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探討當前電網企業審計應用新發展措施制度

發布時間:2015-07-04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

摘 要: 當前審計應用管理的新發展措施有哪些,在內部中對于審計的新管理措施應用應該怎么做呢?審計的管理對電網企業有什么的發展應用管理模式呢?如何對電網企業經濟更好的發展等,做了一下總結!吨袊鴥炔繉徲嫛飞钍軓V大讀者的支持和愛護,發行量逐年遞增,讀者群

  當前審計應用管理的新發展措施有哪些,在內部中對于審計的新管理措施應用應該怎么做呢?審計的管理對電網企業有什么的發展應用管理模式呢?如何對電網企業經濟更好的發展等,做了一下總結。《中國內部審計》深受廣大讀者的支持和愛護,發行量逐年遞增,讀者群涵蓋國家機關黨政領導干部,國有、上市公司、民營等企業和金融機構、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財會人員、內部審計人員,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審計理論教學、研究人員和師生;港澳臺內部審計機構的人員等。

  摘要: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執行評價程序,是構建內部審計評價體系的核心問題之一。目前,國際上運用比較普遍的評價方法有“沃爾綜合評分法”、“EVA” (經濟增加值) 方法等,國內運用較多的方法有“國有資本金的績效評價法”、“綜合分析法”等。

  關鍵字:內部審計,審計制度,審計措施

  一、企業內部審計評價現狀

  1.內部審計評價的理論基礎有待完善

  目前,我國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企業內部審計評價體系。

  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才開始建立,起步比較晚,所以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并沒有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就內部審計評價體系而言,更多是停留在理論研究層面,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關于內部審計評價的原則、標準及技術方法體系。

  目前企業內部審計普遍未能得出量化的評價結果,內部審計不能為企業決策層提供明確、直觀的審計結果,部分單位“屢審屢犯”情況嚴重。為了有效解決以上問題,本文以電網企業為例,針對企業經濟業務的各項內容,設定標準和評分原則,采用量化評分的方法,構建了電網企業內部審計量化評價體系,使審計結論科學、直觀、明了,充分體現內部審計價值,實現內部審計目標。

探討當前電網企業審計應用新發展措施制度

  2.內部審計評價的困境

  隨著企業規模的持續擴大和管理模式的改變,內部審計工作越來越成為企業提升管理水平的關鍵環節,但內部審計評價難是當前內部審計實踐中面臨的最大困境:

  (1)目前內部審計普遍存在評價標準未能量化,導致評價人員主觀隨意性較強、審計評價結論籠統等情況。

  (2)內部審計的結論不能為企業決策層提供明確、直觀的審計評價結果。

  (3)部分單位對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流于形式,但由于欠缺量化的評價結果,評價單位無法將審計整改“優”與“劣”的單位做相應的區分,導致部分單位“屢審屢犯”情況嚴重,從而嚴重制約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電網企業經營管理的主要特點

  1.省級電網企業所屬各部門(單位),一般是按分公司管理模式:在資金管理上一般采用“收支兩條線”管理:電費收入全部上繳,資金使用、固定資產投資、費用開支均嚴格按預算控制、管理。

  2.被審計單位(即:評價對象,下同)的目標考核一般是采用年初經營責任制的形式。考核兌現一般采用“資產經營責任制”管理模式,年終兌現采用預算指標完成率確定方式。被審計單位不存在“經營利潤”這一在企業最核心的評價指標。

  3.電網企業屬于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的國有大型企業,總體的經營管理水平較高,但在具體經濟業務領域,仍存在一些管理缺陷,部分管理缺陷存在屢審屢犯現象。

  三、構建電網企業內部評價體系

  本文遵循內部審計評價的原則,結合電網企業經營管理的特點,構建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內部審計評價體系。

  (一)確定構建審計評價體系總體原則

  內部審計必須立足于企業發展戰略,對內部審計評價的相關指標進行選擇和構建。如果戰略目標可以層層分解,那么內部審計考核的指標也應該進行相應的分解,并且評價指標與該層次的戰略目標和內部審計評價目的相一致。

  對內部審計進行評價考核的最終目的也是幫助內部審計組織實現其增值目標,提升內部審計的整體工作水平。為此,在設計內部審計評價體系的相應指標時,需要考慮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目的、內部審計增值目標三者之間的一致性,突出體現價值增值的導向原則。

  (二)構建審計評價體系的數據基礎

  鑒于審計評價體系最終需達致以“數據”說話的審計結果,因此,構建評價體系,需建立“風險控制庫”、“歷年審計發現問題”數據庫、被審計單位“風險資金量”等3個數據庫。

  1.為實現基于業務流程的精細化管理,保障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電網企業應構建較為完備的內部風險防范體系,建立以防范風險為核心的“風險控制庫”,這是形成“風險資金量”數據庫的基礎。

