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新措施應用

發布時間:2015-11-20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小學英語教學新改革管理上的措施有哪些呢,英語語法教學的新技巧有哪些呢?本文是有關英語教學上的論文。 摘要:自然語言使用中常見的語義現象包括同義、反義、冗余、矛盾、歧義、照應、蘊涵、預設、含義等,語義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對這些語義現象做出系統的

  小學英語教學新改革管理上的措施有哪些呢,英語語法教學的新技巧有哪些呢?本文是有關英語教學上的論文。

  摘要:自然語言使用中常見的語義現象包括同義、反義、冗余、矛盾、歧義、照應、蘊涵、預設、含義等,語義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對這些語義現象做出系統的分析和解釋(束定芳,2000)。語義規則規定,形式必須有意義,否則就是不可理解、不真實、無意義(何自然、陳新仁,2004)。語義異常就是語義不規則(semantically anomalous),是指“語義組合違背了選擇或搭配限制或者違反常識和常理,出現冗余、矛盾、不合邏輯、不協調、不合適組合等無意義、空洞陳述的語言現象或者歧義、含混、意思不明確等現象”(戴煒棟、束定芳等,1998:102; Lyons,2000:151;束定芳,2000: 88)。語義的不規則搭配是對規范的偏離,可以成為修辭用法,是形成轉義的原因之一(王德春,2011)。本研究排除修辭用法,集中關注小學英語教師課堂話語中由語義異常導致的語義不明晰問題,包括不合適組合、前后矛盾、歧義、含混或其他語義不明晰現象。

  關鍵詞:英語教師論文,英語教學,教學論文發表

  一、語義與語義異常

  傳統語義學將語義一般界定為對語言使用者而言約定俗成的意義(可以稱為常規含義),以區別于間接言語行為或會話含義等語用意義。常規意義是交際意圖的載體或出發點(王向東、劉川,2005),也是本研究關于語義的定義的基點。

  論文網推薦:《中學生英語》,《中學生英語》雜志以新《英語課程標準》為指導,依據最新中學英語教材,進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堅持“思想性、知識性、時尚性、實用性、趣味性和互動性”的辦刊方針,倡導“好學英語其樂無窮,學好英語終身受用”的辦刊理念,遵循“讀者的要求是我們的最高奮斗目標”的服務宗旨,注重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水平為目的來發展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現代語義學對語言意義的關注已經從詞匯擴展到句子層次,進而擴展到話語層次(盡管有人把話語意義納入語用學的范圍,但是語用學在本質上也是對意義的研究,是研究使用中的語言意義)。在研究方法上,“現代語義學不僅關注靜態的詞義描寫,而且關注組合關系中語法、語用因素對意義的影響”(黃齊東、陳敏,2010:12;束定芳,2000:9),動態的觀念幾乎成為全面準確理解意義所必須采用的視角?梢哉f,現代語言研究已經將語義學和語用學緊緊融合在一起了,動態語義學研究已成為當代意義研究的主流(彭家法,2007)。外語教育領域的著名專家、美國密西根大學的Larsen-Freeman(2009:34)認為,“語言的形式、意義和語用這三個方面處在動態的相互作用之中;語言意義的獲得是以詞法和句法子系統為資源,借助一定的語境完成的”。因此,語言意義是一種相當復雜的現象,它與句法、外部世界之間存在非常復雜的關系。本研究中的語義一詞是動態、綜合、多層次的概念,指的是語言符號所表達的信息結構意義,包括教師話語中的詞匯意義、句子意義和語用意義(使用中的語言意義)(Saeed, 2009; Larsen-Freeman, 2009)。

  語義異常存在于詞匯層次、句法層次和語用層次(王逢鑫,2003)。這里,列舉若干語義異常的例子。

  [例一]

  My wife is unmarried. wife和unmarried這兩個詞的詞義是矛盾的,這個句子的意思也肯定是矛盾的、異常的(戴煒棟、束定芳等,1998:102)。

  [例二]

  James sliced the idea. slice的賓語不能是抽象名詞,slice與idea的組合違背了搭配限制,導致句子無意義,也屬于語義異常(戴煒棟、束定芳等,1998:102)。

  [例三]

  I believe that it happened because it is impossible.這個句子的整個意思在正常交流中是違背邏輯、不合常理的,所以語用層面存在語義異常(Lyons,2000:133)。

  [例四]

  Mary says to Susan that she is a beautiful girl.在這個句子中,代詞she的指稱存在不確定性,從而引起語義含混;在沒有上下文的情況下,she最起碼有三個所指:Susan、Mary、另一個女孩(王逢鑫,2003:31)。

