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小學教學論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課程考試改革

發布時間:2016-05-19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課程是以研究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的問題為目的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門課程。我校小學教育從2005級本科生開始就開設的專業必修課程。立項前已開課4屆。本文是一篇 小學教學論文 范文,主要論述了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課程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課程是以研究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的問題為目的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門課程。我校小學教育從2005級本科生開始就開設的專業必修課程。立項前已開課4屆。本文是一篇小學教學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課程考試改革。
  摘要:考試是課程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具有“指揮棒”的作用。建立以任務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強調過程體驗、合作學習與綜合運用的課程教學模式,切實將“教”與“學”有機地統一結合起來,有效解決學生學習本課程目標不明確、積極性不高、枯燥無味的問題。同時改變重知識、輕能力,重記憶、輕創新,重理論、輕操作的考核評價方式,建立能真實全面地考核出學生掌握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考核方式。

  關鍵詞: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考試,改革

  一、課程考試改革立項的前期基礎

小學教學論文

  2005年在教改課題《教師教育專業學生成績考核與評價新模式研究》,研究了教師教育專業中課程考試如何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如何培養學生適應學習型社會的能力。構建適應學習型社會、有利于學生綜合發展能力的多形式的考試模式。研究在課程成績評定過程中,如何發揮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參與評價(自評與互評),研究學生自我評價的內容、方法及原則等。

  2008年在論文《在高師學生學業成績評定中實施評價主體多元化的實踐探索》,闡述了多元主體參與學生學業評定,充分發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

  2009年7月發表的論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與考試改革的構想》,提出了“建立以任務為主線、學生為主體、能力培養為本位、多維課堂為陣地的教學模式”和通過“綜合考核評價學生活動方案設計的水平、實施活動的能力、活動實施的效果及自我評價和反思的能力來考核學生學習情況”的初步設想。

  二、考試改革立項后的課程教學模式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的目標是理解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的意義,掌握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計的基本要求和程序,要求學生初步學會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具備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能力。為達到這一目標,建立了理論精講―任務驅動―自主學習―交流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因此我把課程內容分解為三部分,即教師精講部分,主線任務完成的實踐中體驗學習部分和研究性學習部分。

  1.精練的理論講授。講授的內容有課程的理念、課程的特征、課程的目標、課程的內容等,目的在于把握課程的理念和特征,理解課程開設的意義和目標,明確課程的內容特點。

  2.主線任務的實踐體驗。通過學生參與具體活動的設計、實施活動及評價活動,學生對課程的總體及具體實施有進一步的認識,明確在課程的設計、實施、評價中教師的具體工作,具備實施課程的基本策略。所以在講授10課時的基本理論之后,將學生分成3~5人/組,圍繞主線任務,合作設計1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完整的、具體方案,并在事前聯系好的學校、指定的班級組織實施。課程學習期間,至少在小學課堂中完成三次實踐性學習。分別完成主題活動選題指導、活動方案制定指導、活動匯報交流指導。學生在這一真實的任務驅動下,親身體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完整過程,經歷從“選題指導―活動方案制訂指導―活動實施指導―組織活動總結與評價”四個基本環節的全過程。

  3.自主研究與交流討論。在實踐任務完成后,自主學習和研究課程實施中的教師、課程資源的開發、課程的評價等問題。因為實踐過程中學生實際遇到過一些問題并基本解決了相應的問題,再來學習,理解更深刻,效果更好。如講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教師的素質需要,學生們感受頗深。講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學生們思路較為清晰。

  三、課程考試改革的措施

  課程總成績=綜合評價成績×80%+平時成績×20%。但綜合評價是一種改變“一卷定乾坤”的考試傳統,把考試考核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建立從學習過程、知識掌握及綜合應用的全程多元考核評價模式。多元評價具體體現在包括了多項考核評價內容,多次考核評價過程,多人參與考核評價三個方面。

  1.綜合評價的三項考核內容。綜合考核評價的主要依據是三大板塊內容。一是小組合作完成的一份完整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方案》,依據課堂交流分享的情況及最后定稿的情況評價選題的價值,方案的可行性、規范性等。二是在小學真實組織和實施所制訂方案的過程情況,在日常交流、分享中了解活動實施的過程和效果并進行成績評定。三是期末結束時學生個人撰寫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課程學習總結》,是學生對自己在學習本課程中的態度、方法及收獲所做的全面總結,包括課堂理論講授的學習、三次實踐活動的參與情況、自學內容完成的情況、課堂討論參與的情況、對課程教學方式的意見和建議,最后要對自己學習本課程的態度、收獲做出自我評定。

  2.突出過程考核。針對考核的內容,突出過程性考核,以考核促進學生的發展。一方面是以上三項內容的考核是隨進程進行的,分散在一個學期的不同階段。同時小組合作完成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方案》至少有三次成績評定,即初稿、二稿和定稿。初稿是學生還沒正式進入小學前,根據所學理論及對小學、小學生的主觀印象制定的,二稿是進入小學后,結合了學生和學校的實際修改過的,三稿是整個實踐過程完成后,經過反思后再修改的。

