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1-26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1 低碳經濟的提出 工業革命給世界帶來了工業文明,人類得以享受工業文明帶來的種種成果。但工業文
摘要: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論文發表:《資源再生》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管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科技期刊,是資源再生產業的信息發布與交流合作的良好載體。以推動再生資源產業的技術進步和管理現代化為己任,翔實介紹國內外資源再生產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進展、新動態和新風貌。雜志社不斷推出資源再生產業的相關書籍、電視教學片、電視專題片等信息產品。是為資源再生產業全方位服務的多功能傳媒機構。
1 低碳經濟的提出
工業革命給世界帶來了工業文明,人類得以享受工業文明帶來的種種成果。但工業文明的發展以消耗化石燃料為主的高碳能源經濟的比例也不斷上升,使得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日益提升,由此而引發了全球的氣候變暖,從而嚴重地威脅著地球環境、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在此背景下低碳經濟的理論應運而生,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它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本特征的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應用、低碳消費等經濟形態的總稱,是現有的高碳能源模式向低碳能源模式演進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
2007年9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15次領導人會議上,本著對人類、對未來的高度負責態度,對事關中國人民、亞太地區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鄭重提出了四項建議,明確主張“發展低碳經濟”,令世人矚目。他在這次重要講話中,一共說了4回“碳”:“發展低碳經濟”、研發和推廣“低碳能源技術”、“增加碳匯”、“促進碳吸收技術發展”。他還提出:“開展全民氣候變化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節能減排意識,讓每個公民自覺為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做出努力。”這也是對全國人民發出了號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胡錦濤主席并建議建立“亞太森林恢復與可持續管理網絡”,共同促進亞太地區森林恢復和增長,減緩氣候變化。
2 低碳經濟的倫理學解讀
低碳經濟是在當代社會發展過程中,對人類、資源、環境、經濟等縱橫交錯的復雜關系的反思中,發展起來的新的經濟發展思想,包涵了一系列的倫理訴求,有著豐富的倫理學內涵。
(1)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道德意蘊
低碳經濟所提倡的發展模式必然的包括了環境保護、生態平衡、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等等的重要內涵。
人與自然的關系主要體現在相互作用的兩各方面:一是人類對自然的影響與作用,包括從自然界索取資源,享受自然界提供的服務功能,向環境排放廢棄物;二是自然對人類的影響與反作用,包括資源環境對人類生存發展的制約,自然災害、環境污染與生態退化對人類的負面影響。由此也就產生了人對自然的道德責任和道德義務,這也是自然中的一切存在物都因其對人類的價值付出而應該獲得人類的保護和道德關懷,人類對自然的存在和發展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是經濟增長、社會進步以及人類與生態環境的有機協調,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它注意保護地球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持續性,維護了人類的共同利益,符合了最廣大人民的共同利益,也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當人類與自然處于平等、互利、和諧關系的時候,自然也能為人類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環境?梢哉f,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為人類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提供了新的契機,也為下一步人類社會的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與途徑。
(2)堅持了以人為本的道德目標
“以人為本”就是一切都是為了人,即為了人的生存和發展,為了人的幸福美好,為了人的近期和長遠的需求。這里所說“人”決不是指某一個人或某幾個人,而是指廣大的人民群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謀福利,使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共同進步。
低碳經濟提倡的經濟發展模式本質上就是以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根本起點,也是最后要達到的終點,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貫穿于其中。社會發展主要集中并體現在人的發展,人的發展帶動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的發展依靠人的發展,人是社會的基本組成,不存在沒有脫離人的社會。人類社會的歷史是人類自己創造的,離開了人的活動,就不可能有社會發展的歷史。而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最高目標。強調發展以人為本,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創造力和是每個人的價值體現最大化。社會經濟的發展,都是以人的需求為目的而進行的。
低碳經濟內含的“以人為本”,突出了發展的根本目的。人的全面發展是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標志,和諧社會的各方面發展都要為一切為了人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以人為本強調了人是目的、人是中心、一切為了人,又一切依靠人的倫理思想,一直內在于低碳經濟發展思想之中。
(3)是規范各個國家的道德規范
低碳經濟倡導著各個國家和地區向著一個更平等和更完善的方向前進。雖然《哥本哈根協議》會議達成的協議屬于無法律約束力協議,但是該協議在規范國際低碳經濟生產和消費關系中還是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它能起到約束作用,是因為它們深嵌于能夠在部分地區分哪些是受尊重的團體的社會結構之中。
低碳經濟模式的指引作用,是明確規定各個國家和地區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做什么,應當做什么或不應當做什么。特別為為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發達國家必須根據規范的指示而行為。
低碳經濟模式的評價作用,它對各個國家和地區發展經濟的行為的評價作用是指通用的發展模式作為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經濟的規則,具有判斷、衡量它們行為合法或違法的作用。
低碳經濟模式的預測作用,是說各個國家和地區事前可以預計到自己或他國的行為是合法的,還是非法的,在協議上是有效的,還是無效的,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低碳經濟模式的教育作用,是指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可以作為特殊的行為規范,在一定程度上的國際強制力的保證下,對今后的行為發生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作用。
低碳經濟模式的規范作用,是說規范是由一定程度上的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強制性,這是規范專有的屬性。某些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如果違背了,就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