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人民教育雜志投稿怎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

發布時間:2016-06-01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隨著現在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德育教育也成為每個學校規定的必修課了,德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本文是一篇 人民教育雜志投稿 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怎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 摘 要: 一直以來,德育都是教

  隨著現在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德育教育也成為每個學校規定的必修課了,德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本文是一篇人民教育雜志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怎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

人民教育雜志投稿

  摘 要: 一直以來,德育都是教育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當今社會,伴隨著科技的發達,人們的生活、文化等水平提高得很快,必然需要道德和人格的支撐,否則,可能給社會帶來潛在危害。兒童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接班人,他們的素質情況就是我國未來公民的綜合素質情況,那么應該怎樣對他們進行教育呢?新課標對數學教育提出了明確的教育目標,即在抓好學生對基礎知識、技能學習的同時,還要引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生活及自我反思的能力,使德育教育能夠順利發展。對教育本身的方向性和傾向性來說,所有的兒童教育都包括對兒童的德育培養,這也反過來更好地促進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這是非常重要關鍵的一點。

  關鍵詞:小學數學,德育教育,數學學習

  一、深挖素材

  小學德育教材里關于思想教育方面的內容不是很明確,這就需要教師仔細揣摩研究現有教材,能夠深刻把握教材的主旨,在日常教學的每個知識點中融入德育教育。例如,可以用我國經濟水平增長的一些具體的數字或者人口增長的速度等帶有具體數字的一些事例,讓學生練習怎樣讀多位數,并最終掌握讀法,這樣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學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生學習表示時間的單位時,可以趁機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莫虛度的思想教育。再如,在學生學習圓周率時,教師可以把圓周率的來源詳細講解給學生聽,圓周率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通過長時間的努力、探索研究計算得出的,并且告訴學生他第一次把圓周率的小數值精確計算到了后6位數,這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這樣引入,既可以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又可以增強他們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而這些感覺可能會讓學生產生要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的決心、責任感。除此之外,也會讓學生樹立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其實數學教材中有很多類似的事例,只要教師足夠用心鉆研,將課本參透,就會挖掘出更多可以應用的素材。

  二、塑造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品質

  數學學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有廣泛的應用性,因此在教學中要多培養學生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加強應用。這樣在數學應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樹立并形成對問題的應用意識及能力,同時可以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一定要針對他們的年齡特點,以及他們已掌握的知識水平,遵循他們特有的心理特點。不管哪一門學科的教學,都要從學生的心理為出發點,為學生的學習創造最好的心理狀態,以這種最好的狀態切入。而要在數學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授了一年級學生《認識人民幣》的知識后,我設計了主題為“小小商店”的三次購物活動,復雜程度由易到難,學生在這些活動中親自體驗了怎樣使用人民幣,并且鍛煉了學生與人溝通、交往及合作的態度、能力。再如,在講授“比例尺”之前,我先給學生講解了在地圖上如何根據“比例尺”,計算出“圖上距離”或者“實際距離”,還進一步給學生介紹了怎樣根據“比例尺”繪制圖紙,同時告訴他們這個知識在科研、建筑、軍事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通過簡單明了、容易理解的語言介紹,讓學生把平時所學的知識與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后的學習及祖國建設充分聯系起來,使得他們能夠端正學習態度,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充分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

  三、通過評價功能融入德育教育

  在學生道德行為的建設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是評價的導向功能。所以說,教師把德育因素融入到教學的評價過程中,讓評價能夠蘊含德育教育的功能,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例如,老師經常用“如果先禮讓別人,會顯得你更有禮貌!”“你很有愛心,很棒!”等帶有期許性質的話語,學生就會朝著更好的方向努力,自然而然就會顯出體現出德育教育的效果。在日常教學中,將金融投資、市場競爭知識、生產生活等常識融入其中,教導學生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并且可以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發現數學的美,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

  數學學科里面蘊含著很多美學因素,它并不是人們想象的枯燥乏味。古代的數學家、哲學家曾說:“數學處處伴隨著美。”數學的美感因素,主要體現在關于秩序、對稱及和諧等方面。例如平面圖形圓就是看上去很完美,但是不是因為表現在對稱性方面,最主要的是它體現了某種精神,而且是某種偉大的集體主義精神,這是因為圓是由無數的點根據內在規律組成的封閉的圖形,這些點遵守某些和諧的秩序,這就好像是美好團結的大家庭里的成員一樣,它們各有各的作用,并且時時遵守集體的規則。因此,我在教學時啟發學生,將每個人都比喻成圓圈里的一個圓點,而把整個班級或者社會這個大群體看做是一個大大的圓圈,而班集體的成績和班級形象離不開每個學生的努力,如果某個學生不能正確認識這種關系,不遵守集體的紀律,就好像是圓圈里的圓點突出在圓圈外,而顯得與班集體格格不入,這樣就體會不到班集體大家庭的溫暖和力量。這種方法就可以將集體主義教育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傳達給每位學生。

  五、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習慣

  小學的教育對象是小學生,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自然也要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從無到有,逐漸感知、認識,從具體到抽象的理念,都要按部就班,分階段地進行[2]。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堂進行學習時要格外努力、勤奮、勇于鉆研,并且教師在教學時,要巧妙串聯各個相關的知識點,培養孩子勤奮鉆研的良好習慣。在研究探討問題的答案時,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到問題和困難之間的某種聯系。問題為什么會產生?歸根結底是因為困難。同樣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要樹立一種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頑強奮斗精神,要有不服輸的毅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要堅持仔細認真、一絲不茍的嚴謹態度。比如,有的學生平時不認真完作業、寫字很潦草等。這些問題,需要教師在檢查、批改時,逐漸教育、引導其改正,告訴學生這樣不認真對他們未來工作和發展都會非常不利。所以,教師要教育指導學生在日常數學學習中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走向科學的必經之路就是數學。教師只有從小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及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夯實學生今后學習好數學的基礎,為祖國培養出更多的棟梁之才,為國家的建設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付民.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學周刊,2013,06.

  [2]崔萍.小學數學教科書中的德育滲透[J].新課程學習(下),2013,01.

  [3]王妮娜,王清磊,李征.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2,12
  相關期刊簡介:《人民教育》準確地、及時地傳達黨中央、國務院和教育部關于教育工作,特別是基礎教育工作的指導精神、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報道各地重要的教育情況;傳播教育教學改革新鮮經驗;宣傳教育界的先進人物;探討教育中的理論和實際問題;介紹外國教育情況;為廣大中小學校長、教師提高思想業務素質提供切實的幫助。主要面向中小學、職業學校的教師與干部、師范學校的師生、各級教育行政干部以及關心教育的各界人士。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