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7-03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新時期經濟發展下,經濟責任審計與干部監督工作兩者融合水平不斷提高,為更好的滿足新時代對干部員工要求,強化經濟責任審計與干部監督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經濟責任;責任審計;干部監督;監督管理 引言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黨政
摘要:新時期經濟發展下,經濟責任審計與干部監督工作兩者融合水平不斷提高,為更好的滿足新時代對干部員工要求,強化經濟責任審計與干部監督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經濟責任;責任審計;干部監督;監督管理
引言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主要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對經濟責任審計的總則、組織協調、審計內容、審計實施、審計評價、審計結果運用、附則作出了明確的部署安排。新“規定”出臺,對推進當前組織部干部監督科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規范化管理起到了“綱領性”的指導作用。
1經濟責任審計的開展策略
1.1建立多層次的監督體系
對于經濟責任審計的發展不均衡,應當建設多層次的監督體系,全方位地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通過多重機構的組織體系監管企業財產,有效地加強企業內部的監督,推動國有資產的發展運行。國家在監督體系上,運用有效的措施強化監督制度,更加注重監督體系,同時,企業也會更注重監督,讓企業全面的管理財產的出入,保證經濟的平衡,讓企業發展更均衡,保證企業健康發展,同時為企業避免不必要的虧損,為國家帶來更多的收益。
1.2加強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的共享
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積極與單位人事部門、紀檢部門溝通、反饋,充分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作為干部管理監督體系的重要一環,其審計結果應存入被審計領導干部本人檔案以作為領導干部考核、任免、獎懲的重要依據。發現審計中發現的違紀違法行為,應及時移交組織部監督科部門,利用問責倒逼被審計人員的責任擔當,后續整改。內審機構應與相關職能部門協調配合,提高審計結果的預警性和震懾性。此外,審計結果也可作為談心、談話,誡勉等重要內容,運用到領導決策中去,為黨委、領導班子體制機制決策層面上提供參考依據[1]。
1.3確保審計部門對審計結果全面公開
審計人員要改變傳統觀念,不斷提升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善于總結和積累經驗,加強自身面對突發問題的應對能力,用嚴謹的態度、專業的理論知識開展審計工作。審計人員可以采用網絡與新聞公告等多種方式告知,保證審計結果的公正,政府部門要確保審計人員按規定開展審計工作,不僅使審計結果接受群眾的監督,而且可以對審計工作起到監督與促進作用。審計機關要不斷建立完善切實可行的審計工作制度規范,對政府部門權力進行有效的制約監督,同時加強對經濟責任審計的人員的監督規范,確保高質量完成經濟責任審計工作。
如果您需要安排自己審計方面的論文,可以查看審計專業的核心期刊有哪些學習了解。
2干部監督管理工作的提升措施
2.1加強日常監督
什么時候或什么地方有黨的工作,監督就什么時候開始或延伸到什么地方;不存在沒有監督的權力,也不存在沒有監督的工作,更不存在不受監督的領導干部。監督應該融入領導干部的日常生活,要每天“照鏡子、整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如果把監督比作一場戰役,那它一定是持久戰。領導干部要克服“畢其功于一役”的思想,立足長遠,狠抓當下,貴在堅持,用毅力和恒心去贏得勝利。
2.2嚴肅黨內政治生活
督促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尊崇黨章黨規,認真落實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嚴格執行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等制度,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督促落實好民主集中制,強化全黨服從中央的意識,加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落實情況監督,嚴肅查處破壞政治生態典型案件。督促領導干部帶頭弘揚正氣,保持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堅決防止和反對圈子文化、碼頭文化、“袍哥”文化[2]。
2.3充分發揮各種監督力量,推進監督常態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日趨完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推進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統籌銜接,健全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制度,發揮審計監督、統計監督職能作用。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推動各類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黨中央的頂層設計已經把路線擘畫,各級各部門要嚴格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采取行之有效的辦法,切實發揮各種監督力量,加強信息溝通、線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使監督全方位、全時段、無盲區、零死角、全覆蓋,以監督的常態化促進各項事業的高質量發展[3]。
2.4準確把握監督重點
深刻領會、全面把握中央《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辦法》精神,堅定不移履行選人用人工作監督檢查責任。要重點監督檢查“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情況,保證黨對干部工作的領導權和對重要干部的選拔任用、管理監督權;重點監督檢查“堅持‘好干部’標準和樹立正確用人導向”情況,保證把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嚴把政治關、品行關、能力關、作風關、廉潔關;重點監督檢查“執行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政策規定”情況,保證選人用人公平公正;重點監督檢查“遵守組織人事紀律和匡正選人用人風氣”情況,嚴肅查處和糾正選人用人上的違規違紀行為。
結語
總而言之,新形勢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要求不斷提高。內審人員要辯證全面地對待審計問題,除專業審計知識外,全面學習掌握國家重大方針政策體系,在實踐中發現和總結新的經驗,做好經濟責任審計項目,協助單位完善制度、加強管理,更加有效的規范領導干部權力運行,從源頭上遏制和杜絕違紀違規問題的發生。——論文作者:劉凡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