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論長江三角洲的旅游發展規劃模式旅游業論文范文參考

發布時間:2014-04-29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

摘 要: 從旅游資源、產品、市場等角度入手,對長三角水上旅游合作發展的現狀與問題進行深入剖析,以確定該地區開展水上旅游合作的現實基礎,并結合國內外水上旅游合作的模式研究與長三角地區的實際

  論文摘要:從旅游資源、產品、市場等角度入手,對長三角水上旅游合作發展的現狀與問題進行深入剖析,以確定該地區開展水上旅游合作的現實基礎,并結合國內外水上旅游合作的模式研究與長三角地區的實際情況,探討構建適合該地區水上旅游合作發展的模式。本文選自《旅游縱覽》。《旅游縱覽》是以“發展生態旅游文化、傳播生態旅游知識、推介生態旅游開發、引導生態旅游經濟、服務生態旅游大眾”為辦刊宗旨,以旅游經濟理論、旅游城市管理、旅游景區建設、旅游改革創新、旅游服務、旅游教育科技、旅游文化產業等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性理論期刊。

  關鍵詞:水上旅游;區域合作;政策設計,旅游縱覽

  一、長三角區域水上旅游發展現狀1.長三角水域資源與水文化共生發展.為合作奠定了基礎條件長江三角洲地區(以下簡稱長三角)包括上海市和江蘇的南京、蘇州等8個城市以及浙江的杭州、寧波等7個城市。長三角水域面積超過2.45萬平方公里,境內擁有425公里長的長江、819公里長的京杭運河以及l7oo多公里長的海岸線.并匯集了一大批名江(錢塘江、長江、黃浦江)和名湖(杭州西湖、嘉興南湖、南京玄武湖、太湖、淀山湖、紹興東湖、寧波東錢湖和千島湖).以及歷史悠久的江南大運河、上海蘇州河、南京秦淮河等。其中.江蘇省是中國境內水域面積比重最大的省份.上海市和浙江省水域面積分別占全市、全省總面積的l1%、6.4%。此外,長三角境內通江達海、河湖眾多、水網密布,江、河、湖、海有機地串聯著各個城市,水體資源類型十分豐富。廣闊而多樣的水域在調節氣候、提供環境容量、提高景觀質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為開發區域水上旅游、開展跨地區的旅游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長三角豐富的水域資源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古老水文化和多元而精彩的現代水文化如七千年前的寧波河姆渡文化、六千年前的嘉興馬家浜文化、五千年前的上海崧澤文化、四千年前的杭州良渚文化、三千年前的吳越文化等.均與水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飛越太平洋、深如玄武湖、活似錢江潮”成為長三角精神文化的生動寫照.反映了水在長三角多元文化中的地位正是這種各具特色又相輔相成的文化特性為長三角的旅游合作締造了天然的紐帶。

  2_長三角旅游市場壯大和水上旅游日臻完善為合作展現了廣闊前景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長三角地區的國內旅游總人數和國內旅游總收入分別占全國國內旅游總人數和國內旅游總收入的31.02%和75.26%.人境旅游者和國際旅游外匯收入分別占全國的l2.76%和24.13%旅游經濟總量占據了中國旅游市場的半壁江山.是中國旅游業發展的前沿地帶。

