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武漢市高校自然科學類博物館集群化發展思路及跨機構合作模式初探

發布時間:2020-01-08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 要 武漢市是國內著名的高等教育中心,科教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第三,擁有眾多高質量的高校博物館,其中自然科學類博物館 16 家,藏有眾多珍貴的標本。由于受到隸屬管理、資金來源、人員素質等問題的影響,這類博物館尚未發揮其應有的科普教育功能。本文以武

  摘 要 武漢市是國內著名的高等教育中心,科教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第三,擁有眾多高質量的高校博物館,其中自然科學類博物館 16 家,藏有眾多珍貴的標本。由于受到隸屬管理、資金來源、人員素質等問題的影響,這類博物館尚未發揮其應有的科普教育功能。本文以武漢市高校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為研究對象,對 a. 武漢市高校自然科學博物館基本狀況;b.武漢市高校博物館集群化發展和跨行業協作的模式構建進行調查分析。深入剖析武漢市高校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的問題與特色,剖析了集群化發展與跨機構合作的成功案例,結合武漢市文化發展戰略,提出適合武漢市高校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的資源整合方案和跨機構合作模式建議。

武漢市高校自然科學類博物館集群化發展思路及跨機構合作模式初探

  關鍵詞 高校博物館 集群化發展 跨機構合作

  1 博物館群式發展和跨機構合作的趨勢與背景

  1.1 博物館群式發展研究現狀與分析

  在發達國家博物館集群化發展的趨勢影響下,我國部分科普場館也嘗試建立群式發展模式。上?萍拣^隨著自然博物館開放、天文館立項,正逐漸形成“三館合一”的實體架構,成都建川博物館已經成為城市自然與人文結合的靚麗景觀。博物館之間的協作在推動整個博物館行業的共享與創新上變得越來越重要。國內發達城市的博物館正在或已經結盟,以整合資源促進行業創新,使藏品和展覽的共享模式創造出更有效的社會效益。

  然而,我國博物館群的理論體系尚未建立;博物館群研究尚屬起步階段;博物館群中,新建博物館群的規劃實踐尚在初級階段,缺少系統的概念整合和博物館群規劃設計及相應的環境設計策略。西方發達國家對于博物館及博物館群的發展研究成熟,存在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案例。

  高校博物館受管理體制、經費等因素的制約,很難高效發揮自身的教育優勢。如果能借助企業、學校在資金、運營等方面的協助,高校博物館的教育功能發揮必定如魚得水。但是相關的研究寥寥。

  1.2 武漢市高校博物館發展的政策背景

  近年來,科普教育作為科技創新的前提和全民素質教育的基礎,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2016 年,中央財政向全社會投放科普經費 150.03 億元,科普專項經費 64.01 億元。國家政府對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2012 年,武漢啟動了“博物館之城”建設,其中“科教文化博物館”品牌建設將武漢市的高校博物館納入了公眾的視線。武漢市高校博物館以此為契機,成立了湖北省高校博物館專業委員會,為高校博物館的交流與聯動搭建了平臺。之后,隨著全國高校博物館育人聯盟成立,武漢市洪山區科普展教聯盟結盟,武漢市高校博物館的社會效應日益凸顯。與此同時,洪山區“大學之城”建設經過數年的推動,初見成效,科技一條街、地大寶谷、體院奧林匹克一條街、武大珞珈創意體驗產業園已然生 機勃勃。至此,促進武漢市高校博物館發展邁上新臺階的集群化發展思路和跨機構合作模式具備了必要的時機、政策環境和資源條件。

  2 武漢市自然科學類高校博物館群式發展現狀

  2.1 武漢市自然類高校博物館基本狀況和特點

  武漢市是國內著名的高等教育中心,科教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第三,擁有眾多高質量的高校博物館。據調查,武漢市高校博物館數量為 37 家,其中自然科學類博物館 16 家,藏品特色鮮明,是推進公民素質教育實施的“富礦”。

  近幾年,武漢市多所高校新建了科普場館。從調研的若干所高校自然類博物館的展館面積看,各個場館的面積分布并不均衡。大的場館,如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建筑面積近萬平米。華中農業大學康思農蜜蜂博物館卻只有 350 平米。從功能布局上看,面積越大的高校博物館,其功能區域越完備。面積小的博物館基本不具備會議室、臨展廳、科普教室等功能區域。

  從藏品的種類和數量上看,武漢市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的藏品多與學科專業相關,藏品類型豐富、特色鮮明。

  從人員隊伍上看,專職人員少,兼職人員多;人員總數少;高學歷人員少是目前武漢市自然科學類博物館人員隊伍的特點。

  由于環境變遷、傳統文化定位、社會變革等方面的影響,武漢市自然科學類高校博物館在社會服務領域的定位尚不完善,政府缺乏對高校博物館資源整合運用的體系,導致武漢市高校博物館社會教育質量與群眾的需求存在差距,嚴重制約了武漢市高校博物館的社會功能的發揮。