  3.學生參與成績評定。學生參與成績評定,改變“教師說了算”的評價方式,建立多視角、多元化的評價體系,體現學生主體性,促進學生發展。學生參與成績評定的方式有自我評價、小組內互評、小組間互評三種方式,評價的內容主要針對活動方案設計和活動組織實施兩部分。(1)自我評價:要求學生在課程結束時撰寫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課程學習總結》中給自己學習這門課程的態度、效果等做出成績評定,評定的成績占綜合考核評價的10%。(2)小組內互評:小組成員依據活動參與程度、貢獻大小等小組實踐活動情況對小組逐一進行評價。組內評價成績占綜合考核評價的20%。(3)小組間互評:組與組之間依據日常教學中選題分享、活動設計分享、活動組織實施分享等就活動設計與實施進行互相評定。各小組評定后的平均成績占綜合考核評價的20%。   4.平時成績的評定。主要依據是日常學習筆記、自主研修學習和討論情況、作業、考勤等。占總成績的20%。

  四、課程考試改革取得的成效

  1.在教育理念上給了學生正面示范;A教育課程改革的大形式,尤其是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非常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強調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發展性的課程評價,促進課程的民主化等。本課程教學與考試改革無疑是為學生進行了生動的示范。

  2.學生的學習狀態發生了改變。與傳統的筆試、閉卷的形式相比,重視知識的記憶,忽視知識的應用和能力的狀態得到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不再是“上課抄筆記,下課補筆記,考前背筆記”了。考試也不再只是充當甄別的工具,讓學生談而緊張。而是發揮了其導向的功能,成為真正意義上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和提高的有效手段。

  3.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應用性課程。學習課程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承擔相應課程的教學活動的能力?荚嚫母锿怀鲋R應用能力的考核,但并沒有忽視基本理論的學習,相反地在實踐應用與討論交流中更加深了對課程理論的理解。

  4.學生關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興趣得到提高。課程綜合考核評價學生活動方案設計的水平、實施活動的能力、活動實施的效果及自我評價和反思的能力,使得學生關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域問題的興趣得到提高,提出相關問題的能力得到發展。從2009級學生論文選題來看,很多學生選擇了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相關的問題開展研究,體現了選題的實用性、地域性,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5.收集了一套有價值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案例。每一學期,我都組織學生將他們自行學生自行設計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方案進行匯編,按實施學校編印成冊,一方面訓練了學生組編文本材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把這些寶貴的資料保存下來,對實施學校來說,有了課程實施的有效支撐材料;對學生們來說,為以后實施該課程提供了可參考的資料。

  五、考試改革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1.大班化教學實施難度大,效果不理想。無論是小組合作完成主線任務,還是開展自主研究、討論交流,都需要任課教師進行細致指導,但該課程上課的班級人數達80~100人,指導難度大,結果集體指導多,針對性的個別指導少,效果不理想。同時一個班級同時去一所小學組織實施小學生的活動,對學校規模要求高,組織工作困難,學校及任課教師難以全面把握各小組實際情況。

  2.實施改革增加了師生負擔。如學生實踐過程中的交通費、文印費等均自行承擔,增加了學生經濟負擔;同時改革工作也大大增加了教師教學工作量,聯系并多次帶領學生去小學組織活動,耗費的時間比較多,修改學生撰寫的活動指導方案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

  3.學生評價主權的運用中有功利思想存在。學生參與評價,在行使其評價權的時候不排除學生有功利思想存在,不得已采取了必須體現層次、規定指標等方式加以控制,但仍不能保證學生評價的完全客觀性,還需要長期的、多方面的引導與教育。

  參考文獻:

  [1]蔣愛英.在高師學生學業成績評定中實施評價主體多元化的實踐探索[J].科學時代,2008.

  [2]蔣愛英.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課程教學與考試改革的構想[J].懷化學院高等教育研究,2009.

  [3]付愛萍.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考核評價初探[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07,(12).
  小學教學論文發表期刊推薦《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雜志社創刊于1980年,至今已走過了30多個春秋,出版雜志470期。她伴隨著戰斗在教育一線的千百萬辛勤園丁們共渡風雨,共同成長。同時,也見證了30多年來中國小學教育在改革發展道路上的艱辛與坎坷、成就與輝煌。30多年來的沉淀和積累,她不僅得到了業內同行的贊許,同時也贏得了教師們的心。大批的知名專家、學者及優秀教師云集在她的旗下,為她搖旗吶喊。正因為如此,她在激烈的競爭中才得以立穩腳跟,嶄露鋒芒。辛苦的耕耘換來豐碩的果實,我刊每年都有幾十篇文章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小學各科教與學》全文轉載,上百篇索引目錄。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