  2009年.長三角16城市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支出5752元,比上年增長鍆%,占消費支出比重(恩格爾系數)為36.7%。比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恩格爾系數逐步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準人均可支配收人方面也展現了長三角地區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長期趨勢(見表1)。收人水平的提高促使長三角地區的旅游消費層次不斷提高。傳統的觀光旅游比重正逐步降低.中高端的度假休閑、專項旅游日益成為市場主流。消費結構的升級和消費意識的轉變為長三角水上旅游市場將帶來巨大機遇長三角水上旅游興起較早.涌現了一批成績較突出的水上旅游區和水上旅游產品。迄今為止。已經成功涌現出杭州西湖、上海黃浦江、浙江千島湖、蘇州運河、揚州運河、南京秦淮河、寧波東錢湖以及表12009年長三角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序號城市可支配增幅序號城市可支配增幅收入(元)(%)收入(元)(%)1上海市288388.19舟山市240828.22寧波市273689.210常州市2375110.O3杭州市26864l1.511湖卅I市232426.54蘇州市2632010-312嘉興市227307_35臺州市258897.113南通市21o0111.16閉尿玎丁255O4lO-314鎮江市2O9491O.07紹興市254188.115揚州市1941611.68無錫市245767.216泰州市1914311_3江浙水鄉古鎮等在海內外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水上旅游產品.為長三角水上旅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期準備。此外,長三角地區的海洋、沿海、陸島以及長江、運河等水上客運市場的發展歷史較長,水陸客運基礎雄厚,為繁榮各類水上旅游市場、推動三地的旅游合作提供了良好條件同時.江南水網密集縱橫、京杭運河南北相通、沿海水域一脈相承、江河湖海四通八達等一系列優越條件.加之郵輪旅游度假、游船觀光休閑和游艇娛樂等新興水上旅游方式的不斷涌現以及沿著近現代歷史傳承至今的貫穿江浙滬運河、沿海和長江等不同水域的水上旅游客運線路.為長三角水上旅游合作的發展進一步增添了繽紛色彩(見表2)。

  表2長三角現有水上旅游產品與目的地序號長三角下屬水域主題文化特色l上海市市區黃浦江黃浦江游覽海派文化/都市風光2崇明長江口島嶼生態都市生態3杭州西湖濕地生態西湖4紹興河道古越文化5浙江省淳安千島湖島嶼旅游自然山水風光6寧波東錢湖財富富裕文化7烏鎮古鎮江南古鎮江南文化8南京秦淮河古都游秦淮文化9蘇州護城河環城游古運河10江蘇省無錫太湖太湖山水游太湖風光11揚州瘦西湖乾隆水上游江南文化l2周莊古鎮江南古鎮江南文化13南通濠河城市風光游資料來源:由“長三角旅游網”資料整理而來3.長三角濱水地區的重建與開發正逢其時.為合作發展提供動力支持長三角地區正在逐步發展成為世界第六大都市群.其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擁有眾多的濱水城市。這些濱水城市的經濟異;钴S.并且其中許多已相繼進入“后工業社會”發展階段。另一方面.經過了2O多年的快速發展.長三角城市群的經濟發14展已暴露出資源浪費、環境惡化、土地利用低效、地區競爭過度、產業分工不明確等一系列問題,區域經濟結構亟須調整。這一態勢迫使濱水城市尋找新的發展機遇.嘗試由工業經濟為主轉向濱水地區的開發重建.即向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轉變。這必將促使長三角各濱水城市進一步提升水上旅游發展層次.加快水上旅游綜合產業開發.加強區域合作.促使水上旅游為抓手的旅游業更好更快的帶動現代服務業的發展4.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和政府協作的推進.為合作發展奠定了保障條件長三角區域大融合的態勢已經初步展開.一體化趨勢不斷加強江浙滬三地或16城市聯手的項目已涉及交通、旅游、會展、人才、科技、信息、質檢、環保等多個領域,并正在由淺入深地探討產業規劃、政策法規、金融服務等高層次的合作聯動國家旅游局、中國旅游車船協會、國家交通部、海事局等國家機關與行業組織正著手為推進內河游覽船和游艇事業發展.掃除水上旅游行業發展障礙制定更為科學的管理法規.為長三角水上旅游合作的開展創造了有利的制度環境。近年來.長三角各地政府高度重視水域旅游規劃、濱水地區的環境整治和濱水景觀質量的改善。目前,長三角水上旅游合作發展已不同程度的提上了議事日程(見表3)。

  表3長三角水上旅游合作進程一覽表時間合作主體主要內容通過《運河沿線城市旅游合作宣2006京杭大運河沿言》,推進區域旅游一體化進程,.9岸17個城市把運河沿線城市打造成中國知名的精品旅游區域。

