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4-13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科技型企業作為區域科技發展的有生力量,具有適應力強、發展潛力大、創新發展靈活等特點,對中新天津生態城科技型企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研究,總結其獲得的成就與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發展對策,為后期推動區域創新創業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
摘要:科技型企業作為區域科技發展的有生力量,具有適應力強、發展潛力大、創新發展靈活等特點,對中新天津生態城科技型企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研究,總結其獲得的成就與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發展對策,為后期推動區域創新創業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態城科技型企業發展現狀對策
0引言
2019年1月17日,習近平同志再次蒞臨天津考察調研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實施情況,再次指出“高質量發展要靠創新,我們國家再往前發展也要靠自主創新”。這無疑是把科技工作放到了決定國家進退的高度,而科技工作的核心對象則是科技型企業?萍夹推髽I是科技創新、科技進步的中堅力量,推動科技型企業更好更快發展已成為區域科技發展的重心。
1中新天津生態城發展科技型企業的現實意義
1.1符合中新天津生態城產業規劃和定位
科技型企業的創辦需要的是“輕資產”,所用的土地、自然資源、資本等要素較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很小,而生產效率和產生效益高;又由于其產品或服務具有技術密集、知識含量高、低消耗、少排放、無污染等特點,符合生態城產業發展定位及城市建設宗旨。
1.2有利于實現中新天津生態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科技型企業在活躍經濟、吸納就業、推動創新、增加稅收、便民利民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由于自身規模小、實力弱、抗風險能力低,科技型企業發展不僅需要自身努力,也需要政府和社會多方面的支持[1]。
1.3有利于京津冀地區創新資源和人才的引入
科技型企業主要是由科技人員創辦、以成果轉化為內容的企業,是推進協同創新的主要載體。近年來,生態城充分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積極吸引北京、河北等省市及國外科技成果、先進技術資源落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同時大力招攬各類人才匯聚生態城,推動生態城科技企業發展和壯大[2]。
2取得的成績
2.1科技型企業聚集效應初顯
生態城“十三五”規劃指出,生態城將緊緊圍繞綠色產業一個內核,依托智慧創新驅動和都市消費驅動兩個引擎,全力發展文化創意、互聯網+高科技、精英配套、冷鏈物流、濱海旅游5個主導產業。對生態城區內科技型企業進行分析、統計發現,其中互聯網+、文化創意、高技術服務業及新能源產業占科技型企業總數的79.3%,其中互聯網+領域占42.38%,文化創意領域占15%,高技術服務業占14.76%,暗合生態城全力支持的主導產業政策。
2.2吸引了一批科技型行業領軍企業
在生態城,以互聯網+高科技為主、文化創意和精英配套為輔的綠色產業正加速聚集,集群效應初步顯現;ヂ摼W、信息技術平臺方面,有樂視、合爾科技、聯盟電競、聯眾游戲、掌趣科技等;大數據方面,有海量大數據重度孵化器、鵬博士、太極計算機等;生物醫藥方面,有丹娜生物、杰科生物醫藥、喜諾生物醫藥等。
2.3搭建了一批具有專業孵化能力的孵化平臺
生態城擁有以文化與科技相融合項目孵化為特色的ThinkBig國家級孵化器、以“互聯網+高科技”項目孵化為特色的啟迪之星加速器、以大數據產業項目孵化為特色的海量大數據重度孵化器、以智能科技產業項目孵化為特色的北航星空眾創空間等4家孵化載體,孵化面積總計2萬多m2,在孵企業800余家。
2.4制定了一系列科技企業、科技人才支持政策
為促進科技型企業升級發展,吸引科技創新項目、科技人才落戶,營造雙創氛圍,出臺了《中新天津生態城科技創新促進暫行辦法》《中新天津生態城科技創新促進暫行辦法》《中新天津生態城人才引進培養與獎勵暫行規定》《中新天津生態城人才公寓管理辦法》等政策,與生態城產業促進辦法形成政策上的“三叉戟”。
