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核心期刊論文發表論當下如何完善我國會計制度

發布時間:2014-05-16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

摘 要: 論文摘要:人類已進入21世紀,預算會計環境將發生巨大的變化,進而引起政府及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日趨多樣化和復雜化。在這種形勢下,預算會計確認基礎不僅要真實反映政府及事業單位財務活動情況及財務狀況,強調與國家預算保持一致;還要提供具有一定信息質量

  論文摘要:人類已進入21世紀,預算會計環境將發生巨大的變化,進而引起政府及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日趨多樣化和復雜化。在這種形勢下,預算會計確認基礎不僅要真實反映政府及事業單位財務活動情況及財務狀況,強調與國家預算保持一致;還要提供具有一定信息質量的財務信息,使會計信息使用者客觀公正地分析、評價政府及事業單位的受托責任,以實現預算會計目標,因此,會計確認基礎也應予以改進和完善。根據會計確認基礎的選擇原則,借鑒西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先進經驗,從我國實際出發,筆者認為應采用以下修正的會計確認基礎。

  引言

  長期以來,我國預算會計以收付實現制為確認基礎,由此形成的預算會計模式曾經為政府及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與核算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預算會計環境的變化,需要重新審視我國的預算會計確認的基礎,并加以完善。

  一、會計確認基礎的種類

  會計確認基礎一般有兩種: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或者說應計制和現金制。然而實踐證明,至今已不存在純粹的收付實現制和純粹的權責發生制。國際會計師聯合會公立單位委員會在其1991年3月發布的研究報告第1號《中央政府的財務報告》中提出了多種會計確認基礎的名稱,其中包括現金制基礎、修正的現金制基礎、修正的應計制基礎和完全的應計制基礎。該委員會還認為“在會計上有這樣一個會計基礎區間,這個區間的范圍從現金制基礎這一極端到另一極端完全應計制基礎。在這兩個極端中間,有很多變化,這些變化實際上或者是對現金制基礎或者是對完全應計制基礎的修正。”由此表明,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僅是確認時間基礎的兩個極端,我們可以把修正的收付實現制和修正的權責發生制統稱為混合會計確認基礎。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的融合是未來會計確認基礎的發展趨勢。

  二、選擇會計確認基礎的原則

  不同的會計確認基礎,具有不同的特點和適用范圍,能滿足不同的決策管理的需要。選擇不恰當的會計確認基礎,會直接影響到會計核算與會計報告的質量,降低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可靠性和及時性,從而制約會計職能的發揮。如何正確選擇會計確認基礎呢?從總體上講,選擇最合適的會計確認基礎取決于:會計主體的特征和性質,會計目標,會計報告的類型,以及建立和維持必要的財務信息制度的成本和效益。具體講,選擇會計確認基礎應遵循以下原則:

  1、相關性原則。選擇會計確認基礎,必須是有助于提供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有助于反映受托單位的受托責任。一般來講,企業會計確認基礎側重于決策有用現,而預算會計確認基礎側重于受托責任觀,以實現其會計目標。

  2、充分考慮會計主體的特征和經濟業務性質。不同的會計主體,其特征不同,應選擇不同的會計確認基礎。選擇會計確認基礎時,還必須根據經濟業務的不同性質,采用不同的確認標準。也就是說,一個會計主體或組織如果業務需要,應當可以同時采用一種以上的會計確認基礎。

  3、成本與效益原則。選擇會計確認基礎,在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前提下,為降低會計信息的成本,可以采用靈活的會計確認程序和方法,引入“修正”的會計確認基礎,使會計確認基礎的確定更加完善、更加合理,實用性增強。

  三、我國現行的預算會計確認基礎

  我國預算會計一直采用收付實現制,這是由預算會計的特點所決定的。采用收付實現制,會計只確認實際收到現金或付出現金的交易事項,并計量某一期間的現金收支差額的財務成果,符合一般的習慣,會計核算程序比較簡便;同時,會計確認數是實際入庫的預算資金,便于安排預算撥款和預算支出的進度,并如實反映預算收支結果。但長期的預算會計實踐表明,采用收付實現制基礎存在明顯的缺陷。具體表現在:①所有非現金交易不作為收入。支出及時納入核算,不能完整地反映營運業績,相應的債權與債務也不確認,導致資產負債表和收支結余表不真實,使許多對決策有較大影響的信息無法提供給信息使用者;②無法客觀地進行財務支出與收入在會計期間上的配比,不利于評價收支結余的性質,且其反映的財務成果易于被管理當局操縱,使財務信息缺乏可靠性和前后一貫性;③收付實現制是一種面向過去的確認基礎,并不能提供未來現金流動的信息;④不能真實地評價和考核政府和事業單位的財務受托責任。

  由上述分析可知,收付實現制已受到挑戰,我們必須重新審視預算會計確認基礎,客觀分析預算會計環境。選擇合適的會計確認基礎是當前預算會計理論亟須解決的問題。正因如此,財政部在1998年根據預算會計核算的特點和實際工作需要,對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和事業單位會計采用了不同的會計確認基礎。即財政總預算會計和行政單位會計仍采用收付實現制;事業單位會計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但經營性收支業務核算可采用權責發生制。這表明,一方面預算會計從總體上講還是以收付實現制為確認基礎;另一方面事業單位會計采用以收付實現制為主體,以權責發生制為補充的一種混合會計確認基礎,充分體現了靈活性。

  四、完善預算會計確認基礎的建議

  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許多國家的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紛紛改變現金制,而采用修正的現金制或修正的應計制會計。

  人類已進入21世紀,預算會計環境將發生巨大的變化,進而引起政府及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日趨多樣化和復雜化。在這種形勢下,預算會計確認基礎不僅要真實反映政府及事業單位財務活動情況及財務狀況,強調與國家預算保持一致;還要提供具有一定信息質量的財務信息,使會計信息使用者客觀公正地分析、評價政府及事業單位的受托責任,以實現預算會計目標,因此,會計確認基礎也應予以改進和完善。根據會計確認基礎的選擇原則,借鑒西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先進經驗,從我國實際出發,筆者認為應采用以下修正的會計確認基礎。

  1、政府會計(財政總預算會計和行政單位會計)采用修正的收付實現制基礎。即原則上采用收付實現制,對某些特定業務則偏向于采用權責發生制基礎。例如,預算收入中的房產稅、政府間補助收入以及預算支出中的退休養老金、補助支出可采用權責發生制,并設置往來款項賬戶核算相應的債權和債務。

  2、事業單位會計采用修正的權責發生制基礎。即原則上采用權責發生制,對某些特定業務,例如政府撥款、捐贈收入和獎勵支出、贊助支出等則偏向于采用收付實現制基礎。事業單位的改革是逐步走向市場,經濟活動逐步向企業靠攏,因此應向權責發生制轉變,但事業單位的性質又決定了不能采用完全的權責發生制,而應以收付實現制作為補充。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