  通過《江蘇省沿江旅游發展規2004沿江地區城市劃》,建設具有國際影響的水上旅游帶。

  環太湖旅游合作組織發表宣青.2007.5環太湖城市倡導實現太湖旅游一體化.共同打造太湖旅游大產品品牌。

  簽訂了長三角水上旅游合作框架2010.1江浙滬三地協議.統一旅游服務的標準和規范。

  二、長三角水上旅游合作面臨的問題診斷雖然目前長三角水上旅游合作的基礎條件優越、勢頭良好,但是現存的問題和挑戰也不容忽視,要構建水上旅游合作的最佳推進模式.還需對癥下藥,明確推進合作的關鍵性問題。

  1.管理協調難度較大

  從行政區域的角度看.長三角水上旅游合作要求打破地區間的行政界限.但卻很難超越各地府行政力量的約束。首先,對于區域合作,各地方政府都抱有美好的意愿與共贏的目標.但事實上.由于人才、資金、技術、信息、資源稟賦的不對稱,各個地方從合作中獲益的程度不同.在地域間的利益博弈中容易造成競爭大于合作的局面.“行政性經濟”影響著合作的進程.如上海與寧波港口經濟的沖突。環太湖各城市之間的利用沖突等。其次,長三角水上旅游合作所涉及到的眾多部門間的管理協調也是阻礙合作推進的一大難題。水體資源主管部門,如旅游、園林、水利、環保、海事等部門,對水上旅游相關資源的規劃、開發、運營和維護擁有不同的決定權.關系到水上旅游合作中精品路線的建立、聯合營銷(如聯票制)等環節;各部門間的利益沖突和交叉管轄導致整體開發矛盾重重:區域性水上資源的開發因責權利被迫分割.旅游功能難以得到充分發揮2.水資源利用開發復雜水上旅游是旅游產業中的重要環節.也是綜合開發利用水資源、改善水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京杭運河長三角地區段,太湖、長江下游段、錢塘江段等水資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以太湖最為嚴重.“碧波萬頃”的太湖已名不副實。正在陸續完工投入運用的太湖流域一期工程的效果幾乎被地面沉降和盲目圍墾抵消長三角的水域污染狀況嚴重、治理工作嚴峻的現狀大大增添了區域合作的難度。另外.水環境整治與旅游開發利用的天然矛盾是水上旅游開發面臨的又一難題在水環境治理時是否全方面地考慮到后續利用.對投入產出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水環境的治理與旅游開發未能同步實施.那么在已改造的河岸增建旅游景點與配套設施將大大增加成本和開發難度如作為京杭大運河蘇南段.按照三級航道標準分段實施大規模整治時.只重視航運功能和環境整理.未考慮到旅游配套景觀和綜合功能3.長三角水上旅游產業發展措施滯后從國際經驗看,水上旅游依賴于航道、碼頭、陸地景觀和配套設施建設.成功的水上旅游大多是水陸游相結合的典范目前,長三角地區水上旅游開發中面臨與產業配套的綜合條件差、開發建設落后以及產業發展措施相對滯后的問題產業發展的配套政策與措施的滯后嚴重限制了水上旅游的合作和相關產業的深入發展長三角區域處于亞太版圖中心節點位置的黃金海岸帶.其郵輪產業并具有巨大市場潛力并被全球郵輪業一直看好.但由于受制于我國郵輪產業發展政策與措施的缺位,多年來.游輪經濟遲遲未能進入預期的正常運行狀態。

  三、長三角水上旅游合作模式1.國際水上旅游合作模式借鑒通過對國際公認的水上旅游區域合作的發展與模式的梳理.發現主要有流域合作模式和散點產業集群合作模式(1)流域合作模式該模式是基于共同的流域聯系而成的跨國或跨區域合作發展模式.比較突出的是歐洲的萊茵河流域跨國聯盟。萊茵河串聯著歐洲主要的國家沿岸有著名的城堡、優美的自然景觀、發達的工業區、現代化的公共建筑等.基于共有的資源財富,這些國家建立了跨國的全流域綜合管理機構.對全流域范圍內的環境保護、文物保護、旅游開發、簽證制度等各方面進行統一籌劃,制定了具體、完善的行動計劃日程.全面開發萊茵河流域。這種合作模式重點是在各個成員中進行利益協調、信息互通,制定具體統一的國際公約.統籌開發方向.消除旅游障礙.加速整個流域的合作進程。

