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1-11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我們也都知道現在大學生教學上的新思想教育與古典文學教學有著聯系,對于古典文學對大學生的教學影響有哪些呢?本文是一篇教學論文。馬克思主義是非常嚴謹和科學的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我們就是在歷史的變革中不斷地認識到中國發展的
我們也都知道現在大學生教學上的新思想教育與古典文學教學有著聯系,對于古典文學對大學生的教學影響有哪些呢?本文是一篇教學論文。馬克思主義是非常嚴謹和科學的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我們就是在歷史的變革中不斷地認識到中國發展的特性,選擇性地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而中國的古典文學是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動力。古典文學除了包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外,還蘊含著豐富的哲理,而這種哲理性又大大增加了大學生思想教育的科學性。
摘要:中國的古典文學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體現,古典文學包含了無數的經典作品。對于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來說,古典文學教育的優勢非常顯著。我國古典文學自古以來就有著育德、美德的效果,對中華民族的精神以及高尚情操的孕育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對此,應從根本上發掘古典文學背后的人文魅力,充分地發揮古典文學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以此促進中國當代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全面進步。
關鍵詞:古典文學教育,思想教育,大學生,教學論文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外來思想不斷地涌入到中國,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對中國年輕人的價值觀、世界觀產生影響,潛移默化著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不少學生因缺乏判斷力,容易被消極負面的思想所誤導,從而影響到自己的心理健康發展以及思想道德的形成。鑒于這種情況,特別需要高校從思想層面對大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的積極作用。[1]
教學論文:《基礎教育論壇》,《基礎教育論壇》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教育部中華現代教育教學研究會與遼寧北方報刊發展中心聯合主辦的教育類學術期刊,是中國教育理論期刊協會會員刊物,集學術性、實用性、權威性、前瞻性與專業性于一體,旨在推廣教育新理論、新經驗,為廣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學術交流平臺,全面深入推動素質教育。
一、研究古典文學對大學思想教育的意義
我國近兩年發展起來的國學熱,體現出國家對文化軟實力的不斷重視,這種良好的社會環境是我們通過古典文學教育實現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條件。研究古典文學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有著非常實際的意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備了較強的學科交叉性、借鑒性、流動性的特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借鑒多個不同學科的理論和資源為自己所用,從而提升自身的教育效果。盡管古典文學教育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分屬兩個不同的學科,但二者在教育意義層面是共通的,對于大學生的德育和美育工作是統一的。古典文學背后蘊含的強大情感昭化以及對生命意義的追求,是我們在古典文學研究中忽略的地方,深入地挖掘中國古典文學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和人文精神對于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著特殊的意義。
二、古典文學教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一)古典文學的內涵和特征
為了研究古典文學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我們首先應該明確古典文學所包含的人文內涵以及精神特征,更加深入地了解古典文學的本質。那么古典文學教育的思想內涵到底是怎樣的呢?我們可以從古典文學教育的內容著手,中國的古典文學廣義上來說是指從先秦到清末所有的中國文學內容,包括的內容非常多,諸如作家、作品、文學事件、起源與發展歷程等,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點;其表現形式也非常多,從詩歌、小說、散文到詞、曲、賦等,題材非常豐富。[2]古典文學的主要特征有哲理性、教育性、情感性、道德性和美感性。其哲理性主要表現在中國古典文學中的理性之美,特別是探索真理、揭示事物本源的特點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非常好的幫助,能夠促進學生探索真理,激發學生主動思考;情感性也是古典文學的主要特點,很多古典文學中含有豐富的情感內容,有的關乎國家命運,有的飽含了作者深沉的情感關懷,這種情感力量對大學生來說有著非常強烈的情感共鳴;道德性主要體現著古典文學的歷史使命感和道德責任感,弘揚人文精神是古典文學的典型特征,很多古典文學作品中非常重視對人物歷史事件的道德審判,這種尖銳的揭露和批判是古典文學的顯著特征。
(二)古典文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響
1.古典文學對當前社會的解讀與時俱進
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典文學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被認為是落后的封建思想而與社會相分離。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古典文學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古典文學內部出現了非常多的新型學派,他們通過古典文學的理論解讀當前的很多社會現象。透過古典文學的理論更加清晰地看待這個世界,能夠對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當代大學生是一群思想活躍的年輕人,古典文學教育對于社會現象的全新認識能夠被廣泛地運用于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這種與時代結合的特點,能夠很好地影響大學生思想文化思潮的推動和價值觀念的養成。特別是現在社會正處在一個變革的時期,在巨大的社會壓力之下大學生會產生多種不良的情緒,而很多古典文學也恰恰都是在巨大的壓力下創作出來的,古典文學對于社會的解讀有時候恰好符合了當下大學生的心理情景,通過獨特的視角和認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
2.古典文學教育能夠促使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創新
當代的大學生是一群追求創新和個性的年輕人,古典文學教育的引入能夠使得當前的大學生思想教育形式得到創新,古典文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其潛在的思想教育功能為大學生思想教育創造了便利的條件。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創新主要表現在教學的理念、內容、模式的改革上,具體表現在:首先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內容,從心理學的層面來解讀,古典文學的加入能夠極大地豐富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內容,這也符合了當代大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求,能夠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古典文學教育為大學生思想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將古典文學教育納入到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教學內容中,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還能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和審美能力。[3]其次是教育方法,古典文學教育和大學生思想教育畢竟不是同一學科的教育,古典文學的引入必然會影響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形式、內容、方法的改變,通過古典文學資源中思想教育資源的挖掘,以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為教育的導入點,提高教育方法的有效性,也是古典文學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的積極影響。教育方法的改進能夠不斷地深化大學生思想教育中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大學生思想素質教育為根本,積極開展古典文學研討、朗誦等活動,通過多媒體技術等新興的教學方法拓展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教學范圍,縱向擴展大學生思想教育內涵。
3.古典文學教育能夠提高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古典文學教育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更加注重學生思想層面的提高。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理解和接受,是當前古典文學教育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的難點,也是影響大學生思想教育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古典文學發揮其人文內涵的特性,將教育與人文關懷相融合是其實現思想教育目的的手段。為此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是充分發揮古典文學的精神,構建多維度的思想教育的環境和氛圍,通過讓學生容易接受的教學過程,全面提升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烈女傳》中孟母三遷的典故說明了環境對人的影響,同樣,大學生思想教育也需要一個合理的環境。這種來自教育層面的環境對于實際的大學生思想教育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我們要突破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積極拓展大學生思想教育理念,尤其加強對思想道德的重視,利用多平臺的優勢營造一個多維度的教育環境和空間,充分地調動一切教育的資源和力量,營造一個合理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圍,從而全面地提高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其次是通過古典文學中精神方面的教育,加強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從思想層面塑造學生的完美人格,不斷地汲取古典文學的精華,充實當前大學思想教育的工作內涵,進而從根本上提高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實際工作效果。
4.古典文學能夠增加大學生思想教育的科學性
所謂大學生思想教育的科學性,即一定要適應當今的社會發展,古典文學結合時代的發展能夠促進大學生思想教育的理論意義。[4]當今世界正處在一個融合的時期,世界的多元化發展帶給年輕人很多的思想沖擊,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的不斷深入也逐漸影響了大學生的成長過程。古典文學與時代相結合就是注重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文化的理解,鼓勵他們在學習古典文化的同時,不忘古典文學知識中的哲理性和科學性,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古典文學與馬克思主義的結合。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