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3-19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本文從價值鏈視角出發,審視當前內審成果運用現狀,構建了一套由基本活動和支持活動組成的成果運用工作機制,并以某分行實踐為例,探索各項創新性舉措,為深化內審成果運用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內部審計,成果運用,價值鏈,央行 內審成果運用是現場審
[摘要]本文從價值鏈視角出發,審視當前內審成果運用現狀,構建了一套由基本活動和支持活動組成的成果運用工作機制,并以某分行實踐為例,探索各項創新性舉措,為深化內審成果運用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內部審計,成果運用,價值鏈,央行
內審成果運用是現場審計的重要延伸,是內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內審成果運用,對強化審計效果,提升內審履職能力,完善央行治理具有重要意義。但大多數單位對成果開發運用重視不夠,內審價值增值作用未能有效體現。因此,構建內審成果運用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內審價值增值功能,是當前我國央行內審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央行內審成果運用價值鏈工作機制構建
價值鏈本質上是一種集成管理思想和工作方法,不僅適用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同樣適用于其他主體工作的開展。央行內審成果運用,可以集成管理審計成果運用環境、人員、流程和技術實施,有效整合價值增值工作環節,協調推進審計搜集信息、發現問題、出具報告與結論、成果加工與開發、服務管理決策等活動,明確相對清晰的工作職責。
相比企業產品,審計成果作為審計產品,是審計價值鏈的載體,必須通過搜集審計證據、揭示問題和風險、形成審計報告和結論、加工分析成果信息、拓展審計服務與咨詢職能等一系列活動,實現價值增值。同時,各項活動的開展、業務流程的完善,必須依賴優良的審計環境、健全的工作機制、完善的審計制度、強大的審計隊伍、創新的審計方式和技術載體等支持性要素。基于波特價值鏈理論,結合央行內審工作實際,構建央行內審成果運用工作機制。
工作機制包含基本活動和支持活動。其中,基本活動包括“內審事實形成與確認”“內審報告、結論與決定的出具”“內審信息加工與開發”“內審服務與咨詢職能拓展”四方面具體活動。支持活動包括內審基礎設施建設(審計質量控制體系、審計成果運用工作制度等)、內審隊伍建設(優化內審人才結構、合理配置審計資源、審計人員素質和能力提升等)、審計方式方法和技術開發(探索信息化條件下輔助審計、開展大數據審計分析等)。
價值鏈理論視角下的內審成果運用工作機制,既強調工作過程協調,更強化工作結果管理。通過協調工作過程中的各項活動,不斷完善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通過深度挖掘審計項目信息,加大成果開發運用力度,拓展內審咨詢職能,有利于服務管理決策,促進內部管理,提升央行治理水平。央行內審成果運用工作機制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成果形式豐富多樣化。價值鏈視角下審計成果既包含自然成果,如審計事實、審計報告、內審結論與處理決定等直接審計成果,又包含衍生成果,如內審綜合分析報告、內審簡報、管理建議書、風險提示書、參閱件等。通過提供不同形式的審計成果,有利于滿足不同主體的履職需求。
二是成果運用工作機制非標準化。我國央行分支機構鏈條級次較長,不同機構審計履職環境、工作統籌管理情況不盡相同,因而,內審成果運用工作機制中的價值活動及重要性級次也存在較大差異。
三是外部履職內部化。理解并引導不同使用者對內審成果的需求,是拓展內審成果運用廣度和深度、完善成果運用工作機制的關鍵。因此,價值鏈工作機制的構建必須內嵌不同使用者的履職要求,緊密對接有效需求。
四是價值活動多重相關性。內審成果價值的發揮有賴于審計規劃的前瞻性、審計質量控制嚴格程度、審計技術方法的創新程度以及審計制度和機制的完備性等眾多因素,并且各因素密切關聯、相互影響。
二、價值鏈視角下內審成果運用工作機制實踐
近年來,某分行以價值鏈理論為指導,緊貼履職實際,圍繞內審成果運用主要環節和工作流程,創新性地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初步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內審成果運用工作機制,并在強化審計效果、推進內部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一)建立覆蓋全過程的質量控制體系,提升審計成果內在價值
該分行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提出“三三制”原則,加強對審計項目的精細化管控。所謂“三三制”原則,即在現場審計中,通過編制“三張清單”、召開“三類會議”,強化質量管理。“三張清單”包含“審計任務清單”“審計任務完成清單”“審計發現問題清單”,以此明確任務和分工,落實職責和考核。“三類會議”即審計進點會議、現場審計會議、審后審理會議。通過審計進點會議,明確審計目標,對審計雙方提出工作要求;召開審中階段性進展碰頭會和初步意見討論會等現場審計會議,即時研討審計情況和發現問題,明確審計方向,把控審計進展;召開審后審理會議,對問題進一步把關,明確審計文書寫作基調,由此確定最終審計結論。
(二)建立加工開發工作機制,深度挖掘內部管理信息
