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0-09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航道是重要的公益性基礎設施,據相關統計,我國現有內河航道通航里程近13萬千米,沿海航道通航里程8000多千米,作為水路運輸的基礎,這些航道承載著約占社會貨運總量11%和貨物周轉總量47%的貨運量。從經濟理論來講,一個具有優勢的經濟發達地區會有較
摘要:航道是重要的公益性基礎設施,據相關統計,我國現有內河航道通航里程近13萬千米,沿海航道通航里程8000多千米,作為水路運輸的基礎,這些航道承載著約占社會貨運總量11%和貨物周轉總量47%的貨運量。從經濟理論來講,一個具有優勢的經濟發達地區會有較強的吸引力,較其他的地區會有相應的優勢,能吸引到更多的企業和商家,加強航道整治建設,推進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相連接;诖耍疚母攀隽撕降勒危U述了水路運輸的主要特征以及航道整治與水運經濟的關系,探討分析了航道整治對水運經濟的影響及其措施。
關鍵詞:航道整治;水路運輸;特征;水運經濟;關系;影響;措施
航道整治是水路交通發展的重要內容,通過航道整治,可以提高水運線路通航能力。并且在水路通航能力提升的基礎上,水運經濟發展速度和規模便會進一步擴大,從而實現行業發展的專業化和標準化,并提高水運經濟質量。
1.航道整治的概述
航道整治就是利用整治建筑物調整和控制水流,穩定有利河勢,以改善航道航行條件。從廣義而言,其也包括炸礁、疏浚和裁彎取直等工程。目前航道整治的主要任務是:穩定航槽;刷深淺灘,增加航道水深,拓寬航道寬度,增大彎曲半徑;降低急流灘的流速;改善險灘的流態。航道整治過程中要兼顧防洪、排灌、工業布局和港口等方面的各項不同要求。為了正確地進行航道整治,必須掌握航道的演變規律;因勢利導,順應河勢是航道整治的原則。航道整治規劃設計一般包括:確定航道等級及最低通航水位;根據要求的航道尺度確定整治建筑物頂部高程(即整治水位)和整治線(整治水位時兩岸整治建筑物或一岸整治建筑物與對岸岸邊構成的水邊線)寬度;在平面上確定整治線的位置和形態;利用整治建筑物固定、控制和調整整治線。在建筑物的布置上應以最少的工程量來達到最大的整治效果。
2.水路運輸的主要特征
航道運輸以其運輸能力大、成本低、消耗資源少、環境影響小、土地占用少等優勢而成為最具有潛力的運輸方式。其不僅可以有效緩解交通運輸的壓力,還可以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較大的優勢。同時水運成本要低于其他任何一種運輸方式,而且資源消耗最少,對環境的影響也是最小的。具體表現為:
2.1運輸量大。水路運輸的主要特征就是運輸量比較大,非常適合大貨物的運輸,所以在進行大量貨物運輸時,選擇水路運輸具有明顯優勢。從目前的航道標準來看,一條四級航道的通航能力可以與一條高速公路相媲美,因此有效的利用水路運輸,不僅可以緩解公路和鐵路得到的運輸壓力,還可以實現實現區域資源的綜合化利用,從而達到推動經濟發展的目的。
2.2成本較低。水路運輸的成本相對比較低。水路運輸利用的是天然河道,所以其建設成本相對較低,而且水路運輸的運輸量比較大,可以節省多次運輸的費用。
2.3比較環保。水路運輸相對于陸路運輸而言,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更小。水路交通由于利用的大都是天然河道,所以工程量較小,對自然環境的干預也較少,所以水陸交通的環保性能更強。
3.航道整治與水運經濟的關系
航道是現代港口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是水運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托,航道整治與水運經濟相互、依存、相互促進。航道的治理有利于促進貨物水路的運輸,從運輸成本角度,水上運輸的規模經濟決定了水路運輸成本遠低于陸地運輸,通過航道基礎設施的投入,吸引大量的勞動力,提高物流貿易和服務業的集聚效益,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不同的航道等級決定不同的水運規模,某一地段的航道周邊經濟蓬勃發展,且與其他地區交流廣泛,勢必能夠為其水運運輸提供天然富余的貨運來源,從而促進水運經濟的增長。同時,水上運輸得到快速的經濟增長,這反過來又可以促進水路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這種互補關系是渠道建設和海洋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科學合理的渠道建設對海洋經濟的增長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于航道整治、建設工作可主要通過對運輸水平的提高,船載重量的增加、河流表面深度的增加,等施工以及對輔助設施的維修與維護更換來實現。