  (2)散點產業集群合作模式

  該模式側重于通過產業紐帶進行縱向與橫向的合作.針對的主要是缺少水域紐帶的水上旅游區域?v向上.通過水上旅游產業的廣泛關聯度。將區域內直接與間接的相關產業通過產業鏈聯系在一起,形成以大規模水上旅游為中心的產業集群。美國五大湖區與加勒比海地區是該模式的典型代表:橫向上.在同一個產業鏈條的節點上通過區域行業聯盟合作.逐步形成強有力的產業區域聯盟。該模式核心的運作方式就是通過一個有實際管理能力的跨區域的行業協會來協調各方利益.并通過立法、制度等硬性方式規范行業的發展。這種合作模式比較適用于郵輪、游船、游艇等水上旅游的關聯行業在北美及歐洲的“三游”行業中已取得了廣泛的成功。

  通過以上的模式介紹.可以總結出水上旅游合作模式的機制與特征:首先.合作的基礎是共同的利益。各種合作模式都基于一定的聯系.這種聯系既是共同發展基礎條件也是共同的利益驅使其次。合作的機制是公共管理.各種合作模式中都存在跨區域或跨國界的公共管理組織充當協調者和規范制定者的角色.充分保證公共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保證共同利益的有效實現2.長三角水上旅游合作模式構建通過對國際經驗的研究發現.上述合作模式的特征與機制恰好與長三角水上旅游合作所面臨的現狀與問題相契合。該地區的水上旅游合作具有天然的共同利益與紐帶.卻缺乏對共同紐帶的合理利用和對共同利益的公共管理與協調機制因此.從資源產品、市場、公共管理平臺等方面進行合作是適合于長三角水上旅游合作的最佳路徑(1)資源產品響應模式該模式是基于長三角地區豐富的水網聯系.通過共同的水域資源紐帶來整合產品.串聯主題線路.從供給上推進長三角區域水上旅游的合作進程。圍繞核心資源“五沿一環”(沿黃浦江、沿海、沿杭州灣、沿京杭運河、沿長江、環太湖圈).貫通長三角地區,以共有的資源與保護開發目標.打通區域之間的壁壘與隔閡.共同打造水體資源保護與旅游景觀開發的國際示范區.開發一系列以長三角區域為尺度的內河旅游產品、海洋旅游產品、以及游船、郵輪、游艇等專項產品。

  (2)客源市場互動模式

  該模式是圍繞長三角區內各省市水上旅游產品及線路,建立區域內旅游合作的溝通機制與網絡.以相互輸送客源的形式不斷加強各省市客源市場的互動,增進彼此之間的合作?驮椿幽J疥P注的重點在于水上旅游產品和旅游客源市場.通過共同營銷.共同提高長三角地區水上旅游整體市場的影響力.提高長三角地區水上旅游產品和品牌的知名度。

  以客源市場互動模式推進水上旅游合作的關鍵.在于三地必須形成一個有利于合作的內在機制,不僅要有政府層面的.也要有旅游企業層面的如面對上海水上旅游市場.需要長三角各地政府和旅游企業共同加強產品推介、大力支持輸送客源提供:面對浙江、江蘇水上旅游市場也需要有類似的輸送機制進行客源上的保障(3)公共服務與管理模式該模式主旨是搭建跨越行政區域的三地水上旅游公共管理與服務的平臺.通過協會組織形式.從水上旅游管理規劃人手.實施整體性公共管理:通過行業與產業的標準化規范管理.鞏固區域整體的管理成效:通過立法和執法保障整體管理的權威性:通過合理平等的產業政策優化整體區域產業發展環境和配套體系:通過監管市場運行體系,保障良好的水上旅游市場秩序.為長三角水上旅游產業的整體發展創造安全、良好的市場環境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