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5-21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邏輯學論文發表了邏輯學的重要地位及影響,人們依靠強大的邏輯思維促進了社會的發展,所以社會發展離不開人類強大的邏輯思維,那么對于教學來說,如何才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呢?如何才能進一步完善邏輯學學科各方面的良好的發展呢?
這篇邏輯學論文發表了邏輯學的重要地位及影響,人們依靠強大的邏輯思維促進了社會的發展,所以社會發展離不開人類強大的邏輯思維,那么對于教學來說,如何才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呢?如何才能進一步完善邏輯學學科各方面的良好的發展呢?
關鍵詞:邏輯學論文,邏輯學培養
邏輯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是用來構建人類思想的工具。作為一門支柱性學科,邏輯能夠促進社會朝更加理性的方向發展。不管是創新人才的教育培養,還是科學理論的建立以及技術的進步,都與邏輯緊密相關。而目前在我國,邏輯學并沒有獲得與其自身相符合的社會地位,而且存在被邊緣化等一系列問題。高校的存在就是為培育創造型人才,提高當代青年表達和學習的各項能力。而邏輯思考能力是上述各項能力的基石,在我國邏輯學作為如此不可或缺的學科,卻未能獲得與之相符的地位,有人誤認為它是形而上學,有人更是把它作為形式主義的一種類型。不僅如此,在高校教育體系中,邏輯學老師的數目顯著減少,能力也明顯降低。普通邏輯學這門課已經有退出日常教學的趨勢。師資力量較弱、教學理念、方式、方法和現代教育不能很好的適應,都是造成邏輯學學科與其本身所應有的地位完全不相符的原因。所以,徹底地了解邏輯學及其地位和影響,能夠進一步完善邏輯學學科各方面的良好發展態勢。
一、邏輯是理性思維的工具
當時世界正處在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這個時期的最明顯的特點是知識不到被創造,人如果不想落后于世界的發展,就需要具備理性思維。邏輯思維能力是人持續發展前進的產物,也是區分野蠻人和文明人的重要標志之一。在創新人才的綜合素質中,科學嚴密的邏輯思想是十分重要的邏輯思維能力。它不僅有影響創新的作用,同時也是創新思想產生和應用的堅實基礎。如果某個人沒有良好的邏輯能力,很易發生定義不清晰、判斷不準確、推論不符合邏輯、證明缺少說服力這類低級錯誤,很難理智地看清事情的最本質特征,這樣雖然具有很強的創新意識,還是很難讓思想準確地反映出真實狀況。從某種程度來講,創新思想的形成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整個過程都與邏輯思維最基本的素質密不可分。
邏輯學的基礎作用是對人思維的培養,作為一門應用型學科,是指導人類使用邏輯思維并進行高效交流和討論的必備手段。而發明和創新也把邏輯科學作為基石。西方的前沿科學一直以來都把演繹和歸納邏輯作為基石,這與當今科學的迅猛發展以及令人震驚的科技的飛速發展緊密相關。在人的知識體系中,邏輯思維是最初所具備的內容之一。其理論和方式對科學的誕生和發展都具有深遠影響,邏輯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它不僅改變了自然科學,還對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雖然科學分類廣泛,研究內容差異巨大,研究手段各具特色,但是即使在科學如此迅猛前進的當代,邏輯仍是它所依靠并且不能背離的。每一種類型的科學均是由一連串理念、假設、推斷所形成,并且隨其一起不斷進步。整個理論體系也會做出相符合邏輯的改善和調整。所有這些都無法離開邏輯學,無法離開對邏輯知識在現實條件下的實踐。在此層面上,列寧引用黑格爾的名言:“任何科學都是應用邏輯”。所以,不管是自然科學或是社會科學,都需要建立嚴謹、正確并且具有邏輯的體系。如果缺少邏輯知識,未經嚴格的邏輯練習,人類無法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任何科學內容都需要把邏輯當做基石,需要符合邏輯,不符合邏輯要求的一定不能被稱作科學。在缺失邏輯的情況下,不會有任何科學的誕生。嚴復曾經說過:“是學為一切法之法,一切學之學。”
二、邏輯是培養人才的重要手段
邏輯思維和創新思維的培養,特別是邏輯知識積淀和內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從長遠進行考慮和規劃,不能只貪圖短期的效果。要有龐大的、全面的邏輯知識作為基礎,才能更好地激發邏輯潛意識。知識積累越深厚,潛意識開發的可能性則越大。根據相關專家預計,2020年,發達國家會創建把知識創新作為基石的國家高新技術體系,而發展中國家在2040年能夠完成這項任務,所以全球預計在21世紀后半世紀邁進知識經濟時代。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到,社會文化的基礎和核心就是知識創新,同時作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創新型人才會起到重要作用。