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6-20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的深入,國家不斷加大對高校教育資金的投入,使得高校的教育、科研、校園建設活動質量的提高有了經費基礎,但在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財務廉政風險。事實上,近些年來違法違規利用或使用高校教育資金的違法例子屢見不鮮,因而高校財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的深入,國家不斷加大對高校教育資金的投入,使得高校的教育、科研、校園建設活動質量的提高有了經費基礎,但在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財務廉政風險。事實上,近些年來違法違規利用或使用高校教育資金的違法例子屢見不鮮,因而高校財務廉政風險防范成為必須關注的問題。文章主要就高校財務廉政風險防范進行分析,從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使主體到個體執行規章制度,再得到有效監督等方面提出高校財務廉政風險防范的對策。
[關鍵詞] 高校財務,廉政風險,防范對策
市場經濟的發展,從某個方面來說就是人才競爭的回饋,國家也意識到人才培養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因此,國家向高校投入巨額教育資金,以大力支持發展高等教育事業,促其培養出更多各方面需要的合格人才,與此同時一方面也使得高校有條件的擴大招生,為國家培養大量的建設人才,另一方面又有力的促進經濟的發展,增加民眾收益。國家投入高校的教育資金渠道主要是政府撥款,此外還有高校所收的學費,兩者通稱為教育經費。
在教育經費的使用上盡管有高校的預算管理、收支管理、資產管理、物資采購管理及科研經費管理等,但是非正常使用高校經費現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現在利用職務之便貪污、挪用成為腐敗分子。由此可見,近年來高校財務廉政風險仍然較高,財務廉政風險防范不能忽視,嚴防滋生腐敗不能放松,做好高校財務廉政風險防范要進一步加強。所以,必須在明確高校財務管理廉政風險誘發因素的基礎上,采取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措施割斷腐敗源頭,為高校及社會交上滿意的答卷,也為高校的教學、科研、校園建設的健康穩定發展奠定基礎,助力建成廉潔高校、社會滿意高校有著積極的作用。
一、高校財務廉政風險的常見表現
綜觀近年來媒體報道高校腐敗案,其發案原因主要在于財務管理制度未健全或執行不嚴格,
巧立名目搞創收,貨幣資金管理缺位,預算資金存在“偏角”,采購有“盲區”,由此誘發高校財務廉政風險。
(一)管理機制未健全或執行不嚴誘發財務廉政風險
關于高校資金(經費)的管理,按照相關的建設管理制度規定,高校財務部門是資金的管理機構,而使用資金的絕大部分審批權不是財務,而是執行校長責任制下的額度等級審批權,即校長管理財務,包括管資金的副校,俗稱“一支筆”。還有根據相關國家及其以下各級的財經文件,有高校自訂的制度,更有具體的領導干部制定廉政“自律十不準”的規定,學校領導不得違法規定,對學;、物品采購及資金借貸等工作進行干預,不得參與學校后勤服務及重大項目投資。盡管如此,仍有部分高校領導誤以為自己享有財務資金工作的決策權,插手干涉資金使用項目。
另一方面,高校財務部門也有認識偏差,為了不得罪領導,導致出現一支筆與領導交待,一支筆與情面,一支筆與上下級關系等情況,因此,出現了繞過相關制度規定,導致在嚴格管理制度下有數額雖不大的非正常支出,包括報銷、挪用、甚至貪污。遠的不說,就說在廣西的高校,就有校領導、財務領導以及其他人員,以利用職務之便(有點權力和關系)貪污挪
用公款,走上犯罪之路。從表面上說是當前高校財務管理制度欠健全的結果,從本質上說是制度執行不嚴格有關。因此,高校財務管理機制未健全或執行不嚴是誘發高校財務廉政風險的因素之一。
(二)巧立名目設立“增收”條件誘發財務廉政風險
國家早有規定嚴禁制止高校在招生中額外非法征收贊助費、建校費等,但是部分高校挖空心
思,巧立名目,達到東方不亮西方亮的目的,照收不誤。如在利用專業調整、增加住宿設備或用具,增加某項服務費等非法增收。
再如有部分學校領導甚至有意規避學校財務部門,暗中指使某些會計人員進行亂收,表現在名目繁多的收費項目,避開學校財務部門,直接進行財務體外循環。甚至有的高校領導利用學校委托收取贊助費,并且在小范圍瓜分,或者利用非法收入從事其他經營投資獲得利益,一樣誘發高校財務廉政風險。