  二、小學英語教師課堂話語中的語義異常問題

  隨著現代語言學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從自然語言理解的角度研究語言的意義,并開始在定性或定量研究的基礎上,以語義分析作為出發點展開對語言結構的研究,形成了形式主義和功能主義研究的相互對話和借鑒(黃齊東、陳敏,2010)。

  本文研究者深入小學兩年多,共觀察北京海淀區多所公立小學60多堂英語課,根據聽課記錄和課堂錄像,從語言的形式規則和傳遞信息功能兩個角度,對小學英語教師話語展開語義分析,并在對一定數量的典型語料描寫的基礎上,進行較為深入的定性分析和理性思辨。研究發現,在小學英語教師課堂話語中,從詞匯、句法到語用各語言層面上,均存在語義異常問題,主要包括:因為搭配不當、用詞不準確、信息不完整、指示不當等引起的語義偏離或差異;有些問題在各語言層面上相互重合,反復出現,影響話語的明晰性。

  1.搭配不當

  語義搭配構成語義的組合關系。根據語義的組合規則,詞與詞的組合要符合語法規律,詞語在語義上要相容,沒有語義關系的任意組合就不存[第一論文網lunwen.1kejian.com提供論文和論文的服務]在語義(王德春,2011)。英漢詞語及其組合有不同的內涵及聯想意義,語義結構也受各自的組合規則制約,但很多教師受中式思維影響,而且不熟悉英語近義詞之間的語義區別以及詞語之間的搭配限制,因此話語中經常出現不規則組合。

  [例五]

  Teacher: Lily went to the park with some friends last weekend. Let's look who they are.

  教師這里想表達“看一看他們是誰”的意思,但在這個句子中,look的使用存在搭配不當問題:首先不符合語法規則,因為look是不及物動詞,不能直接跟上賓語從句;即使使用“Let's look at…”,這種語義結構也違背組合規則,因為表示“看一看什么結果”這種語境一般用“Let's see…”。

  [例六]Teacher: Good job! Give you a smile face.

  Student: Thank you.

  教師在課堂上會用獎勵笑臉小貼畫的方式評價學生,類似的表達經常出現。這句話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名詞smile和face的搭配不符合語法規律,應該用形容詞smiling作定語;二是這句祈使句是教師對學生說的,應該由聽話者執行give的動作,但實際上是教師給學生發小貼畫,所以這句話在句法上存在語義矛盾和混亂問題?梢愿臑:Let me give you a smiling face.

  2.用詞不準確

  話語是語義上有聯系、結構上相互銜接的連貫表述。各種語義相互作用,使思想得到有效的表達(王德春,2011)。用詞不準確是指詞語組合在語義上缺乏內在聯系或相關性,邏輯上不符合英語語義結構,出現詞不達意或者語義含混的情況,影響思想的有效表達。

  [例七]

  Teacher: What is the funniest TV?

  Teacher: I think the funniest TV is Sports Report. What is the funniest TV?

  Student: Animal World.

  Teacher: He thinks the funniest TV is Animal World.

  這里老師想問學生最有意思的電視節目是什么,用了the funniest TV。學生開始沒明白老師的問題,老師說出自己的答案,然后又重復一遍問題,最后學生明白了,并做出了合理的回答。但是,這句問話本身存在用詞不準確問題,因為電視節目應該是TV show/program,the funniest TV可以理解為最可笑的電視機或電視臺。

  [例八]

  Teacher: I went to Beihai Park last weekend. I took many pictures in Beihai Park. Who wants to say your great weekends?

  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想通過談論周末情況來復習過去時,但話語存在兩個用詞不準確問題:一是表示“談論”的意思要用talk about,不能用say;另一個詞great語義含混,是指重要(big),還是不同尋常(unusual),或者什么其他的意思?什么樣的周末算得上great weekends?學生聽后難以做出恰當的反饋。此外,代詞your和主語who指代不一致,要用his/her。為了使話語簡單易懂,這句話可以改成兩句來說:How did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Please tell us.

  3.信息不完整

  二語習得理論認為,語言學習的重要途徑是使用目的語進行有意義的交際。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通過對話實現信息交換、意義協商、思想表達等(Williams & Burden,2000)。課堂上的對話需要遵守信息交流的一般原則,比如,質與量的原則。很多時候,教師話語中沒有提供足夠的信息量,無法保證交流順利進行;或者話語中的不同信息缺乏銜接手段,話語關聯性不強,造成語義上的不連貫或不明晰。在下面的話語中,由于教師所給信息不夠完整,聽話者無法準確理解,難以建構意義和做出反饋。

  [例九]

  Teacher: 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I bought some fruit. Do you want to know?