所以,中國需要教育培養出一批擁有創新思想、理念和能力的新型人才,在新的知識經濟時代具有更強競爭力,占據更高的地位,而邏輯在這一個過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唯有讓創新人才了解熟悉邏輯學知識,接受系統的訓練,培養良好的邏輯素質,才可以利用創新思維完成所需要的創造。在談論21世紀創新型人才時,錢偉長教授曾說:“學好一門功課并非僅按照此課所教的方法工作,這是由于這門課所教的內容也許在幾年后甚至幾十年后都沒能在實踐中得以運用。但是倘若我們著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素養,那他們在這門課所學到的邏輯思維的方式永遠都會有用武之地”。曾經聽說過一個打牌的例子,兩種水平差異很大者都不按照常理出牌,但是水平較差這常是胡亂出牌,輸的一塌糊涂,偶然獲得勝利,也純屬巧合;而水平較高者常常連出妙招,以奇制勝。這兩種人最大的不同是,水平高者收到過系統的訓練,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個人如果想進一步提高創新能力,需要盡最大努力提升邏輯能力。邏輯學是一種認知方法,從已經了解的事物到未曾了解事物,它可以幫助我們增強自我學習的能力,探尋新興事物。人們了解世界,探索未來,總是想要在保證正確率高的同時提高效率。所以,唯有徹底地明確邏輯在整個學科體系中所占據的地位和影響,同時把握好我國強力推動社會科學發展的良好機會,進一步開展邏輯學教育,重視研究工作,才可以推動邏輯學的不斷前進和發展。
三、邏輯是新科學發展的重要動力
張曉芒曾經說:“思維素養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對于認識、了解和創造世界具有統一概括的重要作用,它還把人類最本質的邏輯思維作為基石。所以,在思維素養的塑造過程中,只有關注到邏輯思維基石的地位,才能夠在創造過程中,了解掌握并具備人各方面的特點。邏輯對的獲得全新知識起到的影響,大多依靠演繹、總結和類比等等方法完成。更加具體地來說:我們能夠通過邏輯演繹推理,把已知領域一般性的規律和與內容運用到其他某些非常規性的問題中,然后得到新結論和新理解;或者通過總結推理,從已知領域的非常規性的知識總結出常規性知識,拓寬我們的視野,了解新知識;另外我們還能夠通過類比推理,由非常規到非常規,舉一反三,以獲取新知識。 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中,通過邏輯推理產生的重大科學成就數不勝數。歐幾里德的幾何學是依據已經存在的公理,通過演繹推理,得出了多個先前沒有被發現定理。21世紀以來,我國現當代邏輯學取得的長遠進步,不只為國內近代邏輯科學的進步起到繼往開來的效果,讓國內邏輯學進步產生巨大變化,另外它對于西方邏輯的系統輸入,在某種方面上觸發了我國陳舊思想方法的改革,而且讓這類改革深入科學、歷史學、教學、哲學等許多領域,因而它在我國社會甚至我國文化從傳統轉向現代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影響。愛因斯坦對此曾經評價:“我們所崇敬的古希臘是西方科學的誕生地,世界在此前所未有地見證了邏輯系統的產生,這個系統這樣精確地一步步向前發展,這使其中的任一命題均成為無法置疑的―在此所說的其實正是歐幾里德幾何學。推理所取得的這種令人贊嘆的成就,讓人的理智得到了為獲得未來成績所需的自信”。舉世聞名的化學家門捷列夫通過歸納推理,建立了元素周期表,提出了元素的周期律。類比推理在科學發展及取得的成就中有打開思維、舉一反三的重要作用。歷史中眾多科學理論的提出常常由類比推理得到?档略f:“當理智缺少值得被討論的想法觀點的時候,類比常常可以給我們指出正確的方向”。如此可以看出,邏輯是獲得新知識的重要工具。
邏輯學歷史悠久而富有生命力,從古至今,不論哪個年代,不論東方、西方,邏輯學曾經都極為繁榮,有很多受人尊敬的邏輯學家,有嚴密的邏輯思維和震驚學術界的著作,它對人類思想的改變和文明社會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邏輯學對當前教育、文化、技術、科學等各個方面的進步的巨大作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4年偏斜的學科類型中,清楚地把邏輯學列入七大基礎學科。這七大基礎學科分別是:數學、邏輯學、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物理、化學和生命科學。而英國大百科全書(1977)將邏輯學寫入知識五大分科的第一位,這五大分科分別是:邏輯學、數學、科學(包括技術、自然、社會科學)、歷史學和人文學(主要指語言文字)、哲學。通過這些可以看出邏輯學在社會歷史中產生的難以磨滅的影響。
推薦期刊:《人類學學報》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季刊)創刊于1982年,是我國唯一報道人類學研究的國家級核心刊物,主要發表人類學和相關學科的原始研究報告和綜合性學術論文,在人類起源和現代人起源理論方面,在中國舊石器文化的綜合研究方面多有建樹。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