  2.2 武漢市高校博物館聯合發展的特點與問題

  2.2.1 科普資源總體規劃不合理

  總體來說,武漢市高校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的科普資源很廣泛,種類基本齊全,但發展參差不齊;科普資源整體上質量欠佳,利用效率和社會效益還有提升的空間;科普資源發展非常不平衡,主要表現在數量、分布區域、品種和質量等方面;相關的學術研究等基礎工作比較薄弱;科普資源建設缺乏應有的計劃,組織開發力度較弱,共建共享程度較差。

  2.2.2 類型齊全,數量失衡

  武漢市高校自然科學類博物館涉及生物類、醫學類、科技類、工程類、防災減災類、生態類、民族民俗類,幾乎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集中度較高,特別是社會效益較好的場館主要以社會教育類、歷史類和生物類居多,其他的防災減災類、工程類、生態類、民族民俗類很少,而且已有的防災減災類、工程類、生態類場館的對外開放程度地理位置較偏,并沒有充分發揮出應有的科普作用。

  2.2.3 專業人員缺乏,對外開放程度也比較低

  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 武漢市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科普資源共享建設工作已初具規模,具體表現在科普人員隊伍不斷加強,科普經費逐年增長,科普基地形成規模,科普活動日益豐富,參觀人數逐年上升。但是客觀來看,武漢市高校自然科學類博物館還存在:(1)共享觀念不強;(2)投入來源單一且不均衡;(3)資源分散,合力未成;(4)活動形式單一,缺乏內涵;(5)宣傳力度薄弱,場館的公眾認知度較低;(6)體驗式活動較少,受眾參與度不高等問題。

  3 集群化發展思路及跨機構合作模式研究

  3.1 科普資源共建共享之實證案例

  史密森尼學會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聯盟,世界頂級的博物館管理機構,該組織囊括 19 座博物館、9 座研究中心、美術館和國家動物園以及 1.365 億件藝術品和標本。也是美國唯一一所由美國政府資助、半官方性質的第三部門博物館機構,同時擁有世界最大的博物館系統和研究聯合體。其機構設置、教育手段、營銷理念等多方面給予我們啟示,值得學習和借鑒。

  (1)管理機構。史密森尼學會最高決策層是董事會。各館內部管理分為兩大部類,業務部類和經營管理部類,擁有美國國內一流的博物館專業人員。

  (2)經費來源。管理和經費來源于由美國政府撥款、捐助以及自身商店和雜志銷售盈利等。美國政府只提供部分經費,大部分需從社會募集和經營。

  (3)善于與各類機構合作。

  (4)高度重視對觀眾的研究,運用市場調查和市場營銷的方法,研究觀眾行為和心理需求,提供給觀眾獨特的博物館參觀體驗,以延長觀眾在博物館逗留的時間,購買紀念品或成為博物館會員或者捐贈者。以觀眾需求為導向的趨勢,引導著博物館不斷創新,從傳統型向新型博物館轉型。

  3.2 武漢市高校自然科學類博物館集群化發展思路及跨機構合作模式探討

  (1)開展科普資源聯盟工作機制課題研究,加強頂層設計。對聯盟的動力機制、信息交互機制、協調管理機制和評價激勵機制進行分析研究,建設和完善科普資源信息服務平臺;推動社會急需的精品資源的合作開發;以科普活動和大眾傳媒為媒介,推動資源的使用;樹立公關意識,強化公共宣傳等。

  (2)履行服務職能,開展學術活動,促進資源共建共享。通過舉辦學術交流和考察活動,不斷加強聯盟建設。利用科學與藝術研討會、科學傳播與創新發展論壇等平臺,組織聯盟單位開展業務交流;集中宣傳和展示聯盟的工作。

  (3)聯盟單位發揮自身優勢,聯合開展科普工作。

  (4)推進聯席會議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制定活動計劃,協商解決工作中的各種問題。聯席會由各成員單位輪流承辦。

  (5)加強跨機構合作。高校博物館由于受機制的制約,在財務、經營、舉辦活動方面存在障礙。高校博物館應與學校合作,參與國民教育體系。同時,與相關的機構合作,共同打造豐富有內涵的科普活動,并注重衍生產品的開發,為博物館科普功能的發揮提供持續動力。

  (6)建立評估機制與激勵機制。聯盟應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出臺合理的評估機制,對各成員館的科普功能發揮進行科學的監督和評估,并在評估的基礎上實施獎懲。引導成員館不斷改進公共服務的質量。

  相關知識推薦:博物館數字化技術論文能不能評館員職稱

  從事考古,文物研究,文物保護與維修,文物及博物館相關技術人員是可以評定館員,副研究館員,研究館員等職稱的,而且從評定館員開始就需要發表論文了,據小編與以往評職人員溝通,得知:博物館數字化技術論文也是可以評館員職稱的,當然除此外,也需要滿足相應的學歷、資歷要求,并且取得相應的業績成果,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要有論文作為重要的加分項。更多評職方面的問題,可以咨詢期刊天空在線編輯。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