立足業務發展和內部管理要求,建立審計發現問題分解整合機制和橫縱向對比分析研究機制,拓展審計成果的宏觀性,提升管理價值。重點對典型性、普遍性、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開展分析研究,從體制、機制、制度上查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標本兼治地提出管理意見建議,形成《風險提示書》《管理建議書》《審計綜合分析報告》《參閱件》等一批富含管理價值的工作成果。
(三)強化審計咨詢和服務職能,持續拓寬成果運用渠道
積極向行領導匯報審計成果,加強與業務部門的溝通協調,大力拓寬成果運用渠道。一是建立協調整改協助落實機制。將轄區業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進行整合,匯編成“全省問題清單”,請求各業務主管部門協助落實審計整改,加強管理。二是開展部門間溝通磋商。對存在重要問題和重大風險的業務,內審部門主動與該業務管理部門進行溝通磋商,當面通報全省業務中的問題,指出管理存在的漏洞,共同研究整改和管理措施。通過加強部門間良性互動,有效實現內控管理關口前移。三是有效利用聯席會議機制。依托風險監督聯席會議,在會議成員單位中有效實現審計信息互通,不斷擴展審計成果披露范圍,推進審計監督結果在不同部門履職中的有效利用。
(四)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全面規范內審工作開展
秉持創新精神,主動作為,全面完善內審管理制度,統籌規范轄區審計工作開展。如針對當前內審成果運用存在的問題,出臺《關于加強內審成果運用的指導意見》,通過建立整改報告制度、健全整改聯動機制、完善整改跟蹤制度、落實整改責任追究制度,力促審計成果運用。又如,針對當前整改監督不力、整改管理有效手段缺乏的現狀,制定《內部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和核銷制度》,配套開發“整改和核銷系統”,建立內審部門和被審計單位協調工作機制,推動審計雙方雙線雙效整改。
(五)加強隊伍建設,持續提升內審履職能力
將內審隊伍建設作為戰略性、長期性任務,抓好落實。一是統籌轄區資源,分門別類,建立專項審計、信息化研究、大數據審計、理論研究與實地調研人才庫,通過項目研究、專題任務、經驗交流,持續提升內審隊伍素質。二是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方式,組織舉辦和推薦參與各類培訓,加大隊伍輪訓力度,持續獲取新知,拓寬審計視野。三是開展豐富多彩的內審文化活動,強化陣地建設,在弘揚央行文化的同時,強化內審“誠信、專業、務實、廉潔”價值觀,增強轄區內審隊伍的凝聚力和工作活力。
(六)創新審計方式方法,有效提高審計能力
一是統籌轄區內審工作管理,創新審計開展方式,推動轄區大數據審計分析、大項目審計、聯合審計、飛行審計,化解審計力量不足與審計任務較重的矛盾。二是在強化內審業務綜合管理、系統管理的同時,開發“轄區制度依據管理平臺”,實現審計依據的集中化管理和動態化更新。三是推廣計算機輔助審計系統、ACL審計軟件在業務審計中的運用,指導轄區部分單位開發“陽光財務監督系統”,深度推進非現場審計與現場審計的融合,加速審計事前預防、事中提醒、事后監督功能的整合進程。內審成果運用工作機制六個方面互相依存,彼此融合,夯實了內審工作基礎,豐富了審計成果價值,進一步促進了內審價值增值作用的發揮。
三、政策建議
(一)優化內審工作環境,不斷提升全行對內審成果運用的重視程度
內審成果運用關系到審計監督效果,進一步影響到審計在單位內部管理中作用的發揮。因此,各單位要采取措施,不斷優化內審履職環境,重視內審成果在內部管理中的運用。如督促出臺成果運用管理制度或意見辦法,為成果運用提供工作指引;成立內審成果運用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協調各部門職能,建立分工合作工作機制,全面合力推進成果運用。
(二)強化審計質量控制,持續提高內審成果使用價值
內審成果運用效果如何,既依賴于成果需求使用者,更取決于審計產品供給者。因此,必須推動供給側改革,加大高質量、高附加值的內審成果供給。一方面,內審工作要主動適應國家審計新常態,不斷適應央行內外部履職形勢變化,立足黨委要求和業務管理需求,加強審計調研和審計規劃,將審計工作聚焦到權力運行、業務風險、管理漏洞以及黨委工作重點、難點和障礙上來,有效提升審計監督服務層次;另一方面,要緊跟信息技術發展和業務管理需求,加強大數據審計分析研究,推進計算機輔助審計在各業務審計中的運用,對轄區微觀審計成果全面統籌管理,加強審計綜合分析,深入問題研究,深化管理建議,借力審計質量的提高,推動審計成果價值的提升。
(三)積極探索,努力拓展適應內審履職的成果運用渠道
內審部門要積極向行黨委開展工作匯報,為加強內部管理主動提供有價值的意見,以提升內審履職地位,爭取更多更大的話語權。要在日常工作中與業務部門建立良性互動關系,加強內審職能宣傳,使之消除對審計檢查的畏懼感,推動審計監督成果在業務管理中的運用。同時,注重搭建橫向協調、縱向聯動、點面結合的工作平臺與機制,積極推進內審問責的有效落實,推動履職、離任審計等監督成果在領導干部廉政管理工作中的運用。
主要參考文獻
侯萌.審計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審計成果利用探析[J].商業會計,2016(7):79-81
劉桂良,周英.價值鏈視角下的政府審計反腐功能分析——基于地方審計機關審計情況統計的經驗數據[J].系統工程,2014(5):92-97
溫利銳.強化政策跟蹤審計成果運用的思考[J].審計月刊,2017(7):15-16
相關期刊推薦:《商業會計》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主管,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社財會部、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財務部、中國商業會計學會、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為中央會計期刊。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