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經濟管理論文論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的制度應用模式

發布時間:2014-12-29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現代公司制度的最重要特征是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及應運而生的委托代理關系。委托代理的目的是通過代理人經營企業來實現委托者利益最大化,所帶來的直接問題就是所謂的代理成本和激勵問題。從委托人的立場出發,為了降低代理成本,必須設計一種契約或

  摘要:現代公司制度的最重要特征是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及應運而生的委托代理關系。委托代理的目的是通過“代理人”經營企業來實現“委托者”利益最大化,所帶來的直接問題就是所謂的代理成本和激勵問題。從委托人的立場出發,為了降低代理成本,必須設計一種契約或者機制,給代理人提供某種激勵和約束,以使代理人的決策有助于使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當這樣一種契約或機制存在問題時,就會產生“逆向選擇”問題。

  我國對內部控制的要求目前還停留在對財務報告的完整性、經營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對法律法規的遵循上。這也是因為我國上市公司的現狀和內控人員的素質與風險管理的要求還存在一定距離。公司治理的不完善也是我國上市公司內控制度實施的瓶頸。近年來,我國對于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做了大量的工作,如開展公司治理專項活動來促進完善上市公司的制度。但由于體制機制不成熟等多方面原因,類似于控股股東直接插手公司事務、內部人控制、國有上市公司所有者嚴重缺位、“三會”只是流于形式等問題還大量存在于我國部分上市公司。而信息披露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受這些問題的直接影響,低效也使得諸如公司治理信息、監事會報告等不可避免地缺乏了實質性的內容。

  我國應當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機制。一是優化股權結構,建立激勵機制。建立多個股東共同制衡機制,引入強制性積累股票制度和網上投票制度。二是協調獨立董事與監事關系。發揮監事對財務報告的監督職能,發揮獨立董事對財務報告的獨立意見。進一步促進內控體系的有效運行,從根本上防止虛假信息的產生。

  經濟師論壇推薦:《中國信用卡》發行對象:全國金融系統及其分支機構(所有使用計算機的市縣支行及分理處)、計算機產業界、商業服務業和廣大持卡用戶。是金融系統發行量最大、唯一覆蓋全國金融系統的國家級專業技術期刊。讀者群:為各銀行、企業和科技領域其他部門的決策者和技術工作者,以及各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并在其圖書館均有收藏。兩刊與國內外上百個計算機廠商有著良好的業務合作關系,并對美國、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發行。

  要加大證券市場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督管理力度。第一,中國證監會于2007年2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該《辦法》以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為出發點,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為做了進一步的規范。第二,改革目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和證券市場管理體制。第三,建立上市公司信息監察員制度。第四,盡快完善我國證券市場上民事賠償的立法,提高財務報告舞弊成本。第五,增強證券市場自律組織的自律性。

  目前,在我國的監管體系中,作為政府監管主體的證監會起著主導性作用,但監管隊伍素質、監管體制和執法水平還有待提高。而且,缺失的市場監管也會使證監會權力過大,形成無人監督的局面,而轉變政府職能是處理市場與政府關系的關鍵。

  信息披露的及時性是指向公眾投資者公布的信息應當符合時效性要求,披露信息和交付信息資料的時間不得超過法定期限。我國《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實施細則(試行)》第14條規定,中期報告應在每個會計年度前6個月結束后60日內編制完成,并向證監會報送;第15 條規定,年度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后120日內完成,并向證監會報送;第18條規定公司在發生無法事先預測的重大事件后一個工作日內,應向證監會做出報告;同時,應按掛牌的證券交易場所的規定及時向該證券交易所報告!蹲C券法》第60條、第61條作出了類似的規定,只是將60日、120日的期限分別改為2個月和4個月。這些規定確立了信息公開的時間期限,需要公開披露的信息只有符合上述時間期限的規定才算得上及時。

  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時滯由適量時滯和余量時滯所構成,適量時滯是指為了達到可靠性質量要求所必須花費的時滯,體現了年報作為公共產品的技術屬性和社會屬性。余量時滯是一種不必要的“浪費”,應該盡量縮短。在適量時滯一定的情況下,年如果報披露的限定期限規定太長,就可能導致過長的余量時滯,即為財務報告拖延編制及報送提供可能性。

  一是鼓勵其他大股東監督制衡控股股東,充分發揮對大股東制衡機制的作用,防止控股股東利用信息披露的信號顯示作用迷惑市場和廣大中小投資者;二是強化外部市場的監管,注重對投資者的教育,大力推進信息披露評價,促使控股股東切實提高信息披露的可靠性、相關性和及時性,特別是要提高信息披露的及時性,促使上市公司更及時地披露與公司治理結構、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經營風險及風險程度等方面緊密相關的信息。

  年度報告的披露時滯為年度報告實際披露時間超過每年第一天的天數,且第一季度季度報告的披露時間不得早于上一年度年度報告的披露時間。從年報看,最長的是英國和法國的180天,最短的是90天,而我國的是四個月,處于中等要求;從半年報看,最短的是臺灣,只有60天,最長的是英國和法國的120天,而我國的是兩個月,接近最短時間的國家;從季報看,最短的還是臺灣的30天,最長的是德國新市場為60天, 而我國的是一個月,也接近最短時間的國家。單從定期報告法定披露期限的長短看,我國規定的法定披露期限甚至比一些成熟的資本市場的要求還要嚴格,確保了定期報告信息對于投資者的時效性。但從上市公司定期報告披露的時間偏好看,不論是季報、半年報還是年報,大多數公司偏好于晚披露甚至在最后一刻披露,均不符合均衡披露的原則。隨著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斷完善,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披露的及時性有了提高,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滯后性。由于股市監管機構往往難以準確確定一些重大事件的發生時間,在這樣的情形下,上市公司的經理人就很有可能出于利己動機,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時機來披露一些重大事件,而不是及時披露,如此便降低了與之相關的信息及其他信息的及時性,從而直接影響到公眾投資者的切身利益。另外,已有研究表明的“好消息早,壞消息晚”的現象說明上市公司具有財務報告披露時機選擇行為,披露是否及時受到披露內容的好壞以及內部人的動機等因素的影響。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