(三)貨幣資金管理失控誘發高校財務廉政風險
多數高校除了在做好教育科研外,也有力求搞點創收,提升教職工福利待遇,優化校園建設的情況。當然,在正當的渠道搞創收,用在合理合法方面不會誘發財務廉政風險?墒怯械母咝T趧撌罩衼y創收,在創收收益中的使用逐漸歪曲,成為部門之間、高校之間的招待費,甚至有攀比指標,攀比收益多少,攀比使用多少,從而誘發財政廉政風險。
其具體表現為高校貨幣資金管理的失控,即職能人員未經授權機構的授權直接接觸貨幣資金
的投資經營,私設小金庫,帳外設賬,部分收款不入賬。例如,有的高校要求學生把繳納費用的某部分金額打到學校老師個人賬戶,剔出部分代收費后由經辦老師將款項打到學校對公賬戶,部分代收費不入賬,最后個人侵吞或者小集體瓜分,或者私自挪用公款,后期補漏。這就是基于內部貨幣資金管理失控誘發的財務廉政風險。
(四)高校預算資金的“偏角”管理不嚴誘發財務廉政風險
高校教育在深入改革,高端人才流動不可避免,國家和社會對高等教育事業的人員狀況也非
常關注。高校在新時期獲得更多的教育資金投入,從而更加豐富地從事各項建設活動而造成的經濟活動,其中也隱藏著預算資金的“偏角”管理不嚴的財務廉政風險。特別是在資金活動較為復雜的情況下,資金管控難以做到面面兼顧,面面俱到,資金活動管控失誤不可避免,這恰恰為不法分子提供舞弊貪污的機會。例如,有的高校人員(特別是高端人才)走后(多為辭職),工資福利照發照給, 但不是給已走的人員,而是由某些人管著,甚至挪用著。這就是高校預算資金的“偏角”管理不嚴誘發財務廉政風險。
(五)高校物資采購的管理盲區誘發財務廉政風險
高校在教學、科研、基礎建設中往往離不開物資的采購活動。如建設工程項目物資采購、教學儀器設備采購、學校后勤改進設備采購、高校教材采購、科研物資采購、學生日常用品采購等等,這些都是高校財務資金開支主要項目。如果這些采購都通過正常渠道的招投標采購,不會擔心財務廉政風險。
但就目前高校物資采購管理來說,雖然比較規范,但缺乏具體標準,有可能出現化整為零,加上有的高校物資采購實際有多因素差異(價格、質量),地區的限制和財政撥款份額的不同,很難要求高校物資管理執行中做到同樣的標準。這就可能有暗箱操作,不按規矩出牌、明標暗標并存等行為,防不勝防,參與者從中會得到一點好處。這些情形更容易誘發高校財務廉政風險。物資采購存在盲區,如何規避盲區,提升物資采購的透明度與公開度是做好廉政風險防范的主要思路。
二、高校財務廉政風險防范對策
對于高校財務廉政風險的防范,主要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為對策,以制度管人,人人遵守制度,就會呈現不論是客觀主體還是主觀個體,即從領導到教職工,都有著對制度的敬畏,才能有效預防、降低、杜絕高校財務廉政風險。
(一)做好高校財務廉政風險的主體管理
做好高校財務廉政風險防范,必須從人的方面進行教育引導,包括政策、法律以及正反面例子等的教育。因為人是廉政風險防范的主體,具體的人有自我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聽取單位領導提醒的情況。再說財務廉政風險的主體主要是具有審批權利的領導人員、履行財務管理職責的財務工作人員、財務核算及經辦人員、學校內部紀檢人員等其他涉及人員。財務廉政風險主體的管理主要靠教育引導與制度約束。
在教育引導方面,必須組織這些財政風險主體接受廉政教育、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等方面教育,提升其自律能力與財務風險意識。通過警示教育和主題教育,引導其自覺規范行為。此外,高校務必加強制度建設,嚴守制度建設往往與考核監督聯系在一起,對上述財務廉政風 險主體進行履職考核,構建內部監督體系,堅持動態監督,隨時預警。同時引入舉報激勵制度,讓高校財務廉政風險管理主體接受教育的同時能相互監督,積極做好財務廉政風險的防范。做好高校財務廉政風險主體的管理,從主觀方面可以降低高校財務廉政風險。
(二)做好高校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與優化
任何財務風險的防范都需要制度的保障,因此制度的完善與優化是前提也是基礎。做好高校財務廉政風險防范必須從制度的健全完善入手,切實提高高校財務管理制度的系統性,凸顯其實效性。用制度管人,讓人自覺遵守制度,可以避免情面關系、避免領導與被領導的上下級關系,只有人人遵循制度,一切與資金活動相關的就不會有非份因素存在,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尷尬的局面。因而,針對容易滋生腐敗現象的重點領域、重點環節與部門,必須制定細致化的制度,并要求規范執行。
