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0-09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通過對南橋新城水系的生態治理,提高了區域防洪排澇標準,改善了區域小氣候及人生活的環境,促進周邊土地的升值,改善了旅游投資環境,促進南橋新城經濟發展,具有極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關鍵詞:城市河道南橋生態治理經濟效益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摘要:通過對南橋新城水系的生態治理,提高了區域防洪排澇標準,改善了區域小氣候及人生活的環境,促進周邊土地的升值,改善了旅游投資環境,促進南橋新城經濟發展,具有極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關鍵詞:城市河道南橋生態治理經濟效益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已是當下時代發展的主要趨勢。城市水生態文明建設既是建設美麗城市的需要也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的需要。上海市地處我國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東緣,瀕江臨海,境內江、河、湖、塘相間,水網交織,上海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興。近年來,上海市平原河道面臨諸多問題:一是人水爭地,侵占河道;二是水質污染,生態惡化;三是護岸硬化,生態退化。因此河道生態治理是加強平原河網地區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國內對河道生態治理的研究[1~4]大多集中在生態治理的定義、功能的描述,或是過分關注河道生態治理技術本身,而往往忽視了河道生態治理的經濟效益[5]研究。本文結合上海市南橋新城水系生態治理與大家一起探討城市河道生態治理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1區域概況
上海市奉賢區南橋新城[6]規劃范圍為北至大葉公路,東至浦星公路,南至G1501,西至南沙港和滬杭公路,總面積71.39平方公里。規劃人口為75萬人。新城的空間結構為“一核聯四片、一環串兩帶”,是上海市“十二五”期間重點推進建設的三大新城之一。南橋新城區域水系發達、河網密布,其水系規劃主要水系格局為“三縱橫一網十二湖”。金匯港、南竹港、南橫涇“三縱”和浦南運河“一橫”四條干河貫穿新城城區;“一網”為規劃支河呈現縱橫交織的自然河網生態布局;“十二湖”是南橋新城的生態核心和城市景觀區的集中體現,其中“上海之魚”水系對提升新城景觀水平、打造新城核心公共空間具有重要意義。故河道的生態治理墊定了南橋新城以“低碳·生態,智慧·宜居”城市發展理念的基石,以此提升南橋新城的等級和綜合實力。
2河道生態治理的原則、目標及程序
2.1 河道生態治理原則
1)尊重自然的原則:尊重自然的原則是南橋新城水系生態治理的基本原則。在對河道生態治理的過程中盡量維持河流的自然形態,并結合生態學的相關知識,充分發揮河流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和自凈能力。新城水系生態治理設計滿足生物的生存需要并適宜生物生息繁衍,同時盡量保留原有生物群落及其棲息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新南橋。
2)植物合理配置原則:通過合理的水生、濕生及旱生植物配置能提高河流的自凈能力和自我恢復能力。
3)發揮河流的綜合功能原則:南橋新城水系生態治理在滿足河流防洪、排澇等基本功能的同時,也要發揮河流的休閑、景觀等綜合功能。
4)可持續發展原則:保證足夠的水面率和水體容量,保證水體循環流通,進而改善整個流域的自然生態環境,實現環境、社會及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
2.2河道生態治理目標
河流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認識,城市河道的生態治理目標往往最終或最深入的是恢復河流的本質[7]。河道的生態治理是位于河道防洪排澇整治、河道用水等一系列目標協調之上,同時兼顧河道自身所持有的自然特點及人文價值等目標。南橋新城區域水系發達、河網密布,根據城市功能區打造具有水鄉特色的用水、親水、戲水、觀水、人水相融的江南“海派新水鄉”,進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綜合競爭力。
2.3河道生態治理設計的主要程序
南橋新城區域現狀河道情況較為復雜,由于早期缺乏水系統一規劃以及建設時間的差異導致河道生態治理參差不齊,局部功能性駁岸也遭到破壞,部分新建區的河道生態較為完善。
相關期刊推薦:《水科學與工程技術》原名《河北水利水電技術》雜志創刊于1977年。主要報導水電工程中的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新工藝。反映國內外在水資源、水環境、水市場、水土保持、環境工程、工程仿真、水電規劃、設計、施工、測量、地質、巖土及水工試驗等領域中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重要進展和發展趨勢。為推動科技創新、振興科技進步、評定各類職稱、推介人才的需要,特向各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科研工作者、高等院校、研究生、并誠請各位專家、院士、教授征集稿件。旨在為大家提供一個發表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科技論文、學位論文的平臺。
