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金融師論文下載研究我國金融業的新改革發展措施及制度

發布時間:2015-04-03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金融業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巴比倫寺廟和公元前 6世紀希臘寺廟的貨幣保管和收取利息的放款業務。公元前5~前3世紀在雅典和羅馬先后出現了銀錢商和類似銀行的商業機構。在歐洲,從貨幣兌換業和金匠業中發展出現代銀行。最早出現的銀行是意大利威尼斯的銀

  摘要:金融業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巴比倫寺廟和公元前 6世紀希臘寺廟的貨幣保管和收取利息的放款業務。公元前5~前3世紀在雅典和羅馬先后出現了銀錢商和類似銀行的商業機構。在歐洲,從貨幣兌換業和金匠業中發展出現代銀行。最早出現的銀行是意大利威尼斯的銀行(1580)。1694年英國建立了第一家股份制銀行──英格蘭銀行,這為現代金融業的發展確立了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此后,各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業迅速發展,并對加速資本的積聚和生產的集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以信用活動為中心的銀行壟斷與工業壟斷資本相互滲透,形成金融資本,控制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命脈。

  關鍵詞:金融業,市場經濟,經濟學論文

  中國金融業的起點可追溯到公元前 256年以前周代出現的辦理賒貸業務的機構,《周禮》稱之為“泉府”。南齊時(479~502)出現了以收取實物作抵押進行放款的機構“質庫”,即后來的當鋪,當時由寺院經營,至唐代改由貴族壟斷,宋代時出現了民營質庫。明朝末期錢莊(北方稱銀號)曾是金融業的主體,后來又陸續出現了票號、官銀錢號等其他金融機構。由于長期的封建統治,現代銀行在中國出現較晚。鴉片戰爭以后,外國銀行開始進入中國,最早的是英國麗如銀行(1845)。隨后又相繼設立了英國的麥加利銀行(即渣打銀行)和匯豐銀行、德國的德華銀行、日本的橫濱正金銀行、法國的東方匯理銀行、俄國的華俄道勝銀行等。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家銀行是 1897年成立的中國通商銀行。辛亥革命以后,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后,中國的銀行業開始有較快的發展,銀行逐步成為金融業的主體,錢莊、票號等相應退居次要地位,并逐步衰落。中國銀行業的發展基本上是與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互為推進的。這表明了金融業與工商業之間的緊密聯系,及其對國民經濟的重要影響。

  現代金融業 金融業經過長時間的歷史演變,從古代社會比較單一的形式,逐步發展成多種門類的金融機構體系。在現代金融業中,各類銀行占有主導地位。商業銀行是現代銀行最早和最典型的形式,城市銀行、存款銀行、實業銀行、抵押銀行、信托銀行、儲蓄銀行等,雖都經營金融業務,但業務性質常有較大差異,而且,金融當局往往對它們的業務范圍有所限制,F代商業銀行一般都綜合經營各種金融業務。大商業銀行除在本國設有大量分支機構外,往往在國外也設有分支機構,從而成為世界性的跨國銀行。現代大商業銀行通常是大壟斷財團的金融中心。持股公司已成為當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金融業的重要組織形式。

  與商業銀行性質有所不同的是專業銀行。專業銀行一般由國家(政府)出資或監督經營。其業務特別是信貸業務,大都側重于某一個或幾個行業,并以重點支持某些行業的發展為經營宗旨。  中央銀行的建立是金融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在現代金融業中,中央銀行處于主導地位。它是貨幣發行銀行、政府的銀行和銀行的銀行,負責制定和執行國家的金融政策,調節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一般也是金融活動的管理與監督機關。  除銀行外,現代金融業中還包括各種互助合作性金融組織(如合作銀行、互助銀行、信用合作社或信用組合等)、財務公司(或稱商人銀行)、貼現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金融咨詢公司、專門的儲蓄匯兌機構(儲金局、郵政儲匯局等)、典當業、金銀業、金融交易所(證券交易所、黃金交易所、外匯調劑市場等)和資信評估公司等等。現代金融業的經營手段已十分現代化,電子計算機和自動化服務已相當普及。

  一、我國金融業進行混業經營的必要性

  混業經營模式源自德國全能性銀行,其后相繼被美國、歐洲大陸和日本等國家金融業效仿,并由此推動了金融創新和金融風險管理的發展。隨著金融監管制度不斷完善,風險管理技術日益成熟,金融混業經營逐漸成為現代國際金融業發展的主導趨向。

  我們要明確混業經營已經是大勢所趨,不會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而改變。

  (一)客戶需求的綜合化要求我國金融業必須不斷地進行金融創新

  客戶對金融產品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大多是綜合性需求。消費者對金融服務的多樣化需求是金融混業的市場壓力。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隨著收入的日益增加,對投資品種的多樣性和金融服務便利化的要求越來越高?蛻粜枨蟮木C合化要求我國金融業必須不斷地進行金融創新,而實行混業經營則是最優的出路?蛻魧鹑谏唐沸枨蟮木C合化,促使金融業改變陳舊單一的經營理念?蛻舫藢鹘y金融業務如存款、貸款、結算等有需求,對保險、基金、債券、股票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客戶希望獲得“一站式”全程金融服務,即在一家金融機構能得到多種不同的金融服務,這就要求我國金融業實行混業經營,不斷推進金融創新,組建“金融超市”以滿足顧客的需要。