4.航道整治對水運經濟的影響及其措施
4.1航道整治對水運經濟的主要影響。
4.1.1航道整治可以促進水運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航道整治可以有效的提升水運經濟的發展速度。目前部分區域水運經濟較落后主要是因為航道堵塞嚴重,通航能力較差。大力進行航道整治,清理運河水道的泥沙淤積,并就水道周邊的航道占用等情況進行整治,可以有效的提升水路運輸的通達性和運輸量。因為水路運輸具有運量大、成本低的特點,所以通過水路運輸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的實現水路利用率的提高。
4.1.2航道整治可以提高水運經濟的地位。水路運輸在我國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于沿線經濟的促進也非常明顯。但是隨著陸路交通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水路運輸的重視程度不斷下降,造成了不少水道的荒廢。進行航道整治,可以提高我國通達水路網的利用,可以實現交通運輸的全面化發展,這對于區域經濟的優勢發展和區域資源的優勢利用意義重大。通過航道整治,水運經濟的發展速度和規模將越來越大,其地位也會進一步提高。
4.1.3航道整治可以規范水運經濟。航道整治對于水運經濟的另一影響就是能夠規范水運經濟的發展。由于目前的航道利用水平不一,所以不同的區域對于水運經濟的發展標準要求不一樣,此種情況不利于水運經濟的規;l展。通過航道整治之后,水運經濟的發展速度和地位都得到了提升,其規模也會不斷的擴大,在這樣的情況下進行統一的規范,可以使得水運經濟的行業化標準進行提升。標準提升,發展的專業化程度和規范化將更加的明顯。
4.2加強航道整治建設管理的措施。
4.2.1增加投入,加強港口硬件設置建設。首先國家應該對所有航道進行定期調查,將所有航道建設問題進行總結分析,決定投入的建設資金,并適度提高資金額度,并且加大對當地航道設施的建設,從而創造良好的航道設施環境,為水運經濟發展提供硬件保障。
4.2.2加強信息建設。航道建設除港口基礎設施等硬件設施建設外,還包括對信息資源等軟件設備的建設。通過對原有的信息資源進行有層次,有分類的管理建設,從而實現一個綜合性的資源共享形式的信息數據庫系統,將過去和現在所有的航道建設和運營中的業務數據通過分析歸類和整合,利用計算機的數據庫管理功能將所有信息整合為一個有效且能夠實現共享的系統,其能夠減少的人員投入,降低成本。
4.2.3加強航道的管理。航道建設是水運經濟效益提高的前提,對其日常管理是促進效益提高有力手段。第一、加快支流項目建設。除了主航道,直流航道對整個水運運營工作同樣覺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將一些比較關鍵且各種性質和條件都比較上等的支流進行建設,在保證項目的建設質量的同時,確保工程能夠更快完工,盡快支援主航道,為主航道提供一個可靠的后備通道,促進其穩定運營。第二、充分運用航道多功能。航道建設一般除了進行水運經營之外,通過各種設備的建設能夠實現提供水電、具備防洪功能、調節河道水位等功能。
相關期刊推薦:《中國水運》(月刊)創刊于1979年,是交通運輸部主管,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水運行業綜合性月刊、交通部首批創辦期刊。雜志以水運和相關行業的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決策層、管理層、科技人員為讀者對象。雜志主要欄目有:航運、港口、水利、工程、地質、信息、經管、機電法律。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陸路交通的快速發展以及水運航道的淤塞等情況嚴重,使得水運航道城市地位不斷下降,嚴重影響了相關地區的經濟發展。并且基于水路運輸的優勢特征,因此必須加強航道整治,從而促進水運經濟的發展。——論文作者:趙紅靜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