2.5建立了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服務隊伍
2014年底,生態城同天津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中心合作成立“中新天津生態城科技金融對接服務平臺”,開展國家、天津、濱海新區、生態城各項政策咨詢、受理與落地工作,有效促進了政府、企業、機構、院所之間的溝通互動、合作接洽,推動了區內科技型企業的發展。
相關知識推薦:經濟管理職稱論文投稿期刊
3存在的問題
3.1規模較小
據統計,全區科技型企業普遍規模較小,一方面表現在企業職工人數上,30人以下規模的企業占全區科技型企業的84.05%,100人以上規模的企業僅占3.09%;另一方面表現在企業年銷售收入上,截至2018年底,億元以上收入規?萍夹推髽I僅19家,大部分企業年銷售收入基本在百萬元以下。
3.2駐區辦公企業較少
近年來,生態城逐漸引進更多的高科技項目及人才,多方面營造區內雙創氛圍,區內注冊科技型企業也逐漸增多,但是實際入駐生態城的企業數量卻明顯偏低,截至2018年,實際駐區辦公科技型企業僅占15%。
3.3融資能力低
從目前生態城內科技型企業在遇到融資困難時選擇的融資方式看,各個發展階段都有超過半數的科技型企業首先選擇政府資金扶持,其次才是銀行貸款或融資。
3.4發展速度較慢
區內科技型企業多處于初創或成長期,自有資金不足,發展能力弱,經營時間短,企業規模小,對外融資能力有限。其主要表現為:一是企業發展靠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是一項具有高風險性的活動;二是企業信息透明度差,信息不對稱問題嚴重;三是企業往往更注重研發與經營環節,普遍存在財務制度不健全、內部控制較弱等問題,導致企業融資環境惡化,致使企業發展速度慢。
4加快中新天津生態城科技型企業發展的對策
4.1建立長期的政策保障體系
4.1.1依照科技型企業發展階段的不同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
對初創期企業,給予辦公場地、人員住宿等方面的補貼,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對成長期企業,給予科技項目專項扶持資金和科研設備購置補貼資金,鼓勵其對核心技術進行攻關;對穩定期企業,給予上市輔導及產業升級補助,鼓勵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4.1.2制定科技型企業落戶發展打包政策
制定優質科技型企業引入標準,對企業的產業類型、企業規模和發展前景進行綜合分析,依照企業規模、技術水平、產品市場競爭性等因素,為其提供用地、用房、創新補貼、人才補貼等一系列針對性打包政策[3]。
4.1.3建立科技型企業信用擔保機制
針對科技型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建立完善的科技型企業信用保障體系,考慮對獲得市級以上科研項目支持的企業提供自籌資金貼息補助,對獲得國家及國際權威創新創業類賽事獎項的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及融資獎勵[4]。
4.2建立完善的政府服務體系
4.2.1推動綜合服務平臺的設立
充分發揮中新天津生態城政府的引導作用,推動成果轉化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法律咨詢、人力資源服務等綜合服務中介機構的設立,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創業服務。
4.2.2推動區內技術服務平臺設立
創新驅動發展,積極推動區內科研院所、技術轉移機構、企業等開發開放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促進區內企業、機構間對接,促進技術創新及成果轉化轉移,提高初創科技型企業的成長速度和成活率[5]。
4.3拓寬中新天津生態城科技型企業市場渠道
4.3.1充分調動區域創新載體資源服務企業
充分調動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的清華電子系、北航星空眾創空間的北航投資、啟迪之星加速器的啟迪投資及全球孵化鏈等資源,加強信息共享、資源互通,促進企業發展。
4.3.2積極推動科技型企業參與世界競爭
借助中新天津生態城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積極與國際上發達城市或國家建立合作交流平臺,搭建合作橋梁,建立定期互訪、交流機制。協助中新天津生態城區內的科技型企業與國際企業合作,協助區內科技型企業提升技術水平,增強其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