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房地產經濟論文研究房地產創新管理建設模式

發布時間:2015-05-20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房地產業是指:以土地和建筑物為經營對象,從事房地產開發、建設、經營、管理以及維修、裝飾和服務的集多種經濟活動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是具有先導性、基礎性、帶動性和風險性的產業。主要包括:土地開發,房屋的建設、維修、管理,土地使用權的有償

  摘要:房地產業是指:以土地和建筑物為經營對象,從事房地產開發、建設、經營、管理以及維修、裝飾和服務的集多種經濟活動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是具有先導性、基礎性、帶動性和風險性的產業。主要包括:土地開發,房屋的建設、維修、管理,土地使用權的有償劃撥、轉讓,房屋所有權的買賣、租賃,房地產的抵押貸款以及由此形成的房地產市場。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習慣于上將從事房地產開發和經營的行業稱為房地產業。

  關鍵詞:房地產也,資源管理,刊發經濟論文

  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資源在當代人群之間及代與代人群之間公平合理的分配”。因此,房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是既要滿足當代人對房地產的各種需求,又要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為后代人的生產生活創造必要的空間發展條件。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應把房屋、業主和環境三要素作為一個整體,重視對自然資源的使用和保護,爭取實現向自然的索取與對自然的回報之間的平衡。其目標包括:房地產業的發展既要與整個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相協調,也要與地方區域經濟的發展相協調;房地產業的發展要與人口發展、環境發展、資源利用相協調;房地產業的發展既要滿足當代社會的需求,還要考慮后人開發的余地,決不能進行掠奪性開發;房地產業的發展要使開發效益與資金效益得到較好的協調。從而實現土地資源的永續利用、住宅業的穩定協調發展、房地產市場完善與人居環境的改善等多方面目標和要求。從而,推進中國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

  近年,政府的有關房地產的政策逐漸向民生傾斜,比如在保障性住房上的大力發展,從十六大到十八大,房地產業一方面為國民經濟做出巨大貢獻,一方面由泡沫帶來的經濟威脅和民生問題逐漸擴大。在政府政策改革與社會變遷中,始終離不開經濟與民生的不停博弈,在經濟占主導的時代背景下,政府現在慢慢注重民生的趨勢加強明顯,本文主要淺談十六大到十八大房地產業與社會發展。

  · 一、房地產業對政府財政收入貢獻巨大

  房地產業能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特別是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與土地和房地產有關的稅收有:企業所得稅、土地增值稅、耕地占用稅、房屋轉讓個人所得稅、房地產營業稅、契稅、印花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此外由于土地國有,土地出讓金成為地方財政的一個非?捎^的收入。土地出讓金收入被稱為“土地財政”,屬于預算外收入,又叫第二財政,土地收入是地方財政的主要“口糧”之一。在國內不少一、二線城市中,第二財政早已超過第一財政,成為經營城市發展的重要法寶[1]。

  · 二、保障性住房建設發展

  “十一五”之前,保障范圍逐步縮小,強調經濟發展。1998年實行房改,政策由福利分房變為“經濟適用房為供應主體”。2003年進一步變為“普通商品住房為主體”。到2006年試圖構建“最低收入靠廉住房,低收入靠經濟適用房,其他階層靠市場”的住房體系。這意味著,自2003年調控以來,政府保障房惠及的人群范圍進一步縮小,政府將更多的人的住房問題扔給了市場。

  “十一五”之后,民生問題逐步得到重視。經過“十一五”五年的建設,我國城鎮保障性住房覆蓋率已達7%到8%。“十二五”期間計劃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萬套,大約是過去10年建設規模的兩倍。到“十二五”末,全國城鎮保障性住房覆蓋率將%提高到20%以上。在十八大報告中,“保障房建設”更是首次被寫入黨代會報告。胡錦濤同志表示,要“建立市場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住房制度,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滿足困難家庭基本需求”。

  “十一五”以來,隨著政府對民生問題的重視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設已由緩慢起步進入到大力發展時期。

  · 三、保障性住房建設存在問題

  保障性住房建設自1998年房改發展至今,遇到過許多問題,不斷改進中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其一,力度問題。由于早期政府一味將住房問題扔給市場,而房價又不斷高走,造成龐大的歷史遺留問題,雖然目前建設有加速趨勢,但短期內保障性住房仍將保持短缺。

  其二,落實問題。中央政策與地方政府的利益沖突,往往使中央政策在落實到地方的環節上大打折扣。需通過改革深化來統一地方政府和中央的利益。

  其三,制度問題。保障性住房結構不斷在調整,由早期以經濟適用房代表的購買形式為主,到現在以公租房、廉租房代表的租賃形式為主,有了很大改善,但仍需謹慎調整和探索。

  四、房地產泡沫

  房地產泡沫就是以房地產為載體的泡沫經濟。是土地價格和房地產價格與市場基礎價格的嚴重背離。造成房地產泡沫的原因有以下幾點:房地產供給與需求不平衡,通常的表現是需求大,供給反而小,而在其中有些人抱著投機的目的,用低價買進高價賣出,致使房價又一輪回的抬高;再者土地資源的稀缺導致土地價格的上升,讓土地脫離了實際利用價值,而產生泡沫價格;最后是我國經濟政策與社會發展存在著不平衡現象。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我國房地產市場持續穩步提升,而改革開放后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和住房制度的改革,從根本上打破了傳統的計劃經濟對房地產市場的束縛,為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房地產正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并且在未來幾年里,房地產將仍然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房地產業繁榮局面的表象下,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至要的問題,比如:住房要價偏高,很多普通民眾根本無法承受,在普通家庭中的經濟開支中,投入住房的經濟比例偏大,這將深刻影響社會的和諧發展,另外供求結構不平衡,國家的經濟體制不完善等等。因此,有必要客觀認識房地產的發展,不能被它的表象所迷惑,充分剖析房地產作為基礎性產業對我國社會發展走向的重要性,認清房地產泡沫的根本原因及危害,借鑒一些國家成功的經驗,調整符合我國國情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保證我國房地產業與社會發展的和諧有序。[3]

  參考文獻

  [1]張弛.解讀中國經濟:揭示中國經濟增長背后的危機[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140-141.

  [2] 許勤筱. 房地產泡沫產生的原因及淺析[M].商品與質量,2010.06.

  [3] 周聰. 保障房地產經濟健康發展政策[M].法制與社會,2010.08.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