借助南橋新城正處于發展建設階段,通過對新城水系統一規劃,明確水系生態治理標準,結合新城區域開發建設,對新城水系分期分段進行綜合治理,逐步打造江南“海派新水鄉”。
結合南橋新城水系生態治理,河道生態治理設計主要按以下程序進行。
1)資料收集。對南橋新城周邊水系的生境與環境進行調查,收集河道的水文、地質、地形、地貌、生物群落、河道自然風景、人文風景及周邊城市建設用地等基礎資料,為河道的生態治理設計奠定基礎。
2)現狀分析。通過對新城水系現狀分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識別梳理和分析評估,查找問題的根源,針對性的制定新城水系生態治理目標和對策。如隨著新城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污水排放量不斷地增加,污染物成分日趨復雜,嚴重超出了水體自凈能力,使河道水質受到污染,影響了人們的生活,部分河段水質污染嚴重,水體富營養化,水藻繁殖,綠水、秀水已不復存在等問題,應協同有關部門進行調研分析,制定可行的污水處理辦法。
3)目標制定。結合新城區域功能分區,制定治理目標。南橋新城水系生態治理目標是以防洪排澇為基礎,以人水和諧為原則,合理確定人與河道的占地面積、人與生物用水量的劃分,保護和改善河道的結構和形態,改善和保護河道內生物棲息地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并使該區域有代表性的生物或群落回歸河流和岸帶。結合南橋新城城市建設的不同功能分區與周邊用地性質(商業、工業、農業、居住),對不同區域的河道或河段制定了不同的生態治理標準。新城水系按分級分區分段進行生態治理規劃,按綜合分級、同級分區、一區多段分別制定新城水系生態治理標準,明確新城水系生態治理的內容和任務。
4)規劃設計。河道平面規劃和斷面設計是以自然生態為基調,確保工程的安全性、穩定性和耐久性。由于平原河網水位變幅較小、流速低,故南橋新城水系生態治理采用了滿足生態恢復要求的結構形式及生態型的工程材料或是能夠滿足生態恢復要求的基礎材料,河道斷面設計主要有梯形斷面、矩形(直立式)斷面和復式斷面,生態護岸主要采用草皮護坡、干砌石、生態石籠、生態混凝土(砌塊)等。
5)長效管養。對南橋新城水系生態治理效果進行分析評估,制定改進措施,為后期的河道規劃設計積累寶貴經驗。制定南橋新城水系生態治理長效管養機制,確保南橋新城水系生態治理的可持續發展。
3河道生態治理經濟效益分析
水利工程系屬社會公益性質的水利建設項目,具有多方面的難以定量計算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工程實施后,周邊環境景觀大大改善,工程的防汛、排澇等綜合效益可以充分發揮,較大程度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南橋新城水系是浦東片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橋新城周邊水系工程實施后可以提高河道的過流能力和防汛能力,減少因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直接損失及間接損失,確保周邊地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有利于促進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使居民能集中精力安心工作,有利于促進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
2)南橋新城水系整治后,進一步完善防汛、排澇、水資源調度體系。同時,為營造親水型水環境,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質量,創造了基礎條件,具有一定的潛在效益。
3))南橋新城水系整治后,將改善區域水環境質量,有利于水資源調度、改善河網水質;河道兩岸生態綠化以及小橋流水的特色,充分體現江南水鄉與現代生態城市相容的特色,創造水清、岸綠、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環境,使生態環境獲得良性循環,促進周邊土地升值,改善投資環境,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具有極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4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南橋新城水系的生態治理,提高了區域的防洪排澇標準,同時也改善了空氣通道,對減少城市的熱島效應和空氣污染有著積極的作用。由于人民生活居住環境得到了改善,從而提高了南橋新城的土地價值,改善了旅游投資環境,促進了新城的經濟發展,為提高區域等級和競爭力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論文作者:楊杰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