  (二)金融市場的開使得放實行混業經營的需要更迫切

  中國的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以混業經營方式為主的跨國金融集團公司將從各種渠道分別進入中國的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從分業逐步走向混業經營,是中國金融發展的必然選擇。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我國金融機構的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服務貿易業的過度摩擦。如果未來在銀行和證券市場之間繼續保持過于嚴格的管制、分割,缺乏良性的資金互動機制,工具和業務品種單一凝固,將嚴重制約我國銀行和證券市場各自的競爭力和發展動力,在外來競爭的壓力下,我國銀行和證券業各自的生存危機空前加劇。故我國必須牢牢把握國際金融發展的趨勢,適時地將金融發展模式過渡到混業經營模式。

  (三)信息技術的進步使得金融全球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信息共享已成為一種趨勢,而信息共享必然會導致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整合,從而模糊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證券業務、保險業務之間的界限。其次,金融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國際資本的大規模流動,金融業務與機構的跨境發展和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使得很有必要采取混業經營的方式以適應這一全球化的趨勢。

  (四)金融機構增強盈利能力的需要

  從我國銀行業的角度出發,混業經營的內在要求已經出現。銀行存貸款增長趨勢減慢,利差收益遞減,特別是開放式基金的推出已對銀行的存款業務產生較大的沖擊。而分業經營導致商業銀行形成以利差為主要收入的收入結構和資產結構,無法通過業務多樣化分散經營風險。在混業經營的背景下,收入結構和業務的多元化成為可能,使銀行的過剩資金找到出路,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增加了銀行的利潤。銀行可以尋求在傳統的存貸款業務之外的金融業務發展,把傳統的存貸款業務與新的金融業務結合起來,從而優化資產機構,增加贏利點,不用再一味的去追求資產規模上的擴張。

  二、我國金融業進行混業經營應具備的條件

  (一)建立和完善法制建設

  我國雖然政策上對混業經營開始松動,但是現有立法中,并沒有像金融體系比較完善的國家那樣明確地頒布針對金融機構混業經營的法律。因此不僅要對現有法律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還要盡快完善金融法律法規體系的建設,從法律上確定金融混業制度,使混業經營擁有合法的法律地位。金融業的體制改革應當以立法形式加以引導對其起推動作用。立法要根據金融發展和金融開放的要求,考慮未來混業經營、防范風險的要求及國際金融法律法規的標準,及時制定新的法律法規,并對已制定的金融法律、法規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形成完整的法律法規體系。

  (二)建立完善的內外監控體系

  完備的內部控制制度具有保護金融機構自身安全運作與文件經營,以及規避風險的功能,是金融法律從規章和約束機制發揮作用的必要前提。我國金融機構在向混業經營轉變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傳統業務,增強自身抵抗風險的能力。

  (三)健全市場體制

  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健全市場機制、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壞境。在資本市場上,推動銀行、證券、保險企業之間的并購與重組,加強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壯大金融機構規模,以實現經營規模化、業務多元化。加快市場主體的培育,強化金融控股公司的風險監控制度,完善治理結構,增強金融機構的競爭能力。

  (四)完善監管體系

  隨著金融業改革的發展,金融監管法規和手段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但目前我國用來規范和約束金融機構的法規還不成體系,監管機構缺乏有效方式和能力及時發現并處理金融機構中的違規現象。建立科學有效的金融監管體系,是混業經營安全實施的重要保證。要發展橫向監管模式,建立協調機制,強化合規性監管和安全性監管,在金融部門之間建立有效的防火墻,對國有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加以約束,搭建風險管理平臺,完善風險預警系統,逐步建立起綜合性的監管體系。同時,還要兼顧銀行業利益和客戶利益。

  三、我國金融業混業經營的模式選擇

  我國應當從國情出發,選擇適合我國現狀的混業經營模式,走一條漸進式的混業經營道路。從理論上講,可選擇的模式有三種。第一種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指控股母公司作為一個純粹的投資機構,僅負責外部籌資和對子公司的監控和投資,不經營具體業務,旗下擁有銀行、證券、保險等子公司進行具體業務運營;第二種是業務合作模式,這是一種淺層次的業務合作方式,是指銀行、證券、保險等獨立的金融機構通過合同形式,組成松散的金融聯盟以分享經營的好處;第三種是全能銀行模式,即取消分業制下的嚴格限制,在銀行內部設置多種業務部門,全面經營銀行、證券和保險等業務。

  結束語:

  通過比較發現,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最適合現階段我國金融業的發展。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發達國家混業經營采取的主要模式之一,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使得我國混業經營將少走很多彎路。這種模式有利于發揮范圍經濟和規模經濟優勢,有利于節約成本,促進金融創新。同時,通過對存量金融機構的整合,可以推進我國金融增長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有利于控制金融市場風險。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