  在這個片段中,教師復習關于水果的單詞,想讓學生跟隨老師一起說出有關水果的英文名稱。但這幾個句子之間缺乏必要的銜接,邏輯關系不明確,最后一句問題比較含糊,令學生無法完全理解,因為老師沒有交代清楚:to know what?為了明確問題的意思,教師可以補充必要的信息,作如下修改: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and bought some fruit yesterday. Do you want to know the names of the fruit?

  [例十]

  Teacher: The rabbit jumps into the red. He becomes red. The rabbit jumps into the green. He becomes green. The rabbit…(Pause)He becomes…(Pause)

  Students: The rabbit jumps into the yellow. He becomes yellow.

  在這個片段中,教師利用有關小兔子跳進顏料盒的故事教授顏色單詞,教師在敘述小兔子跳進顏料盒的時候用到上面的話語。通過學生回答可以看出,借助動畫,學生能夠明白老師話語的意思,并且能順利說出顏色詞,但教師的描述存在[第一論文網lunwen.1kejian.com提供論文和論文的服務]信息不完整、語義不明晰的問題:the red,the green到底是什么?如果沒看到動畫,學生根本不可能明白老師的所指。而且這種語義異常問題已經明顯影響到學生,學生在回答中很自然地用上了老師的表達方式?梢詫⒃捳Z修改如下,適當補充必要的信息:The rabbit jumps into the red box.

  [例十一]

  Teacher: We saw the pictures of Newton, Nobel and Einstein. What famous people are they?

  在學習人教版《新起點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6“Famous People”的內容時,教師先展示幾位名人的畫像,然后問學生這些人屬于什么樣的名人。但這句問話中“What famous people…”的語義結構不合組合規則,造成“What famous people are they?”整個句子信息不全、意思模糊?梢酝ㄟ^重新組合結構,將所問的信息具體化一些,語義也就明晰些,比如:What kind of people are they?/What are they famous for?/Why are they so famous?

  4.指示不當

  “指示是指語言結構中某些要素對參與會話的人、物、時間、空間等信息的指稱、指引和反映”(何自然、陳新仁,2004:123)。指示詞語的指稱和含義往往取決于語境假設和推理。小學英語教師課堂話語中的指示不當問題主要表現為指示詞語使用不規范,即使依賴語境分析也無法理解和確定話語的指稱和含義。

  [例十二]

  Teacher: Here are the pictures. Can you see the pictures and do it?

  在本片段中,教師想用TPR方式(全身反應法)教授動作詞匯,讓學生邊看圖片邊做動作,但這句指令首先存在代詞指示不當的問題:it指的是什么?it此處不是泛指;句子前部沒有it可以代替的名詞,也不屬于照應用法;即使根據語境也無法判斷出其所指,不屬于第三人稱指示。所以,代詞it的使用過于隨意,造成語義不明晰。另外,see表示“看”的結果,老師這里實際上是讓學生“看著”圖片,強調的是動作,所以又存在用詞不準確問題?梢赃m當補充指示信息,明確語境的特征,作修改如下:Here are some pictures of actions. Please follow the pictures and act them out.

  [例十三]

  Teacher: Today is Friday. I'm going to see a film this Saturday.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Student: I'm going to play football with my friends this Sunday.

  這個教學片段中,師生通過談論周末打算,復習be going to句型?梢钥闯,教師關于時間指示短語this Saturday的說法存在問題。“在英語中,today,yesterday,tomorrow這類時間指示詞有‘先用權’”(何自然、陳新仁,2004:132)。當時的說話時間是周五,指示代詞this加上Saturday的說法是不恰當的,應該用the day after tomorrow來表示。

  “語義的明晰性是言語修養的重要標準”(王德春,2011:87),小學英語教師課堂話語的明晰性標準要求教師語言簡單易懂,消除矛盾、含混和語義異常,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

  小學英語教師課堂話語出現的語義異常問題大多與教師本身的外語水平有關。他們的英語語言能力還沒有達到可以自由調整的水平,當遇到一些難以表達的抽象概念或生疏領域時,他們的相關語義組合、聚合的知識就會出現不足,詞法、句法調整手段就會出現問題。

  教師應增強終身學習的意識,通過職后專業化培訓及各種自主專業發展途徑,提高自身的語言文化素養,重視和把握課堂話語的質量,確保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最優化輸入,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