  2.需建立“歷年審計發現問題”數據庫

  歷年審計發現問題,一般是企業經營與管理中的主要缺陷或重大缺陷,建立 “歷年審計發現問題”數據庫(該項數據以達到5年數據為佳),是建立 “風險資金量”數據庫的基礎。同時,為評價被審計單位奠定數據基礎。

  3.需建立“風險資金量”數據庫

  在建立“風險控制庫”、“歷年審計發現問題”2個數據庫后,企業應根據上述相關數據以及對各被審計單位風險評估的結果,建立針對各被審計單位的“風險資金量”(該項數據以達到5年數據為佳,但不得少于3年)。

  內部審計評價體系的構建必須具備可操作性,為此,在設計和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時,應盡量避免設計缺乏可操作性的評價指標。同時,評價指標要便于使用者操作、閱讀者理解。內部審計評價體系的構建成本包括評價方法的開發成本和組織實施成本,如果開發和組織實施成本遠遠大于因為使用內部審計評價體系而帶來的收益,則不適合選用。內部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其必須根據組織戰略的調整、利益相關者期望的變化、內部審計組織定位與角色的轉變以及內部審計領域的擴展等進行相應的改變。

  (三)確定審計評價的方法

  1.“沃爾綜合評分法”是通過數學、統計方法(例如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在各指標間建立起來了線性關系,最后得到企業整體財務能力的總分;其優點是:通過最高分、最低分的設定避免了某項指標異常對總評分不合邏輯的影響,使得評分趨于合理。

  2.“國有資本金的績效評價法”總體上比較符合我國客觀實際情況,能夠較為準確地反映企業的經營績效,對企業管理找出差距,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強化企業激勵約束機制,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四)“綜合評分比較法”介紹

  1.確定構建審計評價體系內容

  為了客觀、公平評價不同被審計單位在同類經濟業務的經營與管理情況、達到對同類經濟業務評價標準是一致的目的,本文結合電網企業具體情況,確定審計評價體系內容為“核心經濟業務”,“一般經濟業務”、“重大減分事項”3個方面,具體如下:

  (1)核心經濟業務,包括:財務收支和財務管理、電力營銷管理、工程投資管理、物資管理、招投標管理、非招標管理、預算管理、通用合同管理、目標責任考核管理;

  (2)一般經濟業務,包括:部門制度建設、部門費用開支、部門固定資產管理;

  (3)重大減分事項,考慮到部分事項在經營管理中的重要性,本評價體系設定了“重大減分事項”這一重要評價內容,包括:未執行“三重一大”規定情況、屢審屢犯、違反廉潔自律情況。

  2.設定各經濟業務權重

  根據風險控制庫中部門一般經濟業務風險資金量占總風險資金量的百分比和部門核心業務風險資金量占總風險資金量的百分比,設定一般經濟業務和核心經濟業務在評價體系中所占權重,二者業務權重合計為100%,該權重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3.設定經濟業務的分值標準

  在審計評價體系中,核心經濟業務和一般經濟業務評價實行百分制,在此基礎上重大減分事項執行直接扣分和否決制。

  在一般經濟業務和核心經濟業務中,單項經濟業務的目標值為10分,需參照評分標準對該項經濟業務的評定值和修正值進行評分。其中評定值是根據本期的審計結果,參照評價標準進行評分,評分分值為0至10分;修正值是本期評定值與上期評定值的差值,用于評價經營管理改進程度。修正值評分分值理論上可以是-10至10分。在評分操作時實際只要評出本期的評定值分值,評分以1分為基本單位。

  評定值與修正值的比重分別代表本期審計結果和經營管理改進對評價結果的影響程度。第一次對被審計單位評價不適用修正值,評定值權重為100%,若第二次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時,評定值和修正值之間的比值根據公司的發展階段設定。企業若處在發展階段,評定值和修正值之間的比值可設定為8:2;成熟階段,評定值和修正值之間的比值可設定為9:1。

  在實際操作時為便于評價打分,只對一般經濟業務和核心經濟業務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扣分,目標分值為10分,剩余分值即是評價的評定值。

  4.確定評分原則

  (1)對經營成果有重要影響且能夠確定直接損失金額的事項,按照損失金額的大小進行打分,損失金額標準參照“歷年審計發現問題”數據庫中損失金額范圍劃分,最高扣分以每項經濟業務目標分值為限。

