學過的內容,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也將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從而更好地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三為綜合題,這類題型的綜合程度較強,學生要將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才能做到靈活解題,得心應手。這樣的設計方式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使得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夠體會到成功的樂趣,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了數學作業的針對性,使學生的學習潛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挖掘。
三、作業設計的生活化
數學的理論知識來源于生活,因此,數學知識也要用于生活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在為學生設計作業時,可以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從生活實際出發,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與數學思維,使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應用的重要性與廣泛性,從而端正對數學學習的態度,使學生喜歡上數學,更好地使所學的知識得到拓展與延伸。比如在學習了“數據與統計圖表”這一章內容后,我為學生布置了這樣一道作業題:在校園里調查關于“初中生最喜愛看的電視節目”,并利用相關的統計圖表示出來,如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等。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體會到了數學知識學習的嚴謹性,并且在統計的過程中將所學的知識進行了鞏固,使得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了數學的價值。并且,學生在進行調查活動時,積極動腦思考整理,充分發揮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通過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設計一些充滿個性化的數學作業,可以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激發出來,使學生充滿學習的動機,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四、作業設計的趣味化
很多學生把作業當成是負擔,不管教師布置作業的多少,學生都覺得占用了他們的課外時間,因此總是對數學作業充滿抵觸情緒,造成做作業的效率低下。要改變這種現狀,教師就要設計趣味化的作業,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讓學生能夠自覺自愿地學習數學,做數學作業,那么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師的必然選擇。游戲一直都是初中生的最愛,教師將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游戲中,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知識,提高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比如,在學過了“事件的可能性”后,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可能性,我為學生設計了“猜硬幣”的游戲,即讓兩個人一組,一人扔硬幣,一人來猜,并讓學生記錄每次扔出來的硬幣的正反面,以便學生能夠在玩中學習,體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再比如,學過了“投影與三視圖”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利用自己的物品,將其三視圖畫出來,并與學生進行交流。通過布置這樣趣味化的作業,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提高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并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
五、作業設計的開放化
數學知識之間的緊密聯系使得數學問題的解法多樣,為了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開放化化的數學作業。比如學習了“二元一次方程組”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計“雞兔同籠”的作業題:“雞兔同籠,共35個頭,94只腳,問雞兔各有多少?你能想出幾種解法?”這道題有多種解法,很多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想到要列二元一次方程組來解題,這是解法一。但是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很快就能想出更多的解法,像是利用抬腿法、假設法來解題等,學生會發現這樣的方法比列方程組來解題快速得多,解方程組不僅運算麻煩,還容易算錯,占用了時間,而他們積極動腦思考,通過不同的思維方式,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索,就能找到更便捷、更快速的解法。這樣就促使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想法更發散,而不是只跟著教師的教學節奏,從而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總之,設計個性化的初中數學作業是社會進步與時刊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發展的必然途徑。教師要對初中數學作業進行個性化的設計,可以從作業設計的分層、自主、生活、趣味、開放這五個方面入手。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以及所學數學知識的內容,采用合適的作業設計方法,讓學生通過個性化作業的練習,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自己的能力,促進自身個性化的發展,成為符合時刊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黃海翔.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5(11).
[2]王燕.提高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有效性的對策探究[J].新課程:中旬,2015(11).
小學班主任論文發表期刊推薦《數學教學》雜志辦刊宗旨:按照“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指示,在中學數學教育領域內研究新問題,交流各地經驗,為社會主義普教事業服務。本刊雜志是以研究中等學校數學教學問題為主要內容,以中等學校數學教師和高等師范院校數學系本科和?茙熒鸀橹饕x者對象的期刊。本刊雜志立足上海,面向全國。數十年如一日,始終面向廣大中等學校以上的教師。為中學數學教學交流經驗,為數學教師提供進修資料及教學參考資料,為師生提供課外活動場地,深受廣大的讀者的喜愛。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