這樣,財務管理、資金管理、預算收支、基建投入、物資采購等等,都有對應的規章制度和規范要求,以此實現教育經費的規范化管理,確保教育經費收支政策的貫徹落實,進一步完善高校的教育經費公示制度,提升教育經費的透明度與公開度。此外,對高校收費流程也進行規范管理,定期檢查,時刻監督,規范財務行為,確保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完善的制度做保障。在此基礎上切實加大問責制度,提升制度的執行力與約束力,遏制權力的濫用,避免腐敗的滋生,有效規避高校財務廉政風險。
(三)確保高校財務人員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到位
制度的保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落實制度在于人。人有主動性和思維,可做出明確判斷是否遵守既定的制度。相信絕大多數人是遵守制度的,只有個別不遵守者有一天會犯罪。有了制度保障,財務分工明確,責任的貫徹落實到崗到人,才能有依據和理由降低財務廉政風險。在工作中,通過明確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各個環節的風險點及表現形式,設置具體的防控措施,遵守“一支筆”資金使用職責,確保每個責任都有對應的責任主體,構成防控制度執行到位,有措施保障財務廉政風險趨于零。
同時,在財務崗位分工明確的基礎上制定量化的考核標準,將考核結果與人員工作表現、工作晉升聯系起來,考核結果作為干部業績評定、獎勵及選拔任用參考。這樣有利于財務人員自覺遵守制度,監控別人遵守制度,讓廉政責任制在高校財務廉政風險防范中發揮持久威力。當然,對于違犯高校財務制度的各種問題,必須追究主體的責任和領導責任,確保財務制度的威嚴和貫徹落實到位,實現高校財務廉政風險的有效防范。
(四)加強高校財務監督檢查管理凸顯監督威力
做農業種植有“三分種七分管”的俗語是有一定道理的,這說明管理的重要性。加強高校財務監督檢查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監督是防范財務廉政風險必不可少的手段。通過財務監督管理可以及時發現和及時制止問題,對降低危害也起到警示、預防和阻攔的作用。
一是高校各級部門必須主動接受并積極配合上級行政部門、監督部門的檢查;財政、物價、物資及稅務的政府部門也應參與到高校財務的管理中,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抽查,這是最好的預防作用。二是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得到通報并積極得到整改。三是學校內部的審計部門也應發揮財務監督的作用。按照有關規定,基于自身授權,做好財務廉政風險“重災區”的監督檢查。
讓高校各級領導干部平安通過經濟責任審計、財務審計、工程維修審計、大宗物資采購等審計,促使各項經濟活動事項合法合規。通過內審監督,提高凈化校園風氣,遏制各種違法亂紀的發生。這樣的“里三層、外三層”監管,讓財務廉政風險降到最低或趨于零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既確保高校經費不受非正常的、違法違規的“蟲蛀”,又確保高校干部職工不違法不犯罪。
三、結 語
近幾年,高校財務廉政風險越來越高。如何做好高校財務廉政建設成為各大高校自身建設發展不可忽略的內容。針對當前高校財務廉政中的風險問題,必須在明確高校財務管理廉政風險誘發因素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措施鎖定腐敗貪污的源頭,為高校及社會當前的反腐倡廉工作交上滿意的答卷,也為高校的教學、科研、校園建設健康穩定發展奠定基礎,助力建成廉潔高校、社會滿意高校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朱蓉.高校財務內控制度建設與廉政風險防范[J].廉政文化研究,2015,(4).
[2]陳劍.高校財務管理廉政風險的診斷與防范—基于現代管理理論視角[J].廣西社會科學,2014,(1).
[3]劉東,梁勇.基于財務內控建設的高校廉政風險防范與管理[J].會計之友,2012,(7).
相關閱讀:財務會計方面的論文能用于高級經濟師評定嗎
高級經濟師是經濟方向的職稱,評職時要求是財經類專業人員具備中級資格后,在加上一定的經濟工作年限就可以評定這一職稱,因此財務會計方向的論文也是可以用于高級經濟師評職的,只是不同地區所需要發表的論文篇數要求有所差異,高級經濟師的評定至少需要在國家級期刊上發表2篇以上的文章,而且文章最好有較長的時間間隔。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相關的高級經濟師發表論文的評審標準和論文發表要求。
SCISSCIAHCI