  (2)對企業經營成果和經濟狀況有明顯影響,但沒有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能夠確定影響金額的事項,按照影響金額占該類經濟業務總金額的比例進行打分,1%以下扣1分,2%以下扣2分,以此類推,最高扣分以每項經濟業務目標分值為限。

  (3)對企業經營成果和經濟狀況有明顯影響,但無法確定影響金額,或者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有間接影響的日常業務,且單項經濟業務風險較低,發生頻率較高的業務,則按照其問題發生次數占該類業務總次數的比例進行打分。1%以下扣1分,2%以下扣2分,以此類推,最高扣分以每項經濟業務目標分值為限。

  (4)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有明顯影響,但無法確定影響金額,或者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有間接影響的日常業務,且單項經濟業務風險較高,則按發現問題的個數(項數或戶數)計分,每發現一項扣一分。同時可以根據風險點等級高低對分值進行調整,高風險按照3倍扣分,中等風險按照2倍扣分,低風險按照1倍扣分。風險點等級高低依據“風險控制庫”確定,若“風險控制庫”無對應風險點視作低風險。

  制度建設相關業務,按發現缺失的風險控制點扣分,每發現一處扣一分。同時可以根據風險點等級高低對分值進行調整,高風險按照3倍扣分,中等風險按照2倍扣分,低風險按照1倍扣分。風險點等級高低依據“風險控制庫”確定,若“風險控制庫”無對應風險點視作低風險。

  杜絕發生的業務事項,一經發現直接扣10分。重大減分事項中的“三重一大”和“審計整改”執行直接扣分規定,在上述基本業務評價和部門主要業務評價得分基礎上,每發現一項“三重一大”和未完成整改問題直接扣5分,每發現一項屢審屢犯問題直接扣2分。重大減分事項中的“廉潔自律情況”執行一票否決制,一經發現有違反該條規定的情況發生,最終評價結果直接評為“不可接受”。

  5.確定評價得分

  (1)評分計算公式如下:單項評定值得分+單項修正值得分=單項評價得分

  其中:單項評定值得分=經濟業務權重×100×評定值權重×(單項目標值÷該類經濟業務各項目標值和)×(單項評定值÷單項目標值)

  單項修正值得分=經濟業務權重×100×修正值權重×(單項目標值÷該類經濟業務目標值和)×(單項修正值難度系數÷平均難度系數)

  (2)單項修正值難度系數設定

  考慮到經營管理的特點是:初期,經營管理水平提升的難度較小;當經營管理水平達到一定高度之后,再往上提升的難度會越來越大,因此,在單項修正值難度系數設定時,難度系數差也應越來越大,這就要求在構建評價體系時,各單位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定適當的難度系數。

  (3)平均難度系數取所有單項評定值難度系數的算術平均值。

  (4)考慮單項評定值達到10分后不再有提升空間,給予其單項修正值難度系數在原有基礎上加上平均難度系數,反之亦然。

  審計的最終目標,是促進被審計單位遵紀守法,提升管理水平。本評價體系的建立,能促使審計評價人員避免主觀因素的干擾,依據客觀的審計結果,進行量化評價,得出具體的量化審計結論。這樣,就能夠促使被審計單位不僅是遵紀守法,還必須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同時,將被審計單位及其負責人的經營管理水平用“數據“直觀地展示,亦能向公司人事部門管理和使用干部提供決策參考依據。

  6.確定審計評價結果

  (1)設定評價結果標準

  匯總所有評分,經過設定的程序計算后得出來的最終分值就是本評價體系的評價結果。其理論分值為:0至100分。

  最終的評價結論設定為5個檔次,分別為:

  優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可接受。

  (2)確定審計評價結果

  確定審計評價結果是內部審計項目的必要環節。

  審計評價工作實行項目組長負責制:首先,審計組成員為被審計單位評分;其次,審計項目主審復核評價得分;最后,審計組長確定評價得分。審計評價要嚴格以審計后的修正數據為依據,按照規定的計算方法測算結果,同時堅持“四不”原則:一是審計評價須緊緊圍繞被審計單位經營管理責任進行;二是審計評價應針對在審計范圍內的事項進行;三是審計評價應依據審計查明的事實進行;四是審計評價應依據重要性原則進行,對一般性的事項可以不評價。

  (五)“綜合評分比較法”優點

  1.促使內部審計工作規范化、避免審計評價主觀隨意性、使不同審計者對類似問題評價按照量化計分的方法得出結論具有一致性。

  2.對于被審計單位(或人)用“分數”說話,減少被審計單位(或人)與審計人員之間的摩擦;統一管理層、審計人和被審計單位(或人)評價的標準,使審計結論具有公允性。

  3.可有效為企業最高管理層以及人事部門在管理、使用干部方面提供“量化”的決策參考依據。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